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中國56個非遺全部介紹

  • 學科分類
  • 2023-04-15
目錄
  • 中國10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
  • 中國56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全部介紹
  • 中國十大非物質文化遺產
  • 我國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
  • 中國十大文化遺產

  • 中國10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1、皮影戲

    皮影戲是中國古老的民間傳統藝術,是一種用動物皮或紙板做剪影、用蠟燭或烈酒等光源照射、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演出中,藝術家在白背景上操縱戲劇人物,以當地流行的曲調、打擊樂和弦樂伴奏,唱出富有濃厚鄉土氣息的故事。在河南、山西、陜西、甘肅天水等農村地區,這種樸素的漢族民間藝術形式十分盛行,2011年,中國皮影戲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中國剪紙

    “中國剪紙”是用剪刀或小刀在紙上刻花紋、裝飾生活或與其他民間活動相配合的一種民間藝術。剪紙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在我國各民族社會生活手弊中融為一體,是各種民間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連續不斷塵薯春的視覺形象和造型蘊涵著豐富的文化歷史信息,表現出社會認知、道德觀念、實踐體驗、人生理想派耐和審美趣味。中國剪紙在2009年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3、古琴

    琴聲是最古老,最純真的傳統樂器。作為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代表,古琴音樂是中國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古時把它叫做“秦”。也有其它名稱,如“四通”、“姚秦”。雖然伏羲、神農的傳說不可信,但它的歷史相當悠久。古琴藝術在2008年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中國56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全部介紹

    一、.口頭傳統和表述;

    二、表演藝術:1、 昆曲 2、中國古琴藝術 3、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4、蒙古族長調民歌(與蒙古國聯合申報)

    三、社會風俗、禮儀、節慶;

    四、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五、傳統的手工藝技能:1、鐵畫,彎棗也稱鐵花,安徽蕪湖埋行拆特產,為中國獨具風格的工藝品之一。

    2、安徽宣紙

    中國蠶桑絲織技帶敏藝、福建南音、南京云錦、安徽宣紙、貴州侗族大歌、廣東粵劇、《格薩爾》史詩、浙江龍泉青瓷、青海熱貢藝術、藏戲、新疆《瑪納斯》、蒙古族呼麥、甘肅花兒、西安鼓樂、朝鮮族農樂舞、書法、篆刻、剪紙、雕版印刷、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端午節、媽祖信俗

    中國十大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皮影戲、剪紙、古琴、珠算、二十四如游譽節氣、針灸、書法、京劇、活字印刷術、清明節等等。

    1、皮影戲。

    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后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2、剪紙。

    一般指中國剪紙。中國剪紙是一種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渣段剪刻花紋,用于裝點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動的民間藝術。在中國,剪紙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會磨則生活,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3、古琴。

    又稱瑤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國傳統撥弦樂器,有三千年以上歷史,屬于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余音悠遠。古籍記載伏羲作琴,又有神農作琴、黃帝造琴、唐堯造琴等傳說。

    4、珠算。

    以算盤為進行數字計算的一種方法,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算盤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一種簡便的計算。“珠算”一詞,最早見于漢代徐岳撰的《數術記遺》,其中有云:“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把木板刻為3部分,上、下兩部分是停游珠用的,中間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

    5、針灸。

    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總稱。是東方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內容包括針灸理論、腧穴、針灸技術以及相關器具,在形成、應用和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文化與地域特征,是基于中華民族文化和科學傳統產生的寶貴遺產。

    我國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或螞謹:

    昆曲、古琴藝術、中國篆刻、中國書法、中國剪紙、云錦織造、桑蠶絲織、青瓷燒制、宣紙制作、粵劇、活字印刷、中醫針灸、京劇、皮影戲、木偶戲、中國珠算。

    孟姜女傳說、梁祝傳說、劉三姐歌謠、八達嶺長城傳說、王昭君傳說、陜北民歌、趙氏孤兒傳說、莊子物搏傳說、黑暗傳、水鼓舞等。

    截至2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先后命名了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傳承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全人類的珍貴財富,在世界文化寶庫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它所體現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等備受全世界的關注和重視。

    不同國家、不衫基同民族的人們正日益深刻地認識到中華文化與世界和平、人類和諧和共同繁榮之間的密切關系,并藉此翹望人類文明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非物質文化遺產包含著影響社會現實、維護民族文化統一性的基因。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蘊含的濃濃中華之情,是促進民族團結、保持國家統一的堅實基礎。

    保護和利用好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利于培育民族認同感,增強社會的凝聚力和創造力。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貫穿著一條抵御時間消蝕力、保持民族文化連續性的血脈。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蘊含的中華民族的強烈認同感是超越社會變遷、維系情感交融的特殊紐帶。保護和利用好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凝結和綿延,對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義。

    中國十大文化遺產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緙絲、全聚德、蘇繡、吳歌、評彈、中和韶樂、川劇變臉、灘頭年畫、江永女書、南京云錦、西安古樂、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顧繡等

    1、緙絲

    緙絲,又稱“刻絲”,是中國傳統絲綢藝術品中的精華。是中國絲織業中最傳統的一種挑經顯緯,極具欣賞裝飾性絲織品。

    2006年5月,蘇州緙絲織造技藝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緙絲又作為中國蠶桑絲織技藝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有王金山、王嘉良、王建江、吳文康。

    2、全聚德

    全聚德,中華老字號,創建于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歷經幾代創業拼搏獲讓稿得了長足發展。1999年1月,“全聚德”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馳名商標”,是中國第一例服務類中國馳名商標。

    3、蘇繡

    蘇繡,是蘇州地區刺繡產品的總稱,為江蘇省蘇州市民間傳統美術。蘇繡起源于蘇州,是四大名繡之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4、評彈

    蘇州評彈是蘇州評話和蘇臘慧州彈詞的總稱,是采用吳語徒口講說表演的傳統曲藝說書戲劇形式。它產生并流行于蘇州,以及江、浙、滬一帶,用蘇州方言演唱。2006年,蘇州評彈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新增項目名錄。2008年及2011年入選第二批及第三批擴展項目。

    5、南京云錦

    南京云錦是中國傳統的絲制工藝品,有“寸錦寸金”之稱,其歷史可追溯至417年(東晉義熙十三年)在國都建康(今南京)設立專門管理織錦的官署——錦署,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歷史。

    如今只有云錦還保持著傳統的特色坦局孝和獨特的技藝,一直保留著傳統的提花木機織造,這種靠人記憶編織的傳統手工織造技藝仍無法用現代機器來替代。

    以上內容參考-非物質文化遺產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人妻av无码专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PP |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网站|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野花在线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 |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爆乳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Av无码放荡人妇网站| 日韩精品无码人成视频手机| 日韩精品无码成人专区| 亚洲AV无码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 中文字幕无码亚洲欧洲日韩|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久久久人妻精品无码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AV天天爽播放器| 秋霞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日韩AV高清无码| 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男人在线无码视频|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无码视频| 久久精品岛国av一区二区无码| 中文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红桃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无码AV |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不卡|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znlu| 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国产精品无码国模私拍视频 | 亚洲最大天堂无码精品区|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免费蜜桃 | 无码av中文一二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