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初二人教版歷史筆記 八年級歷史手寫筆記電子版 歷史書八年級電子版筆記 初二歷史重點筆記必背 八年級歷史筆記整理
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探索
7、洋務運動(19世紀60年代—90年代)
(1)背景: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朝內外交困 (2)目的:維護清朝統治
(3)學習對象:西方先進生產技術 (4)領導階級:地主階級
(5)時間:19世紀60—90年代 (6)主張:“師夷長技以自強”
(7)代表人物:中央—奕欣 地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8)主要內容:前期—以“自強”為口號,創辦了近代軍事工業,后期——以“求富”為口號,開辦民用工業。后來還籌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軍,興辦了京師同文館等一批新式學堂。
(9)結果:甲午戰爭北洋艦隊全軍覆滅,標志著洋務運動徹底破產。
(10)性質:封建統治者進行的一場自救運動。
(11)評價:消極:主觀目的是維護封建統治,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
積極:通過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創辦近代工業,客觀上為中
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對西方列強、侵
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8、戊戌變法(1895年—1898年)
(1)背景:《馬關條約》簽訂,民族危機空前此啟啟嚴重
(2)領導階級:資產階級維新派
(3)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
(4)學習對象:西方先進制度(君主立憲制)
(5)主要經過(6)“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
(7)性質:資產階級領導的一場政治改良運動。
(8)失敗原因:①資產階級力量薄弱,依靠一位沒有實權的皇帝。
②變法觸犯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封建頑固派的利益,遭到他們的極力反對。
(9)歷史意義:這次變法廣泛傳播了資產階級政治學說和自然科學知識,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促使資產階級的斗爭由改良轉向了革命。
9、辛亥革命(1894年—1912年)
(1)領導階級:資產階級革命派 (2)學習對象:西方先進制度(民主共和制)
(3)代表人物:孫中山(4)指導思想—三民主義(5)機關刊物—《民報》
(6)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7)主要經過
(8)歷史意義: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失?。焊锩麑嵄辉绖P竊取,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半封
建社會的性質,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沒有完成。
10、新文化運動(1915年—20世紀20年代)
(1)領導階級:激進民主主義者 (2)學習對象:西方先進思想、文化
(3)代表人物:陳獨秀森如、李大釗、胡適、魯迅(4)性質:思想解放運動
(5)旗幟:“民主”和“科學” (6)宣傳陣地:《新青年》
(7)主旁斗要內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對”后期—宣傳馬克思主義
(8)意義:①啟發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
②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1、時間:19世紀60—90年代 2、目的:學習外國先進技術維護清朝的統治。 3、代表:中央——奕,地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4、口號:自強、求富 4、以“自強”創辦近代軍事企業 著名企業:①安慶內軍械所(曾國藩悄橘)②江南制吵運慶造總局(李鴻章)③福州船政局(左宗棠) 5、以“求富”創辦近代民用企業 著名企業:①輪船招商局(李鴻章)②漢陽鐵廠(張之洞)③開平礦務局 6、洋務運動作用:培養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從而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洋務運動為升握民族自強作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 7、甲午戰爭后出現了“實業救國”的思潮,狀元張謇辦企業。
第一二次局襪鴉片戰爭、南京條約、太平天國、辛亥革命此蔽、共產黨建桐扒激立、國共兩黨兩次合作、十年內戰、抗日戰爭……
秋時期社會處于急劇變革時期。戰國時期形成了各學派的“百家爭鳴”。
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形成與鞏固的重要時期。P12、13、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這是中國歷段手指史上一段以分裂對峙為主的時期。17、
唐朝(618—907年)是中國古代社會最繁榮的時期之一。18、
宋元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由幾個民族政權并立到大統一的時代。22、
明清時期中國古代多民族統一帝國發展到頂峰。26
3、距今170萬年前、70—20萬年前、7000—6000年前的原始人都是誰?分別處于什么時代?P1
答:元謀人、北京人均處于舊石器時代、河姆渡人,半坡人。均處于新石器時代。
4、遠古人類最早使用打制石器,后來又發明了更有利于生活生產的磨制石器。P1
5、距今6、7千年前,我國河姆渡人、半坡人分別開始種植水稻、栗等作物,因此出現了原始農業,這個產業是從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發展起來的,是一種精耕細作的農業體系,為古代文明提供了物質基礎。P1P 30
6、秦漢以前北方種植粟,后來種植小麥,南方種植水稻。P54
7、東漢以后,北民南遷,并帶去了生產和技術。促進了江淮流域的開發。P54
8、宋元(朝代)從越南引入優種水稻并推廣,使得太湖流域成為重要糧倉,農業經濟重心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P54
9、明朝后期(朝代)引進玉米、甘薯等高產作物,使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宋元時,衣料由麻被棉取代。P55
10、半坡人和河姆渡人使用弓箭,還會做骨器和陶器,半坡人燒制的紅褐色器皿,被稱為彩陶。
11、我們的祖先是炎帝和黃帝部落,居住在陜西西部,炎帝(神農氏)教人們農耕,黃帝(軒轅氏)教人們做陶造屋。
12、這兩個部落通過涿鹿之戰趕走蚩尤部落,成為華夏族的主干,黃帝成為首領。這個族從黃河流域農業區發展起來,不斷壯大。秦漢時期成為漢族,后發展為中華民族的主體。P30
13、何謂禪讓制?你對這種產生首領的方式有何看法?P5
答:到堯舜時期,部落聯盟的范圍擴大,部落聯盟首領推選產生。這種推舉賢人擔任首領的方法叫禪讓制。這使社會成為“天下薯判為公”的理想社會。
14、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是夏,是奴隸制性質的國家,公元前2070年由禹建立,他鑄造了九個銅鼎被稱為禹鼎,并成為最高統治握配權力的象征。P6
15、第一個王朝改變了產生首領的方式,由禪讓制變成了世襲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16、第二個王朝由黃河下游興起,是商部落,公元前1600年由湯建立,都成在亳,公元前1300年又由盤庚遷都至殷。所以又稱殷朝。其最后一個君主紂,創制了炮烙之刑刑罰,在牧野戰役中戰敗滅亡。P7
洋務運動源讓,又稱自救運動、自強運動。是19世紀60到90年代晚清昌敏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耐裂枝科學技術以維護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前期口號為“自強”,后期口號為“求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