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銨的化學式怎么寫?一、氯化銨化學式:ClH4N分子量:53.49 二、物理性質 氯化銨 性質 熔點 340 °C (subl.) (lit.)沸點 100 °C750 mm Hg 密度 1.52 蒸氣密度1.9 (vs air)蒸氣壓1 mm Hg ( 160.4 °C)三、氯化銨(簡稱“氯銨”,又稱鹵砂,化學式:NH4Cl)為無色立方晶體或白色結晶粉末。味咸涼而微苦,那么,氯化銨的化學式怎么寫?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氯化銨的化學式為NH4Cl。
氯化銨(氯銨)是指鹽酸的銨鹽,多為制堿工業的副產品。含氮24%~26%,呈白色或略帶黃色的方形或八面體小結晶,有粉狀和粒狀兩種劑型,粒狀氯化銨不易吸濕,易儲存,而粉狀氯化銨較多用作生產復肥的基礎肥料。
屬生理酸性肥料,因含氯較多而不宜在酸性土和鹽堿土上施用,不宜用作種肥、秧田肥或葉面肥,也不宜在忌氯作物(如煙草、馬鈴薯、柑橘、茶樹等)上施用。氯化銨用于稻田肥效較高而且穩定,因為C1既可抑制稻田硝化作用,又有利于水稻莖稈纖維形成,增加韌性,減少水稻倒伏和病蟲侵襲。
氯化銨 化學式NH4Cl。
化學性質:
1.水溶液呈弱酸性,加熱時酸性增強。對黑色金屬和其它金屬有腐蝕性,特別對銅腐蝕更大,對生鐵無腐蝕作用;將氨氣與氯化氫氣體混合,會有白煙生成,白煙即為氯化銨;
2.受熱易分解:
用途:
1、氯化銨可用作原料,制造干電池和蓄電池、其他銨鹽、電鍍添加劑、金屬焊接助熔劑;
2、氯化銨用作染色助劑,也用于鍍錫和鍍鋅、鞣革、醫藥、制蠟燭、黏合劑、滲鉻、精密鑄造;
3、氯化銨用于醫藥、干電池、織物印染、洗滌劑;
擴展資料:
危險性概述
對皮膚、粘膜有刺激性,可引起肝腎功能損害,誘發肝昏迷,造成氮質血癥和代謝性酸中毒等。健康人應用50g 氯化銨可致重度中毒,有肝病、腎病、慢性心臟病的患者,5g即可引起嚴重中毒。
口服中毒引起化學性胃炎,嚴重者由于血氨顯著增高,誘發肝昏迷。嚴重中毒時造成肝、腎損害,出現代謝性酸中毒,同時支氣管分泌物大量增加。職業性接觸,可引起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和灼傷。
慢性影響:經常性接觸氯化銨,可引起眼結膜及呼吸道粘膜慢性炎癥。因此,使用氯化銨時應該加強防護,佩戴必要的防護工具。
氯化銨的化學式為NH?Cl。
氯化銨的性質
水溶液呈弱酸性,加熱時酸性增強。對黑色金屬和其它金屬有腐蝕性,特別對銅腐蝕更大,對生鐵無腐蝕作用。
該產品主要有兩種生產工藝:一是用中國著名科學家侯德榜發明的侯氏制堿法,同時生產純堿和氯化銨兩種產品;二是生產碳酸鉀等鉀鹽的副產品。氯化銨很容易結塊,通常用添加防結塊劑的方式來防止產品結塊。
二、氯化銨的注意事項
1、氯化銨應該存放在通風良好的干燥環境中,并切勿在高溫、潮濕、日光直射的條件下儲存。如果存放環境不合適,建議選擇密封的包裝或存放于倉庫之類設計良好的地方。
2、氯化銨的儲存、運輸都應遵循相關的工業標準和規定。在搬運氯化銨時不得硬拉硬拖、碾壓、隨意堆放等行為。
3、在氯化銨使用過程中,也要注意其本身具有刺激性氣味,應在通風的室內進行加工或操作,并采用防護措施,避免接觸和吸入有害物質。
氯化銨的應用領域:
1、用作砷礦物的抑制劑
為了解決鉛、鋅精礦中砷超標的問題,在鉛、鋅粗、精選作業中,分別加入氯化銨,可以降低了鉛、鋅精礦中砷的含量。
氯化銨的化學式為NH4Cl。
氯化銨(氯銨)是指鹽酸的銨鹽,多為制堿工業的副產品。含氮24%~26%,呈白色或略帶黃色的方形或八面體小結晶,有粉狀和粒狀兩種劑型,粒狀氯化銨不易吸濕,易儲存,而粉狀氯化銨較多用作生產復肥的基礎肥料。
屬生理酸性肥料,因含氯較多而不宜在酸性土和鹽堿土上施用,不宜用作種肥、秧田肥或葉面肥,也不宜在忌氯作物(如煙草、馬鈴薯、柑橘、茶樹等)上施用。氯化銨用于稻田肥效較高而且穩定,因為C1既可抑制稻田硝化作用,又有利于水稻莖稈纖維形成,增加韌性,減少水稻倒伏和病蟲侵襲。
一、氯化銨化學式:ClH4N分子量:53.49
二、物理性質
氯化銨 性質
熔點 340 °C (subl.) (lit.)
沸點 100 °C750 mm Hg
密度 1.52
蒸氣密度1.9 (vs air)
蒸氣壓1 mm Hg ( 160.4 °C)
三、氯化銨(簡稱“氯銨”,又稱鹵砂,化學式:NH4Cl)為無色立方晶體或白色結晶粉末。味咸涼而微苦,酸式鹽。相對密度1.527。易溶于水及乙醇,溶于液氨,不溶于丙酮和乙醚。水溶液呈弱酸性,加熱時酸性增強。加熱至100℃時開始顯著揮發,337.8℃時離解為氨和氯化氫,遇冷后又重新化合生成顆粒極小的氯化銨而呈白色濃煙,不易下沉,也極不易再溶解于水。加熱至350℃升華,沸點520℃。吸濕性小,但在潮濕的陰雨天氣也能吸潮結塊。對黑色金屬和其它金屬有腐蝕性,特別對銅腐蝕更大,對生鐵無腐蝕作用。
以上就是氯化銨的化學式怎么寫的全部內容,氯化銨 化學式NH4Cl,式量53.49。無色立方晶體,密度1.527g/cm3。加熱至593.15K(320℃)升華,易溶于水且吸熱。在水中水解呈微酸性(NH4++H2ONH3·H2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