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語文八年級上的期末復習提綱 八年級上冊期末語文復習提綱(人教的) 跪求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復習提綱 八年級上冊語文復習提綱 八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期末文言文復習提綱
詩歌:要求:會一字不錯的默寫;會一些名句的理解性默寫;會律詩、詞的知識點
杜甫詩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
詩四首 歸園田居 (陶淵明)
使至塞上 (王 維)
渡荊門送別 (李 白)
登岳陽樓 (陳與義)
課外古詩詞長歌行 (少壯不努力)
(漢樂府)
早寒江上有懷 (孟浩然)
野望 (王 績)
送友人 (李 白)
黃鶴樓 (崔 顥)
秋詞 (劉禹錫)
魯山山行 (梅堯臣)
浣溪沙 (蘇 軾)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 游)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文言文重點:要求:會重點實詞的解釋,尤其注意通假字和一詞多意現象;會一些名句的翻譯;會在整體把握課文的基礎上,回答一些重點問題
桃花源記 (陶淵明)
短文兩篇 陋室銘 (劉禹錫)
愛蓮說 (周敦頤)
三峽 (酈道元)
短文兩篇 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
記承天寺夜游 (蘇 軾)
現代文重點:要求:在整體把握課文的基礎上,會就一些重點文銷祥段回答一些重點問題;會記敘文、說明文、的一些知識點和考握和點
新聞兩則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毛澤東)
(新聞知識點)
蘆花蕩(孫犁)
(環境描寫的作用,人物描寫對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
阿長與《山海經》
(魯迅)(寫作手法,人物描寫對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以及人物形象性格分析;作者的感情態度)
背影(朱自清)
(寫作順序,人物描寫對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重點分析父親動作、語言和外貌描寫;作者的心理活動虧皮搏反應出的作者的感情變化)
五篇說明文重點掌握說明文的順序,說明方法及作用;語言的特點——
中國石拱橋 (茅以升)
蘇州園林 (葉圣陶)
故宮博物院 (黃傳惕)
大自然的語言 (竺可楨)
奇妙的克隆 (談家楨)
綜合性學習
1、世界何時鑄劍為犁 (關于戰爭的名言、格言、成語、詩歌;古今著名戰役;你對戰爭的評價和看法)
2、讓世界充滿愛(愛的歌曲;具體情景下的口語交際,主要考語言運用能力)
3、說不盡的橋 (橋的成語、俗語、歇后語、詩歌、故事;名橋欣賞等)
4、走上辯論臺 (主要考語言運用能力,比如給出正方一個觀點,問:假如你是反方,你會怎樣辯論)
5、蓮文化的魅力 (荷花的別稱、詩歌、風俗、用途、傳說故事等)
6、怎樣搜集資料(知道搜集資料的途徑方法,以及怎樣用電腦搜集資料)
名著導讀(要求:1、背熟作者、主人公姓名;2、每本書至少掌握3個以上經典故事情節;3、對人物性格的把握和評價4、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和特色等)
《朝花夕拾》《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其他
1——4單元的重點字詞
自瀆文言文中要求掌握的重點詞語翻譯
課文(老師講過的審題、立意、選材、如何寫出文學語言的方法;一些素材的準備)
八年級上冊復習綱領(語基部分)
第一單元
一.字音
驀(mò)地 泥濘(nìng) 猝(cù)然 抽噎(yē)
慍(yùn)怒 焦灼(zhuó) 濕漉漉(lū) 蓬(péng)勃 帳篷(péng)
精粹(cuì) 蔫(niān)巴
二、成語
1)調虎離山:比喻為了便于乘機行事,想法子引誘有關的人離開原來的地方。
2)苛捐雜稅:指繁重的捐稅。
3)酣然入夢:甜美、暢快地入睡。
4)萬籟俱寂:形容一點聲音都沒有。萬凳耐籟,各種聲響。族粗鎮籟,從孔穴中發出的聲音。
5)千錘百煉:比喻經歷多次艱苦斗爭的鍛煉和考驗。也指對文章和作品進行多次精心的修改。
6苛捐雜稅 :繁瑣的、過多的稅收。
三.課文知識
1、《七律長征》選自《毛澤東詩詞集》,是一首七言律詩,是一首舊體詩,也是史無前例的偉大革命史詩,它生動形象地概括了紅軍長征的光輝戰兆粗斗歷程,熱情洋溢地歌頌了中國工農紅軍不畏艱險,英勇頑強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充分顯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力量無比頑強的生命力和戰斗力。
2、《長征組歌兩首》選自《長征組歌?紅軍不怕遠征難》合唱組歌。蕭華詞,由10個樂章組成。這兩首歌詞用高度概括的語言,準確生動的詞語,形象地描繪了當年紅軍四渡赤水、飛渡烏江、巧渡金沙、翻越雪山、穿過草地等歷史畫面,表現了紅軍戰士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3、《老山界》選自《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記》,作者陸定一,無產階級革命家。本文采用順敘的方法,按時間變化和地點轉換安排文章層次,生動地敘述了紅軍翻越老山界的全過程,表現了紅軍不怕困難、艱苦奮斗的堅強意志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4、《草》選自《人民文學》,作者王愿堅,現代文學家。全文以“草”為線索,按事情發展順序描述了紅軍長征過草地的時候,紅軍戰士因誤食有毒的野草而發生中毒的險情,重病在身的周副主席知道后,不顧個人安危,親自品嘗毒草,并果斷作出決策,引導紅軍戰士正確對待困難,表現了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崇高品質、高尚人格。
5、《長征節選》選自電視文學劇本《長征》第二十四集,作者王朝柱,當代作家。本文充分渲染了長征過草地途中的險惡環境和悲壯場面,表現了紅軍指戰員堅定的革命意志和積極向上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同時也展現了紅軍領袖特有的以革命人道主義為核心的豐富的內心世界。
6、《詩人領袖》選自《詩刊》,原題為《詩人毛澤東》,作者任先青。
四.背誦內容(略)
第二單元
一、字音
貧瘠(jí) 募(mù)集 衛戍(shù)區 戊戌(wù xū)變法 凋(diāo)零
祈(qí)禱 捂(wǔ) 挾(xié)持 懲(chéng)罰 眷(juàn)戀
卓(zhuō)越 萌(méng)發 誣(wū)陷 月籠l?ng沙 寂寥(liáo)
造詣(yì) 倔(jué)強
二、成語
1)風燭殘年:比喻老人所剩的日子不多了,隨時會死去。風燭,風中燃燒著的蠟燭。
2)故弄玄虛:故意地玩弄花招,使人莫測高深。玄虛,使人迷惑的花招、手段。
3)得意門生:感到非常滿意的學生。
4)據理力爭:根據道理盡力爭辯或爭取。
5)無言以對:被問得啞口無言,什么話也回答不出來。
6)壁壘森嚴:古代軍營四周的防御建筑;森嚴:整齊,嚴肅。原指軍事戒備嚴密。現也用來比喻彼此界限劃得很分明。
7)安居樂業:表示生活美滿、安定
8)鏡花水月:鏡里的花,水里的月。原指詩中靈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后比喻虛幻的景象。
9)灰飛煙滅:比喻事物消失凈盡。
10)民怨沸騰:人民的怨恨達到極點,就像水沸騰了一樣.
11)無與倫比: 倫比:類比,匹敵。指事物非常完美,沒有能跟它相比的。
三、課文知識
1、《棗核》選自《美國點滴》,作者蕭乾,現代作家、翻譯家、記者。本文通過一位“舊時同窗”,現在的“美籍華人”異常想念舊時院里子的棗樹,想在后花園試種幾棵的敘寫,表現了廣大海外華人對故土的深切思念,贊頌了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高度向心性和凝聚力的偉大民族。棗核是全文的線索,思戀故土,思戀祖國是全文的感情線索。
2、《最后一課》體裁,作者都德,法國家。本文采用第一人稱,以“我”(小弗郎士)的所見所聞所感為線索,真實地反映了淪陷區的法國人民慘遭異族統治的悲憤和對祖國的熱愛,以及爭取祖國解放和統一的堅定意志,表現了法國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3、《始終眷戀著祖國》節選自人物通訊,《錢學森――中國人民的驕傲》,本文以時間為順序,記敘了錢學森在學術上取得了輝煌成就后,毅然放棄國外優裕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沖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國的艱苦歷程,表現了他眷戀祖國的赤子之心。
4、《春望》選自仇兆鰲《杜詩詳注》,作者唐代詩人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該詩表現詩人目睹破碎衰敗的祖國,黯然神傷,抒發了詩人憂國思家的心情。
5、《泊秦淮》選自馮集梧《樊川詩集注》,作者唐代詩人杜牧,字牧之,與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詩人夜泊秦淮,聽到酒店歌女在唱陳后主所作的流行歌曲,不禁觸景生情,抒發了詩人對世風和時局的憂憤。
6、《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選自錢仲聯《劍南詩稿校注》,作者陸游,字務觀,號放翁,南宋愛國詩人。該詩表現詩人雨夜追憶往昔軍旅生涯,表達自己為收復失地,統一祖國而獻身的強烈愿望,也飽含了壯志難酬的痛切愁思。
7、《過零丁洋》選自《文山集》,作者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南宋大臣、文學家。詩人將個人的經歷和國家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表達了寧死不屈的堅定決心。
8、《晏子使楚》選自《晏子春秋?雜下》。《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齊國大夫晏嬰的言行編輯而成。晏子,名嬰,字平仲,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以有政治遠見,外交才能和作風樸素聞名諸侯。這則故事通過晏子出使楚國,挫敗楚王誣齊人為盜的故事,表現了晏子的機智善辯和對祖國的熱愛。
9、《革命詩二首》選自《革命烈士詩抄》。《把牢底坐穿》作者何敬平。《花》作者白深富。
四.背誦內容(略)
第三單元
一、字音
狼藉(jí) 蹣跚(pán (shān) 箸(zhù) 呼嘯(xiào) 停滯(zhì) 磨蹭(cèng) 吮(shǔn) 吸瞅(chǒu) 饃(mó) 病篤(dǔ) 慟(tòng) 瞥(piē) 憧憬(chōng) (jǐng) 臉頰(jiá) 囑 (zhǔ)托 頹 (tuí)唐 瑣屑 (xiè) 惦 (diàn)記
二、成語
(1)觸目傷懷:看到(家庭敗落的)嚴重情況,心理感到悲傷。
(2)情郁于中:感情聚積在心里。
(3)躡手躡腳:形容走路時腳步放得很輕。
(4)循循善誘:善于有步驟地引導、教育人,也泛指教導有方。
(5)飲泣吞聲:淚流,哭不出聲,形容十分悲痛而不能公開發泄。
(6)唏唏噓噓:哭泣后不由自主地急促呼吸發出的抽咽聲。
(7)情不自禁:感情激動得不能控制住自己。強調完全被某種感情所支配。
(8)氣勢洶洶:洶洶:氣勢盛大的樣子。形容氣勢兇猛。
(9)一飽眼福:看到珍奇或美好的事物,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滿足。
(10) 熱淚盈眶:盈:充滿;眶:眼眶。因感情激動而使眼淚充滿了眼眶,形容感動至極或非常悲傷。
(11)莫名其妙:說不出其中的奧妙。指事情很奇怪,說不出道理來。
(12)輾轉反側:輾轉:翻來復去;反側:反復。翻來復去,睡不著覺。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
(13)無精打采:采:興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勁頭。
(14)失魂落魄:魂、魄: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樣子。
三、課文知識
1、《背影》選自《朱自清散文》,作者朱自清,字佩弦,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江蘇省揚州人。其主要作品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等。本文記敘了作者和父親在浦口車站分別時的情景,表現了父親愛護兒子的深摯感情,抒發了對父親的深切懷念之情。這是一篇敘事紀實散文。
2、《甜甜的泥土》作者黃飛,其體裁是一篇小。小的特點是:(1)立意新奇;(2)結構嚴謹;(3)結尾驚奇。這篇小通過一包糖化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達了離異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愛的強烈愿望。也告訴人們人間的至愛應該猶如寬廣厚實的大地,無所不在,無處不有。
3、《人琴俱亡》選自《世說新語?傷逝》,作者劉義慶,彭城人,南朝宋文學家。這則故事寫了王子猷對弟弟子敬獨特的悼念方式,表現了他對弟弟深厚的情誼。出自《世說新語》的成語有望梅止渴、口若懸河、一往情深、別無長物、新亭對泣等。
4、《我的母親》選自《經歷》,作者鄒韜奮,名恩潤,新聞記者、政論家和出版家。本文深情回憶了關于母親的幾個片段,表現了母親的可愛性格和能干才具,表達了對舊社會被壓抑和埋沒的婦女命運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
5、《父母的心》選自《川端康成作品集》,作者川端康成,日本家,曾任日本筆會會長,獲1968年諾貝爾文學獎。本文通過一對窮夫妻最終拒絕優越的條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個孩子給富人的故事,表現了天下父母對自己子女的一顆崇高的愛心。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選自高步瀛《唐宋詩舉要》,作者王勃,字子安,唐代詩人,作品有《王子安集》。《己亥雜詩》選自《龔自珍》,作者龔自珍,清末思想家、文學家。
四、背誦內容(略)
第四單元
一、 字音
坻(chí) 嶼(yǔ) 堪(kān) 悄愴(chuàng) 佁y? 然 就寢q?n
藻荇(xìng) 風靡m? 山嵐(lán) 驟(zhòu)然 傣(dǎi)族 山寨(zhài) 船舷(xián) 瑰(guī)麗 鱗次櫛(zhì)比 器皿m?n 啄(zhuó)
眥(zì) 堤(dī)岸 臉頰(jiá) 靴(xuē)子 稠(chóu)密 椽(chuán)子 翕(xī)忽 深邃suì 翠蔓 (wàn) 寂寥 (liáo)
二、 成語
1).接風洗塵:設宴歡迎剛從遠道來的人。
2).恍如隔世:好像隔了一世。多形容對時間的變遷、事物的變化的感慨。
3).心馳神往:心神飛到(向往的地方)。
4).善男信女:佛教用語,指信仰佛教的人們。
5).鱗次櫛比:形容房屋密集,像魚鱗和梳子的齒一樣,一個挨著一個地排列著。
6)碌碌無為:平平庸庸,無所作為。
7)輕描淡寫:原指描繪時用淺淡的顏色輕輕地著筆。現多指說話寫文章把重要問題輕輕帶過。
8)可見一斑:指可以看到事物的一部分。可證明事物或事情的一個理由
9)人跡罕至: 人的足跡很少到達。指荒涼偏僻的地方。
10)大飽口福: 吃夠了很好的東西或指在物質或精神上嘴部受到了充分的滿足感 。
三、課文知識
1、《小石潭記》選自《全唐文》,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東人,著名文學家,世稱“柳河東”,“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東集》。本文按瀏覽的順序生動地描寫出小石潭環境景物的幽美和靜謐,抒發了作者貶官失意的孤凄之情。
2、《記承天寺夜游》選自《東坡志林》,作者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與其父蘇洵,弟蘇轍,并稱“三蘇”。本文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與美妙的月色融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種寧靜清瀅、離塵脫俗的美好意境,表達了作者在貶謫中感慨深微而又隨緣自適、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3、《阿里山紀行》選自《人民日報》,作者吳功正,當代作家、文藝評論家。本文通過移步換景,形象地描繪了瀏覽阿里山所見的迷人風光,抒發了作者獨特的感受,由衷地贊美“阿里山的風光美如畫”,贊揚臺灣人民的生態意識和利用生態發展旅游的理念,含蓄地表達兩岸人民的心融會起來的共同愿望。
4、《美麗的西雙版納》選自《大自然探索》,作者李舵。作者按總分結構展開描繪,以生動的筆觸描繪了西雙版納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美麗風光和少數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5、《藍藍的威尼斯》節選自《光明日報》,本文以作者的行蹤為線索,介紹了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奇特、瑰麗的風光和文化藝術,展現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贊頌了中意兩國人民悠久而深厚的友誼。
6、《望岳》選自仇兆鰲《杜詩詳注》,作者唐代詩人杜甫。《錢塘湖春行》選自朱金城《白居易箋校》,作者唐代詩人白居易。《登飛來峰》選自《臨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封荊國公,世稱荊公,謚文,著有《臨川先生文集》等。
四、背誦內容(略)
第五單元
一、字音
玲lóng (瓏) 喜鵲 (què) 圍剿 (jiǎo) 嬉 (xī)戲喧 (xuān)鬧
覓 (mì)食 霸 (bà)道 寡 (guǎ)人 荒誕 (dàn) 蜿蜒 (wānyán)
瀲liàn()滟荊棘 (jí)覆 (fù)蓋 蕭 (xiāo)索猬 (wèi)集攀 (pān)附 惆悵 (chóuchàng) 閑情逸 (yì)致 嫩 (nèn)綠孵fū卵喧囂 (xiāo)輝煌 (huáng)
二、成語
1)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地方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辦法。因,根據。宜,適當。
2)自出心裁:獨創一格,與眾不同。心裁,心中的設計籌劃。
3)重巒疊嶂:重重疊疊的山巒。巒,小而尖的山。嶂,形勢高險像屏障一樣的山峰。
4)別具匠心:另有一種靈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藝術方面具有與眾不同的巧妙構思。匠心,精巧的心思。
5).肆無忌憚:任意妄為,沒有一點顧忌。
6)退避三舍:比喻對人讓步,不與相爭。
7).司空見慣:看慣了的事情,并不覺得奇怪。
8)習以為常:常常做某件事,成了習慣。
9)等閑視之: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加重視。
10)自知之明:了解自己(多指缺點)了解得透徹的能力。
11)閑情逸致:閑適的情致。
12)月白風清:形容月夜的明朗幽靜。
13).林林總總:形容繁多。
14)不速之客:指沒有邀請而自己來的客人。速,邀請。
15)珠光寶氣:形容婦女服飾華貴富麗,閃耀著珍寶的光色。
16)居高臨下:占據高處,俯視下面。形容占據的地勢非常有利。 17)無所事事:無:沒有;事事:從事某種事情。閑著什么事都不干。
18)與狼共舞:解釋:和惡狼一起跳舞,比喻跟所謀求的對象有利害沖突,決不能成功。后多指跟惡人商量,要他犧牲自己的利益,一定辦不到。
19)史無前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事。指前所未有。
20)魯殿靈光:碩果僅存的人或事物。
21)毛骨悚然;身上汗毛豎起,脊梁骨發冷。形容非常吃驚和恐懼的樣子。
22)好逸惡勞; 貪圖安逸,厭惡勞動
三、課文知識
1、《蘇州園林》選自《百科知識》,作者葉圣陶,名紹鈞,江蘇蘇州人,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會家。全文采用由總到分的順序,分說部分則采用先主后次,從局部到細部的順序。文章通過介紹蘇州園林景色如畫的特點,再現了它的美麗、精巧,顯示了我國園林藝術的高超水平,贊頌了設計者和匠師們認真嚴肅的勞動態度和杰出的藝術創造能力,其體裁為說明文。
2、《都市精靈》選自《隨筆》,作者舒乙,當代作家,本文有感于某些現代都市連鳥雀也不見的現實狀況,提出都市中人應當與魚、鳥、獸共處的觀點,表達了優化生活環境質量的愿望。
3、《幽徑悲劇》選自《中華散文百年精華》,作者季羨林,北京大學教授、學者、作家。本文描繪了幽徑藤蘿之美和置身其中的情味,揭露了令人無比痛心的愚氓滅美的現實,抒發了矢志維護真、善、美的決心。
4、《明天不封陽臺》選自《人民日報》,作者杜衛東。本文敘說了“我”家決定不封陽臺的事情,提示了人與自然的正確關系,表達了人應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思想。
5、《治水必躬親》選自《履園叢話?水學》,作者錢泳,清代江蘇金匱人。工詩,善書畫,著有《履園叢話》、《履園譚詩》等。本文論述躬親是治水的必要條件,強調親自登山涉水察看水情的重要性,通過正反對比深刻地指出治水利和義的關系。
四、背誦內容(略)
第六單元
一、字音
摯(zhì)愛 膾炙(kuài)(zhì)人口 褻瀆(xiè)(dú) 蘊(yùn)藏
編撰(zhuàn) 牙齦(yín) 盲(máng)目 策(cè)劃 受益匪f?i 淺
如火如荼(tú)萎w?i 縮臭氣熏(xūn)天 鋁箔(bó) 版 b?n 權
類型(xíng) 夢寐(mèi)以求 向日葵(kuí) 旅(lǚ)行 毅(yì)然
煩躁(zào) 深諳(ān)
二、成語
1)嫻熟深諳:非常熟練熟悉。
2)膾炙人口:本指美味人人都愛吃,現比喻好的詩文或事物人人都稱贊。
3)責無旁貸:自己應盡的責任,不能推卸給旁人。貸:推卸。
4)如火如荼:像火那樣紅,像荼(茅草的白話)那樣白。原比喻軍容之盛,現用來形容旺盛、熱烈或激烈。
5)碌碌無為:平平庸庸,無所作為。
6)受益匪淺: 受益匪淺意思是:收獲不小,有很大的收獲,一般指意識形態方面。
7)高歌猛進: 高聲歌唱,勇猛前進。形容在前進的道路上,充滿樂觀精神。
8)令人作嘔: 比喻使人極端厭惡。
9)無暇顧及:沒有時間來管或關心這些人或事物了.
10)相安無事:指彼此相處沒有什么爭執或沖突,還過得去。
11)緊要關頭:
12)難能可貴: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可貴。
13)悲喜交集:形容又高興又難過,心情激動
14)夢寐以求:做夢的時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著。
15)良師益友:使人得到教益和幫助的好老師和好朋友。
16)責無旁貸:自己的責任,不能推卸給別人。
三、課文知識
1、《從小就要愛科學》作者蘇步青,著名數學家。本文是為《21世紀?中國少兒科技百科全書》寫的序言。本文說明了科技知識的重大意義和現代科技發展的巨大成就,高度評價了《21世紀?中國少兒科技百科全書》的特點和價值,勉勵青少年從小愛科學、學科學,將來為偉大祖國作出應有貢獻。
2、《在太空中理家》選自《太空漂流記》,作者杰瑞?M?利寧杰,美國宇航員。本文記敘了在太空中生活的情況,解說了太空生活不同于地面生活的原因,表現了“在前線的冒險者”的探索、奉獻和犧牲精神。
3、《奇妙的克隆》選自《中學生科技》,作者談家楨,遺傳學家。本文向讀者介紹關于克隆的科學知識,同時提醒人們要全面地看待科學的發展。文學用了四個小標題,首先說明了克隆的含義,接著介紹了克隆的實驗、克隆的發展,最后介紹克隆技術對人類的造福及對克隆的思考。
4、《送你一束轉基因花》選自《大自然探索》,作者小樣。文章采用“總――分――總”的形式,指出了新型生物技術對于花卉育種的意義,說明了轉基因花的科學含義和優良特性,展示了轉基因花在商機和美化世界方面光明前景。
5、《雁門太守行》選自《李賀詩歌集注》,作者李賀,字長吉,唐代詩人。《別云間》選自《夏完淳集》,作者夏完淳,字存古,松江華亭人。云間,松江的古稱。
八年級理解性默寫選編
1、《望岳》一詩中既表現泰山雄偉,又表現出詩人心胸氣魄的詩句是:,
。
2、《望岳》一詩中寫近望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將大自然寫得充滿感情的詩句是:, 。
3、《望岳》一詩中寫凝望泰山層出不窮的云氣使詩人心胸為之蕩漾的詩句是:
。
4、《錢塘湖春行》一詩中從動物的變化寫早春的景象的詩句是: ,
。
5、《錢塘湖春行》一詩中從植物的變化寫早春景象的詩句是: ,
。
6、《登飛來峰》一詩中反映詩人對當時保守勢力的蔑視,為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而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進取精神的詩句是: 。
7、《雁門太守行》一詩中表現激戰中蒼涼悲壯之氛圍,奇異的邊塞風光的詩句是
, 。
8、《雁門太守行》一詩中寫救援部隊不畏寒夜濃霜,勇往直前,夜襲敵陣的詩句是:
。
9、《雁門太守行》一詩中寫唐軍將士以死報效朝庭,揭示奮勇殺敵原因的詩句是:
。
10、《別云間》一詩中表現對家鄉親人的無限依戀的詩句是:
, 。
11、《別云間》一詩中表現對山河淪喪極度悲憤的詩句是:
, 。
12、《別云間》一詩中表現對抗清斗爭充滿堅定信念,感情悲壯但又顯示沖天豪氣的詩句是:
, 。
13、《論詩》一詩中表現對文學創作要有時代特色的詩句是:,
。
14、《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用奇妙的比喻描寫月光灑滿庭院的句子:
, 。
15、《小石潭記》一文寫潭中小魚呆然不動的句子是: ,
, 。
16、《小石潭記》一文寫潭中小魚與游者逗樂,調皮活潑的句子是:,
。
17、《小石潭記》一文寫潭邊樹、蔓優美姿態的句子是:,
, 。
18、《小石潭記》一文寫用形象的比喻、動靜結合描寫遠望溪岸的句子是:,
。,不可知其源。
19、《小石潭記》一文描寫小潭周圍凄清的環境,抒發自己寂寞處境中悲涼心緒的句子是:
。
20、《治水必躬親》一文中寫治水必須親自實地勘測、詢訪才能得到真實情況的一組對偶句是: , 。
21、《治水必躬親》一文中寫所治之水實際情況有各種不同情況的一組排比句是:, ,
22、《治水必躬親》一文中寫假設治水不能成功的一些人為原因的句子是:
, , ,則事不舉而水利不興也。
八上語文復習提綱2009-01-11 17:49詩歌:要求:會一字不錯的默寫;會一些名句的理解性默寫;會律詩、詞的知識點
杜甫詩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
詩四首 歸園田居 (陶淵明)
使至塞上 (王 維)
渡荊門送別 (李 白)
登岳陽樓 (陳與義)
課外古詩詞 長歌行 (少壯不努力)
(漢樂府)
早寒江上有懷 (孟浩然)
野望 (王 績)
送友人 (李 白)
黃鶴樓 (崔 顥)
秋詞 (劉禹錫)
魯山山行 (梅堯臣)
浣溪沙 (蘇 軾)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 游)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文言文重點:要求:會重點實詞的解釋,尤其注意通假字和一詞多意現象;會一些名句的翻譯;會在整體把握課文的基礎上,回答一些重點問題
桃花源記 (陶淵明)
短文兩篇 陋室銘 (劉禹錫)
愛蓮說 (周敦頤)
三峽 (酈道元)
短文兩篇 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
記承天寺夜游 (蘇 軾)
現代文重點:要求:在整體把握課文的基礎上,會就一些重點文段回答一些重點問題;會記敘文、說明文、的一些知識點和考點
新聞兩則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毛澤東)
(新聞知識點)
蘆花蕩(孫犁)
(環境描寫的作用,人物描寫對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
阿長與《山海經》
(魯迅)(寫作手法,人物描寫對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以及人物形象性格分析;作者的感情態度)
背影(朱自清)
(寫作順序,人物描寫對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重點分析父親動局談作、語言和外貌描寫;作者的心理活動反應出的作者的感情變化)
五篇說明文重點掌握說明文的順序,說明方法及作用;語言脊數的特點——
中國石拱橋 (茅以升)
蘇州園林 (葉圣陶)
故宮博物院 (黃傳惕)
大自然的語言 (竺可楨)
奇妙的克隆 (談櫻臘首家楨)
綜合性學習
1、世界何時鑄劍為犁 (關于戰爭的名言、格言、成語、詩歌;古今著名戰役;你對戰爭的評價和看法)
2、讓世界充滿愛(愛的歌曲;具體情景下的口語交際,主要考語言運用能力)
3、說不盡的橋 (橋的成語、俗語、歇后語、詩歌、故事;名橋欣賞等)
4、走上辯論臺 (主要考語言運用能力,比如給出正方一個觀點,問:假如你是反方,你會怎樣辯論)
5、蓮文化的魅力 (荷花的別稱、詩歌、風俗、用途、傳說故事等)
6、怎樣搜集資料(知道搜集資料的途徑方法,以及怎樣用電腦搜集資料)
名著導讀(要求:1、背熟作者、主人公姓名;2、每本書至少掌握3個以上經典故事情節;3、對人物性格的把握和評價4、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和特色等)
《朝花夕拾》《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其他
1——4單元的重點字詞
自瀆文言文中要求掌握的重點詞語翻譯
課文(老師講過的審題、立意、選材、如何寫出文學語言的方法;一些素材的準備)
以書為本,看旁批就很好。祝你成功!
八(上)語文期中復習
一、給加點詞注音。
1、高屋建瓴 líng
2、氣勢磅礴pang bó
3、瑰寶guī 4、潰退kuì5、銳不可當 dāng
5、殲滅jiān
7、要塞sài8、阻遏è9、綏靖suí jìng10、管轄xiá11、逃竄cuàn
12、連翹(翹首)qiáo
13、寒噤jìn
14、殺戮lù
15、躥 cuān
16、悶熱 mēn
17、張皇失措 cuò
18、轉彎抹角mò
19、拂曉fú
20、間歇jiān
21、瓦礫lì
22、地窖jiào
23、懷揣chuāi
24、鞠躬如搜攜jū
25、譴責qiǎn
26、震撼hàn
27、給予jǐyǔ
28、驚駭hài
29、晨曦xī
30、劫掠jiélüè
31、悼念dào
32、制裁cái
33、納粹cuì
34、荒謬miù
35、憧憬 chōngjǐng
36、煩瑣suǒ
37、哺乳 bǔ
38、蜿蜒wān
39、藩籬 fān
40、脊椎 jǐzhuī
41、追溯 sù
42、瀕臨 bīn
43、滲透shèn
44、響徹云霄 xiāo
45、劫難 jiénàn
46、憎惡 zēngwù
47、詰問jié
48、瘡疤chuāng
49、和藹 ǎi
50、霹靂pī lì
51、震悚sǒng
52、孤孀shuāng
53、狼藉 jí
54、差使 chāishi
55、妥帖tiē
56、躊躇chóuchú
57、頹唐 tuí
58、尷尬gāngà
59、瑣屑xiè
60、銷聲匿跡 nì
61、惶恐渣伏 huáng
62、鑲嵌 xiāngqiàn
63、取締dì
64、愧怍 zuò
65、棲息 qī
66、歸咎jiù
67、萌發 méng
68、人才濟濟 jǐ
69、嫉妒 jí
70、稀罕 xīhan
71、噩耗è
72、猝然昏厥cù jué
73、伎倆 jì
74、顛沛pèi
75、吊唁yàn
二、根據拼音寫漢字。
1、guī 瑰寶
2、高屋建 líng 瓴
3、kuì 潰 退
4、氣勢pángbó 磅礴 5、xiè 泄 氣
6、銳不可dāng當
7、jiān 殲 滅
8、要sài 塞
9、阻è 遏
10、suí jìng綏靖
11、管xiá 轄
12、逃cuàn竄
13、穿suō 梭
14、yāo he吆喝
15、寒jìn 噤
16、張皇失cuò措
17、fú 拂曉
18、瓦lì 礫
19、地jiào 窖
20、漏敏懷chuāi 揣
21、jū 鞠 躬
22、qiǎn 譴 責
23、震hàn 撼
24、驚 hài 駭
25、晨xī 曦
26、jié lüè 劫掠
27、zāng 贓物
28、制cái 裁
29、贊yù 譽
30、埋zàng葬
31、納cuì 粹
32、殺lù 戮
33、dào 悼 念
34、wān 蜿蜒
35、yì 屹立
36、bān 斑 白
37、肅mù 穆
38、chōngjǐng 憧憬
39、荒miù 謬
40、響徹云xiāo 霄
41、傾xiè 瀉
42、zēng wù 憎惡
43、jiàn 健忘
44、煩suǒ瑣
45、jié 詰問
46、鑄劍為lí 犁
47、chuāng 瘡 疤
48、和ǎi藹
49、渴mù慕
50、pī lì 霹靂
51、震sǒng悚
52、孤shuāng孀
53、交xiè卸
54、狼jí藉
55、妥tiē 帖
56、chóu chú 躊躇
57、tuí 頹唐
58、gān gà尷尬
59、瑣xiè 屑
60、煩zào躁
61、頭lú 顱62、huáng 惶恐 63、取dì 締
64、xiāng qiàn鑲嵌
65、愧zuò 怍
66、bá shè 跋涉
67、liáo 潦 倒 68、聲biàn辯69、落pò 魄70、jí 嫉 妒
71、è噩 耗72、cù 猝然73、jì倆 伎 74、顛pèi 沛
75、吊yàn 唁
三、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 決眥入歸鳥。
2、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3、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
4、樹樹皆秋色, 山山唯落暉 。
5、鄉淚客中盡, 孤帆天際看 。
6、氣蒸云夢澤, 波撼岳陽城。
7、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8、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9、誰道人生無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
10、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11、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12、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
13、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
14、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15、山不在高, 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 有龍則靈 。
16、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
17、苔痕上階綠 ,草色入簾青。
18、談笑有鴻儒 ,往來無白丁。
19、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20、杜甫《望 岳》中表現詩人登臨人生頂峰的雄心與氣概的句子: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
21、人們常引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來形容蓮的高潔品質。
四、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含義。
(一)《桃花源記》
1、緣溪行 順著
2、芳草鮮美新鮮而美麗
3、漁人甚異之 對……感到詫異
4、欲窮其林走到……的盡頭
5、仿佛若有光;隱隱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樣子。
6、屋舍儼然 整齊的樣子。
7、阡陌交通田間小路 交錯相通
8、悉如外人完全
9、見漁人,乃大驚 卻
10、便要還家通“邀”,邀請。
11、咸來聞訊 都
1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妻子,妻子兒女。 絕境,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13、遂與外人間隔于是、就 斷絕來往
14、乃不知有漢竟然
15、無論魏晉 不要說,(更)不必說。
16、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請
17、此中人語云 對……說
18、不足為外人道也值得 對,向
19、既出 已經
20、便扶向路 沿,順著從前的、舊的
21、處處志之 做記號
22、詣太守到。特指到尊長那里去。
23、遂迷,不復得路 竟然 ,.
終于
24、欣然規往 計劃
25、未果,尋病終實現隨即,不久。
26、后遂無問津者渡口。
(二)《陋室銘》《愛蓮說》
1、有仙則名 有名,出名。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這惟,只 馨,香氣,這里指品德高尚。
3、往來無白丁 平民。這里指沒有什么學問的人。
4、無絲竹之亂耳 琴瑟、簫管等樂器。這里指奏樂的聲音。 之,用于主謂語之間,取獨。
5、無案牘之勞形 使……勞累。
6、何陋之有 起前置賓語的作用,表強烈反問語氣。
7、世人盛愛牡丹 大多,與上文的“獨”呼應。
8、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予,我。之,取獨,表舒緩語氣。染,沾染(污穢)。
9、濯清漣而不妖 洗滌。
10、亭亭凈植 立
11、予謂菊認為
12、陶后鮮有聞少,很少。
13、宜乎眾矣 應當
。
(三)《核舟記》
1、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 以,用。為,做。這里指雕刻。
2、嘗貽余核舟一贈
3、長約八分有奇同“又”。 4、高可二黍許 可,大約。 許,上下。
5、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而且,表并列關系
6、其兩膝相比者 靠近
7、佛印絕類彌勒 絕,極。 類,像。
8、矯首昂視舉
9、珠可歷歷數也分明可數的樣子。
10、若聽茶聲然樣子
11、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而,可是。曾,竟然。
12、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蓋,表示推測的句首語氣詞。簡,挑選。
(四)《大道之行也》
1、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之,用于主謂語之間,取獨。 為,是。
2、選賢與能 賢,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與,通“舉”。
3、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故,所以,因此。親,用如動詞,以……為親;奉養。子,用如動詞,以……為子;撫養。
4、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孤,幼而無父的人。獨,老而無子的人。
養,得到供養。
5、男有分,女有歸 分,職分,指職業、職守。歸,女子出嫁。
6、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惡,憎惡。 不必,不一定。
7、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 是,這樣(做)。故,所以。
興,發生。作,興起。
8、是謂大同 是,這。謂,叫做。
五、名著導讀。
1、《朝花夕拾》是魯迅唯一一本散文集;是魯迅回憶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不同生活經歷與體驗的文字,是回憶性散文。其中,我們初中階段學過的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 《阿長與<山海經>》 、 《藤野先生》均出自《朝花夕拾》,它們分別回憶了作者兒時的保姆、私塾先生以及青年學醫時的一位正直的老師。
2、《駱駝祥子》作者老舍,被譽為“人民作家”,北京人。《駱駝祥子》講述的是一個普通的人力車夫祥子的故事,通過 祥子這個人物的變化 ,批判了 這個社會——它不讓好人有出路。
3、簡要概述祥子三次買車經歷并據此分析其形象。
第一次: 他風里來雨里去,從飯里茶里省,攢了三年,終于買了一輛車,但這車很快就被大兵搶走了。
第二次: 車還沒買上,錢就被孫偵探敲詐去了。
第三次: 是他和虎妞結婚后用虎妞的錢買的,雖然心里不踏實,但畢竟不用再去車廠賃車了。可是好景不長,虎妞難產而死,祥子又只好把車賣掉去安葬虎妞。
人物形象: 祥子來自農村,他老實,健壯,堅忍,如同駱駝一般。來到北京后,他靠拉洋車過活。他自尊好強,吃苦耐勞,憑自己的力氣掙飯吃。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滅,他與命運的抗爭最終以慘敗告終。到結尾,祥子已經變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賭、自暴自棄的行尸走肉。
4、“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于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出自前蘇聯作家 的長篇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該作品主人公是 保爾?柯察金 ,其主要精神品質為: 那個時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質——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鋼鐵般的意志和頑強奮斗的高貴品質。
六、課文拔萃
《蘆花蕩》
1、 是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內容大多是虛構的、源
于生活高于生活。
刻畫人物的方法:①正面描寫:外貌、行動、語言、心理描寫;②側面描寫。
的環境: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交代背景、襯托人物、發展情節、渲染氣氛。)
2.他狠狠地敲打,向葦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散。描寫自然環境;烘托作用:這是老頭子看到的美景,襯托出老英雄在痛打鬼子時內心萌發出的一種輕松、愉快的情緒。
《阿長與山海經》
1、文章1—18自然段都在寫“不大佩服”“討厭”“憎惡”阿長,結尾卻說“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寫法,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文章沒有入筆就寫長媽媽這好那好,卻用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來寫長媽媽的“缺點”和“錯誤”:饒舌、多事、睡相不好、有許多繁文縟節、愚昧無知。而在后文又用她給我買《山海經》的事,表現出她爽朗、熱情、樂于幫助別人的性情。這就是采用先抑后揚的手法。作者以此凸現出長媽媽淳樸、寬厚、善良、仁慈的美德,表達自己的深切思念。這樣文章更加真切生動,人物形象更為豐滿。
2、本文的記敘線索:本文是以作者的思想變化為線索的。
《背影》
1.這是一篇散文,它以背影為線索,表現父親的愛子之情。
2.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一段主要運用了兩種描寫方法:外貌描寫、動作描寫。
3、四次寫“背影”的時間和作用:①文章開頭,開篇點題,引出下文;②車站送別,表現父親的愛子深情;③父子告別,烘托父親愛子之情;④文章結尾,以思父之情,烘托父親愛子之情。
《老王》
1、人物形象(老王)(1)苦:窮苦卑微、凄涼艱難。(2)善:老實厚道、心地善良、知恩必報的好人。
2.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含義:社會總有幸運者和不幸者,與老王一生的辛勞相比,作者夫婦在文革中所受的折磨不算什么,算得上是幸運的人,因而有責任關愛不幸者,幫助改善他們的處境。作者回想對老王的關愛還很不夠,這加深了她的愧怍。
《陋室銘》
1.主旨句: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2.主題:通過對居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一種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3.寫作手法:托物言志,文章(借陋室以言志),表現作者不貪戀富貴榮華,不與統治階級同流合污,重視自身修養的思想感情。
4.文章題目為“陋室銘”,文中又說“何陋之有”,這些矛盾嗎?
【明確】不矛盾。題中之“陋”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陋”為“鄙俗”之義,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
5.寫“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有何作用?以古人自比,襯托出“陋室不陋”,自己德行高潔。
《愛蓮說》
1.文中寫蓮花品質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文中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因而美名遠揚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3.文章的主旨句是:蓮,花之君子者也。文中比喻君子志潔行廉,又有莊重的儀態,令人產生敬意而不敢侮的句子是: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4.文章在蓮的形象中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以愛蓮之情來表達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惡濁世風的鄙視。
《桃花源記》
1.桃花林的自然景色: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源人為什么“皆嘆惋”: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動亂,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過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3.文中的桃花源:桃花源是個風景優美、民風淳樸、寧靜安樂的理想社會。
4.全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為線索,描繪了一個幽美的世外桃源,表現了作者對黑暗社會現實的不滿,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愿。
七、古詩賞析
(一)《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齊魯青未了”一句表現了泰山的高大 ;“造化鐘神秀”一句描寫了泰山的神奇秀麗;“決眥入歸鳥”一句蘊藏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之情。
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蘊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寫出了詩人怎樣的一種精神和氣概?
(站得高,看得遠;只有登上絕頂才能俯視一切;只有努力戰勝困難,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與喜悅(答出一點即可,從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表達了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兼濟天下的遠大志向。)
3、請從“鐘”字入手,對“造化鐘神秀”這句詩作簡要賞析。
(“鐘”字賦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營造得神奇秀麗,從而表現泰山的神奇秀麗景象。)
4、“陰陽割昏曉”中的“割”字使用精當,請簡要賞析。
(形象地表現出泰山高聳陡峭的特點,像一把利劍把世界分割成明暗兩部分,用字極富神韻。)
(二)《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詩中“草木深”表面上寫的是山河依舊,草木蔓生的情景,實際上是寫草茂人稀,荒涼蕭條,物是人非的社會狀況;一個“深”字,表現了因戰亂而荒蕪的景象。
2、本詩將眼前景、胸中情融為一體,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感時憂國、思家念親。)
3、結合全詩內容,體會詩題中的“望”字包含哪兩層意思?
(一方面是看到了“國破山河在”的慘景,另一方面是對于親人團聚的守望和期盼。)
4、結合“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詩,詩人是如何抒發情感的。
(運用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
5、“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為何能流傳千古,獲得千載讀者的共鳴?
(它以夸張的修辭,寫出了家書的珍貴,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表達了詩人對妻子兒女的強烈思念,控訴戰亂給人民帶來的家庭離散、親人音訊隔絕的悲劇。由于準確生動地傳達出戰亂環境里的人之常情,所以獲得千載讀者的共鳴。)
八年級(上)古詩文名句默寫題
一、 根據課文內容直接默寫。(共18分,每空1分,錯字、漏字、多字每個扣1分)
1、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2、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3、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7、蕩胸生曾云,決呲入歸鳥。
8、 白頭騷更短,渾欲不勝簪。
10、 自古逢秋悲寂寥,往事知多少。
11、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12、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二、理解性默寫。(共78分,每空1分,錯字、漏字、多字每個扣1分)
1、《桃花源記》中描寫桃花林的語句是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欲窮其林。
2、《桃花源芹旦記》中描寫桃花源中人們安居樂業的句子是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3、《陋室銘》中“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意思相近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4、《陋室銘》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語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中描寫“陋室”環境恬靜、雅致,令人賞心悅目的語句是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6、人說“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所說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7、子美名遠揚的語句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8、《春望》中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寫出了望中之所嫌清擾見,痛切地傳達了詩人憂國傷。
從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兩句,我們可以想見杜甫憂國、傷時、思家而造成的蒼老之態。
12、《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齊魯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參天聳立的形象。
13、透過《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我們可以看到詩人杜甫不怕困難,
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三、 拓展性默寫(共4分,每小題1分,錯字、漏字、多字每個扣1分)
1、請寫出你所知道的關注民眾疾苦的古詩詞: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請寫出你所喜歡的描寫橋的古詩詞: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請寫出抒發作者愛國情懷的古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請寫出表達作者充滿自信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的古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級(上)文言文總復習
八年級上冊:14、《桃花源記》
一、 詞語解釋
緣溪行 沿著 落英繽紛 落花
甚異之 詫異 豁然開朗 開闊的樣子
儼然 整齊的樣子 阡陌交通 交錯相通
黃發垂髫 老人小孩 怡然 喜悅的樣子
具答之 詳盡 咸來問訊 都
率妻子邑人 妻子兒女 絕境 與世隔絕的地方
不復出焉 再 無論魏晉 更不必說
延至其家 邀請 處處志之 作標記
欣然前往 高興的樣子 無問津者 渡口
二、 翻譯
1、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芳香的野草鮮艷美麗,落花到處都是。
2、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整齊齊。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
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老人小孩都充滿喜悅之情。
4、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帶領妻子兒女及鄉鄰來到這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5、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這個人詳細的介紹了自已所聽到的事。
6、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了。” 這里的人告訴他說:“不值得對外邊的人說啊。”
7、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尋找以前做的標記,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沒找不到路。
8、后遂無問津者。 此后就再也沒有探訪的人了。
9、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見雞狗叫的聲音。
10、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男女穿戴,完全與桃花源外的人一樣。
11、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他們)問起現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漢朝,更不必說魏晉了。
三、課文分析
本文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世外桃源,借助這個美好的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正汪的意愿。桃花源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民風淳樸;這里沒有壓迫、沒有戰爭,和平安定。但作者描寫的世外桃源的理想社會,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四、 回答下列問題: 答案
1、寫出描寫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語句(用原文) 1、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寫出描寫挑花源中人們和平勞動、幸福生活的語句(用原文) 2、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并怡然自樂。
3、寫出本文中出現的三個成語 3、豁然開朗、世外挑源、怡然自樂、(無人問津)
4、漁人“欲窮其林”的原因是 4、甚異之
5、文中描寫挑花源人精神狀態的句子是(用原文) 5、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6、描寫桃花源生活環境的句子是(用原文)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7、表現 “村人”熱情待客的句子有? 便邀還家,設酒殺雞作食。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表現“村人”都來關心漁人的句子是? 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9、“村人”來桃花源的原因是? 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10、“村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原因? 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八年級上冊:6、陋室銘
一、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答案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名:出名 靈:成為靈異的水
2、斯是陋室 斯:這
3、惟吾德馨 德馨:美好的品德
4、無絲竹之亂耳 絲竹:這里指奏樂的聲音。亂:使……亂。
5、無案牘之勞形 案牘:官府的文書。勞形:使身體勞累。
6、何陋之有? 何:什么。
二、譯句
1、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1、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身心。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這(雖)是間簡陋的房子,主人卻有美好的德行。
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3、談笑的是淵博的學者,往來沒有知識淺薄的人。
4、孔子云:“何陋之有?” 4、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三、回答下列問題
1、統領全文的一句是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中點睛之筆是哪句? 何陋之有。
3、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志趣(情懷)? 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志趣。
4、表現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語句的是什么?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5、表現主人生活環境清幽的句子是什么?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八年級上冊:7、愛蓮說
一、指出加點詞的意義 答案
1、可愛者甚蕃 蕃:多。
2、濯清漣而不妖。 濯:洗。妖:美麗而不端莊。
3、不蔓不枝。 蔓:長枝蔓。枝:長枝節。
4、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褻:親近而不莊重。
5、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鮮:少。
6、宜乎眾矣。 宜:應當。
二、譯句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1、我唯獨喜愛蓮從污泥中長出卻沒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滌過,而不顯得妖媚。
2、蓮,花之君子者也。 2、蓮是花中的君子。
3、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3、對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到了。
4、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4、像我一樣喜歡蓮花的還有什么人呢?
5、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5、喜愛牡丹的人當然就很多了。
三、回答以下問題
1、文中最概括蓮花高貴品質的語句是什么? 蓮,花之君子者也。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哪一句? 出淤泥而不染。
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寫法。作者對蓮的描述和贊美寄予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寄寓了他不愿與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潔風格的思想感情。
4、中心思想 本文通過對“蓮”的美好形象和高潔品質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世態的鄙棄和厭惡以及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八年級上冊:9、大道之行也
一、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答案
1、選賢與能 與:通“舉”舉薦,選拔
2、古人不獨親其親 親:以……為親。 親:親人、父母
3、不獨子其子 子:以……為子。 子:子女
4、男有分,女有歸 分:職分、職業
5、貨惡其棄于地也 惡:憎惡
6、盜竊亂賊而不作 亂:造反。 賊:。 作:興起
7、是謂大同 是:這。 大同:理想社會
8、女有歸 歸:女子出嫁
二、譯句 答案
1、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1、 把有賢德,有才能的人選拔出來,
人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
2、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2、所以人們不單純只是奉養自己的父母,也不單純只是撫育自己的子女。
3、男有分,女有歸 3、男子要有職業,女子要適時婚嫁。
4、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共有的。
三
大概是太過于念念不忘了,連阿長也來問《山海經》是怎么一回事。這是我向來沒有和她說過的,我知道她并非學者,說了也無益;但既然來問,也就都對她說了。
過了十多天,或者一個月罷,我不還很記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著新的藍布衫回來了,一見面,就將一包書遞給我,高興地說道:
“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
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了;趕緊去接過來,打開紙包,是四本小小的書,略略一翻,人面的獸,九頭的蛇,……果然都在內。
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也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失了。
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
1.當阿長來問《山海經》是怎么回事時,“我”是怎么想的?
2.當阿長說:“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我”有什么反應?(摘錄原句回答),為什么會這樣?(聯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
3.阿長為什么關心《山海經》?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點?
4.“我”為什么說“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5.“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為什么這樣說?
[三] 答案:1、我以為從阿長那里得到《山海經》根本不可能,我不抱什么希望,但她既然來問,也不好不說 2、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了。(我感到非常吃驚,震動,全身都震悚起來。) 被阿長的熱忱深深打動 3、對《山海經》的關心就是對孩子的關心,突出了阿長善良的性格特點。4、我根本沒有想到她會給我買回來,在一個孩子的眼里,這確實是有很大的神力 5、這四本書雖然很粗拙,但卻是由一個誰也想不到的人給“我”買來的,當時給了“我”非常大的震動,讓“我”產生感激和“新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