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研記錄?三年級語文組教研活動紀要11活動主題:語文課更應返樸歸真學習的具體內容:一、問題的提出:語文課堂,怎樣上出“語文味”,特別是在過分強調“人文性”的今天,如何讓學生走進文本,常常是我們忽視的――沒有真正走進去,品讀課文語言,理解文字背后的廣大空間。一味的去追求所謂的精彩,什么課都想感動天感動地。那么,小學語文教研記錄?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很多教師為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結合學生實際,探索出適應教學改革的課堂教學模式,以提高課堂教學藝術,抓好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就是其中的一方面。
1. 小學語文教研組記錄
三年級語文組教研活動記錄7教研內容:在反思中進步 在評課中成長活動過程:一、由戴蓓主任做《在反思中進步 在評課中成長》的專題講座(一)反思重點——課堂教學關鍵詞:教學觀念 教學行為 學生的表現(二)課前準備和課余練習——反思的基點關鍵詞:教學目標 達成高度 準確的定位(三)學習觀摩——反思的生長點(四)開展對話——反思的要點(五)勇于否定——反思的難點反思的內容:1. 教學行為是否達到教學目標。
2. 教學活動是否“溝通”和“合作”。3. 是否創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4. 教學過程是否存在著“內存”。5. 教學過程是否迸發出“智慧的火花”6. 是否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
7. 是否存在著“偽探究”反思的方法:1. 思教學效果2. 思自己的行為3. 思成功之處4. 思教學不足5. 思改進措施6. 思再教設計(三)進行教學反思的注意事項1.不要與說客混淆2.注意反思的“落腳點”3.注意反思的“系統化”4.注意反思的“實踐性”5.注意反思的發展性。(四)關于評課三年級語文組教研活動記錄8活動主題: 《放飛蜻蜓》集體備課活動過程:1、解讀教材:這是一篇充滿情趣的故事。
描寫了一群小朋友在陶行知先生的幫助下了解到蜻蜓的相關知識,認識到蜻蜓是人類的朋友,并在陶先生的勸導下把捕捉到的蜻蜓放飛掉的故事,告訴我們必須愛護益蟲的道理,是富有啟迪意義的好教材。
三年級語文組教研活動記錄7
教研內容:在反思中進步在評課中成長
活動過程:
一、由戴蓓主任做《在反思中進步在評課中成長》的專題講座
(一)反思重點——課堂教學
關鍵詞:教學觀念教學行為學生的表現
(二)課前準備和課余練習——反思的基點
關鍵詞:教學目標 達成高度 準確的定位
(三)學習觀摩——反思的生長點
(四)開展對話——反思的要點
(五)勇于否定——反思的難點
反思的內容:
1. 教學行為是否達到教學目標。
2. 教學活動是否“溝通”和“合作”。
3. 是否創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4. 教學過程是否存在著“內存”。
5. 教學過程是否迸發出“智慧的火花”
6. 是否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
7. 是否存在著“偽探究”
反思的方法:
1. 思教學效果
2. 思自己的行為
3. 思成功之處
4. 思教學不足
5. 思改進措施
6. 思再教設計
(三)進行教學反思的注意事項
1.不要與說客混淆
2.注意反思的“落腳點”
3.注意反思的“系統化”
4.注意反思的“實踐性”
5.注意反思的發展性。
(四)關于評課
三年級語文組教研活動記錄8
活動主題: 《放飛蜻蜓》集體備課
活動過程:
1、解讀教材:這是一篇充滿情趣的故事。描寫了一群小朋友在陶行知先生的幫助下了解到蜻蜓的相關知識,認識到蜻蜓是人類的朋友,并在陶先生的勸導下把捕捉到的蜻蜓放飛掉的故事,告訴我們必須愛護益蟲的道理,是富有啟迪意義的好教材。
為了落實國家的雙減政策,真正給學生減負,語文教研組全體成員就如何科學合理的布置作業召開了專門的研討會。
武培培老師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現在很多語文老師布置作業都是抄寫字詞、總結中心思想、抄寫課文等,千篇一律,不僅學生厭煩,家長怨聲載道,教師也苦不堪言,學生不多抄幾遍記不住,可是這樣做,有時效果不佳,由于數量龐大,學生為了完成任務不講究質量,以至于形成不好的習慣,很難改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布置作業要少而精,減輕學生負擔,不能搞題海戰術,要嚴格限定數量,及時檢查糾正,保證質量。
李巧云老師談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業分層就是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難易不同、數量不等的課后作業,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通過回憶課堂學習、獨立思考,保質保量完成作業,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得到鞏固和深化,教師的教學也能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段改團老師認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分層次布置作業讓每個孩子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起跑點。北師大教授程曉棠對此說道:“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需要實施教學和作業,沒有什么不公平的,美國大多數學校都是這樣做的。”我覺得這樣做效果還是不錯的。
何霞老師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對作業是否感興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作業內容是否有趣。
城西小學教研活動暨校本教研活動記錄表
二
項目名稱
六年級語文教研活動:集體備課《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
活動時間
2017.3.21
活動地址
六年級教師辦公室
參與人員
周海鷗、金曉錨、朱新英、謝海珍、厲孫
【教學預設】
一、開門見山,直接導入課題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受篇章結構
1.自由朗讀課文。
2.了解“例證觀點”的結構。(3—6自然段)
●過渡:這樣的說法,我們課文中第二段就有。
(2)了解三個事例的總起。(第2自然段)
出示課文第二自然段。
A.自由讀。你覺得哪個地方特別有趣?
理解句子:最后把“?”拉直變成“!”
a.理解句中的“?”,延伸理解事例中的“?”。
b.理解句中的“!”,延伸理解事例中的“!”。
C.“拉直”相對應的文字就是——(不斷發問,不斷解決疑問,追根求源)
d.小結,理解“見微知著”。
利用“見微知著”朗讀齊讀第二自然段。
也就是說,見微知著就是——齊讀(從細小的……找到了真理)
B.小結,文中的三個事例,都是緊緊圍繞這段話進行論證的,可以說,第二自然段就是三個事例的(板書:總起)。(寫上自然段序號)
●過渡:按照平常的習慣,有總起,一般還會有——“總結”。看看,第六自然段是不是。(是)
(3)了解三個事例的總結。
以上就是小學語文教研記錄的全部內容,城西小學教研活動暨校本教研活動記錄表 二 項目名稱 六年級語文教研活動:集體備課《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活動時間 2017.3.21 活動地址 六年級教師辦公室 參與人員 周海鷗、金曉錨 、朱新英、謝海珍、厲孫 【教學預設】一、 開門見山,直接導入課題 齊讀課題。二、初讀課文,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