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歷史

七年級歷史試卷及答案,初一歷史填空題100道及答案

  • 歷史
  • 2023-05-08
目錄
  • 七年級歷史試卷及答案期中
  • 初一歷史必考題及答案
  •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試卷
  • 初一歷史試卷電子版
  • 七年級全冊歷史試卷附答案

  • 七年級歷史試卷及答案期中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將正確答案填入答題卡內。)

    1、 北通涿郡之做返穗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這是古人稱頌

    A.隋朝大運河 B. 通濟渠 C. 邗溝 D.江南河

    2、親歷隋末的社會大動蕩,親睹隋朝的覆亡。他即位后,吸取隋亡教訓,勵精圖治,他是

    A、唐玄宗 B、唐太宗 C、隋煬帝 D、武則天

    3.“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屆上海國際藝術節開幕,京劇藝術表演家尚長榮出演京劇《貞觀盛事》中耿直進諫的名臣……”你知道尚長榮扮演角色是:

    A.程咬金 B.李世民 C.魏征 D.秦叔寶

    4.杜甫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的詩句反映了唐朝的

    A.經濟繁榮 B.政治清明 C.對外開放 D.文化昌盛

    5.右圖所示是唐朝農民創制的一種先進生產,唐朝農民用它

    A.灌溉田地 B.耕種田地 C.鼓風冶鐵 D.紡織絲綢

    6、古人詩贊“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與“金榜題名”相關的制度正式誕生于以下哪個皇帝統治時?

    A.隋文帝 B.隋煬帝 C.唐太宗 D .唐玄宗

    7.上書唐朝皇帝說:吐蕃與唐朝已經“和同為一家”的吐蕃首領是( ):

    A.皮羅閣 B骨力裴羅 C松贊干布 D尺帶珠丹

    8.下列人物中對中外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貢獻的是 ①李冰 ②文成公主③玄奘 ④鑒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唐朝的詩歌非常的繁榮,至今流傳下來的還有5萬多首,在眾多的詩人中,被稱為詩圣的是

    A 、李白 B 、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

    10書法作品字體方折峻麗,骨力勁健它的作純卜者是( )

    A、顏真卿 B、柳公權 C、王羲之 D、王獻之

    11. 右圖是今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的舞蹈《飛天》劇照,七年級一班的唐杰一家在觀看此節目時,發出了以下議論,其中存在錯誤的是

    A.媽媽:她們把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形象演活了,真是美輪美奐

    B.爸爸:敦煌莫高窟堪稱世界的藝術寶庫之一,內有大量精美的壁畫和雕塑

    C.唐杰:莫高窟的大部分洞窟是隋唐時期開鑿的

    D.叔叔:我到陜西西部旅游時參觀過敦煌莫高窟

    12、下面那種說法符合隋唐的特點

    A.中華文明的起源B.中華民族的大融合 C.中華社會的繁榮開放D.中華帝國的衰落

    13. 按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下列事件( )

    ①阿保機稱帝 ②趙匡胤建立北宋 ③澶淵之盟 ④宋夏和議 ⑤西夏建立

    A.①②③⑤④ B.②④⑤③① C.①②⑤④③ D.②①③⑤④

    14.某研究生正在研究有關“澶淵之盟”的史實,下列文獻中,可供其參考的是

    15.“蘇湖熟、天下足”,這說明宋朝時期,成為全國重要糧倉的是:( )

    A、黃河流域 B、長江流域 C、太湖流域 D、淮河流域

    16.宋史記載:“國家根本,仰給東南。”這一現象說明了

    A.國家重點支持東南沿海的開發 B.經濟重心轉移到南方

    C.東南沿海一帶農民賦稅負擔沉重 D.政治中心轉移到南方

    17、“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來拜年。…”這是宋代人在過哪一節日?

    A.端午節 B.中秋節 C.春節 D.元宵節

    18.組織了一支強大的軍隊,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權的是

    A.鐵木真 B.元昊 C.完顏阿骨打 D.阿保機

    19.“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各民族都為中華文化的燦爛輝煌做出了重要貢獻。我國五十六個民族之一的回族最早形成于

    A.宋朝 B. 元朝 C.明朝 D.清朝

    20.中國歷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全國性統一的封建政權是

    A.秦 B.唐 C.元 D.隋

    二、改錯題(每小題2分,共10分。每小題只有一處錯誤,請找出錯誤的內容并改正)

    21、唐太宗時,詩賦成為了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他在位期間,錄取了很多有

    才學的人。

    22、唐朝時對日本的佛學,醫學,建筑,雕塑水平的提高做出貢獻的人是玄奘

    23、經濟重心從唐朝中后期開始南移,到南宋時最后完成,那時政府的財政收入

    主要來自南方特別是西南地區。

    24、北宋前期,江南地區出現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25、1206年,蒙古族推舉忽必烈為首領,尊稱他為“成吉思汗”

    三、辨析題世慎(共5分,請把錯誤的內容和辨析的理由寫出來。)

    26、隋朝李春設計并主持建造的、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趙州橋。以及

    唐朝印制的、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活字印刷品——《金剛經》,

    都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古代科技文化的博大精深。(以上有一處錯誤,請指出并說明理由。)

    四、材料題(第27題11分、28題14分,共25分。把答案寫在答題卡指定的區域)

    27、讀下列運河示意圖,回答

    (1)當你處在洛陽時,運河南北兩端的城市名稱各是什么(2)

    (2)寫出A、B、C、D所代表的四段運河的名稱。(4分)

    (3)上圖是哪位皇帝在位時開鑿的大運河?(1分)開通大運河的目的是什么(2分)

    (4) 在歷大運河都起過什么作用?(2分)

    2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史記》中這樣描述江南地區:地域遼闊而人煙稀少;稻米和魚是重要食物,人們還可以從山澤中采集植物果實和貝類為食;放火燒荒,耕種水田;不需要商人販賣貨物,沒有非常富裕的人家。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東京開封)時,實仰東南財賦,而吳(江蘇)中又為東南根柢。語曰:“蘇湖熟,天下足”。——《宋史》

    (1)材料一反映了漢朝時南方怎樣的生產和生活狀況?(2分)

    (2)材料二中的“蘇湖”分別指什么地方(2分)這些地區最主要的糧食作物是什么?(2分)

    (3)對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說明我國的經濟發展出現了什么變化?(2分)

    (4)概述出現上述變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五、綜合題(第29題10分,30題10分共20分。把答案寫在答題卡上。)

    29、在中央電視臺“挑戰主持人”的節目中,兩位挑戰者正在就“如何評價唐太

    宗李世民”展開對擂。

    (1)請你給這兩位挑戰者提供兩條唐太宗治理國家的措施。(4分)

    (2)兩位挑戰者正在辯論唐太宗的民族政策,請你為他們舉出一例唐太宗時唐政府與x藏友好往來的例子。(2分)

    (3)唐太宗統治時期,歷稱為“ ”。(2分)

    (4)主持人要求挑戰者用一句話來評價唐太宗的統治,請你幫他們寫出來。(2分)

    30、某校歷史興趣小組的同學在閱讀《毛澤東詩詞選》時,看到《沁園春.雪》“……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的詞句,便開展討論,你能和他們一起討論嗎?

    (1)、小王問:誰是中國歷的第一個皇帝?你回答是 。(2分)

    (2)、小麗說:漢武帝是漢朝一個有作為的皇帝,為了實現大一統,他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2分)

    (3)小美說;唐朝的開國皇帝是 。唐太宗時的民族政策是 (2分)(4)、小孫對詞中“宋祖”到底是北宋還是南宋的皇帝發生了疑問,你認為應該是

    的皇帝。他在哪一年建立了政權? (2分)

    (5)、小張說: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建立元朝,是嗎?你認為元朝是 建立的。(2分)

    初一歷史必考題及答案

    臨近期末,歷史教師們應該怎樣的去準備好自己的課堂教學的復習工作呢?讓我們來為學生們制訂一份良好的考試卷吧!以下是由我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試卷,歡迎閱讀!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試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列出 的四個選項中,只

    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在答案欄內的相應位置。

    1.中國古代有許多神話傳說,下圖反映的是哪一個( )

    A.女媧補天 B.精衛填海 C.嫦娥奔月 D.牛郎織女

    2.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生活在距今約多少萬年前( )

    A.350萬年 B.260萬年 C.170萬年 D.80萬年

    3.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的國家,下列哪兩個地方的考古發掘可以證明這一觀點( )

    A.周口店、元謀 B.元謀、半坡 C.河姆渡、半坡 D.周口店、河姆渡

    4.海內外華人都稱自己為“炎黃子孫”。這是因為( )

    A.主干部分由炎、黃兩個部落聯盟發展而來的 B.華人都是黑眼睛、黃皮膚

    C.黃色在中國古代最為尊貴 D.華夏族誕生在黃河流域

    5.傳說中文字的發明者是( )

    A.黃帝 B.嫘祖 C.伶倫 D.倉頡

    6.相傳堯、舜、禹之間通過推舉決定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被稱為( )

    A.世襲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禪讓制

    7.相傳禹建立的我國歷史上嫌禪第一個國家的都城在( )

    A.涂山 B.紹興 C.陽城 D.亳

    8.商朝在歷史上又被稱為殷,是因為下列哪一事件( )

    A.商湯滅夏 B.武王伐紂 C.盤庚遷都 D.平王東遷

    9.夏朝的最后一個王是歷史上有名的凳讓暴君,他叫( )

    A.紂 B.湯 C.啟 D.桀

    10.中新網11月16日電:國家“十一五”期間重大文化工程——中國文字博物館在河南安陽開館。從中國文字的發展歷史來判斷,在這里展出的第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應該是( )

    A.大篆 B.甲骨文 C.小篆 D.隸書

    11.公元前21世紀比公元前16世紀( )

    A.早5000年 B.晚5000年 C.早500年 D.晚500年

    12.舉世聞名的“三星頓”文化盛行于商周時期我國的( )

    A.東北地區 B.西南地區 C.西北地區 D.東南地區

    13.齊桓公在建立霸權的過程中提出的重要口號是( )

    A.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B.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C.尊王攘夷 D.挾天子以令諸侯

    14.公元前7世紀后期,導致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的關鍵性戰爭是( )

    A.桂陵之戰 B馬陵之戰 C.城濮之戰 D.長平之戰

    15.中國芹粗塵古代某項水利工程建成后,當地出現了“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的景象。該工程位于今天的( )

    A.四川省 B.山西省 C.河南省 D.湖南省

    16.中醫望、聞、問、切四種診斷疾病的方法是由誰總結出來的( )

    A.扁鵲 B.張仲景 C.華佗 D.孫思邈

    17.2008年元旦,國務院新修訂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開始實施,其中新增的且傳說與屈原有關的節日是( )

    A.元宵節 B.清明節 C.端午節 D.中秋節

    18.老子李耳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下列選項中,最能代表其思想精華的是( )

    A.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B.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C.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D.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19.下列成語、典故中,與劉邦、項羽及“楚漢之爭”直接有關的是( )

    ①破釜沉舟 ②約法三章 ③草木皆兵 ④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結合右邊時間軸)計算一下,西漢王朝共存在了多長時間( )

    A.211年

    B.193年

    C.210年

    D.194年

    21.歷史上稱西漢文帝、景帝時期的統治為( )

    A.貞觀之治 B.文景之治 C.開皇之治 D.開元盛世

    22. 漢武帝以后,地方上的諸侯國越分越小,實力大減,無力和中央抗衡。這種現象的出現與下列哪項措施的關系最密切( )

    A.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B.實行“推恩令” C.連年征戰 D.開拓西域

    23.現代史學家翦伯贊的詩句“何如一曲琵琶好,鳴鏑無聲五十年”,稱贊的是哪一歷史事件( )

    A.昭君出塞 B.衛青、霍去病打敗匈奴 C.魏孝文帝改革 D. 修筑長城

    24. 公元前60年西域都護的設置,標志著哪一地區正是歸屬中央統轄( )

    A.西藏 B.新疆 C.寧夏 D.廣西

    25.東漢時期在民間興起的我國本土宗教是( )

    A.道教 B.伊斯蘭教 C. D.佛教

    2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這是誰的名言( )

    A.孟子 B.司馬遷 C.班固 D.荀子

    27.西晉王朝的建立者是( )

    A.司馬懿 B.司馬昭 C.司馬炎 D.司馬睿

    28.4世紀后期統一黃河流域的政權是( )

    A.東晉 B.宋 C.前秦 D.北魏

    29.右下圖反映了北魏經過改革以后出現的“胡人漢服” 的社會風尚。這次改革的領導人是

    ( )

    A.商鞅 B.秦始皇 C.漢武帝 D.孝文帝

    30.下列中國古代文化名人中,顧愷之的貢獻在哪一方面( )

    A.書法 B.文學 C.音樂 D.繪畫

    二、非選擇題:共6小題,40分。

    31.(4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浪網 2009年12月30日報道:由胡玫執導的電影《孔子》已經結束了拍攝,將于2010年1月22日上映。激發了人們對2000多年前這位偉人的熱議。右圖是2006年孔子誕辰2557年前夕,由中國孔子基金會向全球正式發布的孔子標準像定稿。

    材料二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深奧的學問)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論語》

    請回答:

    (1)孔子是中國古代大思想家,被稱為“圣人”。他思想的核心是什么?(1分)

    (2)他的思想在什么時候被確定為封建正統思想?(1分)

    (3)材料二體現了孔子怎樣的教育思想?(1分)

    (4)古時候兒童入學堂都要先拜孔子,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1分)

    32.(6分)2009年12月以來,電視連續劇《大秦帝國》在全國多家電視臺熱播,激發了人們對兩千多年前那段歷史的濃厚興趣。在秦國由弱到強直至成為“大秦帝國”的過程中,下列兩位人物起了重要作用。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材料二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

    結合所學知識請回答:

    (1)與材料一中有關的人物主持的那次變法是中國古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變法的措施中,奴隸主貴族最反對的應該是哪一條?為什么?(2分)

    (2)變法使秦國富強起來,但他本人卻慘遭舊貴族車裂之刑。從這個事例中,你能得到哪些啟示?(2分)

    (3)材料二中李白所提到的“秦王”是誰?贊揚的是他的哪一歷史功績?(2分)

    33.(6分)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請回答:

    (1)該圖反映的是古代世界一條中西交往的重要商路,人們通常稱之為什么?為開辟這一商路做出了最杰出貢獻的冒險家是誰?(2分)

    (2)想一想,我們今天應該學習他的哪些精神品質?(2分)

    (3)請參照地圖將這條商路的起點A與終點B的地名填在方框內。(2分)

    34.(4分)讀圖題:下圖中內容有幾處知識性錯誤,請你找出3處并在遠處訂正。

    35.(12分)閱讀下列材料

    大河網-大河報2009年10月22日報到:昨日上午9時,世界客家播遷路活動啟動儀式暨打造中原文化標志·采集太昊陵圣土活動新聞發布會在鄭州中州賓館隆重召開,拉開了“世界客家播遷路”活動的帷幕。主辦方將組團從河南出發,到海內外客家居住地開展文化交流。從東漢末年開始到西晉末年的100多年間,我國歷史上逐漸形成了第一次人口大遷徙的高潮。

    結合所學知識請回答:

    (1)東漢末年開始,從北方、西方內遷的少數民族主要有哪些?(4分)

    (2)在西晉末年的大遷徙中,原居住在今天河南等省的中原居民遷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對遷入地區產生了哪些影響?(8分)

    36.歷史名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學校準備舉辦一期中國古代著名科學家的黑板報,請你搜集材料參加籌備工作。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2)他們中間,你最佩服或喜歡哪兩位?他們最值得你學習的地方是什么?(4分)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試卷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A 2.C 3.C 4.A 5.D 6.D 7.C 8.C 9.D 10.B

    11.C 12.B 13.C 14.C 15.A 16.A 17.C 18.D 19.D 20.C

    21.B 22.B 23.A 24.B 25.A 26.B 27.C 28.C 29.D 30.D

    二、非選擇題:共6小題,40分。

    31.(4分) (1)“仁”的學說。(1分)(2)西漢(漢武帝時期)。(1分) (3)因材施教。(1分) (4)孔子是古代偉大的教育家,被奉為圣人和先師,教師的楷模(打出1點或言之成理即可)。(1分)

    32.(6分)(1)獎勵軍功。理由:它剝奪了奴隸主貴族的特權,舊貴族今后沒有竣工,就不能再繼承爵位和特權。(意思相近即可)(2分) (2)這是一個開放性問題,提示如下:新事物的產生和發展道路總是曲折的;改革不可能一帆風順;改革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進步的事業有時需要付出血的代價;要堅持改革創新等(答出任意一條或言之有理均可得分)。(2分)(3)嬴政(秦始皇),統一六國。(2分)

    33.(6分)(1)絲綢之路,張騫。(2分) (2)勇于探險;不辱使命;不屈不撓;不畏艱難險阻;勇于克服困難;機智勇敢,報效國家等。(考生只要任意答出2點或意思相近即可得分)(2分) (3)長安、歐洲(大秦或古羅馬)。(2分)

    34.(4分)曹操稱帝改曹丕稱帝;(1分) 長安改洛陽;(1分) 諸葛亮稱帝改劉備稱帝;(1分) 赤壁改建業。(1分)

    35.(12分)(1)匈奴、鮮卑、羯、氐、羌(答出4個即可得分)。(4分) (2)原因:西晉后期,統治集團內亂,匈奴等少數民族趁機入主中原的沖擊(或北方長期戰亂,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南方則相對穩定。(4分) 影響:北方人南遷,補充了大量的勞動力;帶來了中原地區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驗,促進了江南地區的開發。(4分)

    (2)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只要任意選擇其中的2位,緊扣題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張仲景:為防治傳染病而鉆研醫學,及時總結經驗;醫術高明,醫德高尚等。賈思勰:親自參加農業實踐;注意向有經驗的農民學習;注意總結經驗等。蔡倫,善于總結利用前人經驗,不斷探索。祖沖之,利用發展前人的成就,但又不盲從;專心科學研究,在多方面取得成就等。(4分)

    看完以上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試卷及答案資料之后是不是意猶未盡呢?我為大家進一步推薦初一的其他課程學習,高分也能輕松拿哦。(點擊圖片直接進入體驗學習哦!!!)

    猜你感興趣:

    1. 七年級上冊歷史期末試卷及答案

    2.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期末試卷及答案

    3.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試卷帶答案

    4.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測試題及答案

    5. 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試題含答案

    6.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試卷

    七年級歷史下冊期末考試沒考好不要緊,不要心灰意懶,要振作起精神趕上去。我整理了關于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測試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測試題

    (分值:50分時間:政史合場:100分鐘)

    注意:1、本試卷分第一部分選擇題(第41—60題)和尺培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第61—64題)

    2、考生答題前,必須將自己的姓名、考試證號、座位號用黑色或藍色鋼筆或圓珠筆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的相應位置,再用2B鉛筆將考試號、科目填涂在答題卡上相應的小框內。

    第一部分 單項選擇題(20分)

    注意:考生必須將所選答案的字母用2B鉛筆填涂在答題卡上相應的題號內,答在試卷上無效。

    41.三省六部制中,替皇帝起草政令的部門是

    A. 六部 B.尚書省 C. 中書省 D.門下省

    42.明長城的東、西起點分別是

    A.臨洮和隴西 B.鴨綠江和嘉峪關 C.隴西和臨洮 D.嘉峪關和鴨綠江

    43.“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反 映南宋大將( )領導的“岳家軍”的生動寫照。

    A.宗澤 B. 韓世忠 C. 王彥 D. 岳飛

    44.兩宋政府在外貿港口設立的外貿管理機構是

    A.市舶司 B.商行 C.工部 D.轉運使

    45.一座古代石橋歷經一千三百多年依然屹立在洨河上,“百尺長虹橫水面,一彎新月出云宵”,這座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單孔大石橋是隋朝的是

    A.瀘定橋 B.玉帶橋 C.寶帶橋 D.趙州橋

    46.2016年人民幣新版100元在市場上開始廣泛流通,被人們昵稱為“土豪金”。我國最早也是世界談困芹最早的紙幣“交子”出現在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47.梁山好漢花和尚魯智深與兄弟逛街,這條街上有人說書、唱曲、賣飲料、相面算卦、雜耍、表演等等。請問他們走到了當時被稱為什么的地方?

    A.專門制造房瓦的瓦廠 B.食客盈門的酒樓

    C.娛樂兼營商業的瓦舍 D.好漢比武的擂臺

    48.我國著名科學家王選因發明漢字激光照排技術大大提高印刷效率而被譽為“當代畢升”。

    那么,歷史上畢升的發明是

    A.造紙術 B.活字印刷術 C.雕版印刷術 D.轉輪排字

    49.張老師在一家古玩店見到了《清明上河圖》這幅古畫,在與店員交談時,發現他對這幅畫的

    介紹存在錯誤,請你指出來

    A.這是宋代畫家張擇端所繪 B.此畫描繪了北宋都城東京的繁華景象

    C.從畫中可以反映出北宋時人們的交通比較多樣化

    D. 畫中所繪的這條河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50.我國封建社會明清時期的特點是

    A.封建國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危機

    C.封建經濟的繁榮和發展時期 D.民族進一步融合,封建經濟繼續發展

    51.清朝時,有人因為寫了“清風不識書,何故亂翻書”的含畢詩句而慘遭殺害;有一考官因出了一道“維民所止”的題目(清朝統治者認為他暗指“雍正無頭”)而丟官喪命。這反映了清朝統治者

    A.大興文字獄 B. 焚書坑儒 C. 提倡言論自由 D. 獨尊儒術

    52.“藍藍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綠綠的草原,這是我的家。奔馳的駿馬,潔白的羊群……”蒙

    古族歌手騰格爾的這首經典名曲《天堂》,我們經常吟唱。在我國歷史上,蒙古族曾建立

    一個疆域空前遼闊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忽必烈 B.成吉思汗 C.耶律阿保機 D.完顏阿骨打

    53.清朝前期,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鞏固的重大事件是

    A.張騫出使西域 B.文成公主入藏 C.回族形成 D.設置駐藏大臣

    54.《資治通鑒》記載的是

    A.從傳說中的黃帝到五代的歷史 B.從傳說中的黃帝到北宋的歷史

    C.從戰國到五代的歷史 D.從戰國到北宋的歷史

    55.作家當年明月的一部《明朝那些事》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讀者,掀起一股讀史熱潮,下列史實

    不可能出現在這部作品中的是

    A.八股取士 B.鄭成功收復臺灣 C.戚繼光抗倭 D.鄭和下西洋

    56.從明朝廢丞相到清初增設軍機處的變化表明(D)

    A.皇權與相權的矛盾日益加劇 B.皇權戰勝相權

    C.皇權與相權的矛盾日益緩和 D.皇權日益加強

    57.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的藥物學巨著是

    A.《本草綱目》 B.《黃帝內經》 C.《傷寒雜病論》 D.《神農本草》

    58.“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這句詞所體現出的突出特點是

    A.內容豐富 B.豪邁奔放 C.別致清新 D.委婉真摯

    59.標志著我國省級行政區域開始的是

    A.西周的分封制 B.秦朝的郡縣制 C.隋朝的科舉制 D.元朝的行省制

    60.我們常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來形容宰相的地位。我國宰相制度的設立和廢除分別是在 A.秦朝與明朝 B.漢朝與宋朝 C.秦朝與清朝 D.唐朝與明朝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30分)

    注意:請考生直接答在試卷上。

    61.詩歌是人類心靈的窗口,時代精神的火花在這里凝結、積淀。根據下列詩歌回答相關問題。(8分)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長策,賺的英雄盡白頭”

    (1)唐太宗發展了哪一種選官制度,選拔了大批優秀人才?(1分)

    材料二:“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2)詩里提到的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著名的盛世,這個盛世史稱什么?(1分)是哪一個君主時期開創的?(1分)

    材料三:“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3)看圖說出詩里的“此河”指的是什么河?(1分)“此河”的三個中心,(3分)該詩主要肯定了“此河”的什么作用?(1分)

    62.歷史圖片是我們了解歷史的重要途徑,“識圖辨史”也是我們學習歷史的一項基本技能。讀圖后回答下列問題:(8分)

    圖一 玄奘西游 圖二鑒真東渡 圖三鄭和下西洋 圖四

    (1)全面開放與廣泛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輝煌,在唐朝的對外交流中高僧作出重大貢獻,請問圖一、圖二兩位高僧分別推動了唐朝和哪個國家的文化交流?(2分)

    (2)圖三反映的事件是中國古代最后的航海壯舉,請問它發生在哪個朝代(1分),說出鄭和航行最遠到達的地點?(1分)鄭和遠航是我國四大發明中的哪項發明為他們提供技術?(1分)

    (3)圖四反映了清政府實行的“不顧時世,安于現狀”的政策,請判斷這是什么政策?(1分)并簡述其影響?(2分)

    63.統一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主流。努力促進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歷來都是各國人民共同的愿望和歷史發展的潮流。結合所學知識,請回答:(7分)

    (1)589年隋文帝滅掉南方哪一個政權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二次大一統?(1分)

    (2)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但是明末清初卻被荷蘭殖民者霸占,當時是誰收復了臺灣?(1分)

    (3)自唐朝到清朝是我們中華民族發展歷史上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民族融合形式多種多樣。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表格(各舉一例史實):(4分)

    時期 民族融合的形式 具 體 史 實

    唐 和親

    元 民族遷徙

    清 冊封

    設置管轄機構

    (5)上述史實給我們什么啟示?(1分)

    64.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7分)

    材料一:據史書記載,漢朝時“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江淮以南,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東京開封)時,實仰東南財賦,而吳(江蘇)中又為東南根柢。語曰:“蘇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

    朝 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戶) 占全國戶

    口數比例 人口(戶) 占全國戶

    口數比例

    西 漢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 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 宋 11240760 62.9% 6624296 37.1%

    請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漢朝時南方的生產和生活狀況是先進還是落后?(1分)

    (2)材料二中的諺語“蘇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現象最有可能出現在什么時期?(1分)

    (3)對比材料一與材料二、三,說明我國南方經濟發展出現了什么具體變化?(1分)南方經濟發展的原因有哪些?(3分)

    (4)從南北方經濟發展變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啟示?(1分)

    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測試題參考答案

    41—45 CBDAD 46—50 CCBDB

    51—55 AADCB 56—60 DABDA

    61.(1)制度: 科舉制 (1分)

    (2)盛世: 開元盛世 (1分)君主: 唐玄宗(唐明皇)(1分)

    (3)河: 大運河 (1分) 中心:涿郡、洛陽、余杭 (3分)

    意義:加強南北經濟文化交流 (1分)

    62.(1)玄奘:天竺(古印度)(1分);鑒真:日本(1分)

    (2)明朝(1分)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1分)指南針(1分)

    (3)閉關鎖國政策(1分)這一政策有防御西方殖民勢力的一面,但同時給中國社會帶來

    了嚴重的后果,阻礙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國更加遠離世界發展的潮流。(2分)

    63.(1)陳(1分)

    (2)鄭成功(1分)

    (3)(4分)

    時期 民族融合的形式 具 體 史 實

    唐 和親 文成公主入藏

    元 民族遷徙 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

    清 冊封 冊封__和班禪

    設置管轄機構 設置駐藏大臣

    (4)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人民的共同愿望。(言之有理即可給

    分)(1分)

    64.(1)落后(1分)

    (2)兩宋時期(或宋朝)(1分)

    (3)北宋時政府財政收入仰仗南方,太湖流域成為全國重要的糧倉,南方人口所占比

    重不斷增加并最終超過北方,經濟重心不斷南移。(回答出任意一點即可)(1分)

    原因:①北方戰亂頻繁,南方戰亂較少;②許多中原人南遷,帶去先進的技術,也

    增加了那里的勞動力;③南方自然條件優越,使江南地區的農業發展很快;④統治

    者重視經濟的發展。(回答出任意三點即可。其他回答諸如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勞動、

    水利工程的興修等均可得分。)(3分)

    (4)經濟重心南移的史實告訴我們:安定的環境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先進技術的傳入

    和應用是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等(其他回答言之成理者,可酌情給分)(1分)

    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測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1. 2015年春季學期七年級歷史期末測試題及答案

    2. 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試卷和答案【完整】

    3. 初一下歷史期末測試題及答案

    4. 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試卷及答案

    5. 2016年七年級下冊期末歷史試卷及答案

    初一歷史試卷電子版

    只要你能認真學習,七年拍橋級歷史期末考試時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我整理了關于初中七年級上冊歷史期末試卷及參考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初中七年級上冊歷史期末試卷題目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1分,20小題,共20分。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元謀人生活在距今約()

    A、二三百萬年 B、一百七十萬年 C、 七十萬至二十萬 D、一萬八千年

    2、有關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情況表述錯誤的是:()

    A、他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B、他們最早在世界上種植水稻

    C、他們開始了定居的生活 D、他們用使用弓箭

    3、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的建立者是()

    A、黃帝 B、禹 C、啟 D、秦始皇

    4、通過分封制來維護奴隸主統治的王朝是()

    A、夏朝 B、商 C、西周 D、秦朝

    5、春秋時期,第一個成為霸主的是 ()

    A、齊桓公 B、晉文公 C、楚莊王 D、勾踐

    6、“戰國七雄”中,位于最南部的諸候國是()

    A、楚國 B、齊國 C、燕國 D、秦國

    7、支持商鞅變法的國君是()

    A、齊桓公 B、秦穆公 C、秦孝公 D、秦始皇

    8、“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最后一個被秦所滅的國家是()

    A、楚國 B、燕國 C、齊國 D、韓國

    9、秦國逐步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其主要原因是()

    A、實行商鞅變法 B、地理位置優越

    C、重視興修水利 D、更多地使用農業新技術

    10、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何時開始()

    A、黃帝時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1、下列思想家的學說后來發展成為中國封建文化正統思想的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韓非子

    12、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是 ()

    A、秦朝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3、漢武帝的大一統包括①創立了修養生息政策②允許諸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③創立了明確的人才舉薦制度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

    A、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產情況 B、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

    C、發展和西域的友好關系 D、開辟絲綢之路加強中外聯系

    15、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進了民族融合,他是()

    A、匈奴族 B、鮮卑族 C、氐族 D、羌族

    16、西漢到了武帝的時候將下列什哪純么學說定為治國的指導思想?()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兵家思想

    17、成都平原變成“天府之國”,得益于()

    A、李冰父子 B、劉備 C、諸葛亮 D、鄭國

    18、東漢時期,改進造紙術的是()

    A、張衡 B、蔡倫 C、祖沖之 D、董仲舒

    19、下列屬于漢代名醫華佗的成就是()

    襲緩猛①創制被稱為世界醫學史上一大發明的“麻沸散”②著有《傷寒雜病論》③創建“四診法”,是中醫至今沿用的方法④編了一套醫學體操“五禽戲”

    A、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書圣”是()

    A、王羲之 B、顧愷之 C、張仲景 D、司馬遷

    21、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傳入我國中原地區是在()

    A西漢初年 B東漢初年 C西漢末年 D東漢末年

    22、轟動世界的秦漢時期雕塑藝術的代表作是()

    A、秦始皇陵兵馬俑 B西漢霍去病墓前石雕 C漢代墓葬陶俑 D敦煌石窟

    23、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是()

    A佛教 B____ C道教 D伊斯蘭教

    24、《史記》是我國第一部()

    A編年體史書B紀傳體通史 C長篇歷史 D長篇神話

    25、為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礎的事件是()

    A官渡之戰 B赤壁之戰 C三顧茅廬 D東漢滅亡

    二、材料題(本大題共3小題,計25分)

    26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史記》引用商鞅語

    材料二: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舊貴族誣告商鞅謀反,商鞅被處死。

    請回答:

    (1)商鞅是什么時期的人?(1分)

    (2)商鞅何時、在何人的支持下進行了變法?(2分)

    (3)根據你的判斷,商鞅是哪家學派的代表人物?(1分)

    (4)商鞅變法對秦國產生了什么影響?(4分)

    27、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詔不得以北俗之語言于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

    材料二:

    原姓氏 新姓氏

    拓拔 元

    丘穆陵 穆

    步六孤 陸

    請回答:

    (1)材料一、二是誰改革的內容?(1分)

    (2)材料一、二分別反映的是哪一項改革的措施?(2分)

    (3)這次改革產生了什么影響?(4分)

    28、閱讀《史記》中的材料:

    材料一“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壯士不死則已,死則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材料二“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

    請回答:

    (1) 材料中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發生在哪一年?(1分)

    (2) 這一事件的發起人是誰?(1分)

    (3) 這一事件有什么意義?(3分)

    29、簡答:

    漢武帝雄才大略,他在位時,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強中央集權,使西漢王朝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思想上實現了大一統,進入鼎盛時期。結合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 漢武帝是如何用人的?(3分)

    (2)后人常把漢武帝和哪一位皇帝相提并論?怎樣稱呼他們?(2分)

    初中七年級上冊歷史期末試卷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1-5BBBCA 6-10ACCAC 11-15BACBB 16-20AABCA 21-25AACBB

    二、 材 料 題

    26、(1)戰國人

    (2) 戰國時期 秦孝公

    (3)法家代表

    (4) 使秦國成為戰國后期最強大的國家

    27、(1) 孝文帝

    (2) 分別是學漢話 改漢性

    (3)促進了民族融合

    28、(1)公元前209

    (2)陳勝、吳廣起義

    (3)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29、(1)推行人才舉薦制度

    (2)秦始皇 秦皇漢武

    猜你感興趣:

    1. 2015年春季學期七年級歷史期末測試題及答案

    2. 2015年初一上冊歷史期末試卷及答案

    3. 初一滿分70分歷史上冊期中考試試卷

    4. 初一歷史上冊期末測試題

    5. 七年級上冊歷史期末考試卷及答案

    七年級全冊歷史試卷附答案

    七年級歷史期末考試前的復習時間一刻千金,千萬別浪費。我整理了關于七年級上冊歷史期末試卷,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七年級上冊歷史期末試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漢武帝時,把其作為思想統治的學說是

    A.儒家學說 B.道家學說 C.法家學說 D.墨家學說

    2.下列發明是西漢時期的有

    ①耕犁,已安裝了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②新型播種耬車③發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風冶鐵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都不是

    3.張騫和班超出使西域相同的歷史作用不包括

    A.幫助西域各族擺脫匈奴的束縛和奴役

    B.促進了西域地區的經濟發展

    C.促進了內地和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

    D.為歐洲同我國進行直接友好交往創造了條件

    4.“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語出《陳涉世家》,出自哪一部史書

    A.《春秋》 B.《史記》 C.《漢書》 D.《資治通鑒》

    5.下列科技發明中,屬于東漢蔡倫的是

    A.發明地動儀 B.改進造紙術

    C.發明麻沸散 D.發明活字印刷術

    6.下列不屬于我國歷史上以少勝多戰役的是

    A.赤壁之戰 B.淝水之戰 C.巨鹿之戰 D.牧野之戰

    7.東漢末年,孫權、劉備在赤壁之戰中打敗曹操的決定性因素是

    A.諸葛亮的計謀 B.周瑜的水軍

    C.孫、劉的聯盟 D.地理上的優勢

    8.下列哪一歷史現象與北魏孝文帝改革互為因果關系

    A.統一黃河流域 B.北方民族大融合

    C.未完成封建化 D.階級矛盾尖銳

    9.有關內遷的各少數民族的說法,錯誤的有

    A.東漢、魏晉時期,西南少數民族不斷內遷,加速了民族融合

    B.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少數民族,歷史上稱為“五胡”

    C.內遷的少數民族與漢族雜居,互相影響,促進了民族間的交流、融合

    D.西晉向內遷的少數民族征收重稅,激化了民族饑賣矛盾

    10.不少國家把中國稱為China,這反映了

    A.中國瓷器在世界的地位 B.秦漢文化對世界的影響

    C.隋唐文化對世界的影響 D.中國四大發明在世界的地位

    二、能力培養(共4分)

    11.下面是歷史謎語四則,請你猜一猜。

    (1)漢朝天下(打一歷史人物) 答案:

    (2)周郎坐看燒赤壁(打一成語) 答案:

    (3)按圖索驥(打一歷史人物) 答案:

    (4)謝安復職(打一成語) 答案:

    三、牛刀小試(共14分)

    12.(2分)請寫出中國古代兩位被尊稱為“圣”的文化名人及其所處朝代。

    13.(5分)請你按先后順序寫出我國漢字字體的發展變化。

    14.(7分)請寫出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藝術方面的成就。

    四、一試身手(共32分)

    史海拾貝:

    15.(5分)請你答出有關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成語 典故 。(至少五個)

    讀讀想想:

    16.公元前一世紀,古羅馬執政官凱撒,穿著絲袍進入劇場,轟動一時。后來,穿著中國錦衣繡服,成為羅馬男女貴族的時尚。

    請回答:

    (1)(1分)材料中提到凱撒穿著絲袍出現在羅馬劇場,此時中國正處于什么朝代?

    (2)(3分)當時中國的“絲袍”是通閉肢顫過什么通道運到歐洲的?你能把這條通道運轉路線說出來嗎?

    (3)(2分)當時中國稱歐洲的羅馬為什么?歐洲的羅馬把中國稱為什么?

    17.“進,與操遇于赤壁。時操早已有病疫,初轎敗一交戰操軍不利,引次江北。瑜軍在南岸,瑜部將黃蓋曰:‘操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乃取蒙沖斗艦十艘,載燥獲枯柴,灌油其中……時東南風急,蓋以十艦最著前,去北軍二里余,同時發火,火烈風猛,船往如箭,燒盡北船(曹操艦船),延及岸上營落……北軍大敗。”

    ——《資治通鑒》

    請回答:

    (1)(1分)此材料記載的是一件什么歷史大事?發生在哪一年?有什么軍事意義?此事的發生對當時的中國產生了什么影響?

    (2)(3分)請簡要分析此事發生的背景,并分析曹操失利的原因。

    (3)(3分)隆冬時節,何來東南風?你用有關的地理知識加以說明。

    歷史論壇:

    18.(4分)比較一下,漢初對匈奴實行的“和親”政策與漢元帝實行的“和親”政策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巧對下聯:

    19.(2分)諸葛亮是我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充分體現了他的人格魅力。在南陽武侯祠有這樣一幅構思巧妙的對聯,高度概括了諸葛亮的一生功業。上聯是“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

    請你根據上聯,按對仗的格律,試試補出這副對子的下聯來。

    情景再現:

    20.(3分)請你寫一篇百字短文描述官渡之戰的場面。

    閱讀思考:

    21.(5分)

    張騫出使西域

    漢武帝為根治匈奴大患,決心聯絡西方的大月氏等國,夾擊匈奴,徹底打敗匈奴。他下了一道詔書,征求能干的人到大月氏去聯絡。當時,誰也不知道大月氏國在哪兒,也不知道有多遠。要完成這個任務,可得有很大的勇氣。張騫覺得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首先應征。公元前138年,漢武帝就派張騫帶著一百多個人出發去找大月氏。但是要到大月氏,一定要經過匈奴占領的地界。張騫他們小心地走了幾天,還是被匈奴兵發現,全都做了俘虜。

    匈奴人沒有殺他們,只是派人把他們分散開來管住,只有堂邑父跟張騫住在一起,一住就是十多年。

    日子久了,匈奴對他們管得不那么嚴。張騫跟堂邑父商量了一下,瞅匈奴人不防備,騎上兩匹快馬逃了。他們一直向西跑了幾十天,吃盡苦頭,逃出了匈奴地界,張騫等人繼續向西行,終于在一片水草豐茂的草場碰上了幾個牧民,經過攀談,他們才知道此地是樓蘭國。樓蘭是由漢朝進入西域的第一個國家。此后,張騫等人先后經過疏勒國、大宛國、康居國等七個國家,最后在阿姆河北岸,見到了大月氏國國王。張騫手執旌節,向大月氏國王說明了來意,大月氏國王又驚又喜。但如今的大月氏國已遠離匈奴,人們也已安居樂業,大月氏國王無心再向匈奴報仇雪恨了。大月氏國王隆重宴請了張騫一行人。在勸說大月氏國王的努力失敗之后,張騫一行人在大月氏人指引下,取南道,從疏勒國東行回國。

    然而,在翻越祁連山時,他們不幸又碰上了匈奴騎兵,再次被押送到單于那里。一年后,匈奴發生內亂,張騫趁機找到堂邑父上馬遠逃。

    13年。去時,張騫風華正茂;如今,頭發花白,年近半百。張騫詳細地向漢武帝陳述了13年來他所周游的西方各國的情況。武帝眼界大開。為獎賞張騫,拜張騫為太中大夫,拜堂邑父為奉使君。

    讀了上面的這一材料,請把你的想法告訴大家。

    五、分析歸納(共30分)

    22.同學們,歷史上黃河多次改道,秦時經河北入海,漢代經山東,北宋經天津,南宋經江蘇入黃海(當時稱東海)。而這種現象在長江為何沒有?你能運用所學的歷史知識分析這種有和無的原因嗎?在古代,人們對黃河又是怎樣治理的?現如今對治理黃河你有哪些建設性意見?

    七年級上冊歷史期末試卷參考答案

    一、1.A2.C3.D4.B5.B6.D7.C8.B9.A10.B

    二、11.(1)劉邦

    (2)隔岸觀火

    (3)司馬遷

    (4)東山再起

    三、12.①“醫圣”張仲景、東漢。

    ②“書圣”王羲之、東晉。

    13.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

    14.書法:王羲之《蘭亭序》;繪畫:顧愷之《女史箴圖》、《洛神賦圖》;雕刻: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

    四、15.三顧茅廬、投筆從戎、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鞠躬盡瘁、望梅止渴等。

    16.(1)西漢。

    (2)絲綢之路、從長安通過河西走廊、今x疆地區,運往西亞,再轉運到歐洲。

    (3)大秦,絲國。

    17.(1)赤壁之戰,208年,是我國軍事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導致了三國鼎立格局的形成。

    (2)曹操打敗了袁紹和幾個軍閥,基本完成了北方的統一,他企圖乘勝出擊,消滅南方的孫權和劉備,統一全中國。不料,在赤壁大戰中失敗。

    失敗的原因有:

    ①人不和。曹軍南下,擾亂了南方人民的安定生活。②地不利。曹軍屢次中計,銳氣大減。曹軍遠道而來,不習水戰,戰斗力不強。

    ③天不時。隆冬時節,赤壁戰場東南風甚緊,為孫劉聯軍采用火攻提供了良好的戰機。

    (3)從位置上看,赤壁戰場距海近;從地形上看,赤壁戰場地勢低平,使冬季風受阻,與此同時,太平洋上的暖濕氣流卻乘虛而入,因此在幾日寒冷的天氣過后馬上出現反常的溫暖天氣,于是就有東南風的出現。

    18.①“和親”的目的相同,即都是通過“和親”政策換取漢匈兩族之間的和平友好關系;但前者是被迫行為,后者是主動行為。

    ②漢初社會經濟凋敝,國力不強,無法在軍事上與匈奴抗衡。漢元帝時,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南匈奴歸附漢朝,愿與漢和親。

    19.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20.要求:語言生動、條理清晰、敘事完整。(略)

    21.同學們可以體會張騫在當時的交通條件下,以堅韌不拔的毅力西行,非等閑之輩所能為之,我們應學習他不畏艱難、不辱使命的精神。(請同學們自由發揮略)

    五、22.①黃河上游水流湍急。黃河流域作為封建統治的中心區域,地表資源遭到過度開發,水土流失嚴重,河水中泥沙含量過高,下游河寬水緩,泥沙淤積,阻塞河道后,必然出現改道。長江流域大規模的開發較晚,江南地區的開發是東晉南朝以后的事情,所以,地表植被的自然生態保存較好。再加上沿線的湖泊和眾多的支流,都可以調節干流流量和流速。這就是為什么長江沒有出現改道的歷史原因。

    ②大禹用疏導的方法治理黃河。西漢武帝、東漢明帝都進行大規模的黃河治理工程。

    ③答案不惟一,請老師酌情采意給分。

    七年級上冊歷史期末試卷相關文章:

    1. 2015年春季學期七年級歷史期末測試題及答案

    2. 初一歷史上冊期末測試題

    3. 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考試試題

    4. 2015-2016初一歷史上冊期末復習試題

    5. 初一歷史上冊期末模擬試題1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99久久九九精品无码|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h动漫 | 亚洲欧洲AV无码专区|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亚洲一级特黄无码片| 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偷拍无码不卡av| 久热中文字幕无码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免费无码精品黄AV电影|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性色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 无码A级毛片日韩精品| 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DVD| 免费无码又爽又高潮视频| 中文字幕人成无码人妻|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片视频|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 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 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无需播放器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L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日本爆乳j罩杯无码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n鬼沢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