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2022年版課標”)從語文課程核心素養出發,構建了素養型的目標體系。該體系由“總目標”和“學段要求”兩個層次構成,第一層次為“總目標”,即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通過九年學習最終應該達成的質量標準,屬于語文課程的終結目標;第二層次為“學段要求”,那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
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應激發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適應實際生活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正確運用祖國語言文字。
語文課程還應通過優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進學生和諧發展,使他們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
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
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下基礎。語文課程對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傳統,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按照內容整合程度不斷提升,分為三個層面設置學習任務群,其中第一層設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一個基礎型學習任務群,第二層是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三個發展型學習任務群,第三層是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兩個拓展型學習任務群,根據學段特點,學習任務安排可有所側重。
第一層設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一個基礎型學習任務群,在這一層次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詞匯積累:通過課堂、閱讀和寫作等方式,幫助學生積累和掌握豐富的詞匯量,拓展詞匯結構和用法。
2、語法梳理:對語法知識進行梳理和總結,幫助學生了解語言規則,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閱讀訓練: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閱讀理解和分析能力,擴大閱讀領域,豐富閱讀體驗。
4、寫作訓練:通過寫作訓練,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組織能力,促進思維發展和素質提升。
第二層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中的重要內容,包括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以及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三個發展型學習任務群。具體內容如下:
1、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培養學生的實用性閱讀能力,包括新聞、說明文、廣告等各種實用性文本的閱讀和理解,提高學生的信息處理和傳達能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任務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
《語文課程標準》開宗明義指出“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的學段目標要求是按照“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四個方面來制定的?!?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以語文課程核心素養為基礎,建立了一個素養型的目標體系。這個體系由“總目標”和“學段要求”兩個層次組成:第一層次是“總目標”,指的是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的九年內應當達到的最終質量標準,屬于語文課程的終極目標;第二層次是“學段要求”,指的是四個學段中具體應當達到的學業質量水平,屬于語文課程的過程目標。終極目標指導和決定過程目標,過程目標則支撐和指向終極目標,兩個層次的目標都統一于語文課程核心素養這一根本目標。
2022年版課標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總目標的表述分為九個方面:
1.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 培養學生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熱愛,感受語言文字及其作品的獨特價值,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富博大,汲取智慧,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3. 關注社會文化生活,積極參與和組織校園、社區等文化活動,發展交流、合作、探究等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意識。
小學為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中學為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左右。
第一學段(1~2年級)主要是識字與寫字,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第二學段(3~4年級)主要是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其中1600個左右會寫。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會運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詞典。
第三學段(5~6年級)要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力求美觀,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
第四學段(7~9年級)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方法。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左右。在使用硬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學寫規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的速度。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相關要求規定: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個性,培養創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
以上就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全部內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按照內容整合程度不斷提升,分為三個層面設置學習任務群,其中第一層設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一個基礎型學習任務群,第二層是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三個發展型學習任務群,第三層是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兩個拓展型學習任務群,根據學段特點,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