高中物理公式總結?沖量與動量相關物理公式 1.動量:p=mv{p:動量(kg/s),m:質量(kg),v:速度(m/s),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 3.沖量:I=Ft{I:沖量(N?s),F:恒力(N),t:力的作用時間(s),那么,高中物理公式總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物理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成為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下面的我給大家帶來“高中物理公式整理匯總”,希望大家閱讀收藏。
高中物理公式整理匯總
一、變速運動
1) 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 (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 –v02=2as
3.中間時刻速度 vt/2=v平=(vt+v0)/2
4.末速度vt=v0+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02 +vt2)/2]
6.位移s= v平t=v0t + at2/2=vtt/2
7.加速度a=(vt-v0)/t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相鄰等時間間隔(T)的位移之差)
9.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2)自由落體運動
1.末速度vt=gt
2.位移公式h=gt2/2
3.下落時間t=√(2h/g)
4.推論vt2=2gh
注:重力加速度在赤道最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3)豎直上拋運動
1.位移公式s=v0t- gt2/2
2.末速度vt= v0- gt
3.有用推論vt2 –v0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ax=v02/2g (拋出點算起)
5.往返時間t=2v0/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4)平拋運動
1.水平方向速度vx= v0
2.豎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 v0t
4.豎直方向位移sy=gt2/2
5.運動時間t=√(2sy/g) (通常又表示為√(2h/g))
6.合速度vt=√(vx2+vy2)=√[v02+(gt)2]
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β: tanβ=vy/vx=gt/v0
7.合位移s=√(sx2+ sy2)
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α: tanα=sy/sx=v0gt/2
二、勻速圓周運動 萬有引力定律
1)勻速圓周運動
1.周期與頻率T=1/f
2.角速度ω=θ/t=2π/T=2πf
3.線速度v=s/t=2πR/T =2πRf=ωR
4.向心加速度an=v2/R=ω2R=4π2R/T2=4π2f2R
5.向心力Fn=mv2/R=mω2R=4mπ2R/T2=4mπ2f2R
2)萬有引力定律
1.開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
2.萬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
3.天體上的重力、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R:天體半徑)
4.衛星繞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 ω=√(GM/R3), T=2π√[R3/(GM)]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r地)=7.9km/s(人造衛星的最大飛行速度和最小發射速度),v2=11.2km/s, v3=16.7km/s
6.近地衛星v=√(gr地)
7.地球同步衛星GMm/(R+h)2=4mπ2(R+h)/T2
h≈3.6 km (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地球同步衛星只能運行于赤道上空,運行周期和地球自轉周期相同。
高中物理屬于理科,這門科目要記的公式也有很多。下面由我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中物理公式總結歸納”僅供參考,持續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獲取更多的內容!
高中物理公式總結歸納
一、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二、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①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②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高中物理公式:超重:FN>G,失重:FN,重力G=mg(方向豎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點在重心,適用于地球表面附近),我已經為大家整理了2022年高考第二輪物理知識點總結,大家接著往下看吧。
氣體的性質公式總結
1.氣體的狀態參量:溫度:宏觀上,物體的冷熱程度;微觀上,物體內部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劇烈程度的標志
熱力學溫度與攝氏溫度關系:T=t+273 {T:熱力學溫度(K),t:攝氏溫度(℃)}
體積V:氣體分子所能占據的空間,單位換算:1m3=103L=106mL
壓強p:單位面積上,大量氣體分子頻繁撞擊器壁而產生持續、均勻的壓力,標準大氣壓:1atm=1.013×105Pa=1900pxHg(1Pa=1N/m2)
2.氣體分子運動的特點:分子間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間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運動速率很大
3.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p1V1/T1=p2V2/T2 {PV/T=恒量,T為熱力學溫度(K)}
運動和力公式總結
1.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慣性定律):物體具有慣性,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2.牛頓第二運動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決定,與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頓第三運動定律:F=-F′{負號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對方,平衡力與作用力反作用力區別,實際應用:反沖運動}
4.共點力的平衡F合=0,推廣 {正交分解法、三力匯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
6.牛頓運動定律的適用條件:適用于解決低速運動問題,適用于宏觀物體,不適用于處理高速問題,不適用于微觀粒子
伏安法測電阻
電流表內接法:
電壓表示數:U=UR+UA
電流表外接法:
電流表示數:I=IR+IV
Rx的測量值=U/I=(UA+UR)/IR=RA+Rx>R真
Rx的測量值=U/I=UR/(IR+IV)=RVRx/(RV+R)
選用電路條件Rx>>RA[或Rx>(RARV)1/2]
選用電路條件Rx<12.
知識是引導人生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燈燭,愚暗是達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障礙,也就是人生發展的障礙。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中物理公式整理小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物理公式整理1
沖量與動量相關物理公式
1.動量:p=mv{p:動量(kg/s),m:質量(kg),v:速度(m/s),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
3.沖量:I=Ft{I:沖量(N?s),F:恒力(N),t:力的作用時間(s),方向由F決定}
4.動量定理:I=Δp或Ft=mvt–mvo{Δp:動量變化Δp=mvt–mvo,是矢量式}
5.動量守恒定律:p前總=p后總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
6.彈性碰撞:Δp=0;ΔEk=0{即的動量和動能均守恒}
7.非彈性碰撞Δp=0;0<ΔEK<ΔEKm{ΔEK:損失的動能,EKm:損失的最大動能}
8.完全非彈性碰撞Δp=0;ΔEK=ΔEKm{碰后連在一起成一整體}
9.物體m1以v1初速度與靜止的物體m2發生彈性正碰:
v1′=(m1-m2)v1/(m1+m2)v2′=2m1v1/(m1+m2)
10.由9得的推論-----等質量彈性正碰時二者交換速度(動能守恒、動量守恒)
11.子彈m水平速度vo射入靜止置于水平光滑地面的長木塊M,并嵌入其中一起運動時的機械能損失
E損=mvo2/2-(M+m)vt2/2=fs相對{vt:共同速度,f:阻力,s相對子彈相對長木塊的位移}
注:
(1)正碰又叫對心碰撞,速度方向在它們“中心”的連線上;
(2)以上表達式除動能外均為矢量運算,在一維情況下可取正方向化為代數運算;
(3)動量守恒的條件:合外力為零或不受外力,則動量守恒(碰撞問題、爆炸問題、反沖問題等);
(4)碰撞過程(時間極短,發生碰撞的物體構成的)視為動量守恒,原子核衰變時動量守恒;
(5)爆炸過程視為動量守恒,這時化學能轉化為動能,動能增加;(6)其它相關內容:反沖運動、火箭、航天技術的發展和宇宙航行
力學相關物理公式
力(常見的力、力的合成與分解)
(1)常見的力
1.重力G=mg(方向豎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點在重心,適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復形變方向,k:勁度系數(N/m),x:形變量(m)}
3.滑動摩擦力F=μFN{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數,FN:正壓力(N)}
4.靜摩擦力0≤f靜≤fm(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fm為最大靜摩擦力)
5.萬有引力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6.靜電力F=kQ1Q2/r2(k=9.0×109N?m2/C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7.電場力F=Eq(E:場強N/C,q:電量C,正電荷受的電場力與場強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θ(θ為B與L的夾角,當L⊥B時:F=BIL,B//L時:F=0)
9.洛侖茲力f=qVBsinθ(θ為B與V的夾角,當V⊥B時:f=qVB,V//B時:f=0)
注:(1)勁度系數k由彈簧自身決定;
(2)摩擦因數μ與壓力大小及接觸面積大小無關,由接觸面材料特性與表面狀況等決定;
(3)fm略大于μFN,一般視為fm≈μFN;
(4)其它相關內容:靜摩擦力(大小、方向);
(5)物理量符號及單位B:磁感強度(T),L:有效長度(m),I:電流強度(A),V:帶電粒子速度(m/s),q:帶電粒子(帶電體)電量(C);
(6)安培力與洛侖茲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則判定。
一、質點的運動(1)------直線運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
(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見第一冊P19〕/s--t圖、v--t圖/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見第一冊P24〕。
2)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
(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公式總結的全部內容,牛頓運動定律公式 曲線運動與萬有引力定律公式 沖量與動量 1.動量:p=mv {p:動量(kg/s),m:質量(kg),v:速度(m/s),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 3.沖量:I=Ft {I:沖量(N?s),F:恒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