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本內容?三年級上冊的語文書有如下:第1課、燕子 第2課、古詩兩首 第3課、荷花 第4課、珍珠泉 第5課、翠鳥 第6課、燕子專列 第7課、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第8課、路旁的橡樹 第9課、寓言兩則 第10課、驚弓之鳥 第11課、那么,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本內容?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這首詩中三個“追著”,寫出了孩子們不同的活動情景,表達了孩子們愉悅的心情。“會飛的花朵”指在花叢中飛舞的蝴蝶和蜜蜂。“叩醒山石”是在進行地質勘探,用畫筆去訪問花瓣是在畫畫;網住秋天是捕捉各種各樣的昆蟲。
2修辭方法:這首是采用擬人的攔鏈手法生動描繪了天真活潑的孩子們走進大自然的懷抱,愉快地進行各種活動情景,表達了作者向往大自然的愿友余望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第二課《火燒云》
1中心思想:本文描繪了晚飯過后,火燒云從上來簡告孫到下去的過程中的顏色和形狀的變化,表達作者對火燒云的喜愛和贊嘆之情。
2寫作方法:這篇課文是按時間順序寫的,采用了首尾呼應的方法
3積累詞語:梨黃、橘紅、杏黃、桃紅、檸檬黃、柚子黃、玫瑰紅
第三課《會說話的草》
1中心思想:本文通過寫“我”仰臥在草坪上所看到、聽到及想到的美好境界,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美,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修辭方法:比喻、擬人。
3作者采用第一人稱的把我們帶進了一個純真的世界。第一人稱(我),第二人稱(你),第三人稱(他)。
4省略號的用法:(1)表示引文中的省略部分。(2)表示列舉的省略。(3)表示說話斷斷續續。(4)表示話未說完(5)表示重復詞語的省略。
三年級上冊的語文書有如下:
第1課、燕子
第2課、古詩兩首
第亂和3課、荷花
第4課、珍珠泉
第5課、翠鳥
第6課、燕子專列
第7課、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第8課、路旁的橡樹
第9課、寓言兩則
第10課、驚寬陪棗弓之鳥
第11課、畫楊桃
第12課、想別人沒想到的
第13課、和時間賽跑
第14課、檢閱
第15課、爭吵
第16課、絕招
第17課、可貴的沉默
第18課、她是我的朋友
第19課、七顆鉆石
第20課、媽媽的賬單
第21課、太陽
第慎拆22課、月球之謎
第23課、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第24課、果園機器人
第25課、太陽是大家的
第26課、一面五星紅旗
第27課、賣木雕的少年
第28課、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
第29課、古詩兩首
第30課、西門豹
第31課、女媧補天
第32課、夸父追日
【 #三年級#導語】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門學科,它不僅具有性,且有很強的思想性,是學習其他所有學科的基礎。是故,小學語文應在一般學科教學的基礎上,更加擴大視野,展開更廣泛的研究,我們須正視且須加以重視其重要地位。以下是整理的相關資料,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不懂就要問
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學交流你對這件事的看法。把有新鮮感的詞句畫下來和同學交流。
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讀書。那時候上課,先生念,學生跟著念,咿咿呀呀,像唱歌樣。學生讀熟了,先生就讓他們一個一個地背誦。至于書里的意思,先生從來不講。
一天,孫中山來到學校,照例把書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學的功課。先生聽了,連連點頭。接著,先生在孫中山的書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孫中山念一句。孫中山會讀了,就回到座位上練習背誦。孫中山讀了幾遍,就背下來了。可是,書里說的是什么意思,他一點兒也不懂。孫中山想:這樣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壯著膽子站起來,問:“先生,您剛才讓我背的這段書是什么意思?請您給我講講吧!”
這一問,把正在搖頭晃腦高聲念書的同學們嚇呆了,課堂里霎時變得鴉雀無聲。
下面的內容就是三年級上冊全冊的古詩文和日積月累:
第一單元
語文園地一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蕩;回蕩。說明牧童的歌聲嘹亮。
林樾(yuè):指道旁成陰的樹。
欲:想要。
捕:捉。
鳴:叫。
立:站立。
譯文: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樹林里回蕩。
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于是馬上停止唱歌,靜悄悄地站立在樹旁。
第二單元
課文 4 《古詩三凳宏首》
山行
【唐】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注釋:
寒山:深秋時節的山。
生:產生,生出。
坐:因為。
譯文: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頂,在白云飄浮的地方有幾戶人家指隱。
停下來欣賞這楓林的景色,那火紅的楓葉比江南二月的花還要紅。
贈劉景文
【宋】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注釋:
劉景文:詩人的好朋友。
擎:舉,向上托。
君:對對方的尊稱,相當于“您”。
譯文: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棗逗冊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記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秋末冬初的時節啊。
夜書所見
【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課文目錄
第1課《我們的民族小學》
第2課《金色的草地》
第3課《爬天都峰》
第4課《槐鄉的孩子》
第5課《灰雀》
第6課《小攝影師》
第7課《奇怪的大石頭》
第8課《我不能失信》
第9課《古詩兩首》
第10課《風箏》
第11課《秋天的雨》
第12課《聽聽,秋的聲音》
第13課《花鐘》
第14課《蜜蜂》
第15課《玩出了名堂》
第16課《找駱駝》
第17課《孔子拜師》
第18課《盤古開天地》
第19課《趙州橋》
第20課《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第21課《古詩兩首》
第22課《富饒的西沙群核磨島》
第23課《美麗的小興安嶺》
第24課《香港,璀璨的明珠》
第25課《矛和盾的集合》
第26課《科利亞的木匣》
第27課《陶罐和鐵罐》
第28課《獅子和鹿穗氏襪》
第29課《掌聲》
第30課《一次成功的實驗》
第31課《給予樹》
第32課《好漢查理》
學習建議
閱讀課本是培養自學能力的開始。對那些能讀懂的例題,就先讀課本自學,再作練習題,老師通過檢查練習發現問題再講。
教科書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來源,很多學生認為只要把教師上課講的內容聽懂就可以學好了。其實真正理解,單憑教師的講授是不夠的,還必須充分利用有關的課外書籍,加深擴展和融會貫通所學的知識。
以上就是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本內容的全部內容,語文園地一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牧童:指放牛的孩子。振:振蕩;回蕩。說明牧童的歌聲嘹亮。林樾(yuè):指道旁成陰的樹。欲:想要。捕:捉。鳴:叫。立: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