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歷史事件?1898年,中國歷史記載了一系列重要的條約和政策改變。清政府在光緒二十三年(1897)開始籌借對日賠款,英德集團在借款競爭中勝出,與英國匯豐銀行和德國德華銀行在北京簽訂了《英德續借款合同》。借款總額為一億兩白銀,分45年償還,擔保包括海關稅和多個地區的厘金,且規定借款期間海關總稅務司職位必須由英國人擔任。同月十四日,那么,1898年歷史事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898年的歷史畫卷記錄了一系列重要事件。
1月1日,紐約市完成行政區劃改革,劃分為曼哈頓、布魯克林、昆斯、布隆克斯和斯塔騰島五個區域。這一天,"光緒二十四年中英地界"的石碑立起,象征著時代的變遷。
1月13日,法國作家左拉在《震旦報》上發表公開信,以'我控訴'揭露了法國總參謀部對德雷福斯事件的不公行為。
2月7日,左拉因指控誹謗面臨指控;2月12日,英國發生了首例因車禍致死的事件,亨利·林德菲爾德的生命在此刻畫上了句號。
美西戰爭在2月15日上演悲劇,美國軍艦"緬因"號在哈瓦那港沉沒。2月23日,左拉因堅持正義而被判刑,他的勇敢直言成為那個時代的閃光點。
3月27日,清政府與沙俄簽訂了《旅大租地條約》;同月,直隸萍鄉煤礦正式開辦,引進德國技術,預示著中國近代工業的起步。4月14日,中美之間簽訂了《粵漢鐵路借款合同》。
4月22日,美西戰爭中的封鎖行動持續,美國海軍捕獲了西班牙商船。4月24日至25日,美西兩國正式宣戰,戰爭局勢進一步升級。
5月,魯迅(原名周樟壽)考入江南水師學堂,開始了新的學術旅程。5月7日,意大利米蘭爆發了大規模示威,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動蕩。
6月9日,英國強行租借九龍半島北部及新界,開啟了一個世紀的租借期。
4月23日俄工程師希特洛夫斯基率特別考察隊到哈,駐田家燒附近的大車店,為即將來哈的筑路工程人員安排住處。5月5日工程師希特洛夫斯基考察隊收買田家燒鍋,作鐵路工程局駐地(此時,田家燒鍋有房32所,因受匪滋擾已停產)。
5月8日維謝洛費佐辦夫在香坊建立哈爾濱的第一座俄國氣象站。
7月6日中俄簽訂《東省鐵路公司續訂合同》七款,決定鋪設中東鐵路南部支線。
7月 華俄道勝銀行哈爾濱分行在香坊開辦(行長卡普列里)。
8月1日中東鐵路第一號輪船在伊曼安裝完畢,開航松花江。俄國東正教在西香坊軍官街(后稱軍政街現名香坊街)建立尼古拉教堂(司祭茹拉夫斯基)。
8月24日俄國人魯西阿爾商鋪(理發兼售化妝品)在香坊開業(后改稱“布朗士” 商鋪)。
10月10日中東鐵路在香坊開辦第一所鐵路小學校。
12月份
中東鐵路護路隊擴編,從俄國阿穆爾軍區抽調250名士兵,組建一步兵連,開入哈爾濱。
俄商波波夫兄弟商會在哈開辦(專門供應鐵路木材)。
中東鐵路工程局將沿江附近地段撥給散居于哈爾濱的中國人,這條街后來 被稱為“中國大街”(現中央大街)。
馬家溝木橋建成。
松花江漲水,道里和道外部分地區被淹沒。
1898年4月23日,俄工程師希特洛夫斯基率領特別考察隊抵達哈爾濱,他們在田家燒附近的大車店為即將到訪的筑路工程人員安排住宿。 這一年,中國歷史上誕生了第一張近代漫畫,展示了那個時代的風貌。5月5日,考察隊購入田家燒鍋作為鐵路工程局駐地,盡管當時田家燒鍋僅有32所房屋,因匪患已停工。
7月6日,中俄簽訂《東省鐵路公司續訂合同》,決定建設中東鐵路南部支線,這一舉動標志著鐵路建設的深入。緊接著,華俄道勝銀行哈爾濱分行在香坊成立,由行長卡普列里掌管。 8月1日,中東鐵路的第一艘輪船在伊曼安裝完畢,開始航行于松花江,俄國東正教也在西香坊(現香坊街)建立了尼古拉教堂,由司祭茹拉夫斯基主持。
8月24日,俄國商人魯西阿爾商鋪(后改稱“布朗士” 商鋪)在香坊開業,為當地居民提供服務。10月10日,中東鐵路在香坊開設了第一所鐵路小學校,推動了教育的發展。年底,中東鐵路護路隊擴編,從阿穆爾軍區抽調250名士兵,組建了一個步兵連,進駐哈爾濱。
這一年,俄商波波夫兄弟商會也在哈爾濱設立,專為鐵路提供木材供應。中東鐵路工程局將沿江地段劃給當地中國人居住,這片區域后來被稱為“中國大街”(即現在的中央大街)。
光緒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一日(1898年3月11日),法帝國主義向清政府提出“租借”廣州灣(今廣東湛江)的無理要求,并于當年閏三月初二(1898年4月22日)派出軍艦在廣東雷州府遂溪縣的海頭汛(今湛江市霞山區沿海)武裝登陸,強占海頭炮臺。對此,清政府卻委曲求全,屈膝投降,竟然派官員與法軍劃定租界。法帝國主義入侵后,所到之處四出燒殺擄掠,妄圖擴大“租借”范圍。敵人的野蠻的暴行激起了當地廣大人民的極大憤慨,進而爆發震驚中外的抗法斗爭(即湛江人民抗法斗爭)。
光緒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一(1898年6月19日)南柳、海頭、綠塘、洪屋等村民眾500多人在吳幫澤等的率領下首揭抗法義旗,歃血誓師,以大刀、長矛、木棍等為武器,攻打廣州灣的法巢。爾后,抗法斗爭風起云涌,湛江人民在代理知縣李忠玨(上海人)的支持下成立抗法團練,抱著“寸土當金與伊打”的信念,與敵戰斗十余次,打退了裝備精良的敵人的數次進攻。
但是,清政府卻向法侵略者節節退讓,欽差大臣蘇元春于光緒二十五年十月十四日(1899年11月16日)不顧人民反對,竟與法國海軍提督高禮睿簽定了喪權辱國的《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把廣州灣租借給法國,期限99年。但懾于人民的反抗,法國不得不將租界西線從萬年橋(現遂溪縣新橋糖廠附近)退至赤坎西面的文章河橋(今寸金橋),租界范圍從縱深一百幾十里縮小至三十里。
1898年,中國歷史記載了一系列重要的條約和政策改變。清政府在光緒二十三年(1897)開始籌借對日賠款,英德集團在借款競爭中勝出,與英國匯豐銀行和德國德華銀行在北京簽訂了《英德續借款合同》。借款總額為一億兩白銀,分45年償還,擔保包括海關稅和多個地區的厘金,且規定借款期間海關總稅務司職位必須由英國人擔任。
同月十四日,中德簽訂了《膠澳租界條約》。德國租借膠州灣,租期99年,并獲得修筑膠濟鐵路及沿線礦產開采權。這使得德國在山東地區擴展了影響力。
隨后,英國因法國強租廣州灣,要求租借九龍半島作為補償。光緒二十四年三月,中英在北京簽訂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新界租給英國99年,英國獲得該地區的管轄權。
在教育方面,光緒帝廢除了八股考試,改為策論,這一變革在戊戌政變后雖一度恢復舊制,但最終在1905年徹底廢除科舉制度,推行新式學堂。
英國外,清廷與英國簽訂《訂租威海衛專條》,允許英國租借威海衛及其附近海域25年。在鐵路建設上,英德因津鎮鐵路的利益沖突,達成協議劃分鐵路修建范圍,實質上承認了各自的勢力范圍。
此外,清政府還詔設農工商總局,推動農業、工業和商業發展,但政變后該機構被裁撤。英國為了擴展勢力,與清政府簽訂了《關內外鐵路借款合同》,以借款建設鐵路并保障英國利益。
以上就是1898年歷史事件的全部內容,7月 華俄道勝銀行哈爾濱分行在香坊開辦(行長卡普列里)。8月1日中東鐵路第一號輪船在伊曼安裝完畢,開航松花江。俄國東正教在西香坊軍官街(后稱軍政街現名香坊街)建立尼古拉教堂(司祭茹拉夫斯基)。8月24日俄國人魯西阿爾商鋪(理發兼售化妝品)在香坊開業(后改稱“布朗士” 商鋪)。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