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的歷史評價?他出使日本(雖然簽了馬關條約),晚年有周游列國,與各國政要交往,各國對李鴻章的評價都還很高。 歷史畢竟需要反面教材,李鴻章簽了那么多喪權辱國的條約,自然首當其沖,不過,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那么,李鴻章的歷史評價?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對李鴻章的客觀評價:
李鴻章是過渡時代的過渡性人物,是晚清中國政壇上少有的開明的封建晌首笑官僚。作為地主階級代表人物,他首先要維護地主階級的利益,鎮壓太平天國、興辦洋務都是這一階級屬性的具體宴含體現。
李鴻章清芹滾楚地意識到中國的落后,主張通過向西方學習來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并身體力行,客觀上有利于中國的近代化。
但他沒有真正認識到中國落后的根源是其政治制度本身,向西方學習存在著本質的局限性,不可能使中國真正走上富強之路。
李鴻章在對外戰爭中,指揮失當、極力妥協,戰后代表清政府簽定賣國的《馬關條約》等條約,盡管是被迫的,但客觀上確實是喪權辱國,他是清朝的主要賣國賊之一。
擴展資料:
對李鴻章錯誤的反面批判
李鴻章身后曾經得到了許多不公正的評價以至于在課本中和電視劇中被塑造成賣國賊漢奸卑微的形象等,所謂的歷史事實是由于后來的時代需求,而不斷的被發掘和闡釋而展現出不同的面貌。
任何人都要時代和環境的約束和限制,評價歷史人物一定放到特定的時期去看待,如果以現代的人觀點來看,那么每個人都是失敗者本文中的觀點難免有偏頗之處。
參考資料:
李鴻章_
李鴻章一生共簽下30多個條約,大多為不平等條約。近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史料出現,對這位清末重臣也逐漸評價多元化。
自我評價
李鴻章對自己作為嘗作出以下的總結:“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如一間破屋,由裱糊匠東補西貼,居然成一間凈室,雖明知為紙片糊裱,然究竟決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悶虛小風雨,打成幾個窟籠,隨時補葺,亦可支吾對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預備何種修葺材料,何種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術能負其責?”
正面評價
《清史稿·李鴻章傳》評價說:“中興名臣,與兵事相終始,其勛業往往為武功所掩。鴻章既平大難,獨主國事數十年,內政外交,常以一身當其沖,國家倚為重輕,名滿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生平以天下為己任,忍辱負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氣自喜,好以利祿驅眾,志節之士多不樂為用,緩急莫恃,卒致敗誤。疑謗之起,抑豈無因哉?”
曾國藩曾說“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蔭甫(俞樾)拼命著書”。李鴻章熱衷官場,亦深得朝廷倚重,歷數十年而不衰,顯然得益于他的為官之道。
孫文上書李鴻章時,曾這樣說李鴻章:“我中堂佐治以來,無利不興,無弊不革,艱難險阻,尤所不辭。
清朝時,李鴻章簽訂了30多個不平等條約,之前有沒有收回扣?蔽碧(回扣是西方貫用的賄賂手法,暗中回扣給代表之人讓他讓利),尤其是不平等條約《中法越南條約》,但李鴻章的巨額財富說不清,道不明。禮部侍郎上奏了一份供詞。李鴻章曾串通日本間諜。無風不起浪,因此聯想,李鴻章遭遇日本人槍擊,子彈入骨,這情節跟臺灣總統陳水扁非常像,用苦肉計轉移視聽,尺度剛好不致命。然后日本配合減白銀一億兩,天衣無縫。因此李鴻章再次坐穩宰相之位。后來跟俄國簽1896年《中俄密約》時,沙皇以300萬盧布賄賂李鴻章。最后只付50萬盧布 ,從收買合作關系變為打賞了,因為清朝已經不值得尊重了。李鴻章氣憤難耐,臨簽約時,拒絕與俄方簽約。
李鴻章甲午戰爭時,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統管海陸軍,任用手下非船政大學畢業丁汝昌為海軍提督鎮并拆(總司令),理由陸軍比海軍勇猛,必須由陸軍之人帶領海軍,其私心之重,可謂司馬之心路人皆知。因為丁汝昌的原因,北洋水師成了李鴻章的私家軍。丁汝昌不但沒有基本海戰常識,還把陸軍的歪風帶到海軍,艦隊在平時訓練中弄虛作假,水手紀律松懈。艦艇機器維護極差,煤炭用的是劣等貨,錢到那里去了?軍火采購也存在嚴重問題,李鴻章親戚包辦軍火采購,炮彈質量問題很大,根本就不能用來發炮。
評價李鴻章
李鴻章是近代中國政治、軍事和外交的代表人物,在國內李鴻章為國家的統一安定對農民起義勢力進行軍事鎮壓,為國家的富強而主張改革,主張接受西方文化科技,引進外來科技和先進軍工民事。在國外李鴻章主張和談,對列強綏靖,以換取中國在世界的穩定。
李鴻章照片
近代末期,李鴻章的影響力逐漸增強,然而他桎梏于封建帝國的思想,無法團源擺脫洋務改革的局限性,改革未能達到目的。李鴻章逐漸從洋務運動的強國轉為富國,開始構建朝廷的國有民生企業,洋務運動帶來的富裕最終只被少數滿清貴族所有。
洋務運動帶來的新風卻讓近代中國擁有追趕列強的基石,一部分程度上解放了民眾的思想,促進了未來革命的成功。輪船招商局檔空等洋務運動所創辦的企業加快了南方沿海地區的經濟繁榮,漢陽兵工廠等則成為近代中國武裝革命的重要力量。
清 *** 在世界列強面前任人魚肉,李鴻章作為外事交流的重臣,為保清朝的穩定,與列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列強的滲透因此不斷增強。李鴻章臨終前簽訂的《辛丑條約》讓近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國家,國家陷入混亂。
李鴻章于清 *** 而言是中興名臣,于國家民眾而言是賣國罪人,于歷史時局而言是改革偉人。李鴻章才能卓越,而滿清的腐敗讓他的施展空間大為限制。
“天下惟庸人無咎可譽。”說得好,出錯的人往往都是多作事兒的人,而不作事兒是不會犯錯誤的。“故譽滿天下,未必不為鄉愿;謗滿天下,未必不為拆或敏偉人。”歷史與真實的差距確實很大,其實多做實事的人未必能流芳萬世。 梁啟超說:“吾敬李鴻章之材,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李鴻章才識過人,只是生不逢時,值得同情。至少李鴻章在中國經濟的現代化和外交的現代化上還是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偉大貢獻。在經濟現代化方面,李鴻章倡導洋務運動,創辦江南制造局、天津機器局、北洋艦隊、輪船招商局、電報局、開平礦務局、派遣中國第一批學生留美等等。這些實團凱業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洋務運動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改革開放。在外交現代化方面,應該說,中國的現代化外交是從李鴻章開始,歷史上的中國外交都是進貢關系,真正與世界列國平等外交應該是從李鴻章開始,李鴻章應該可以說是中國近代外交的先行者。他出使日本(雖然簽了馬關條約),晚年有周游列國,與各國政要交往,各國對李鴻章的評價都還很高。歷史畢竟需要反面教材,李鴻章簽了那么多喪權辱國的條約,自然首當其沖,不過,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們還是應該客觀地紀念這位洋務運動的老前輩,這位創立多項實業的老前輩,這位開創中國現代外交的老前輩。
以上就是李鴻章的歷史評價的全部內容,李鴻章于清政府而言是中興名臣,于國家民眾而言是賣國罪人,于歷史時局而言是改革偉人。李鴻章才能卓越,而滿清的腐敗讓他的施展空間大為限制。水淺船大,讓人扼腕。李鴻章的生平簡介 李鴻章,晚清政府三朝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