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數學

一年級至六年級數學定義,一年級至六年級數學公式大全

  • 數學
  • 2023-05-21
目錄
  • 數學六年級
  • 六年級數學輔導
  • 一年級到六年級數學知識點
  • 小學一到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 一年級數學

  • 數學六年級

    1 每份數×份數=總數

    總數÷每份數=份數

    總數÷份數陵搭=每份數

    2 1倍數×倍數=幾倍數

    幾倍數÷1倍數=倍數

    幾倍數÷倍數=1倍數

    3 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度

    4 單敏信價×數量=總價

    總價÷單價=數量

    總價÷數量=單價

    5 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6 加數+加數=和

    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

    7 被減數-減數=差

    被減數-差=減數

    差+減數=被減數

    8 因數×因數=積

    積÷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

    9 被除數÷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商×除數=被除數

    小學數學圖形計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邊長×4

    C=4a

    面積=邊長×邊長

    S=a×a

    2 正方體

    V:體積 a:棱長

    表面積=棱長×棱長×6

    S表=a×a×6

    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3 長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長+寬)×2

    C=2(a+b)

    面積=長×寬

    S=ab

    4 長方體

    V:體積 s:面積 a:長 b: 寬 h:高

    (1)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

    (2)體積=長×寬×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積 ×2÷底

    三角形底=面積 ×2÷高

    6 平行四邊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積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圓形

    S面積 C周長 ∏ d=直徑 r=半徑

    (1)周長=直徑×∏=2×∏×半徑

    C=∏d=2∏r

    (2)面積=半徑×半徑×∏

    9 圓柱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c:底面周長

    (1)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2

    (3)體積=底面積×高

    (4)體積=側面積÷2×半徑

    10 圓錐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體積=底面積×高÷3

    總數÷總份數=平均數

    和差問題的公式

    (和+差)÷2=大數

    (和-差)÷2=小數

    和倍問題

    和÷(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者 和-小數=大數)

    差倍問題

    差÷(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 小數+差=大數)

    植樹問題

    1 非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要植樹,那么:

    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1)

    株距=全長÷(株數-1)

    ⑵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一端要植樹,另一端不要植樹,那么:

    株數=段數=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

    株距=全長÷株數

    ⑶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不要植樹,那么:

    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1)

    株距=全長÷(株數+1)

    2 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的數量關系如下

    株數=段數=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

    株距=全長÷株數

    盈虧問題

    (盈+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大盈-小盈)÷兩次分配尺拿拿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大虧-小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相遇問題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相遇時間=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時間

    追及問題

    追及距離=速度差×追及時間

    追及時間=追及距離÷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離÷追及時間

    流水問題

    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靜水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

    濃度問題

    溶質的重量+溶劑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質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濃度

    溶液的重量×濃度=溶質的重量

    溶質的重量÷濃度=溶液的重量

    利潤與折扣問題

    利潤=售出價-成本

    利潤率=利潤÷成本×100%=(售出價÷成本-1)×100%

    漲跌金額=本金×漲跌百分比

    折扣=實際售價÷原售價×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稅后利息=本金×利率×時間×(1-20%)

    六年級數學輔導

    基本公式:

    每份數×份數=總數

    總數÷每份數=份數

    總數÷份數=每份數

    1倍數×倍數=幾倍數

    幾倍數÷1倍數=倍數

    幾倍數÷倍數=1倍數

    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猛橘度

    單價×數量=總價

    總價÷單價=數量

    總價÷數量=單價

    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加數+加數=和

    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

    被減數-減數=差

    被減數-差=減數

    差+減數=被減數

    因數×因數=積兄如

    積÷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

    被除數÷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小學數學圖形計算公式:

    正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邊長×4

    C=4a

    面積=邊長×邊長

    S=a×a

    正方體

    V:體積 a:棱長

    表面積=棱長×棱長×6

    S表=a×a×6

    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長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長+寬)×2

    C=2(a+b)

    面積=長×寬

    S=ab

    長方體

    V:體積 s:面積 a:長 b: 寬 h:高

    (1)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

    (2)體積=長×寬×高

    V=abh

    三角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積 ×2÷底

    三角形底=面積 ×2÷高

    平行四邊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

    s=ah

    梯形

    s面積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 h÷2

    圓形

    S面積 C周長 π d=直徑 r=半徑

    (1)周長=直徑×π=2×π×半徑

    C=πd=2πr

    (2)面積=半徑×半徑×n

    圓柱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c:底面周長

    (1)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2

    (3)體積=底面積×高

    (4)體積=側面積÷2×半徑

    圓錐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體積=底面積×高÷3

    和差問題的公式:

    總數÷總份數=平均數

    (和+差)÷2=大數

    (和-差)÷2=小數

    和倍問題

    和÷(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者 和-小數=大數)

    差倍問題

    差÷(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 小數+差=大數)

    植樹問題

    1 非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要植樹,那么:

    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1)

    株距=全長÷(株數-1)

    ⑵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一端要植樹,另一端不要植樹,那么:

    株數=段數=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

    株距=全長÷株數

    ⑶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不要植樹,那么:

    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1)

    株距=全長÷(株數+1)

    2 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的數量關系如下

    株數=段數=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

    株枝塵團距=全長÷株數

    盈虧問題

    (盈+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大盈-小盈)÷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大虧-小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相遇問題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相遇時間=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時間

    追及問題

    追及距離=速度差×追及時間

    追及時間=追及距離÷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離÷追及時間

    流水問題

    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靜水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

    濃度問題

    溶質的重量+溶劑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質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濃度

    溶液的重量×濃度=溶質的重量

    溶質的重量÷濃度=溶液的重量

    利潤與折扣問題

    利潤=售出價-成本

    利潤率=利潤÷成本×100%=(售出價÷成本-1)×100%

    漲跌金額=本金×漲跌百分比

    折扣=實際售價÷原售價×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稅后利息=本金×利率×時間×(1-20%)

    棱長總和:

    長方體棱長和=(長+寬+高)

    正方體棱長和=棱長×12

    熟記下列正反比例關系:

    正比例關系:

    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成正比例關系

    長方形的周長與(長+寬)成正比例關系

    圓的周長與直徑成正比例關系

    圓的周長與半徑成正比例關系

    圓的面積與半徑的平方成正比例關系

    常用數量關系:

    路程=速度×時間速度=路程÷時間 時間=路程÷速度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效率=工作總量÷工作時間 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效率

    總價=單價×數量單價=總價÷數量數量=總價÷單價

    總產量=單產量×面積 單產量=總產量÷面積 面積=總產量÷單產量

    單位換算:

    長度單位:

    一公里=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面積單位:

    1平方千米=100公頃1公頃=100公畝1公畝=1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公頃=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體積單位:

    1立方千米=1000000000立方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

    重量單位:

    1噸=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時間單位:

    一世紀=100年 一年=四季度一年=12月一年=365天(平年) 一年=366天(閏年)

    一季度=3個月 一個月= 3旬(上、中、下)一個月=30天(小月) 一個月=31天(大月)

    一星期=7天 一天=24小時 一小時=60分一分=60秒

    一年中的大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七個月)

    一年中的小月: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四個月)

    算術

    1、加法交換律:兩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2、加法結合律:a + b = b + a

    3、乘法交換律:a × b = b × a

    4、乘法結合律:a × b × c = a ×(b × c)

    5、乘法分配律:a × b + a × c = a × b + c

    6、除法的性質:a ÷ b ÷ c = a ÷(b × c)

    7、除法的性質:在除法里,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數都得O。 簡便乘法:被乘數、乘數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參加運算,有幾個零都落下,添在積的末尾。

    8、有余數的除法: 被除數=商×除數+余數

    方程、代數與等式

    等式:等號左邊的數值與等號右邊的數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質:等式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等式仍然成立。

    方程式: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式。

    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個未知數,并且未知數的次 數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學會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計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計算。

    代數: 代數就是用字母代替數。

    代數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叫做代數式。如:3x =ab+c

    分數

    分數: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分的數,叫做分數。

    分數大小的比較:同分母的分數相比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異分母的分數相比較,先通分然后再比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分數的加減法則: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只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異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后再加減。

    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為分母。

    分數的加、減法則: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只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異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后再加減。

    倒數的概念:1.如果兩個數乘積是1,我們稱一個是另一個的倒數。這兩個數互為倒數。1的倒數是1,0沒有倒數。

    分數除以整數(0除外),等于分數乘以這個整數的倒數。

    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

    分數的除法則:除以一個數(0除外),等于乘這個數的倒數。

    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

    假分數: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于或等于1。

    帶分數:把假分數寫成整數和真分數的形式,叫做帶分數。

    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一個數除以分數,等于這個數乘以分數的倒數。

    甲數除以乙數(0除外),等于甲數乘以乙數的倒數。

    數量關系計算公式

    單價×數量=總價 2、單產量×數量=總產量

    速度×時間=路程 4、工效×時間=工作總量

    加數+加數=和 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被減數-減數=差 減數=被減數-差 被減數=減數+差

    因數×因數=積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被除數÷除數=商 除數=被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什么叫比:兩個數相除就叫做兩個數的比。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什么叫比例: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比例的基本性質:在比例里,兩外項之積等于兩內項之積。

    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正比例: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就叫做正比例關系。如:y/x=k( k一定)或kx=y

    反比例: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就叫做反比例關系。 如:x×y = k( k一定)或k / x = y

    百分數

    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后面添上百分號。其實,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只要把這個小數乘以100%就行了。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只要把百分號去掉,同時把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

    把分數化成百分數,通常先把分數化成小數(除不盡時,通常保留三位小數),再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其實,把分數化成百分數,要先把分數化成小數后,再乘以100%就行了。

    把百分數化成分數,先把百分數改寫成分數,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要學會把小數化成分數和把分數化成小數的換算。

    倍數與約數

    最大公約數:幾個數公有的約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約數。公因數有有限個。其中最大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

    最小公倍數: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公倍數有無限個。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互質數: 公約數只有1的兩個數,叫做互質數。相臨的兩個數一定互質。兩個連續奇數一定互質。1和任何數互質。

    通分:把異分母分數的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數,叫做通分。(通分用最小公倍數)

    約分:把一個分數的分子、分母同時除以公約數,分數值不變,這個過程叫約分。

    最簡分數:分子、分母是互質數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分數計算到最后,得數必須化成最簡分數。

    質數(素數):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

    整除

    如果c|a, c|b,那么c|(a±b)

    如果,那么b|a, c|a

    如果b|a, c|a,且(b,c)=1, 那么bc|a

    如果c|b, b|a, 那么c|a

    合數: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約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1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質因數:如果一個質數是某個數的因數,那么這個質數就是這個數的質因數。

    分解質因數:把一個合數用質因數相成的方式表示出來叫做分解質因數。

    倍數特征:

    2的倍數的特征:各位是0,2,4,6,8。

    3(或9)的倍數的特征:各個數位上的數之和是3(或9)的倍數。

    5的倍數的特征:各位是0,5。

    4(或25)的倍數的特征:末2位是4(或25)的倍數。

    8(或125)的倍數的特征:末3位是8(或125)的倍數。

    7(11或13)的倍數的特征:末3位與其余各位之差(大-小)是7(11或13)的倍數。

    17(或59)的倍數的特征:末3位與其余各位3倍之差(大-小)是17(或59)的倍數。

    19(或53)的倍數的特征:末3位與其余各位7倍之差(大-小)是19(或53)的倍數。

    23(或29)的倍數的特征:末4位與其余各位5倍之差(大-小)是23(或29)的倍數。

    倍數關系的兩個數,最大公約數為較小數,最小公倍數為較大數。

    互質關系的兩個數,最大公約數為1,最小公倍數為乘積。

    兩個數分別除以他們的最大公約數,所得商互質。

    兩個數的與最小公倍數的乘積等于這兩個數的乘積。

    兩個數的公約數一定是這兩個數最大公約數的約數。

    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用6去除大于3的質數,結果一定是1或5。

    奇數與偶數

    偶數:個位是0,2,4,6,8的數。

    奇數:個位不是0,2,4,6,8的數。

    偶數±偶數=偶數 奇數±奇數=奇數 奇數±偶數=奇數

    偶數個偶數相加是偶數,奇數個奇數相加是奇數。

    偶數×偶數=偶數 奇數×奇數=奇數 奇數×偶數=偶數

    相臨兩個自然數之和為奇數,相臨自然數之積為偶數。

    如果乘式中有一個數為偶數,那么乘積一定是偶數。

    奇數≠偶數

    小數

    自然數:用來表示物體個數的整數,叫做自然數。0也是自然數。

    純小數:個位是0的小數。

    帶小數:各位大于0的小數。

    循環小數: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的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小數。如3. 141414

    不循環小數: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起,沒有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不循環小數。如3. 141592654

    無限循環小數: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到無限位數,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無限循環小數。如3. 141414……

    無限不循環小數: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起到無限位數,沒有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無限不循環小數。如3. 141592654

    利潤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時間一般以年或月為單位,應與利率的單位相對應)

    利率: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一年的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年利率。一月的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月利率。

    擴展資料

    如何記憶數學公式:

    1、首字母記憶法,提取首字母減少記憶負擔。

    2、歸納記憶法,把同類內容記憶,按照大腦存儲原理。

    3、圖表記憶法,把所需要記憶內容用形象表現出來,利用右腦幫助記憶。

    4、音樂記憶法,利用a波段音樂,調動潛意識幫助記憶。

    5、復述記憶法,用嘗試回憶的方法來幫助記憶。

    6、聯想記憶法,利用諧音等手段,輔助記憶。

    參考資料

    —數學公式

    一年級到六年級數學知識點

    數量關系計算公式

    1、單價×數量=總價

    2、單產量×數量=總產量

    3、速度×時間=路程

    4、工效×時間=工作總量

    5、加數+加數=和

    6、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7、被減數-減數=差

    8、減數=被減數-差

    9、被減數=減數+差

    10、因數×因數=積

    11、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12、被除數÷除數=商

    13、除數=被除數÷商

    14、被除數=商×除數

    15、有余數的除法:被除數=商×除數+余數

    一個數連續用兩個數除,可以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用它們的積去除這個數,結果不變。例:90÷5÷6=90÷(5×6)

    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概念兒歌

    乘法口訣兒歌

    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

    兩只青蛙兩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

    三只青蛙三張嘴,六只眼睛十二條腿。

    四只青蛙四張嘴,撲嗵撲嗵跳下水。

    年月日的兒歌

    一三五七八十臘(12月)。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11月)三十整。

    二月特殊不可忘。

    平年二月二十八。

    閏年二月把一加。

    認識時間的兒歌

    時針走過數字幾,表示時間幾時多。

    要問多了多少分,請你仔細看分針。

    時針和分針

    小小表盤圓又圓,時針分針跑圈圈。

    分針長,時針短,一個快來一個慢。

    分針跑完一滿圈,時針剛跑一小段。

    一個數除幾位數兒歌

    看被除數最高位,高位不夠多一位。

    除到被除數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

    不夠商1就寫0,商中頭尾算數位。

    余數要比除數小,這樣運算才算對。

    小數加減法兒歌

    計算小數加減法,關鍵對齊小數點。

    用0補齊末位,便可進行加減。

    四則混合運算兒歌

    通覽全題定方案,細看是否能簡便。

    從左到右脫式算,先乘除來后加減。

    括號依次小中大,先算里面后外面。

    橫式計算豎檢驗,一步一查是關鍵。

    解應用題兒歌

    題目讀幾遍,從中找關鍵。

    先看求什么,再去找條件。

    合理列算式,仔細來計算。

    一題求多解,單位莫遺忘。

    結果要驗算,最后寫答案。

    四舍五入法兒歌

    四舍五入方法好,近似數來有法找。

    取到哪位看下位,再同5字作比較。

    是5大5前進1,小于5的全舍掉。

    等號換成約等號,使人一看就明白。

    運算順序歌訣早乎

    打竹板,響連天,各位同學聽我言。

    今天不把別的表,四則運算聊一聊。

    混合試題要計算,明確順序是關鍵。

    同級運算最好辦,從左到右依次算。

    兩級運算都出現,先算乘除后加減。

    遇到括號怎么辦?小括號里算在先。

    中括號里后邊算,次序千萬不能亂。

    每算一步都檢驗,又對又快喜心間。

    多位數讀法歌

    讀數要從高位起,哪位是幾就讀幾。

    每級末尾如有零,不必讀出記心里。

    其他數位連續零,只讀一個記仔細。

    萬級末尾加讀“萬”,億級末尾加讀“億”。

    讀數規則永牢記。

    多位數寫法歌

    寫數要從高位起,哪位是幾就寫幾。

    哪一位上無單位,用“0”頂位要牢記。

    多位數大小比較歌

    位數不同比大小,位數多的大,位數少的小。

    位數相同比大小,高位比起就知道。

    有關湊陸州悉“十”法的

    看到9想到1,看到8想到2。

    看到7想到3,看到6想到4。

    看到大數加小數,先把兩數換位置。

    10的分成。

    9和1,真淘氣。

    7、3、8、2也調皮。

    吹6升4 (6象哨子,4象小旗)。

    小手小手真伶俐(讓生搖動雙手,象把10分成5和5)。

    植樹問題

    小朋友,張開手,五只手指人人有,

    手指之間幾個空,請你仔細瞅一瞅。

    商中間或末位有0的除法

    我是0,本事大,除法運算顯神通。

    不夠商1我來補。有了空位我就坐。

    別人要想把我除,常勝將軍總是我。

    珠算讀寫數

    小小珠算真神奇,讀數寫數最容易。

    四位一級是關鍵,讀寫都從高位起。

    級前中0讀一個,級末有0不讀起。

    億級萬級仿個級,讀完后面加單位。

    一級一級往下寫,珠不靠梁0占位。

    多位數的大小比較

    多位數大小看位數,位數多的數跡悄就大。

    位數相同看高位,高位數大數就大。

    分數大小的比較

    分數大小的比較,分子、分母要記好。

    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數大。

    分子相同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數小。

    列方程解應用題

    列方程解應用題,抓住關鍵去分析。

    已知條件換成數,未知條件換字母。

    找齊相關代數式,連接起來讀一讀。

    計量單位對口歌

    小朋友,快排隊,手拉手對單位。看誰說得快又對。

    人民幣單位元、角、分,進率是10要牢記。

    1元得10角,1角得10分,1元等于100分。

    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最大單位是千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米和千米也相臨,進率1000是特例。

    噸與千克還有克,進率1000要牢記。

    形體單位更容易,相臨100是面積,相臨1000是體積。

    大單位,小單位,大小換算有規律。

    從大到小乘進率,小數點向右移;從小到大除以進率,小數點向左移。

    進率是10移一位,進率100移兩位,進率1000移三位。以此類推。

    分解質因數

    分解質因數,方法是短除。

    除數是質數,商也是質數。

    表示的形式很簡單:合數=質數×質數

    公約數、公倍數與互質數

    公約數,公倍數,關鍵要把“公”記住。

    公有的約數叫做公約數,公約數中最大的,就叫最大公約數。

    如果公約數只有1,它們就叫互質數。

    公有的倍數叫做公倍數。公倍數中最小的,就叫最小公倍數。

    求法有區別,千萬別失誤。

    短除只把除數乘,是求最大公約數。

    除數和商要連乘,是求最小公倍數。

    小學一到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小學數學知識匯總

    圖形的周長、面積、體積公式及相關知識

    長方形周長 =(長+寬)×2

    長方形面積 =長×寬

    正方形周長 = 邊長 × 4

    正方形面積 = 邊長×邊長

    三角形面積 = 底×高÷2

    平行四邊形面積 = 底 × 高

    梯形面積 = (上底 +下底)×高÷2

    圓的周長等于∏×直徑或∏×半徑×2 即C =∏d或C = 2∏r

    圓的面積等于3.14×半徑的平方。

    環形的面積等于3.14×(大半徑的平方-

    小晌隱辯半徑的平方)

    半圓的周長 = 圓的周長的一半 + 直徑

    即:∏ r + 2 r

    長方體的表面積 = (長×寬 + 長×高 + 寬×高)× 2

    長方體的體積 = 長 × 寬 × 高

    底面積×高

    正方體的表面積 = 棱長×棱長× 6

    正方體的體積 = 棱長×棱長×棱長

    圓柱體的表面積=2個底面積 + 側面積

    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圓柱體的體積 = 底面積 × 高

    圓錐體的體積 = 底面積 × 高 ÷ 3

    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8個頂點和12條棱。

    相交于同一頂點的三條棱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正方體可以看作是特殊的長方體。

    最少需要8個相同的小正方體才能拼成一個大正方體。

    圓柱體上下兩個底面都是圓形,而且它們的面積都相等。

    圓柱體的側面展開是長方形,它的長是圓柱底面的周長,它的高是圓柱的高。

    圓錐的底面也是圓形,側面展開是扇形。

    圓柱體的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的體積的3倍。

    大圓的半徑是小圓的直徑,則大圓的面積是小圓的面積的4倍。

    在正方形里剪一個最大的圓,正方形的邊長就是圓的直徑。

    在長方形里剪一個最大的圓,長方形的寬就是圓的直徑。

    把一個長方形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以后,面積比原來變小了。

    長方形的周長要先除以2,然后再按比例分配;而長方體的棱長總和要先除以4,然后再分配。

    圓的半徑擴大3倍,周長也擴大3倍,面積擴大9倍。

    正方體的棱長擴大3倍,則表面積擴大9倍,體積擴大27倍。

    圓柱體或圓錐體的底面半徑擴大2倍,體積擴大4倍。

    常見的統計圖有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

    條形統計圖的特點是很容易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是不但可以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而且能夠清楚地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是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數量和總數之間的關系

    幾何初步知識

    直線沒有端點,兩端可以無限延長,不能測量長度。

    射線有一個端點,一端可以無限延長,不能測量長度。

    線段有兩個端點,不能延長,可以測量長度。

    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過兩點可以畫一條直線。

    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相互位置有相交和平行兩種。

    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一個頂點和從這個頂點出發的兩條射線攜饑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叫銳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鈍角。

    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四邊形的內角和是360度。

    直角是90度,平角是180度,周角是360度。

    三角形按角可以分為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三角形按邊可分為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不等邊三角形;等邊三角形三條邊都相等,三個角都是60度。

    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當圓、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周長相等時,圓的面積最大,長方形的面積最小。

    三角形具有穩定宴缺性,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

    等底等高的情況下,三角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圓是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度叫做圓的周長;圓所在的平面的大小叫做圓的面積。

    從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圓的半徑。

    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圓的直徑。

    頂點在圓心的角叫做圓心角;圓內最長的線段是直徑。

    圓有無數條半徑和無數條直徑。

    在同一圓內,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也都相等。

    在同一圓內,直徑是半徑的2倍。

    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叫做圓周率,用字母∏來表示,是祖沖之最早計算出來的。∏≈ 3.14

    圓心決定了圓的位置,半徑決定了圓的大小。

    扇形的大小是由半徑和圓心角來決定的 。

    圓規兩角間的距離指的是圓的半徑。

    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叫做軸對稱圖形,折痕所在的直線叫做對稱軸。

    圓有無數條對稱軸,長方形有兩條對稱軸,正方形有四條對稱軸,等腰三角形有一條對稱軸,等邊三角形有三條對稱軸,等腰梯形有一條對稱軸,半圓或扇形都有一條對稱軸。

    量的計量

    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千米,公頃、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

    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常用的容積單位有升和毫升。1升=1000毫升。

    立方分米就是升,立方厘米就是毫升。

    常用的重量單位有噸,千克和克。

    常用的人民幣單位有元、角、分。

    常用的時間單位有世紀、年、月、日、時、分、秒。

    1世紀=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

    一年有12個月,分為四個季度,每個季度三個月。

    每四年中有三個平年和一個閏年。平年2月有28天,閏年2月有29天。

    代數初步知識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的后項不能為0。

    比的前項除以后項的商,叫做比值。比值可以是整數、小數或分數。

    比的前項和后項都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叫做比的基本性質。

    在比例里,兩個內項的積等于兩個外項的積,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

    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比例尺。

    比例尺有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兩種。

    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乘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正比例關系。即: x ÷ y = k(一定)

    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乘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反比例關系。即: x×y=k( 一定 )

    圓的半徑和面積不成比例 和 周長成正比例。

    三角形的面積一定,底和高成反比例。

    比例尺一定,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成正比例。

    一種商品先降價10%,再提價10%,價格比原來降低了。

    甲比乙多25%,則乙比甲少20%。

    數和數的運算

    我們在數物體的時候,用來表示物體個數的1 ,2 ,3 …… 叫做自然數。0也是自然數,是最小的自然數,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都是整數。

    把單位“l”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表示其中一份的數是這個分數的分數單位。

    兩個整數相除,它們的商可以用分數表示。即:a÷b = (b≠0)

    分子和分母是互質數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真分數的倒數一定大于1,但假分數的倒數不一定小于1。

    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叫做分數的基本性質。

    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小數的基本性質。

    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的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地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小數。

    循環節從小數部分第一位就開始的叫做純循環小數;循環節不是從小數部分第一位開始的叫做混循環小數。

    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數沒有單位。

    整數a除以整數b( b≠0 ),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數而沒有余數,我們就說a能被b整除,或者b能整除a 。

    如果a能被b整除,我們就說a是b的倍數,b是a的約數。

    一個數的約數的個數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約數是1,最大的約數是它的本身。

    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

    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叫做質數。

    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約數,叫做合數。

    把一個合數寫成幾個質數相乘的形式,叫做分解質因數。

    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幾個數公有的約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約數,其中最大的一個數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

    公約數只有1的兩個數,叫做互質數。

    能被2整除的數叫做偶數,不能被2整除的數叫做奇數。一個自然數不是偶數就是奇數。

    最小的偶數是0,最小的奇數是1 ,最小的質數是2 ,最小的合數是4 。

    除了0和2以外,所有的偶數都是合數。

    能同時被2、3、5整除的最小的兩位數是30,最小的三位數是120。

    一個算式,如果只含有同一級運算,要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計算。如果含有兩級運算,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如果有括號,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乘積是1的兩個數叫做互為倒數。

    甲數除以乙數(0除外),等于甲數乘以乙數的倒數。

    利息 = 本金 × 利率 × 時間

    稅后利息 = 本金 × 利率 × 時間×80%

    概念

    數的讀法和寫法

    1. 整數的讀法:從高位到低位,一級一級地讀。讀億級、萬級時,先按照個級的讀法去讀,再在后面加一個“億”或“萬”字。每一級末尾的0都不讀出來,其它數位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2. 整數的寫法:從高位到低位,一級一級地寫,哪一個數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個數位上寫0。

    3. 小數的讀法:讀小數的時候,整數部分按照整數的讀法讀,小數點讀作“點”,小數部分從左向右順次讀出每一位數位上的數字。

    4. 小數的寫法:寫小數的時候,整數部分按照整數的寫法來寫,小數點寫在個位右下角,小數部分順次寫出每一個數位上的數字。

    5. 分數的讀法:讀分數時,先讀分母再讀“分之”然后讀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數的讀法來讀。

    6. 分數的寫法:先寫分數線,再寫分母,最后寫分子,按照整數的寫法來寫。

    7. 百分數的讀法:讀百分數時,先讀百分之,再讀百分號前面的數,讀數時按照整數的讀法來讀。

    8. 百分數的寫法:百分數通常不寫成分數形式,而在原來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號“%”來表示。

    (二)數的改寫

    一個較大的多位數,為了讀寫方便,常常把它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有時還可以根據需要,省略這個數某一位后面的數,寫成近似數。

    1. 準確數:在實際生活中,為了計數的簡便,可以把一個較大的數改寫成以萬或億為單位的數。改寫后的數是原數的準確數。 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寫成以萬做單位的數是 125430 萬;改寫成 以億做單位 的數 12.543 億。

    2. 近似數:根據實際需要,我們還可以把一個較大的數,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數,用一個近似數來表示。 例如: 1302490015 省略億后面的尾數是 13 億。

    3. 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數的最高位上的數是4 或者比4小,就把尾數去掉;如果尾數的最高位上的數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數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進1。例如:省略 345900 萬后面的尾數約是 35 萬。省略 4725097420 億后面的尾數約是 47 億。

    4. 大小比較

    1. 比較整數大小:比較整數的大小,位數多的那個數就大,如果位數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數大,那個數就大;最高位上的數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數大那個數就大。

    2. 比較小數的大小:先看它們的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十分位上的數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

    3. 比較分數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數,分子大的分數比較大;分子相同的數,分母小的分數大。分數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三)數的互化

    1. 小數化成分數:原來有幾位小數,就在1的后面寫幾個零作分母,把原來的小數去掉小數點作分子,能約分的要約分。

    2. 分數化成小數: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盡的就化成有限小數,有的不能除盡,不能化成有限小數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數。

    3. 一個最簡分數,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質因數,這個分數就能化成有限小數;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質因數,這個分數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4. 小數化成百分數: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后面添上百分號。

    5. 百分數化成小數: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只要把百分號去掉,同時把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

    6. 分數化成百分數:通常先把分數化成小數(除不盡時,通常保留三位小數),再把小數化成百分數。

    7. 百分數化成小數:先把百分數改寫成分數,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四)數的整除

    1. 把一個合數分解質因數,通常用短除法。先用能整除這個合數的質數去除,一直除到商是質數為止,再把除數和商寫成連乘的形式。

    2. 求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的方法是:先用這幾個數的公約數連續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約數1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數連乘求積,這個積就是這幾個數的的最大公約數。

    3. 求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方法是:先用這幾個數(或其中的部分數)的公約數去除,一直除到互質(或兩兩互質)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數和商連乘求積,這個積就是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4. 成為互質關系的兩個數:1和任何自然數互質;相鄰的兩個自然數互質; 當合數不是質數的倍數時,這個合數和這個質數互質;兩個合數的公約數只有1時,這兩個合數互質。

    (五)約分和通分

    約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約數(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簡分數為止。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來的幾個分數分母的最小公倍數,然后把各分數化成用這個最小公倍數作分母的分數。

    第一章 數和數的運算

    (一)整數

    整數的意義

    自然數和0都是整數。

    自然數

    我們在數物體的時候,用來表示物體個數的1,2,3……叫做自然數。

    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

    計數單位

    一(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都是計數單位。

    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這樣的計數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數位

    計數單位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它們所占的位置叫做數位。

    數的整除

    整數a除以整數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數而沒有余數,我們就說a能被b整除,或者說b能整除a 。

    如果數a能被數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數,b就叫做a的約數(或a的因數)。倍數和約數是相互依存的。

    因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數,7是35的約數。

    一個數的約數的個數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約數是1,最大的約數是它本身。例如:10的約數有1、2、5、10,其中最小的約數是1,最大的約數是10。

    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3的倍數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數是3 ,沒有最大的倍數。

    個位上是0、2、4、6、8的數,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個位上是0或5的數,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個數的各位上的數的和能被3整除,這個數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個數各位數上的和能被9整除,這個數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數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數一定能被3整除。

    一個數的末兩位數能被4(或25)整除,這個數就能被4(或25)整除。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個數的末三位數能被8(或125)整除,這個數就能被8(或125)整除。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數叫做偶數。

    不能被2整除的數叫做奇數。

    0也是偶數。自然數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為奇數和偶數。

    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100以內的質數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約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例如 4、6、8、9、12都是合數。

    1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自然數除了1外,不是質數就是合數。如果把自然數按其約數的個數的不同分類,可分為質數、合數和1。

    每個合數都可以寫成幾個質數相乘的形式。其中每個質數都是這個合數的因數,叫做這個合數的質因數,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質因數。

    把一個合數用質因數相乘的形式表示出來,叫做分解質因數。

    例如把28分解質因數

    幾個數公有的約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約數。其中最大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例如12的約數有1、2、3、4、6、12;18的約數有1、2、3、6、9、18。其中,1、2、3、6是12和1 8的公約數,6是它們的最大公約數。

    公約數只有1的兩個數,叫做互質數,成互質關系的兩個數,有下列幾種情況:

    1和任何自然數互質。

    相鄰的兩個自然數互質。

    兩個不同的質數互質。

    當合數不是質數的倍數時,這個合數和這個質數互質。

    兩個合數的公約數只有1時,這兩個合數互質,如果幾個數中任意兩個都互質,就說這幾個數兩兩互質。

    如果較小數是較大數的約數,那么較小數就是這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

    如果兩個數是互質數,它們的最大公約數就是1。

    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如2的倍數有2、4、6 、8、10、12、14、16、18 ……

    3的倍數有3、6、9、12、15、18 …… 其中6、12、18……是2、3的公倍數,6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如果較大數是較小數的倍數,那么較大數就是這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如果兩個數是互質數,那么這兩個數的積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幾個數的公約數的個數是有限的,而幾個數的公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二)小數的意義

    把整數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 得到的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 可以用小數表示。

    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一個小數由整數部分、小數部分和小數點部分組成。數中的圓點叫做小數點,小數點左邊的數叫做整數部分,小數點左邊的數叫做整數部分,小數點右邊的數叫做小數部分。

    在小數里,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小數部分的最高分數單位“十分之一”和整數部分的最低單位“一”之間的進率也是10。

    小數的分類

    純小數:整數部分是零的小數,叫做純小數。例如: 0.25 、 0.368 都是純小數。

    帶小數:整數部分不是零的小數,叫做帶小數。 例如: 3.25 、 5.26 都是帶小數。

    有限小數:小數部分的數位是有限的小數,叫做有限小數。 例如: 41.7 、 25.3 、 0.23 都是有限小數。

    無限小數:小數部分的數位是無限的小數,叫做無限小數。 例如: 4.33 …… 3.1415926 ……

    無限不循環小數:一個數的小數部分,數字排列無規律且位數無限,這樣的小數叫做無限不循環小數。例如:∏

    循環小數:一個數的小數部分,有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依次不斷重復出現,這個數叫做循環小數。 例如: 3.555 …… 0.0333 …… 12.109109 ……

    一個循環小數的小數部分,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的數字叫做這個循環小數的循環節。 例如: 3.99 ……的循環節是“ 9 ” , 0.5454 ……的循環節是“ 54 ” 。

    純循環小數:循環節從小數部分第一位開始的,叫做純循環小數。 例如: 3.111 …… 0.5656 ……

    混循環小數:循環節不是從小數部分第一位開始的,叫做混循環小數。 3.1222 …… 0.03333 ……

    寫循環小數的時候,為了簡便,小數的循環部分只需寫出一個循環節,并在這個循環節的首、末位數字上各點一個圓點。如果循環節只有一個數字,就只在它的上面點一個點。例如: 3.777 …… 簡寫作 0.5302302 …… 簡寫作 。

    (三)分數的意義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在分數里,中間的橫線叫做分數線;分數線下面的數,叫做分母,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數線下面的數叫做分子,表示有這樣的多少份。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

    分數的分類

    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小于1。

    假分數: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于或等于1。

    帶分數:假分數可以寫成整數與真分數合成的數,通常叫做帶分數。

    約分和通分

    把一個分數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

    分子分母是互質數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把異分母分數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分數,叫做通分。

    (四)百分數

    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數通常用"%"來表示。百分號是表示百分數的符號。

    一年級數學

    小學一至六年級的數學公式

    基本公式:

    1 每份數×份數=總數

    總數÷每份數=份數

    總數÷份數=每份數

    21倍數×倍數=幾倍數

    幾倍數÷1倍數=倍數

    幾倍數÷倍數=1倍數

    3 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度

    4 單價×數量=總價

    總價÷單價=數量

    總價÷數量=單價

    5 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總量÷工作敏缺時間=工作效率 利

    6 加數+加數=和

    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

    7 被減數-減數=差

    被減數-差=減數

    差+減數=被減數

    8 因數×因數=積

    積÷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

    9 被除數÷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商×除數=被除數

    小學數學圖形計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邊長×4

    C=4a

    面積=邊長×邊長

    S=a×a

    2 正方體

    V:體積 a:棱長

    表面積=棱長×棱長×6

    S表=a×a×6

    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3 長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長+寬)×2

    C=2(a+b)

    面積=長×寬

    S=ab

    4 長方體

    V:體積 s:面積 a:長 b: 寬 h:高

    (1)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

    (2)體積=長×寬×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積 ×2÷底

    三角形底=面積 ×2÷高

    6 平行四邊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積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圓形

    S面積 C周長 π d=直徑 r=半徑

    (1)周長=直徑×π=2×π×半徑

    C=πd=2πr

    (2)面積=半徑×半徑×n

    9 圓柱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橋拿辯 c:底面周長

    (1)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2

    (3)體積=底面積×高

    (4)體積=側面積÷2×半徑

    10 圓錐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體積=底面積×高÷3

    和差問題的公式:

    總數÷總份數=平均數

    (和+差)÷2=大數

    (和-差)÷2=小數

    和倍問題

    和÷(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敏帶數=大數

    (或者 和-小數=大數)

    差倍問題

    差÷(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 小數+差=大數)

    植樹問題

    1 非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要植樹,那么:

    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1)

    株距=全長÷(株數-1)

    ⑵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一端要植樹,另一端不要植樹,那么:

    株數=段數=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

    株距=全長÷株數

    ⑶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不要植樹,那么:

    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1)

    株距=全長÷(株數+1)

    2 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的數量關系如下

    株數=段數=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

    株距=全長÷株數

    盈虧問題

    (盈+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大盈-小盈)÷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大虧-小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相遇問題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相遇時間=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時間

    追及問題

    追及距離=速度差×追及時間

    追及時間=追及距離÷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離÷追及時間

    流水問題

    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靜水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

    濃度問題

    溶質的重量+溶劑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質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濃度

    溶液的重量×濃度=溶質的重量

    溶質的重量÷濃度=溶液的重量

    利潤與折扣問題

    利潤率=利潤÷成本×100%=(售出價÷成本-1)×100%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稅后利息=本金×利率×時間×(1-稅率)

    漲跌金額=本金×漲跌百分比

    折扣=實際售價÷原售價×100% 利潤=售出價-成本

    折扣=實際售價÷原售價×100% 常用數量關系:

    1.路程=速度×時間速度=路程÷時間 時間=路程÷速度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效率=工作總量÷工作時間 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效率

    總價=單價×數量單價=總價÷數量 數量=總價÷單價

    總產量=單產量×面積 單產量=總產量÷面積 面積=總產量÷單產量

    單位換算:

    長度單位:

    一公里=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面積單位:

    1平方千米=100公頃 1公頃=100公畝1公畝=1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公頃=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體積單位:

    1立方千米=1000000000立方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1升=1000毫升

    重量單位:

    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時間單位:

    一世紀=100年 一年=四季度一年=12月一年=365天(平年) 一年=366天(閏年)

    一季度=3個月 一個月= 3旬(上、中、下)一個月=30天(小月) 一個月=31天(大月)

    一星期=7天 一天=24小時 一小時=60分一分=60秒

    一年中的大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七個月)

    一年中的小月: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四個月)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久免费av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区| 无码人妻丝袜在线视频| yy111111电影院少妇影院无码|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西西4444www大胆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在线|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无码专区狠狠躁躁天天躁| 人妻无码久久中文字幕专区| 亚洲色无码国产精品网站可下载| 中文字幕无码第1页| 天码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三|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人妻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免费黄色无码视频|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高清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在线播放无码高潮的视频|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av无码天堂资源网|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春色 | 精品人体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αv| 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 丰满熟妇乱又伦在线无码视频| 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 av色欲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无码A级毛片日韩精品| 高清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吞精| 久久久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乱人伦中文无无码视频试看|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 YY111111少妇无码理论片| 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