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歷史文化?陽國亮、周作明先生在《桂林歷史文化旅游研究》一文中寫道: 沿著寶積巖人的足跡,翻越兩萬年的時間大山,考古學家在雁山區(qū)雁山鎮(zhèn)李家塘村發(fā)現(xiàn)了據今約10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廟巖洞穴遺址,這一時期是原始手工技術萌發(fā)的時 代,桂林先民那么,桂林歷史文化?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史料記載,明太祖朱元璋自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取得政權后,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將其侄孫朱守謙分封到桂林,并在此處按北京故宮的格局建藩邸,眾多能工巧匠歷時二十年,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修建完工。
桂林山水特點:山青、水秀、洞奇、石美 桂林山水是對桂林旅游資源的總稱,世界自然遺產。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構成了別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所指的范圍很廣,項目繁多。桂林山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包括山、水。
桂林歷史文化名城,概括言之有七大主要特色:(1) 以甑皮巖遺址為代表的史前人類文化。(2)以靈渠為代表的古代軍事水利文化。(3)以桂海碑林為代表的摩崖石刻和山水詩文文化。(4)以靖江王府。
一、歷史展區(qū) 桂林歷史展區(qū)展示了桂林的歷史文化和文物。其中最有名的文物莫過于北魏時期的雁山墓,這是一個世界級的重要文化遺址,也是中國古代墓葬之一。雁山墓的發(fā)現(xiàn)可以追溯到1972年,此后經過數十年的考古發(fā)掘和修復。
西街是陽朔最有歷史的街道。西街始建于1674年,它東臨漓江,直對東嶺,西對膏澤峰,旁靠碧蓮峰,寬約8米,長近800米的路面,用本地產的檳榔紋大理石鋪成,暗青油亮,兩旁是清代遺留的低矮磚瓦房,白粉墻紅窗,透著嶺南建筑的古樸典雅。當年
以上就是桂林歷史文化的全部內容,2、桂林民歌 最普及、最有地方特色的是山歌和龍船歌。山歌曲調簡單、樸實,節(jié)奏自由,在農村廣為流行。不同民族、不同地區(qū),有不同的曲調。多為上山砍柴或田野勞動時,即興編唱、有獨唱,也有對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