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海豐縣陳潮中學的歷史 中學歷史教學 中學歷史教學參考 海豐縣聯安鎮陳潮中學 中學歷史
廣東海陸豐歷史上文化名人如下:
1、彭湃(1896-1929)海豐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農民運動大王。黨早期農民運動領導人之一。原名彭漢育, 廣東省海豐縣城郊橋東社人(今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海城鎮),曾用過王子安、含游磨孟安等化名。
出身于一個工商地主家庭。1921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初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10月,在廣東海陸豐地區(今汕尾市)領導武裝起義后,建立了海豐、陸豐縣蘇維埃政府(這是中國第一個農村蘇維埃政權)。1929年8月30日在上海龍華英勇就義,時年僅33歲。
2、鐘敬文(1903~2002) 海豐人。國學大師,詩人,散文家,教育家。有“中國民俗學之父”之稱。出生于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公平魚街,漢族。 他畢生致力于教育事業和民間文學、民俗學的研究和創作工作,貢獻卓著。是中國民俗學家、民間文學大師、現代散文作家。
曾就讀于日本私立第一學府早稻田大學。1928年秋到杭州。先在一所高級商校教國文,后轉至浙江大學文理學院任講師。此時除繼續研究民間文學發表論文及譯著外,熱心于磨蠢散文、小品的創作,在中山大學和浙江大學任教期間,積極從事民間文學、民俗學的研究和文藝創作。
3、馬思聰(1912~1987)海豐縣人。中央音樂學院首任院長,是中國第一代小提琴音樂作曲家與演奏家。1945年抗戰勝利后,先后擔任臺灣交響樂團指揮、廣州藝術音樂系主任、上海中華音樂學校校長、香港中華音樂院院長等。
1950年后任中央音樂學院首任院長,并兼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音樂創作》主編等職。1987年5月20日,馬思聰在美國費城逝世。
4、呂以輦(1936-1995)數學家談斗,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被譽為“中國數學巨星之一”。1956年高中畢業,呂以輦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由于家中經濟困難,他只拿了幾件舊單衣和一包書籍就上路了。
到了廣州,省招辦給了他一張到北京的火車票,光著腳進了北大,邁出了人生關鍵的一步。1962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數學系。畢業后在中國科學院從事數學研究工作。在“黎曼曲面亞純數值分布理論”和“復解析動力理論”等方面研究成果顯著。
5、陳揚(1954-)陸豐人。1954年于廣州陸軍醫院出生,在廣州市十七中高中畢業后,在師范學校進修2年,到花都當了5年教師(固現時被稱作陳Sir)。后來到廣州市第九十九中學教導處工作,期間被奚落,隨后到電臺工作,再轉到佛山記者站工作了15年。
他不是明星,也沒有讀過大學,可他針砭時弊、貼近市民的主持風格,讓他獲得諸多獎項。他提出“新廣州人主義”,提倡“情義廣州、正義廣州”理念。陳揚幾乎成了廣州的一個文化名詞。
參考資料來源:-彭湃
參考資料來源:-海陸豐
參考資料來源:-鐘敬文
參考資料來源:-馬思聰
參考資料來源:-呂以輦
參考資料來源:-陳揚
平東中學 彭湃中學、紅城中學、林偉華中學、德成中塵唯學、仁榮中學、陸安中學、海豐中學、海城三中、附派畢培城中學、附城二中、城東二中、可塘中學、鮜門中學、梅隴中學、梅峰中學、陳潮中學、赤坑中學、公平中學、英豪數枝學校、
元末明初文學租乎改家施耐庵、清代藝術家鄭板橋、評話宗師柳敬亭以及現代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等是泰州歷史文頃乎化名人中的弊判杰出代表。
1、著作和學術譯著:
翻譯學術名著《中國近代商業革命》(美國郝延平著,與陳任合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撰著《近代留學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撰著《悔神中國近代歷史:1840-1949》,學林出版社 2001年
主編《十大外交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合作主編(與陶黎銘合作主編):《當代中國概況》,山西出版社,2005年。
2、學術論文:
發表《從齊價合同看輪船招商局與外國資本的關系》(《近代中國》汪如第1輯,1991年4月)、《傳統的華夷國際秩碧陵虧序與中韓宗藩關系》(《韓國研究論叢》(復旦大學)第2輯,1996年8月)、《中國稅制演變及其文化動因》(《學術論壇》1998年第2期)、《五四以來思想解放的主流及其主導力量》(《復旦學報增刊:鄧小平理論研究》,2001年12月)、《19世紀后期晚清外交體制的重要特點》(《學術月刊》2002年第7期)、《侵華日軍對上海等地圖書資料的破壞和占奪》、(《圖書館雜志》2002年第8期)、《重新審視海上絲綢之路的開拓》(《復旦學報》2003年第1期)等論文40余篇。
還有,書法評論家張懷瓘、教育家胡瑗、《水滸傳》作者施耐庵、“泰州學派”創始人王艮、“一代棋圣”黃龍士、“揚州八怪”代表人物鄭板橋、文藝理論家劉熙載、“布衣詩人”吳嘉紀、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地質學家丁文江、文史學家朱東潤、劇作家丁西林、教育家吳貽芳、實業家劉國鈞、書法藝術家高慶掘衫二適等,均是泰州歷代文化名人中的譽腔杰出代表。此外,宋代名相呂夷簡、晏殊、范仲淹、抗金英雄岳飛、農民領袖張士誠、評話宗師柳敬亭、《桃花扇》作者孔尚任、《鏡花緣》作者李汝珍、書畫大師齊白石,均曾在此散叢或主政或興業,在泰州歷史上寫下了璀璨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