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七下數學北師大版期中試卷 七下數學北師大版電子書2023 北師大七年級下數學課本 七下數學北師大版電子版2022 北師大初一數學下冊電子課本
一、出版時間不同
1、人教版初中數學:是201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行好出版的圖書。
2、北師大版初中數學:是2009年11月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二、作者不同
1、人教版初中數學:作者是吳江媛。
2、北師大版初中數學:作者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中學數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
三、章節不同
1、人教版初中數學:分為有理數、 整式的加減、相交線與平行線、平行線及其和沒判定。
2、北師大版初中數學:分為四個章節,分別是有理數,整式的加減,一元一次方程,檔棚鉛幾何圖形初步。
知識是一座寶庫,而實踐就是開啟寶庫的鑰匙。學習任何學科,不僅需要大量的記憶,還需要大量的練習,從而達到鞏固知識的效果。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七年級數學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北師大版初一下冊數學知識點總結
相交線
有一個公共的頂點,有一條公共的邊,另外一邊互為反向延長線,這樣的兩個角叫做鄰補角。
兩條直線相交有4對鄰補角。
有公共的頂點,角的兩邊互為反向延長線,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對頂角。
兩條直線相交,有2對對頂角。
對頂角相等。
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四個角中有一個角是直角,那么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它們的交點叫做垂足。
平行線及其判定
性質1: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質2: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性質3: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平行線的性質
性質1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質2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性質3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平移
向左平移a個單位長度,可以得到對應點(x-a,y)
向上平移b個單位長度,可以得到對應點(x,y+b)
向下平移b個單位長度,可以得到對應點(x,y-b)
初一下冊數學復習資料
1、單項式:數字與字母的積,叫做單項式。
2、多項式:幾個單項式的和,叫做多項式。
3、整式:單項式和多項式統稱整式。
4、單項式的次數:單項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數的和叫單項式的次數。
5、多項式的次數:多項式中次數的項的次數,就是這個多項式的次數。
6、余角:兩個角的和為90度,這兩個角叫做互為余角。
7、補角:兩個角的和為180度,這兩個角叫做互為補角。
8、對頂角:兩個角有一個公共頂點,其中一個角的兩邊是另一個角兩邊的反向延長線。這兩個角就是對頂角。
9、同位角:在“三線八角”中,位置相同的角,就是同位角。
10、內錯角:在“三線八角”中,夾在兩直線內,位置錯開的角,就是內錯角。
11、同旁內角:在“三線八角”中,夾在兩直線內,在第三條直線同旁的角,就是同旁內角。
12、有效數字:一個近似數,從左邊第一個不為0的數開始,到精確的那位止,所有的數字都是有效數字。
13、概率:隱棚一個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就是這個事件發生的概率。
14、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15、三角形的角平分線:在三角形中,一個內角的角平分線與它的對邊相交,這個角的頂點與交點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線。
16、三角形的中線:在三角形中連接一個頂點叢攜灶與它的對邊中點的線段,叫做這個三角形的中線。
17、三角形的高線:從一個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向它的對邊所在的直線作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線(簡稱三角形的高)。
18、全等圖形:兩個能夠重合的圖形稱為全等圖形。
19、變量:變化的數量,就叫變量。
20、自變量:在變化的量中主動發生變化的,變叫自變量。
21、因變量:隨著自變量變化而被動發生變化的量,叫因變量。
22、軸對稱圖形:如果一個圖形沿一條滲扮直線折疊后,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互相重合,那么這個圖形
叫做軸對稱圖形。
23、對稱軸:軸對稱圖形中對折的直線叫做對稱軸。
24、垂直平分線:線段是軸對稱圖形,它的一條對稱軸垂直于這條線段并且平分它,這樣的直線叫做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簡稱中垂線)
學好初一數學的六大方法技巧
1、做好預習:
單元預習時粗讀,了解近階段的學習內容,課時預習時細讀,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對難以理解的概念、公式和法則等要做好記錄,以便帶著問題聽課。
2、認真聽課:
聽課應包括聽、思、記三個方面。聽,聽知識形成的來龍去脈,聽重點和難點,聽例題的解法和要求。思,一是要善于聯想、類比和歸納,二是要敢于質疑,提出問題。記,指課堂筆記——記方法,記疑點,記要求,記注意點。
3、認真解題:
課堂練習是最及時最直接的反饋,一定不能錯過。不要急于完成作業,要先看看你的筆記本,回顧學習內容,加深理解,強化記憶。
4、及時糾錯:
課堂練習、作業、檢測,反饋后要及時查閱,分析錯題的原因,必要時強化相關計算的訓練。不明白的問題要及時向同學和老師請教了,不能將問題處于懸而未解的狀態,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
5、學會總結:
馮老師說:“數學一環扣一環,知識間的聯系非常緊密,階段性總結,不僅能夠起到復習鞏固的作用,還能找到知識間的聯系,做到了然于心,融會貫通。
6、學會管理:
管理好自己的筆記本,作業本,糾錯本,還有做過的所有練習卷和測試卷。馮老師稱,這可是大考復習時最有用的資料,千萬不可疏忽。
目前初中學生學習數學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不善于讀數學教材,他們往往是死記硬背。重視閱讀方法對提高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是至關重要的。新學一個章節內容,先粗粗讀一遍,即瀏覽本章節所學內容的枝干,然后一邊讀一邊勾,粗略懂得教材的內容及其重點、難點所在,對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記號。然后細細地讀,即根據每章節后的學習要求,仔細閱讀教材內容,理解數學概念、公式、法則、思想方法的實質及其因果關系,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再次帶著研究者的態度去讀,即帶著發展的觀點研討知識的來龍去脈、結構關系、編排意圖,并歸納要點,把書讀懂,并形成知識網絡,完善認識結構,當學生掌握了這三種讀法,形成習慣之后,就能從本質上改變其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了。
提高聽課質量要培養會聽課,聽懂課的習慣。注意聽教師每節課強調的學習重點,注意聽對定理、公式、法則的引入與推導的方法和過程,注意聽對例題關鍵部分的提示和處理方法,注意聽對疑難問題的解釋及一節課最后的小結,這樣,抓住重、難點,沿著知識的發生發展的過程來聽課,不僅能提高聽課效率,而且能由“聽會”轉變為“會聽”。
有疑必問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辦法學習過程中,遇到疑問,抓緊時間問老師和同學,把沒有弄懂,沒有學明白的知識,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建立自己的錯題本,經常翻閱,提醒自己同樣的錯誤不要犯第二次。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北師版七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相關文章:
★北師大版初一下冊數學知識點復習總結
★北師大七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
★北師大版七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
★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數學復習提綱
★北師大版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
★七年級數學下北師大版知識點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北師大版
★北師大初中數學知識點總結七年級下
★北師大七年級數學下冊教學總結
★七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
以下是 無 為大家整理的森攜關于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數學期末試卷及參考答案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1.下列各式中,計算正確的是 ( ).
(A) (B) (C) (D)
2.小明站在鏡子前,從鏡子中看到鏡子對面墻上掛著的電子表,其讀數如圖所
示,則電子表的實際時刻是 ( )
(A) 15:01 (B) 12:01 (C) 10:51 (D) 10:21
3.已知 ,則 的值為 ( )
(A) 49 (B) 39 (C) 29 (D) 19
4.某班在組織學生議一議:測量1張紙大約有多厚.出現了以下四種觀點,你認為較合理且可行的觀點是 ( )
(A)直接用三角尺測量1張紙的厚度;
(B)先用三角尺測量同類型的2張紙的厚度;
(C)先用三角尺測量同類型的50張紙磨春孝的厚度;
(D)先用三角尺測量同類型的1000張紙的厚度.
5.如圖,下列條件中,不能判斷直線 ∥ 的是( )
(A)∠1=∠3 (B)∠2=∠3 (C)∠4=∠5 (D)∠2+∠4=1800
6.將一個各面涂有顏色的正方體,分割成同樣大小的27個小正方體,從這些正方體中任取一個,恰有3個面涂有顏色的概率是 ( )
(A) (B) (C) (D)
7.如圖,AB∥DE,CD=BF,若要證△ABC≌△EDF,還需補充的
條件是( )
A、AB=ED ;B、AC=EF; C、∠B=∠E;D、不用補充;
8.如圖,小亮在操場上玩,一段時間內沿 的路徑勻速散步,能近似刻畫小亮到出發點 的距離 與時間 之間關系的函數圖象是( )
二、填空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9. =
10.如圖,AB∥CD,直線EF分別交AB、CD于點E、F,EG平分
∠BEF交CD于點G,∠1=50?,則∠2 = .
11.某地圖的比例尺為1∶1000 000,如果有人在地面上行走了2000米,那么在地圖上的距 離為 米(結果用科學記數法表示).
12.從汽車的后視鏡中看見某車車牌的后5位號碼是: ,則該車的后5位號碼實際上是 .
13,一只小鳥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飛行,然后隨意落在如圖所示的某個方格中(每個方格除顏色外完全一樣),那么小鳥停在黑色方格中的概率是___.
14.如圖,在△ABC中,∠C=900,AC=BC,AD是△ABC的角平分線,
DE⊥AB,垂足為E,若AB=10,則△BDE的周長為
15.如圖,將△ABC沿經過點A的直線AD折疊,使邊AC所在的
直線與邊AB所在的直線重合,點C落在邊AB上瞎稿的點E處,若∠B=450,
∠BDE=200,則∠C= ∠CAD=
16.“龜兔賽跑”是同學們熟悉的寓言故事,如圖表示路 程s(米)與時
間t(分鐘)之間的關系,那么賽跑中兔子共睡了 分鐘,烏龜在這
次賽跑中的平均速度為 米/分鐘
三、(第17小題6分,第18,19小題各8分,第20小題10分,共32分)
17.計算
18.若一個人活了1 0000000小時,那么他或她的年齡是多少?這可能嗎?(結果精確到十分位,并指出近似數的有效數字)
19.口袋里有紅、綠、黃三種顏色的球,其中有紅球4個,綠球5個,任意摸出1 個綠球的概率是 ,求摸出一個黃球的概率?
20.如圖,E在直線DF上,B在直線AC上,若∠AGB=∠EHF,∠ C=∠D,試判斷∠A與∠F的關系,并說明理由.
四、(每小題10分,共20分)
21.先化簡,再求值 ,其中
22.如圖,已知CD⊥AB,EF⊥AB,垂足分別為D、F,∠1=∠2,試判斷DG與BC的位置關系,并說明理由。
五、(本題12分)
23.如圖,已知AB∥D E,AB=DE,AF=DC,請問圖中有哪幾對全等三角形?請任選一對給予證明
六、(本題12分)
24.如圖,由小正方形組成的L形圖中,請你用三種方法分別在下圖中添畫一個小正方形,使它成為一個軸對稱圖形.
七、(本題12分)
25.張華上午8點騎自行車外出辦事,如圖表示他離家的距離S(千米)與所用時間 (小時)之間的函數圖象.根據這個圖象回答下列問題:
(1)張華何時休息?休息了多少時間?這時離家多遠?
(2)他何時到達目的地?在那里逗留了多長時間?目的地離家多遠?
(3)他何時返回?何時到家?返回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八、(本題14分)
26.如圖,在 △ABC中,AC=BC,∠ACB=900,D是AC上一點,且AE垂直BD的延長線于E,又AE= BD.求證:BD是∠ABC的平分線.
備用題:
1.下列四個圖形中,不是軸對稱圖形的是 ( )
2.若2x+5y-3=0,則4x?32y的值為()
A.6 B.8 C.9 D.16
3.如圖,已知AB∥DE,∠ABC=800,∠CDE=1400,
則∠BCD=_______.
4.一根竹竿長3.649米,精確到十分位是 米.
5.口袋里裝有20個球,其中紅球數是白球數的2倍,其余為黑球,甲從袋中任意摸出1個球,若為紅球則甲獲勝;甲把摸出的球放回袋中,乙也從袋中任意摸出1個球,若為黑球則乙獲勝,若游戲對雙方公平,試問黑球數應為多少只?
6.在△ABC中,AD是BC邊的中線,試說明:AB+AC>2AD
參考答案:
18.1141.6歲,不可能,有效數字為1,1,4,1,6.
19.共有15個球,黃球6個,摸出1個黃球的概率是 .
20.∠A=∠F.理由:因為∠AGB=∠DGF,∠AGB=∠EHF,
所以∠DGF=∠EHF,所以BD∥CE,所以∠C=∠ABD,
又∠C=∠D,所以∠D=∠ABD,所以DF∥AC,所以∠A=∠F.
四. 21.原式化簡結果為: ,當 時,原式的 值為 .
22.DG∥BC. 理由是:
七. 25.(1)從圖中可以看出休息時間是從9:00到9:30;休息了半個小時;這時離家15千米.
(2)張華11:00到達目的地;在那里逗留了1個小時,目的地離家30千米.
(3)他12:00返回;14 :00到家;返回時用了2個小時,行了30千米,返回時的平均速度為 (千米/時) 答:張華返回時的平均速度為15千米/時.
八. 26.如圖,延長BC交AE的延長線于點F,
在△ACF和△BCD中,∠FAC=900-∠F=∠DBC,AC=BC,∠ACF=∠BCD=Rt∠,
∴△ACF≌△BCD(ASA).∴AF=BD.又AE= BD,即AE= AF.∴AE=F E.
在△ABE和△FBE中,AE=FE, ∠AEB=∠FEB=Rt∠,BE=BE,∴△ABE≌△FBE(SAS)
∴∠ABE=∠FBE.即BD是∠ABC的平分線.
備用題:
1.(D);2.(B);3. 400; 4. 3.6;
5.設袋中有白球 個,則紅球有2 個,黑球為(20-3 )個,
袋中共有20個球,則甲獲勝的可能為 ,乙獲勝的可能為 ,
根據游戲對雙方公平,則有 = ,解得 =4,則20-3 =8
答:袋中黑球應有8只.
課堂臨時報佛腳,不如課前預習好。課堂臨時報佛腳,不如課前預習好。其實任何學科都是一樣的,學習任何一門學科,勤奮是最好的學習 方法 ,沒有之一。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數學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
概率
一、事件:
1、事件分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確定事件。
2、必然事件:事先就能肯定一定會發生的事件。也就是指該事件每次一定發生,不可能不發生,即發生的可能是100%(或1)。
3、不可能事件:事先就能肯定一定不會發生的事件。也就是指該事件每次都完全沒有機會發生,即發生的可能性為零。
4、不確定事件:事先無法肯定會不會發生的事件,也就是說該事件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即發生的可能性在0和1之間。
二、等可能性:是指幾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相等。
1、概率:是反映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量,它是一個比例數,一般用P來表示,P(A)=事件A可能出現的結果數/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數。
2、必然事件發生的概率為1,記作P(必然事件)=1;
3、不可能事件發生的概率為0,記作P(不可能事件)=0;
4、不確定事件發生的概率在0—1之間,記作0
三、幾何概率
1、事件A發生的概率等于此事件A發生的可能結果所組成的面積(用尺譽SA表示)除以所有可能結果組成圖形的面積(用S全表示),所以幾何概率公式可表示為P(A)=SA/S全,這是因為事件發生在每個單位面積上的概率是相同的。
2、求幾何概率:
(1)首先分析事件所占的面積與總面積的關系;
(2)然后計算出各部分的面積;
(3)最后代入公式求出幾何概率。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
篇一:直陵歲段線、射線、線段
(1)直線、射線、線段的表示方法
①直線:用一個小寫字母表示,如:直線l,或用兩個大寫字母(直線上的)表示,如直線AB.
②射線:是直線的一部分,用一個小寫字母表示,如:射線l;用兩個大寫字母表示,端點在前,如:射線OA.注意:用兩個字母表示時,端點的字母放在前邊.
③線段:線段是直線的一部分,用一個雀掘小寫字母表示,如線段a;用兩個表示端點的字母表示,如:線段AB(或線段BA)。
(2)點與直線的位置關系:
①點經過直線,說明點在直線上;
②點不經過直線,說明點在直線外。
篇二:兩點間的距離
(1)兩點間的距離:連接兩點間的線段的長度叫兩點間的距離。
(2)平面上任意兩點間都有一定距離,它指的是連接這兩點的線段的長度,學習此概念時,注意強調最后的兩個字“長度”,也就是說,它是一個量,有大小,區別于線段,線段是圖形.線段的長度才是兩點的距離.可以說畫線段,但不能說畫距離。
篇三:正方體
(1)對于此類問題一般方法是用紙按圖的樣子折疊后可以解決,或是在對展開圖理解的基礎上直接想象.
(2)從實物出發,結合具體的問題,辨析幾何體的展開圖,通過結合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轉化,建立空間觀念,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
(3)正方體的展開圖有11種情況,分析平面展開圖的各種情況后再認真確定哪兩個面的對面.
篇四: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定義:使一元一次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等式左右兩邊相等。
13、解一元一次方程:
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驟
去分母、去括號、移項、合并同類項、系數化為1,這僅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驟,針對方程的特點,靈活應用,各種步驟都是為使方程逐漸向x=a形式轉化。
2.解一元一次方程時先觀察方程的形式和特點,若有分母一般先去分母;若既有分母又有括號,且括號外的項在乘括號內各項后能消去分母,就先去括號。
3.在解類似于“ax+bx=c”的方程時,將方程左邊,按合并同類項的方法并為一項即(a+b)x=c。
使方程逐漸轉化為ax=b的最簡形式體現化歸思想。
將ax=b系數化為1時,要準確計算,一弄清求x時,方程兩邊除以的是a還是b,尤其a為分數時;二要準確判斷符號,a、b同號x為正,a、b異號x為負。
14、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
1.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的類型
(1)探索規律型問題;
(2)數字問題;
(3)銷售問題(利潤=售價﹣進價,利潤率=利潤進價×100%);
(4)工程問題(①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數×時間;②如果一件工作分幾個階段完成,那么各階段的工作量的和=工作總量);
(5)行程問題(路程=速度×時間);
(6)等值變換問題;
(7)和,差,倍,分問題;
(8)分配問題;
(9)比賽積分問題;
(10)水流航行問題(順水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2.利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思路:
首先審題找出題中的未知量和所有的已知量,直接設要求的未知量或間接設一關鍵的未知量為x,然后用含x的式子表示相關的量,找出之間的相等關系列方程、求解、作答,即設、列、解、答。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的五個步驟
(1)審:仔細審題,確定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它們之間的等量關系.
(2)設:設未知數(x),根據實際情況,可設直接未知數(問什么設什么),也可設間接未知數.
(3)列:根據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4)解:解方程,求得未知數的值.
(5)答:檢驗未知數的值是否正確,是否符合題意,完整地寫出答句.
七年級下冊數學期末復習計劃
復習目標(包括重點難點)
針對全班的學習程度,初步把復習目標定為盡力提高全班學生學習成績,提高優良率和平均分,提高學生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復習重點難點:
第五章重點:復習-平面內兩條直線的相交和平行的位置關系,以及相交平行的綜合應用。難點:垂直、平行的性質和判定的綜合應用。第六章重點:在平面直角坐標糸中,由已知點的坐標確定這一點的位置,由已知點的位置確定這一點的坐標和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應用。難點:建立坐標平面內點與有序實數對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和由坐標變化探求圖形之間的變化。
第七章重點:平面直角坐標系,重點是理解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有關概念,會畫平面直角坐標系,能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根據坐標找出點,由點找出坐標;加深對數形結合思想的體會。難點是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實際應用。
第八章重點:二元一次方程組及相關概念,消元思想和代入法、加減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難點:以方程組為分析問題、解決含有多個未知數的問題。
第九章重點: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及應用。難點: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和應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解決實際問題。
第十章重點: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
難點:樣本的抽取,頻數分布直方圖的畫法。
復習策略(措施)
預設1.“先分后總”的復習策略,先按章復習,后匯總復習;
2.“邊學邊練”的策略,在復習知識的同時,緊緊抓住練這個環節;
3.“環節檢測”的策略,每復習一個環節,就檢測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3.“仿真模擬”的復習策略,在總復習中,進行幾次仿真測試,來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4.及時“總結歸納”的策略,對于一個知識環節或相聯系的知識點,要及時進行歸納與總結,讓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初一數學下冊北師大版知識點相關文章:
★北師大版初一下冊數學知識點復習總結
★北師大版七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北師大版
★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北師大版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
★北師大七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
★七年級數學下北師大版知識點
★初一數學知識點北師大版
★北師大初中數學知識點下冊
★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數學復習提綱
這篇關于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數學期末試卷及答案大全,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細心填一填(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直接把答案填在題中的橫線上)
1.如圖,在直線a、b、c中,a∥b,若∠1=700,則∠2=___________.
2.如圖,直線AB與CD相交于點O,OE⊥CD,∠BOD=1200,則∠AOE=_______.
3.如圖,在△ABC中,∠B,∠C的平分線交于點O,若∠A=60°,則∠BOC=_______度.
c
4.如圖,是根據某鎮2004年至2008年工業生產總值繪制的折線統計圖,觀察統計圖可得:增長幅度的年份比它的前一年增加 億元.
5.把點P(2,-1)向右平移3個單位長度后得到點P 的坐標是_______.
6.已知點A(3,-4),則點A到y軸的距離是_________.
7. 等腰三角形兩條邊的長分別為7、3,那么它的第三邊的長是_________.
8.關于 的方程 的解是非負數,則 的取值范圍是 .
9.“ 的一半與2的差不大于 ”所對應的不等式是 .
10.在一個樣本中,50個數據分別落在5個小組內,第1、3、4、5小組的頻數分別
是神族掘3,19,15,穗畝5,則第2小組的頻數是_______.
11. 寫出一個以 為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組是___________.
12. 如圖,下列用黑白兩種正方形進行鑲嵌的圖案中,第n個圖案白色正方形有_______個.
七年級數學 共6頁,第1頁
二、精心選一選(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且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把正確選項的字母填入該題的括號內)
13.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1,1)在(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14.以下適合全面調查的是( )
A.了解全國七年級學生的視力情況 B.了解一批燈泡的使用壽命
C.了解一個班級的數學考試成績 D.了解涵江區的家庭人均收入
15.已知a>b,則下列不等式正確的是( )
A. 2a>2b B .-2a >-2b C.2-a >2-b D. >
16.關于x、y的方程組 的解為 ,則 的值是( )
A.-2 B .-1 C.0 D.1
17. 如圖 點E在AC的延長線上,下列條件中能判斷AB∥CD的是( )
A. ∠3=∠4 B. ∠1=∠2 C. ∠D=∠DCE D.∠D+∠ACD=1800
第17題 第18題
18.如圖,在△ABC中,∠A=50°,D、E分別是AB、AC邊上的點,沿著DE剪下三角形的一角,得到四邊形BCED,那么∠1+∠2等于( )
A. 120 0 B. 150 0 C. 220 0 D. 230 0
三.耐心做一做(本大題共11小題,共90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9.(6分)解方程組: 20.(6分)解不等式組:
并把解集在數軸上表示出來。
七年級數學 共6頁,第2頁
21.(6分)如圖,用4個相同的小長方形與1個小正方形鑲嵌成正方形圖案,已知該圖案的周長為28,小正方形的周長為12,若用x、y表示長方形的兩邊的長(x>y),求x、y的值。
22.(8分)如圖,BC與DE相交于O點,給出下列三個論斷:①∠B=∠E,②AB∥DE,③BC∥EF.
請以其中的兩個論斷為條件,一個論斷為結論,編一道證明題,并加以證明。
已知: (填序號)
求證: (填游核序號)
證明:
23. (8分)(1)如圖1,將一副三角板疊放在一起,使兩條直角邊分別重合,AB與CD相交于E.
求:∠AEC的度數;
(2)如圖2,△COD保持不動,把△AOB繞著點O旋轉,使得AO∥CD,求∠AOC的度數。
七年級數學 共6頁,第3頁(背面還有試題)
24.(8分)學習了統計知識后,小剛就本班同學的上學方式進行了一次調查統計.圖1和圖2是他通過采集數據后,繪制的兩幅不完整的統計圖。請你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問題:
(1)求該班的學生人數;
(2)在圖1中,將表示“步行”的部
分補充完整;
(3)在圖2中,計算出“步行”、
“騎車”部分所對應的百分比;
(4)如果全年級共500名同學,請你
估算全年級步行上學的學生人數。
25.(8分)一次數學測驗,共25道選擇題,評分標準為:答對一道題得4分,答錯一道題得-1分,沒答得0分。某個同學有1道題沒答,若想要分數不低于80分,那么他至少要答對多少道題?
26. (8分) 如圖,在△ABC中,D、E分別是AB、AC邊上的點,沿著DE折疊三角形,頂點A恰好落在點C(點A )處,且∠B=∠BCD.
(1)判斷△ABC的形狀,并說明理由;
(2)求證:DE∥BC。
七年級數學 共6頁,第4頁
27.(10分)下列圖形是用釘子把橡皮筋緊釘在墻壁上而成的,其中AB∥CD.
⑴ 如圖1,若∠A=30 、∠C=50 ,則∠AEC=_________;
⑵ 如圖2,若∠A=x 、∠C=y ,則∠AEC= (用含x 、y 的式子表示);
⑶ 如圖3,若∠A=m 、∠C=n ,那么∠AEC與m 、n 之間有什么數量關系?請加以證明。
28.(10分)如圖,長方形OABC中,O為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原點,點A、C的坐標分別為
A(3,0)、C(0,2),點B在第一象限。
(1) 寫出點B的坐標;
(2) 若過點C的直線交長方形的0A邊于點D,且把長方形OABC的周長分成2 :3兩部分,求點D的坐標;
(3) 如果將(2)中的線段CD向下平移3個單位長度,得到對應線段C D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畫出三角形CD C ,并求出它的面積。
七年級數學 共6頁,第5頁
29.(12分)某商場第1次用39萬元購進A、B兩種商品,銷售完后獲得利潤6萬元,它們的進價和售價如下表:
(總利潤=單件利潤×銷售量)
(1)該商場第1次購進A、B兩種商品各多少件?
(2)商場第2次以原價購進A、B兩種商品,購進B商品的件數不變,而購進A商品的件數是第1次的2倍,A商品按原價銷售,而B商品打折銷售,若兩種商品銷售完畢,要使得第2次經營活動獲得利潤不少于75000元,則B種商品最低售價為每件多少元?
七年級數學 共6頁,第6頁
七年級數學下學期末質檢參考答案(評分細則)
一:1. 70 2. 30 3. 120 4.20 5. P (5,-1) 6. 3 7. 7 8. m ≥-1
9. 10. 8 11. (答案不) 12. 3n+1
二: 13. B 14. C 15. A 16. C 17. B 18. D
三:19. 解方程組: 20.解不等式組:
并把解集在數軸上表示出來
解: ②+①得:6x=66, x=11 ……2分 解:解不等式①得:x<4 ……2分
把x=11代入①得:3×11+2y=47……4分 解不等式②得:x>1 ……4分
y=7 ……5分 所以原不等式組的解集為:1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是 ……6分 ……6分
21.解:根據題意得: ……3分 解得 ……6分
22.有三種:
第1種: 第2種: 第3種:
已知:①、② 已知:①、③ 已知:②、③
求證:③ …3分 求證:② …3分 求證:① …3分
證明:∵AB∥DE …4分 證明:∵BC∥EF …4分 證明:∵AB∥DE …4分
∴∠B=∠DOC…5分 ∴∠DOC=∠E…5分 ∴∠B=∠DOC …5分
又∵∠B=∠E …6分 又∵∠B=∠E …6分 ∵BC∥DE …6分
∴∠DOC=∠E…7分 ∴∠B=∠DOC…7分 ∴∠DOC=∠E …7分
∴BC∥DE …8分 ∴AB∥DE …8分 ∴∠B=∠E …8分
23. 解:(1)∵∠OAB=∠C+∠AEC …1分 (2)∵AO∥CD …5分
∠OAB=60 ,∠C=45 …2分 ∴∠AOC=∠C…6分
∴60 =45 +∠AEC …3分 又∵∠C=45 …7分
∴∠AEC=15 …4分 ∴∠AOC=45 …8分
24.每小題2分(1) 40名 (2) 8名 (3)步行20%、騎車30% (4)500×20%=100(名)
25.解:設這位同學答對x道題。 ……1分 根據題意得:4x-(25-1-x)≥80 ……4分
解得x≥ ,不等式的最小整數解是21,…7分 所以這位同學至少要答對21題。…8分
26. (1) △ABC是直角三角形。……1分
∵∠ACB=∠ACD+∠BCD ∠ACD=∠A ,∠BCD=∠B ∴∠ACB=∠A+∠B ……3分
又∵∠ACB+∠A+∠B=180 ……4分 ∴2∠ACB==180 , ∠ACB==90 ……5分
(2)由(1)可知:∠ACB==90 , ∵∠DEA=∠DEC= 180 =90 ……6分
∴∠DEA=∠ACB……7分 ∴DE∥BC……8分
27. 第(1)、(2)題,每小題2分,第(3)小題6分
(1) ∠AEC=80 , (2) ∠AEC=360 -x -y
(3)∠AEC= n - m …2分
證明: ∵AB∥CD, ∠C=n …3分 ∴∠EFB= ∠C=n …4分
又∵∠EFB=∠A+∠AEC,∠A=m …5分 ∴n = m +∠AEC
∴∠AEC= n - m …6分
28.(1)B(3,2)…2分
(2)長方形OABC的周長為10. …3分
點D在OA邊上,把長方形OABC的周長
分成2 :3兩部分。 ∵OC+OA=5<6 ∴只能OC+OD=4
又∵OC=2 ∴OD=4-2=2 D(2,0) …5分
(3)三角形C D C 如圖…7分
CC =3 D (2,-3) …8分
三角形C D C 的面積為: …10分
29.解:(1)設購進A種商品x件,B種商品y件。……1分
根據題意得: ……4分
解得: ……6分 所以購進A種商品200件,B種商品150件。……7分
(2)設B種商品的售價為m元/件。……8分
根據題意得: ……10分
解得:m≥1100……11分
答:B種商品的最低售價為1100元/件。……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