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書七年級上冊?七年級上冊的文言文篇目包括《童趣》(作者:沈復)、《論語》十則、《山市》(作者:蒲松齡)、《世說新語》兩則(作者:劉義慶,包括《詠雪》和《陳太丘與友期》)、以及《寓言四則》(包括《智子疑鄰》和《塞翁失馬》)。這些文章展現了孩子們的想象力、智慧以及古代人們的生活狀態。那么,語文書七年級上冊?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七年級上冊語文書中的古文包括《童趣》、《論語》十則、《山市》和《世說新語》兩則。這些古文內容豐富,涵蓋了古代兒童的想象力、儒家思想的精華、自然景象的描繪以及古代人物的故事。
古詩部分,課內有五首,分別是曹操的《觀滄海》、王灣的《次北固山下》、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以及朱熹的《觀書有感》。課外則有七首,包括曹操的《龜雖壽》、孟浩然的《過故人莊》、常建的《題破山寺后禪院》、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商隱的《夜雨寄北》、杜牧的《泊秦淮》、晏殊的《浣溪沙》以及楊萬里的《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這些古文和古詩,不僅展示了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情感,還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人文精神。通過閱讀這些作品,可以增進對古文化的理解和欣賞,提升文學素養。
《童趣》講述了一個孩子在自然中發現的樂趣,展現了童真的美好。《論語》十則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反映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山市》描繪了一種神奇的自然現象,體現了古代文人的想象力。《世說新語》兩則記錄了古代人物的故事,展現了人性的復雜和多面。
課內的古詩《觀滄海》描繪了大海的壯闊景象,抒發了曹操的雄心壯志。《次北固山下》描繪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表達了王灣對故鄉的思念。
第一課《春》 朱自清\x0d\x0a嗡(wēng):1.〔~子〕京二胡,胡琴的一種。 2.象聲詞:飛機~~響。蜜蜂~~地飛。\x0d\x0a朗潤(lǎng rùn):1 明亮潤澤。2 爽朗溫和\x0d\x0a醞釀(yùn niàng):造酒的發酵過程,比喻做準備工作\x0d\x0a賣弄(mài nong): 炫耀、夸耀或驕傲地顯示\x0d\x0a喉嚨(hóulóng): 泛指喉腔。\x0d\x0a應和(yìnghè): 對一種言行表示呼應,附和.\x0d\x0a嘹亮(liáoliàng): 聲音清晰圓潤而響亮。\x0d\x0a烘托(hōngtuō):1中國畫的一種畫法,用水墨或淡彩點染輪廓外部,使物像鮮明 2陪襯,使明顯突出\x0d\x0a靜默(jìngmò): 1 人不說話,不出聲音 2恭敬莊嚴地肅立,多表示哀悼\x0d\x0a風箏(fēng zheng): 一種玩具,用一張輕質材料鋪粘在框架上,通常還帶一條起平衡作用的尾穗,以便在一根長線牽連下,飄揚空中。\x0d\x0a抖擻(dǒusǒu):形容精神振奮,飽滿。\x0d\x0a健壯(jiànzhuàng):健康強壯。\x0d\x0a呼朋引伴(hūpéngyǐnbàn):意思是呼喚朋友,招引同伴。
七年級上冊的文言文篇目包括《童趣》(作者:沈復)、《論語》十則、《山市》(作者:蒲松齡)、《世說新語》兩則(作者:劉義慶,包括《詠雪》和《陳太丘與友期》)、以及《寓言四則》(包括《智子疑鄰》和《塞翁失馬》)。這些文章展現了孩子們的想象力、智慧以及古代人們的生活狀態。
七年級下冊則收錄了《傷仲永》(作者:王安石)、《孫權勸學》(作者:《資治通鑒》)、《口技》(作者:林嗣環)、《夸父逐日》和《共工怒觸不周山》兩篇神話故事,以及《狼》(作者:蒲松齡)。這些篇章展現了古代文人的智慧和對自然現象的想象。
八年級上冊的文言文篇目包括《桃花源記》(作者:陶淵明)、《陋室銘》(作者:劉禹錫)、《愛蓮說》(作者:周敦頤)、《核舟記》(作者:魏學洢)、《大道之行也》(出自《禮記》)、《三峽》(作者:酈道元)、《答謝中書書》(作者:陶弘景)、《記承天寺夜游》(作者:蘇軾)、《觀潮》(作者:周密),以及《湖心亭看雪》(作者:張岱)。這些文章描繪了自然美景,表達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八年級下冊則包括《與朱元思書》(作者:吳均)、《五柳先生傳》(作者:陶淵明)、《馬說》(作者:韓愈)、《送東陽馬生序》(作者:宋濂)、《小石潭記》(作者:柳宗元)、《岳陽樓記》(作者:范仲淹)、《醉翁亭記》(作者:歐陽修),以及《滿井游記》(作者:袁宏道)。
1. 癡想:入迷的想;不能實現的癡心想法。
2. 隱秘:隱蔽,不外露。秘密的事情(刺探隱密)。
3. 鐵青:指人恐懼、震怒或患病時的臉色發青。
4. 誘惑:1使用手段,使人認識模糊而做壞事。2吸引、招引。
5. 喧騰:喧鬧沸騰。
6. 一瞬間:一眨眼之間。
7. 訓誡:告誡,教導。
8. 聳立:高高的直立。
9. 顫抖:哆嗦;發抖。
10. 迂回:進攻的軍隊繞向敵人深遠側后作戰。指在思想或表達方式上繞圈子的性質或狀態。
11. 凝視:不眨眼地看。
12. 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13. 納罕:驚奇,詫異。
14. 瘦骨嶙峋:瘦得連骨頭都露出來,形容十分消瘦。
15. 心驚肉跳:因擔心災禍臨頭而驚恐不安的樣子。
16. 頭暈目眩:頭暈,[指頭腦] 眩暈的感覺。目眩,失去清晰視覺;視覺變得模糊,尤指看太亮日光時的眼花。
17. 小心翼翼:謹慎小心,絲毫不敢疏忽的樣子。
18. 貪婪:貪得無厭,不知足。
19. 綴連:組合;連屬。
20. 遠行:行走遠路,前往某地。
21. 倔強:剛強,不屈服。
22. 洗濯:洗滌。除去[罪過、積習、恥辱、仇恨等]。
23. 玷污:弄臟;污損。
24. 怨恨:強烈不滿或仇恨,也指這種情緒。
25. 扒竊:從別人身上偷竊錢物。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如下:
(一)、課內古詩背誦
【觀滄海】(曹操"東漢)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次北固山下】(王灣"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棄疾"南宋)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頭忽見。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元)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二)、課外古詩詞背誦
【龜雖壽】(曹操 東漢)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過故人莊】(孟浩然"唐)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以上就是語文書七年級上冊的全部內容,靜默(jìng mò): 1 人不說話,不出聲音 2恭敬莊嚴地肅立,多表示哀悼風箏(fēng zheng): 一種玩具,用一張輕質材料鋪粘在框架上,通常還帶一條起平衡作用的尾穗,以便在一根長線牽連下,飄揚空中。抖擻(dǒu sǒu):形容精神振奮,飽滿。健壯(jiàn zhuàng):健康強壯。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