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初二上冊生物課本 初二歷史書電子版 高中歷史要背到什么程度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書電子版 初二地理課本電子版
——/資源熱站/教輔培訓/學校類/初中旦運/Fb469 初中歷史全套Pdf/
├──7-1-6. 歷史:【電子教材】部編7上電子教材.pdf 30.71M
├──7-2-6. 歷史:【電子教材】部編7下冊電子教升祥材教材.pdf 39.74M
├──8-1-6. 歷史:【教材】人教版8年級歷史上冊教材.pdf 37.99M
├──9-1-5. 歷史:【教材】部編9上冊教材.pdf 37.79M
├──八吵遲搏年級上.pdf 8.85M
├──八年級下.pdf 9.99M
├──八下部編電子課本.pdf 35.60M
├──初中歷史部編版九下電子教材PDF版.pdf 38.48M
├──九年級上.pdf 12.31M
├──九年級下.pdf 10.09M
├──七年級上.pdf 11.73M
└──七年級下.pdf 13.62M
地址:網頁鏈接
您好!
1、到新華書店(或專售教材的書店)購買;州此
2、網上購買指畝:中國圖書網、讀冊逗迅買-書網、當-當網、金-太陽-新課標資源網、騰訊-拍-拍-網、淘-寶-網等。
初二上學期的內容講的是中國近代史,也就是說隱腔從鴉片戰爭開始,到新中國成立這段的歷史,同時呢,又將埋沖近代史氛圍呢,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灶液衫革命
古代的不平等條約
唐蕃清水盟約
唐朝時常被吐蕃打得大敗,竟被吐蕃攻占首都,公元763年(廣德元年)十月,吐蕃大軍又占領了奉天(今陜西乾縣),兵臨長安城下,嚇得代宗倉皇逃到陜州避難。結果唐朝首都長安不止被吐蕃攻陷而且吐蕃人還立了偽皇帝,他們把唐宗室廣武王李承宏立為皇帝,作為自己的統治。河西、隴右等大片地區成為吐蕃領土,從此幾百萬漢人為吐蕃人亡國奴,吐蕃趁亂奪去了唐朝河西及湟善等五十郡,六鎮,十四軍,唐人子孫皆為奴才。“吐蕃乘虛取河西、隴右,華人百萬皆陷于吐蕃。” 唐朝從心里懼怕吐蕃和吐蕃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割地賣國條約。公元783年唐政府被迫與吐蕃簽訂了《唐蕃清水盟約》。唐朝無能政府竟以“國家務息邊人,外(棄)其故地,棄利蹈義”為理由,無恥的承認吐蕃所占領唐朝的州縣為吐蕃領土,并表示堅守盟。盟約規定:“唐地涇州右盡彈箏峽,隴州左極清水,鳳州西盡同谷,劍南盡西山、大渡水,吐蕃守鎮蘭、渭、原、會,西臨洮,東成州,抵劍南西磨些諸蠻、大渡水之西南”。從此以后,隴南文、武、成、迭、宕、岷各州郡縣俱廢全桐昌部成為吐蕃的領土。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割地條約,唐朝統治者賣國求容,靠割地求茍活。無能的唐朝帶給漢民族太多的恥辱。河西、隴右等這些地方的前輪拆人后來都蠻夷化。
澶淵之盟
澶(chán)淵之盟是北宋與遼經過多次戰爭后所締結的一次盟約。 公元1004年秋,遼國蕭太后。圣宗親自率領20萬大軍南下,直逼黃河岸邊的澶州(今河南省濮陽縣)城下,威脅宋的都城。警報一夜五次傳到東京,趙恒問計于群臣。副宰相王欽若、陳堯叟主張逃跑,任職才一月的宰相寇準則厲聲反對說:“出這種主意的人應當斬首!”他說,如果放棄汴京南逃,勢必動搖人心,敵人會乘虛而入,國家就難以保全了;如果皇上親自出征,士氣定必大振,就一定能打退敵兵。趙恒同意御駕親征,由寇準隨同指揮。到了韋城(今河南省滑縣東南),趙恒聽說遼兵勢大,又想退兵。寇準嚴肅地說:“如今敵軍逼近,情況危急,我們只能前進一尺,不能后退一寸。河北我軍正日夜盼望陛下駕到,進軍將使我河北諸軍的士氣百倍,后退則將使軍心渙散、百姓失望,敵人乘機進攻,陛下恐怕連金陵也保不住了。”趙恒才勉強同意繼續進軍,渡河進入澶州城。遠近各路宋軍見到皇上的黃龍大旗,都歡呼跳躍,高呼“萬歲”,士氣大振。寇準指揮宋軍出擊,個個奮勇沖殺,消滅了遼軍數千,射死了遼軍主將蕭達蘭。蕭太后見遼軍陷入被動,要求議和。經過寇準的堅持和使者曹利用到遼營一再討價還價,于12月正式議定由宋朝送給遼以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換得遼軍撤走。這就是歷史上的“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是一個不完全平等的條約,但宋朝有限度的妥協讓步又是明智的最佳選擇,也基本符合封建歷史時期中原王朝與游牧友邦交往的慣例,而且,盟約的簽定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要求,其進步意義是值得肯定的。難怪清朝藏書家、史學家席世臣在評論《契丹國志》時候,說:“(《契丹國志》)至于宋、遼之交,尤多微意,若澶淵誓書、關南誓書、地界之議、禮物之數,皆詳載無遺”。事實上,具載原文為后人保存了非常重要的歷史材料,其價值受到后世學者的推崇。
慶歷和議
宋仁宗康定元年到慶歷二年(1040年~1042年)期間,西夏皇帝李元昊對宋方又發動多次大規模的軍事進攻,雙方損失都很大,結果在1044年(慶歷四年)訂立和約,史稱“慶歷和議”。和議規定:元昊取消帝號,接受宋朝冊封,稱北宋為所謂的“兄長”。宋封元昊為夏國主,宋夏名義上是君臣關系,宋每年以"賞賜"名義給夏銀五萬兩,絹十三萬匹,茶兩萬斤。
關南誓書
宋仁宗慶歷五年(1045年)的關南誓書,這是對宋遼兩國議定“澶淵之盟”的繼續,宋對遼歲幣增加到銀20萬兩,絹30萬匹。
紹興和議
中國南宋與金訂立的和約。宋軍在反擊金的入侵中已取得一定的勝利,但宋高宗與宰相秦檜唯恐有礙對金議和,解除了韓世忠、張俊、岳飛三大將的兵權,甚至制造岳飛冤獄,使抗戰派對投降議和活動無法進行反對。紹興十一年(1141)雙方達成和約:①宋向金稱臣,金冊宋康王趙構為皇帝。②劃定疆界,東以淮河中流為界,西以大散關(陜西寶雞西南)為界,以南屬宋,以北屬金。宋割唐(今河南唐河)、鄧(今河南鄧州)二州及商(今陜西商縣)、秦(今甘肅天水)二州之大半予金。③宋每慧棗年向金納貢銀、絹各25萬兩、匹,自紹興十二年開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納。紹興和議確定了宋金之間政治上的不平等關系,結束了長達10余年的戰爭狀態,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
紹興和議的歷史背景。這一投降條約簽訂于抗金戰場上捷報頻傳,金兵節節敗退之時。公元1140年,金兵又一次大舉南侵,可是各路軍隊連遭失敗,在順昌(今安徽阜陽)之戰中,宋軍以少勝多,擊敗了金軍。接著岳飛率領岳家軍又取得郾城大捷,打敗了金軍的主力,先后收復了鄭州、洛陽等城。這時,金兵打算撤至河北,南宋舉國上下要求收復北方的呼聲很高,抗金形勢一片大好。可是,以妥協茍安為國策的宋高宗,既害怕宋軍的勝利影響他的求和,更害怕岳家軍從金營迎回徽欽二帝,從而威脅自己的帝位。于是,高宗和秦檜商定,命令各路軍隊班師,并在一天內連下十二道金牌逼令岳飛退兵。岳飛悲憤地說:“十年之力,毀于一旦”。由于各路宋軍退兵,等于將已收復的國土又拱手讓給了金國。公元1141年,宋高宗為了向金國表示議和“誠意”,解除了岳飛、韓世忠、張俊三大帥的兵權,撤消了對金作戰的專門軍事機構。隨后,高宗派使者到金求和,在使者叩頭哀求下,金國以“必殺岳飛”為條件,答應和議。經過一番交易后,雙方簽訂了紹興和議。這一年里,岳飛被害死,當金獲知岳飛已死,連連擺酒慶賀。接著,金便冊封高宗為宋國皇帝。從此,南宋小朝廷開始了長達1個半世紀的偏安殘喘。
和議對宋財政的影響
再看北宋的財政狀況,真宗時期,一直是收入超過支出,(所以才有資本支付歲幣)。仁宗初期和中期也是如此,不過此后就開始惡化。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收入為1.16億緡,總支出則達1.31億緡,超支1500多萬緡。這種情況下再支付大量的歲幣,就不能說是輕松自在了。到宋神宗即位時期,國家財政已無余錢,國家庫場已經告罄,國家經濟年年赤字,宋神宗兩手空空,甚至不得不給他老爸“簡葬”。所以我們不能理解其支持王安石變法的動力以及變法中為何多數都是增加中央財政收入的“急策”。甚至日后新舊黨爭,蔡京當權,也無不圍繞解決中央財政問題來展開。所以說,由于歲幣是年年支付,國家承平豐饒時沒什么感覺,一旦財政緊張,就會變成勒在脖子上的絞索。
下面列出了部分中國政府或大多數中國人認為是不平等的條約。
1. 中俄蒙協約(民國4年(1915年)6月7日,中國與俄國,簽約地點:外蒙古,恰克圖) 2. 民四條約(二十一條)(民國4年(1915年)5月25日,中國與日本,簽約地點:北京) 3. 滿洲里界約(1911年(宣統3年)12月20日,中國與俄國,簽約地點:滿洲里) 4. 中英續訂藏印條約(1906年(光緒32年)4月27日,中國與英國,簽約地點:北京) 5. 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正約(1905年(光緒31年)12月22日,簽約地點:北京) 6. 辛丑條約(1901年(光緒27年)9月7日,簽約地點:北京) '當年法國強租'廣州灣'的租借地圖'
7. 廣州灣租界條約(或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 )(時間:1899年(光緒25年)11月16日;簽約地點:廣州灣;中國與法國)【注:廣州灣今廣東湛江市】 8.訂租威海衛專條(時間:1898年(光緒24年)7月1日;簽約地點:北京;中國與英國)【注:威海衛今山東威海市】 9.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時間:1898年(光緒24年)6月9日;簽約地點:北京;中國與英國) 10. 中俄旅大租地條約(1898年(光緒24年)3月27日,簽約地點: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國 當時入侵廣州灣的法國兵。
彼得堡簽訂了《續訂旅大租地條約》) 11. 中德膠澳租界條約(1898年(光緒24年)3月6日,北京;中國與德國) 12. 中日通商行船條約(1896年(光緒22年)7月21日,簽訂于北京) 13. 中俄密約(1896年(光緒22年)6月3日,莫斯科) 14. 馬關條約(1895年(光緒21年)4月17日,馬關,與日本) 15. 中英會議藏印條款(1890年(光緒16年)3月17日,印度加爾各答;補充修訂:1893年12月5日,大吉嶺) 16. 中葡和好通商條約(1887年(光緒13年)12月1日,與葡萄牙,北京) 17. 中英煙臺條約(1876年(光緒2年)煙臺;中國與英國) 18. 中日北京專條(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 19. 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爾巴哈臺) 20. 中德通商條約(1861年(咸豐11年)9月2日,天津) 21. 北京條約 a) 中俄北京條約(1860年(咸豐10年)11月14日,北京) b) 中法北京條約(1860年(咸豐10年)10月25日,北京) c) 中英北京條約(1860年(咸豐10年)10月24日,北京) 22. 天津條約 a) 中法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27日,天津) b) 中英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26日,天津) c) 中美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18日,天津) d) 中俄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13日,天津) 23. 中俄璦琿條約(1858年(咸豐8年)5月28日,璦琿) 24.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年(咸豐4年)7月5日,上海) 25. 中俄伊犁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1851年(咸豐元年)8月6日,伊犁) 26. 黃埔條約(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與法國,黃埔) 27. 望廈條約(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與美國,望廈) 28. 虎門條約(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與英國,虎門) 29.南京條約(1842年(道光22年)8月29日,與英國,南京)
第一課:1.中國近代史起止時間,2.虎門銷煙(時間,人物,意義)3.鴉片戰爭(起止時間,國
家,意義,影響)4《南京條約》內容及《南京條約》的附件(即《虎門條約》,《五口通商章程》。
第二課:1.第二次鴉片戰爭(時間,國家)2.火燒圓明園,《北京條約》內容。3,太平天國運動(領導人,時間,事件)
第三課:1,左宗棠收復新疆(時間,意義,2,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內容,及條約的影響)
第四課:1,八國聯軍(八國是哪八國,時間),2《辛丑條約》(內容,影響)
第五課:1,洋務運動(時間,人物,內容,意義)
第六課:1,公車上書(人物)2,戊戌變法(內容:經濟,政治,文教,軍事)3,戊戌六君子,4,戊戌變法失敗原因,意義
第七課;1,興中會,同盟會的建立(孫中山,地方)2,《中國同盟會章程》,孫中山為總理。3,三民主義,4,武昌起高咐空義,5,民國建立,6,辛亥革命(性質,積極影響,局限性)
第八課:1,新文化運動內容,性質,影響(前期,后期)
第九課:1,五四運動(簡老原因,時間,人物,前期,后期,意義)
第十課:1,黃埔軍校的建立,2,國共合作,3,北伐戰爭(軍隊,目的,對象,勝利原因),4國民政府的建立(四一二政變,七一五政變)
第十一課:1,南昌起義戚瞎(時間,人物)2,井岡山會師(第一個革命根據地)
還有很多,改天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