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物理同步練習?對于八年級下冊的物理、數學和化學,選擇適當的課外習題非常重要,可以幫助鞏固課堂知識并提高解題能力。以下是針對這三個科目的推薦:一、物理 同步練習冊:選擇與教材同步的練習冊,如人教版《物理同步練習》,這些練習冊通常按照教材章節編排,題目涵蓋知識點全面,難度適中,適合課后復習和自我檢測。那么,八年級下冊物理同步練習?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浮力=v排液x液體的密度xg=9.8N
v銅球=v排液=980cm的立方
m銅球=980cm的立方x8.9*10^3kg/m3=872.2g
G=mg=87.22N
87.22N>43N
所以是空心的
43N=4300g
V銅=m/密度=483cm的立方
V空心=V銅球-V銅=497cm的立方
二、歐姆定律及其應用課堂同步練習
1、歐姆定律是 國物理學家 在19世紀初期經過大量實驗得出的,它的內容是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 成正比,跟導體的成反比。
2、電阻 =4 , =6 ,它們串聯總電阻為,它們并聯總電阻為。
3、小剛學習了“歐姆定律”之后,為了了解鉛筆芯電阻大小,他在一支鉛筆芯兩端加了3V的電壓,測出通過鉛筆芯的電流是150mA,則該鉛筆芯的電阻為;當加在這支鉛筆芯兩端的電壓增大到6V時,通過它的電流是mA。
4、對于歐姆定律公式I=U/R,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B.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其兩端的電阻成正比
C.導體的電阻與加在其兩端的電壓成正比D.導體的電阻與通過其中的電流成反比
5、某導體兩端電壓為6V時,通過它的電流為0.5A,當它兩端的電壓為12V,通過它的電流為( )
A.1A B.0.25AC.1.5AD.5A
6、關于學校的教室電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學校的燈都開時總電阻最大 B.學校的燈都不開時總電阻最大
C.每多一個教室開燈,學校的干路總電流會變大
D.每多一個教室開燈,學校的干路總電流就會變小
7、有兩個電阻, =4 , =6 ,如果把它們串聯在電路中,通過它們的電流分別為 , ,它們兩端的電壓分別為 , ;則 : ,: 分別為( )
A.1:12:3B.2:3 1:1 C.1:11:1D. 2:32:3
8、通過導體a、b的電流隨電壓的變化情況如圖8所示,則導體a、b的電阻相比較()
A. >Rb B. =RbC. <Rb D.無法確定
9、一段均勻的電阻線,接在6V的電源上,通過它們的電流為200mA.若將這段電阻線等分成3段后,并聯接在原電源上,則此時電路中的總電流為( )
A.600mA B.0.18 A C.1.8 AD.1.2A
圖8圖10圖11
10、如圖10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不變,閉合開關S,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動時( )
A.電流表示數變大,電壓表示數變大 B.電流表示數變小,電壓表示數變小
C.電流表示數變大,電壓表示數變小 D.電流表示數變小,電壓表示數變大
11、在圖11電路中, =10 , =20 ,閉合開關后,電流表的示數為0.3A,求:
(1) 電阻 兩端的電壓是多少?
(2)通過 的電流是多少?
二、歐姆定律及其應用課堂同步練習課堂同步練習(答案)
1、德 ; 歐姆 ; 電壓 ; 電阻
2、10 ; 2.4
3、20 ; 300
4、A5、A6、BC7、A8、C9、C10、A
11、(1)3V(2)0.15A
4
.某學生的家也在這條公路線上,離學校1.8千米,平時以均勻的速度騎車上學需要6分鐘,
這次他準備用同樣的速度騎自行車從學校前往這家工廠,則需要多少時間?
5.一輛汽車以15米/秒的速度作勻速直線運動,
求:①
汽車在10分鐘內運動多少路程?
同步練習是學習過程中練習使用的。而五三一般是學完以后來鞏固提高用的。
即“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習題冊。是高中生的刷經驗的副本,基本一年一更,支持散買和整套批發,送熊孩子必備佳品。有多種版本,已經分不清正版盜版,自稱高中必備書目之一。但封面一般被廣大網友用來做表情包。
1、一個物體受到同一直線上兩個力F1、F2的作用,其中F1=30牛,F2=40牛,求這兩個力的合力?方向怎樣?(4分)
2、邊長為8厘米的正方體鐵塊放在一個面積為100厘米2的水平桌面上,求:桌面受到的壓強?(5分)(ρ鐵=7.9×103千克/米3)
3、如圖,水平桌面上有一容器重10牛,倒入14千克的水后剛好裝滿容器,容器的底面積為500厘米2,圖 中h1 =20厘米、h2=5厘米,求:(1)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力和壓強(2)容器對地面的壓力和壓強?(8分)
以上就是八年級下冊物理同步練習的全部內容,初二物理聲現象同步練習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48分)1.發聲體都是在 著,發聲停止的物體不再 。2.聲音在15 ℃的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 。3.聲音不僅能在空氣中傳播,而且也能在 、 中傳播。4.登上月球的宇航員,既使相距很近也只能靠無給電交談,這是因為 。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