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教學隨筆?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隨筆篇1 我是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從事教育行業17載,在教學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現把我的教學 心得體會 寫出來,與大家共享。1、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我在教學中,主要以鼓勵為主,那么,一年級數學教學隨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應當是多層面的。小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應包括學校和家庭兩個方面的有機結合。為了孩子能夠從小打好數學的基礎,培養數學的學習興趣,下面來總結一下,作為家長應該從哪幾個方面著手。根據數學學科本身的特點和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常規的學習習慣。 主要是指學習中的聽、說、審、檢、作業書寫、預習、復習方法的習慣。 會聽、看、想、說的習慣。 只有一個善于表達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才能更有機會發揮出自己的潛力。因此,“四會”中,會說是突破口,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要說就得去想,兩者相互促進,促進孩子多想、多說。要會想,就要認真聽,細心看。抓住衡指了“會說”就能促進其它“三會”。孩子說的時候,要引導他說出是“怎樣想的”,就是要求孩子知其然。如要訓練孩子運用準確的數學語言說出圖意,從書中的一幅圖說出多種說法,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認真聽"講"的習慣。 這里的聽"講",應包括兩方面的意思:一是指在課堂上,精力要集中,不做與學習無關的動作,要認真傾聽老師的點撥、指導,要抓住新知識的生長點,新舊知識的聯系。二是說要認真地聽其他同學的發言,對他人的觀點、回答能做出評價和必要的補充。
作為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教師,對于學生的教育,你有什么教學體會呢?本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一年級教學隨筆,歡迎閱讀!
小學數學一年級教學隨筆篇1
一年級的孩子天真可愛,剛開始上課時,根本不知道課堂上所應該遵守的紀律。上課鈴響了,老師進到教室,他們也不知道該把書拿出來,坐坐好準備上課,而是需要老師一次又一次的提醒,等大家都坐好了,時間不覺已過了七、八分鐘。上不了幾分鐘,又有學生開始動了。然后又需要整頓紀律,剛開始我會批評搗蛋的學生,"某某前豎蠢同學,你在干什么?上課不許講話,你知道你不但自己沒聽到課,還影響了別人嗎?"聽了我的話,如果是高段的學生,一定會不好意思,馬上坐好了,可是對于一年級剛入學的學生來講,這句話簡直是對牛彈琴,一點作用也沒有,他依然我行我素,根本沒把我放在眼里。我氣極了,叫他站起來聽,他卻用很無辜的眼神看著我。而這時,別的學生又坐不住了---整節課就是這樣在整頓紀律和教學知識相間的過程中度過的。一節課上下來,真是腰酸背痛,一個字"累"。想不到一年級這么難教呀。
于是我開始思考怎樣才能把握好低年級的課堂紀律。經過多次試驗,我覺得低年級的孩子喜歡表揚,同樣是有同學不遵守紀律,如果我用表揚表現好的同學來引起他注意,比用批評他的方法要有效得多。
數學教學隨筆 篇1
這是教學的第三個年頭了,一直覺得上新課比較輕松,因為可以不用講那么多。以前一芹亂裂直都覺得上習題課是最累的,一節課45分鐘,教師從上課講到下課,有時講不完,有時講的很急,甚至還要拖幾分鐘堂,教師累,學生也累,講了一大堆,學生卻不知道真正能學懂多少,很多學生都會覺得老師講太快了,反應不過來。
針對這種情況,我好好反思了一下,畢竟自己也是剛從學生過來的,挺能理解學生的困難。很多時候一些試卷、作業發下去,即便是昨天剛做的,很多學生都不能立即對題目有所反應,很多都忘了題目是說些什么內容的,甚至有些是根本沒看過題目的,如果一上課就講題,很多學生是沒辦法反應過來的。這對這種情況,最近我上習題課都會先把試卷或作業發下去,在課堂上給10—15分鐘讓學生自己先訂正,再看看試卷,然后再評講試卷。在這10—15分鐘里,很多學生能對自己曾經做錯的題目進行更正,或對實在不會的題目,請教會的同學。而這個時候優生也不會沒事干,他們要進行“兵教兵”,教不會的同學,既能幫助同學,自己又能對所學的知識復習一遍,何樂而不為?在這15分鐘里學生們除了能訂正,又能把不懂的題目或沒完成的題目看一看,在接下來是時間里就不會覺得對題目陌生而難接受了。
何克抗教授在《縱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提出:“信息化時納賀芹代教師的主導作用應發揮在情景創設、信息資源提供、合作學習的組織和探究性學習的指導以及自主學習策略的設計等方面。”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恰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學科教學,以形象具體的“圖、文、聲、像”來創造教學的人文情景,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學生的思維活躍地參與教學活動,使其重視實踐操作,科學地記憶知識,并且有助于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思考,使教師以教為主變成學生以學為主,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數學教師應該從自己學科的角度來研究如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把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到小學數學科教學中。
一、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導入新課創設學習情景,激發學生興趣。
小孩子一旦對某種事物產生好奇,便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在新課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學生樂學、愛學的學習情景,把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課堂教學的內容上去,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由被動變為主動,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知識。
我聽了本校老師上的《分數的基本性質》一課,她利用課件播放了一段“啊凡提分金條”的動畫故事,先把一金條平均分成2份,讓啊凡提取1份,但啊凡提不要,他覺得拿1份太少了:又把金條平均分成4份,啊凡提還是不要;最后,把金條平均分成12份,這一次啊凡提開心的拿了6份。
小學數學教育除了讓學生獲得一定的數學知識外,還擔負著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提高學生的能力,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享受人類文明成果等重要使命。本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學小隨筆,歡迎閱讀!
小學數學教學小隨筆篇1
一、設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積極探究。
1、在教學中既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又要聯系學生實際,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新的知識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注重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把數學與生活實際聯在一起,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教學設計具有形象性,給學生極大的吸引,抓住了學生認識神猛的特點,形成開放式的教學模式,達到預先教學的效果。
2、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做到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合理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推動學生活動意識。
3、在教學中提出質疑,讓學生通過檢驗,發展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尋找問題,主動獲取新的知識。
4、利用合理地提問與討論發揮課棚肆堂的群體作用,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達成獨立、主動地學習、積極配合教師共同達成目標。
5、整個課堂教師應始終保持著師生平等關系,不斷鼓勵與贊賞學生,形成互動。
以上就是一年級數學教學隨筆的全部內容,關于小學數學教師教學隨筆1 11月16日,我有幸參加了武漢市名特教師展示活動。其中育才小學王釗老師執教的人教社新課標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合理安排》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