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歷史?1、紹興,簡稱“越”,古稱越州,是浙江省地級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文化和生態旅游城市。2、新石器時代中期,從小黃山文化開始,已有約9000年歷史。越國古都建于公元前490年,距今已有近2500年建城史。那么,紹興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悠悠鑒湖水,濃濃古越情”。紹興以其人文景觀豐富、水鄉風光秀麗、風土人情誘人而著稱于世,自古即為游客向往的游覽勝地。
紹興歷史悠久,名人輩出,景色秀麗,物產豐富,素稱“文物之邦、魚米之鄉”,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相傳4000多年前的夏朝,大禹為治水曾兩次躬臨紹興,治平了水土,故至今尚存禹陵勝跡。春秋戰國時,越王勾踐建都紹興,臥薪嘗膽時,“越池”一度成為我國東部政治文化中心。漢代置都稽州,隋朝改稱吳州,唐朝又改稱越州,南宋時改為紹興府,沿襲至今。紹興人杰地靈,歷史上涌現出許多著名的政治家、革命家、文學家,如秋瑾、魯迅、蔡元培、周恩來等。
一代文學巨擘魯迅的許多作品中都反映了紹興文化濃郁的地方性色彩,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孔乙己的茴香豆到故鄉的社戲,隨處可見魯迅文化中的故鄉情結。游覽紹興,也許就是一次魯迅文化的懷舊之旅,站在河邊,你可以看到戴著小氈帽的船夫以及戴著銀項圈的玩童;邁進咸亨酒店,你可以嘗嘗正宗的茴香豆;回到鄉間,去看一場傳統的社戲……
紹興就是這樣一座地方色彩很濃的著名水城。悠悠古纖道上,綠水晶瑩,石橋飛架,輕舟穿梭,有大小河流1900公里,橋梁4000余座,構成典型的江南水鄉景色。
因為當時的年號是“紹興”,取自“紹祚中興”,意思是要繼承國統,以重新振興。紹興地名也來源于此。
宋朝靖康三年,金軍攻破東京后,擄徽、欽二帝北撤。康王趙構雖被朝臣們推舉來主持朝政,但是受金人所逼,也到處奔竄。
公元1127年趙構泥馬渡江之后,于江浙一帶開始建立南宋政權。他在即皇帝位后,就成為后來的宋高宗。
南宋紹興元年(1131)正月初一,趙構在行在越州,大赦改元,敕曰:“紹奕世之宏休,興百年之丕緒。爰因正歲,肇易嘉名,發渙號于治朝,霈鴻恩于寰宇,其建炎五年,可改為紹興元年。”
這一年的十月十一日,宋高宗以昔唐德宗興元元年巡幸梁州,改梁州為興元府故事,升行在越州為紹興府。是為紹興名稱之始。
也就是說,“紹興”一名是從“紹奕世之宏休,興百年之丕緒”而來,“紹”即繼承;“奕世”,即累世,一代接一代;“宏休”即宏大的事業;
“興”即中興、振興;“丕緒”即皇統。也就是要使趙宋統治繼往開來的意思。在升行在越州為紹興府后,越州官紳上表乞賜府額,趙構題“紹祚中興”,意為繼承帝業,中興社稷。
也就是說,“紹興”一詞是先有年號,再有府名,再有“紹祚中興”一額。
越州古稱會稽,始建于公元前490年。春秋時代為 越國都城,歷史上長期是浙江首府。
紹興從新石器時代中期的小黃山文化開始,至今已有約9000年歷史。越國古都建于
公元前490年,距今已有近2500年建城史。
據史載:大禹治水告成,在境內茅山會集諸侯,計功行賞,死后葬于此山,因更名茅山曰”會稽”,是為會稽名稱之由來。春秋時期,於越民族以今紹興一帶為中心建立越國,成為春秋列國之一。戰國初,越王勾踐大敗吳國,越國疆域拓展至江淮地區。至周顯王三十六年(前333),楚威王興兵敗越,盡取故吳地并至浙江,越始”服朝于楚”,而諸越邦國尚存。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定江南,降越君,以吳越地置會稽郡,治吳縣(今蘇州)。二十六年,中國統一,實行郡縣制,會稽郡先后轄山陰等二十余縣,其中在今浙江境內有山陰、諸暨、上虞、余姚、句章 、鄞、烏傷、太末、錢塘、余杭、由拳、烏程、海鹽等縣。
西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置十三州刺史部,督察各郡,會稽郡受督于揚州刺史部,并增剡、余暨二縣,時會稽郡領二十六縣,屬今浙江境內的有十八縣。東漢永建四年(129),分會稽郡置吳郡,今錢塘江以南仍為會稽郡,治山陰,時轄山陰、諸暨、上虞、始寧、剡、余姚、大、鄞、句章、章安、永寧、烏傷、太末、東冶十五縣。
三國時,會稽郡隸屬于吳,治山陰。
紹興屬古越國,別名有:會稽,山陰,越州,吳州,吳會
等等,
秦:會稽、大越、山陰。
隋:越州。
宋改名紹興至如今。
紹興年間指的是公元1131年至公元1162年,共計32年。
紹興年號源于南宋趙構皇帝被金人所逼,奔竄于江浙一帶。公元1131年逃至紹興(當時叫越州),覺得心情很好,江山會被收復,所以大赦改元,敕曰:“紹奕世之宏休,興百年之丕緒。爰因正歲,肇易嘉名,發渙號于治朝,霈鴻恩于寰宇,其建炎五年,可改為紹興元年。”
上文中的“興”即中興、振興;“丕緒”即皇統。也就是要使趙宋統治繼往開來的意思。在升行在越州為紹興府后,越州官紳上表乞賜府額,趙構題“紹祚中興”,意為繼承帝業,中興社稷。
擴展資料
紹興年間的歷史事件:
1、紹興二年(1132年),高宗遷都杭州,南宋朝廷初步在東南站穩了腳跟。
2、紹興十年(1140年),各路宋軍在對金戰爭中節節取勝時,宋高宗擔心將領功大勢重、尾大不掉,而且朝廷財政不支,于是下令各路宋軍班師。
3、紹興十一年(1141年),解除岳飛、韓世忠等大將的兵權,向金表示堅決議和的決心。不久,他與秦檜制造岳飛父子謀反冤案,以“莫須有”的罪名加以殺害。
4、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秋,金海陵王完顏亮大舉南侵,趙構又想再次逃離臨安府。金海陵王渡江失敗,被部下所殺。
以上就是紹興歷史的全部內容,從新石器時代中期開始,紹興至今已有約10000年歷史。越國古都建于公元前490年,距今已有2500年。 紹興是中國第一個朝代“夏”的誕生地,是古代九州之“揚州”的中心,春秋五霸之越國首都,兩晉的會稽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