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語文試卷高二題目及答案 高二語文下冊試卷 語文高二試卷
導語:試題,用于考試的題目,要求按照標準回答。下面是由我整理的關于高二的語文期末試題。歡迎閱讀!
高二期末語文試題
一、(12分,每小題2分)
1、選出下列加點字注音全對的一項()
A.吮吸(shǔn)涎皮(yán)敕造(chì)百無聊賴(lài)
B.訕訕(shàn)庠序(xiáng)儼然(yǎn)少不更事(jīng)
C.折本(shé)干癟(biě)謬種(miù)沸反盈天(fèi)
D.蹙縮(cù)馴熟(xùn)兩靨(yàn)雞豚狗彘(zhì)
2.下列各組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寒暄執著躊躇眾說紛紜 B.慰藉雋永朦朧眼花瞭亂
C.鞭笞賦予縈繞出神入化 D.窟窿穹隆縹緲嘆為觀止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①他的功績仿佛早就為時間所______,他也從不向別人說起自己光榮的過去.
②微生物“偷渡”到太空并在空間繁殖,目前已成為載人航天領域中一個_____解決的嚴重問題.
③一座占地面積相當于600個足球場,融商務貿易、金融會展等功能于一體的地下城剛剛______專家論證,預計6月初破土動工.
A.淹沒亟待經過
B.湮沒急需通過
C.湮沒亟待通過
D.淹沒急需經過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著名的雄辯家,在辯論時常常無所不用其極,或巧妙設喻,或巧設圈套,邏輯嚴謹,酣暢犀利,讓對方無從辯駁.
B、同是儒家學說的代表人物,如果說,孔子給人的感覺是仁者的諄諄教誨,那么孟子給人的感覺就是口若懸河,機智而雄辯.
C、易中天講三國時,不時串用“CEO”“民營企業”等現代詞匯,這些詞匯的串用讓他把枯燥的學術講得生龍活虎,引人入勝.
D、從純文學的角度來講,“90后”的作家的作品確實還顯稚嫩,與那些真正有實力的作家相比,“90后”的作家確實只能望其項背.
5、選出沒有語病的一項()
A.憑借NBA的一部宣傳片,姚明完成了從單純的“體育明星”轉變到“體育、娛樂明星”.
B.山東大學積極采取措施伍返,培養新入校的大學生,力爭在較短時間內解決史學界后繼乏人的狀況.
C.有盡之言能傳無窮之意,訣竅就在“言”是經過精選的,有典型性,能代表或暗示出許多其他的東西.
D.廣電總局任司長點名批評"大嘴"宋祖德,同時強調加強管理的目的是希望建立促進整個影視傳缺橘世媒產業在有序的狀態下進行工作.
6、下列文學常識中有誤的一項是:()
A、《孟子》一書共分為七篇,其中多數為論辯文章.孟子的文章富于雄辯,氣勢充沛,感伏肢情強烈,同時他又善于運用比喻等手法,將抽象道理具體化,使文章引人入勝,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B、曹雪芹,中國清代家,字夢阮,號雪芹.他創作的《紅樓夢》原名《石頭記》是我國古代長篇中現實主義的高峰.《紅樓夢》共120回,前80回為曹雪芹所寫,后40回為高鶚所續.
C、《祝福》選自《吶喊》,作者是魯迅,他的另兩部集是《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是《朝花夕拾》,散文詩集是《野草》,還有雜文17部.
D、海明威是美國現代作家.代表作有《太陽照常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老人與海》等.在《老人與海》中,作者通過主人公桑地亞哥塑造了“硬漢”性格.
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題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7、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數罟不入洿池洿:深
B、養生喪死無憾憾:遺憾
C、雞豚狗彘之蓄蓄:牲畜
D、七十者衣帛食肉衣:穿
8、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寡人之于國也
B、謹庠序之教
C、是寡人之過也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9、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例:樹之以桑
A.非我也,歲也
B.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C.或五十步而后止
D.公與之乘,戰于長勺
10、下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用梁惠王采用移民移粟措施而民不加多的忡忡憂心開篇,提出問題.
B.孟子借題發揮闡述了自己的仁政思想.
C.全文圍繞使“民加多”的話題,巧妙設喻,雖然沒有運用排比與對偶的句式,但語言極有氣勢,節奏感很強.
D.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這個比喻說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與鄰國統治者不顧人民死活沒有本質區別
11、翻譯下列句子(8分):
(1)、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2)、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三、補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填然鼓之,————————,—————————.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2)“————————,—————————,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
四、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題.
紫荊關:真實的歷史
李大偉
出了北京往西,便望到真正的古長城,它破舊而蒼黃,陷落在叢山群峰之間,一副獨語向黃昏的落寞.
走入河北界地,第一站就是紫荊關了.
紫荊關臨拒馬河岸而筑,隔著河岸望去,對岸城墻逶迤,全無南京城墻拔地矗峙的雄觀霸氣,因為拒馬河的寬大,城墻遠了矮了.
拒馬河真寬,再有神臂的強弓手,一箭射不透兩岸,因為久旱,兩側河床滿目是成片的莊稼,只有河心的水勢依然浩浩蕩蕩.夜晚,棲居臨河的石疊小屋中,臥床聆聽嘩嘩水石激蕩聲,襯出風中夜渡的神秘.
北方的河,上寬下窄,河床十倍于河道,形式遠遠大于內容.此情此景,不由讓人浮想聯翩:大水來時,河面暴漲溢岸汪然寬大,上游水挾持一川雄風浩浩蕩蕩洶涌噴瀉,馬過不去,箭射不去,故稱拒馬河.這條河千百年來,就是這樣被水勢硬沖掘開的,鬼斧神工.紫荊關憑河而筑,古時塞外匈奴兵馬,至此勒馬嘶鳴,沿岸徘徊,真京都拱衛!
紫荊關很舊了,拱形關門僅兩人高,一側泄水城門逼人彎腰,歲月的泥沙層層堆積,淹沒了它的城關走道,但城門匾額“河山帶礪”四字,筆力倔強,簡直刀斫斧砍,很憤怒.這是萬歷年的遺跡,也是紫荊關一帶年輕的遺跡了.
紫荊關很破了,城崖的隙縫中都長出荊棘,甚至碗口粗的樹,斜聳.奇怪地是墻上不長半莖纖弱的草,這就是燕趙城關的豪邁氣概.
因為修路,這中炸開了一段城墻,兩千年的文化便從城墻內瓤中花蕾般綻開,一層層地剝給你看.最核心是黃土夯實的,也許是戰國燕趙的城墻;再裹一層雜石砌的,也許是秦始皇派蒙恬發三十萬獄犯譴官,將秦燕趙三國舊城連接重修的長城;再外一層是磚,也許是東漢重修的,表面一層是片馬石,就是明代遺物了.
一層層墻皮蘊藏著一個個時代,裸露出一段段歷史的真實,你可以親手觸摸它,就像那時古人觸摸那時的器物,歷史瞬間變得那么真切實在,用目光用手感而不是憑了耳聞去真空地接觸歷史.歷史這樣一層層顯示給你看的,也只有紫荊關這一段未修的古城墻,越來越多的長城,被現代泥水匠砌上一層嶄新的仿古贗品,歷史的——蒼老破舊被厚厚的掩蓋了.
紫荊關的墻皮是片馬石,這是一種很堅硬耐風雨酸腐的當地巖石,一條條長方形,看看也有幾噸厚重,重疊而上,至今還是那么穩重如磐,暴雨之后一洗如新.明代長城至今完美無損,當歸功于片馬石;在磚石壘的萬中長城中,用片馬石的城墻也是,它比磚砌更硬朗更氣派,這是紫荊關的驕傲.
13、(4分)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寫望到“真正的古長城”,這樣說的根據是什么?
答:根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過25個字)
14、(6分)作者在第三、四、五自然段描寫了拒馬河.
(1)作者為什么寫到了拒馬河?
答: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過20個字)
(2)聯系全文看作者描寫拒馬河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過15個字)
15、(4分)作者在第六、七自然段中寫紫荊關“很舊了”、“很破了”,對此應作怎樣的理解?
答:意在表現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過10個字)
16、(4分)作者寫因修路而炸開的一段城墻的“一層層墻皮”,是為了說明什么?
答:為了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過10個字)
五、17.下面一段廣告存在包括標點在內的語病,請修改.(4分)
①本品是以優質蠶豆、芝麻、川白糖、液體葡萄糖、植物油、辣椒、花椒、甜醬、精鹽等精制而成,②具有香、甜、咸、鮮諸味融為一體,③化渣、怪味無窮,④其獨特的質量與上乘的風味堪稱巴渝地方傳統食品一絕,⑤是居家旅行、休閑、饋贈賓朋好友難得之佳品.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以“布什政府”開頭,作為整個的陳述對象,改寫下面一段話,寫成第一層是因果關系的多重復句.(4分)
巴以沖突能否平息,說到底還是取決于雙方是否有妥協的意愿,布什政府對此并無把握.美方大力推崇“米切爾報告”,甘心敲邊鼓,主要是考慮一旦外交努力失敗,美國可以比較容易推卸責任.
改寫:布什政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9、作文(40分)
“路”、“橋”、“窗”等都是現實社會中常見的事物.它們既有實際意義,又有象征意義.請選擇“路、橋、窗”其中的一個事物,寫一篇作文.
注意:①可以根據其實際意義,也可以根據其象征意義構思.
②文體自選,題目自擬.
③不少于600字.
高二是打基礎的階段,要想高三成績好,高二就得打好基礎。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高二期末語文試卷分析,希望大家喜歡。
一、試卷整體評價
本次考試考察內容基本能涵蓋新課標下全國卷所規定的考點內容。從考點的設置、考察角度和難易安排來說,符合廣安市學生的實際情況,難易程喊滾度適中,具有較好的導向性。命題仍然堅持重基礎,查能力,跟新高考,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的命題思路。現將如下:
二、試題及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1、積累與運用:12——15題考查成語、病句、語言連貫
【試題分析】
選擇題12:對于成語的把握,區分南轅北轍、大相徑庭、背道而馳三個近義成語。
選擇題13:考查語序(定語排序)、成分殘缺(賓語殘缺)、搭配不當(關聯詞搭配不當)。
選擇題14:語言連貫,體裁是議論文,內容是陸游詩與辛棄疾詞的比較。
填空題15:語言連貫。該題結合了圖表分析,2016年成都七中一診模擬題也是采用這種命題方式。內容是分析中國的人口發展趨勢。
【學生答題情況】
學生病句失分率高,語言連貫題因為對題干中的代詞理解有不同,所以失分率也高。
2、文言閱讀:選擇題:4——6題。7題 翻譯題
【試題分析】
斷句、文化常識、文段理解三方面進行考查,難度適中,基本體現文本內容的延伸。翻譯難度值偏大,得分普遍不高。沒有學生得滿分。
【學生答題情況】
學生的翻譯能力較半期有所提升,但因得分點過細且命題上有一些硬傷,并且答案有錯誤,也沒有按照規范的方式賦分(如語句通順沒給分),所以我們嚴格按照該題的給分點打分,結果得分也偏低。文化常識的涉及到上學期所學內容,一部分學生由于遺忘而掉分。斷句得分率高。
3、詩歌鑒賞。第8、9題,簡答題。
【試題分析】
考查課內基本知識及詩歌鑒賞能力,詩歌內容及寫作技巧。難度值不高。
【學生答題情況】
學生該題得分率高,但存在對術語的使用不規范的情況,另外一些學生錯別字多,導致答對而得不了分。
4、社科文閱讀。1——3題,選擇題。
【試題分析】
文章內容緊扣本學期要求讀的名著《紅樓夢》。學生理解上不存在問題。但命題思路上與新高題的思路相距較大。
【學生答題情況】
因第一題、第三題命題不嚴謹,出現多個答案,導致學生出現誤判。這題得分率低,第二題得分率高。
5、閱讀。
【試題分析】
主要考查了人物形象概括、文章結構(重要句段)的作用、情節的理解分析三個考點。難度難居鄭鉛余中。
【學生答題情況】
由于本學期,特別是后半期在著重訓練實用類文體,對有忽視。再加上沒有完全按照全國考卷的結構命制。高考題是與實用類文體都命制,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做其一。但這次沒有實用類文體,所以學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做題沒感覺,特別是情節理解一題,8分,一般只有2分。
6、默寫題。共6分。
【試題分析】以第四冊宋詞為主,另一個為諸子散文。
【學生答題情況】因為是采用理解性默寫,所以背得不一定寫得準確。另外,錯別字特別多,如"須臾"、"酹",這三個字是錯得一踏糊涂。其實這些字在平時學習時已經反復強調過,也多次糾正,但學生仍然犯錯,實在叫老師無語。
7、作文。
【試題分析】新材料作文。借馬云的話,談欣賞問題。這樣已經確定了命題者"三觀"的命題方式,是比較陳舊的方式。但對學生的審題能力要求較高。本學期作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這個方面。我們平時練得很多,學生也基本上能從生活中選取材料表現立意,作文形式上沒有創新。全年級最高58分,最低0分。
【學生答題情況】一是學生審題還存在不少問題,能抓住"欣賞",但忽略了馬云所說欣賞是分兩個方面,有各自的前提的。因此欣賞的含義有不同。結果有跑題偏題現象。二是學生作文內容空泛、言之無物較為激好普遍。三是很多學生仍然不注重書寫,亂涂亂畫情況不少。四是立意簡單,重視語言華美及運用修辭手法,不善于挖掘生活的深層面,內蘊不夠。五是相當一部分同學都是人云亦云,缺少聯系自己生活而生成的獨立見解。六是個性作文很少,這也折射出一個教學中強調"范文"的問題。七是表達方法單一,不能將敘事、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等有機的結合起來。八是部分同學的結構松散,缺乏規范的文章結構。
三、努力方面。
1、狠抓課內文言文基本字詞關,做到一一對應,直譯為主。
2、詩歌鑒賞注意題目、作者、主旨、背景等,全面把握鑒賞。
3、課內默寫錯別字的消滅仍任重道遠。
4、加強、散文的`閱讀。不能完全被功利意識捆綁。
5、對成語仍然采用蠶食政策,對病句要復習與訓練。
6、作文方面:
①針對學生基礎差,平時教學中得加強。反復練習。
②語文老師在作文教學方面要注重大語文教學觀,放得開,收得攏,不拘泥于教材,即要有駕馭教材游刃有余的能力,又要有超越教材縱橫馳騁的開拓精神,開放學生思維的空間,要靠教師的解放,只有教師敢走出這一步,才會有學生的作文生命線。
③引導學生閱讀。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是息息相關的,讀多了自然豐富了內蘊,語感就有了,這樣長期堅持,厚積而薄發,效果定斐然。
④指導學生善于捕捉生活的點滴,注重細節描寫,以小見大的反映生活。
⑤堅決遏止學生"假大空套"式的作文,要言之有物,有真情實感,最忌無病呻吟。
⑥注重個性化作文培養,引導學生寫出自己喜歡的文體形式和語言風格,將佳作之魂魄融于自己的個性之中,一定會出力作。
⑦在作文教學中仍然需要加強書寫訓練。
⑧提高課堂效率,珍視學習和生命的每一分鐘。尤其是布置作業中的重復訓練,勞力而不出效的訓練應堅決糾正,從而為學生留出自己的空間。
四、建議。
①友中不僅有他信力,更應該有自信力。相信本年級,相信本校老師的能力。應該有更高質量的試題來對教學進行指導與檢測,而不去湊熱鬧。本學期我們年級所做語文題都無法較好地檢測老師的教學質量,也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學生認真學習課堂知識的積極性。這是值得注意與改進的事。
②采用網上閱卷,才能更好地對各題情況進行分析,真實而詳盡的數據是才能發現問題的,由此才能更好指導老師教學。
語文學習應注重基礎,不能急于求成。每天李叢制定好計劃,哪怕只做一點兒但只要堅持語文水平就會大有長進。不妨看看高二下語文期末模擬試題,以下僅供參考!
一、語言文字應用(共24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馴服(xùn) 毗鄰(pí) 宅邸(dǐ) 紆尊降貴(xū)
B.痙攣(luán) 商埠(fù) 皺襞(bì) 一哄而上(hòng)
C.犄角(jī) 憂悒(yì) 肖像(xiào) 冰冷砭骨(biān)
D.鬈發(juán) 瞥見(piē) 挨罵(ái) 千刀萬剮(gu)
2.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這棵樹在冬天的夜晚獨自屹立在空曠的田野上,樹葉緊緊合攏起來,像一根空蕩蕩的桅桿樹立在整夜不停地滾動著的大地上。
B.在低垂的、晨光熹微的穹蒼下,幾只寒鴉在禾捆干燥棚的屋脊上酣睡,老爺凝望著綠油油的冬麥地,地里闃無一人,只有幾頭牛犢在田間游蕩。
C.他跨海來到非洲,只身穿越茫茫無際的撒哈拉沙漠,一路奇遇疊出,命運給了他種種啟示,而夢想始終指引他策馬前行。
D.人類忙碌的世界,仿佛停止了一切活動,驀然間它變幻成一座可怖且孤寂的塑相。那時辰,在炎熱炙人的遼闊無垠的天空下,唯有一個無言的大自然和她面對面靜坐著。
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A.千萬不要把的虛構看得簡單了,偉大的虛構,可以洞見一個非凡的世界,這可能是其他文體很難達到的。
B.湯顯祖在《牡丹亭》里詠“如花美眷”,唱“似水流年”,孰不知如花美眷最怕那似水流年,此時哪怕再和美,都可能潛藏著變數與危機。
C.微消費的興起,帶動手機支付以風馳電掣的速度增長。截至2013年2月,使用手機支付的網民數量已達4.5千萬人次。
D.2013年1月發生在陜西富平的農民工下跪討薪事件豈能懸而不決?因為此事涉及2600多名農民工,政府不能讓他們黯然神傷地回家過年。
4.下列各句中,語意明確、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據稱,各大商業銀行限制信用卡在支付寶網上交易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套現可能產
生的呆壞賬風險,為此商業銀行出臺了一系列新措施。
B.雖然中美之間有關軍費預算、亞洲地位的確定等諸多問題對駱家輝相對陌生,不過其
出任駐華大使,表明奧 巴馬政府更關注經貿事務,也更加務實。源:駐大使
C.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在他的中融入了自己獨特的主觀感受、天馬行
哪亂櫻空般的敘述以及陌生化的處理,塑造出了一個既現實又神秘的世界。
D.如果將平均主義 推廣到分配領域,否認人的差異而要求平均分享一切,只會扼的
積極性,不利于社會公平的真正實現,最終阻礙社會的發陪配展。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在某些漢印中,就有“荼”字省作“茶”的寫法。
①民間的書寫者出于某種考慮,將“荼”減去一筆,這就成了“茶”字
②隨著飲茶習俗的推廣,“荼”字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
③“荼”簡寫為“茶”,漢代已露端倪
④在中唐之前“茶”字寫作“荼”,這恐怕不是我們人人都知道的
⑤茶作為飲品,我們都很熟悉
⑥“荼”有多個義項,“茶葉”義是其中之一
A.⑤④⑥①③② B.⑥②①⑤④③ C.⑤④⑥②①③ D.⑥④⑤②③①
6.閱讀下面一段文字,篩選信息,給“拍客”下定義。不超過50個字(5分)
互聯網時代出現了這樣一群人。他們留意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中擇取社會“熱點”,用手機、數碼相機或數碼攝像機等數碼設備拍下圖像或,用來表達對百姓生活和人文歷史的理解與思考,然后以發彩信或電子郵件的方式,上傳到網絡分享、傳播。他們被稱作“拍客”,不需要高超的攝影技術,婦孺皆可,老少皆宜。
7.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寫兩句話,要求使用的修辭手法及句式與示例相同(保留“送你的時候”)(4分)
送你的時候正是金秋,你的身影是帆,我的目光是河流。
送你的時候
送你的時候
二、現代文閱讀(共29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題。(9分)
“微博粉絲”的興起與媒體技術的發展密切相關,同時也受“粉絲”自身心理因素的驅動。美國社會學家卡茨認為:人們接觸和使用傳媒的目的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社會、心理需要。“微博粉絲”的出現也是源于這個群體的特定需求。“微博粉絲”對于名人的關注很大程度上與傳統“粉絲”相類似,是為了追逐體育明星、影視明星和媒體人物等偶像。偶像的身上體現了大眾的夢想,并且為大眾建構了生活的幻象。“粉絲”通過微博通信進行信息溝通,不再單純通過大眾傳媒來獲取名人信息,而是通過類似直接的接觸途徑為自身帶來直接的媒介體驗,甚至于對自己產生認同。所以,“粉絲”關注微博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滿足情感的自我需求,并在名人偶像的形象中找到自我認同。
勞倫斯克羅斯伯格曾撰文指出:“‘粉絲’對于某些實踐與文本的投入使得他們能夠對自己的情感生活獲得某種程度的支配權,這又進一步使他們對新的意義形式、快感及身份進行情感投入以應對新的痛苦、悲觀主義、挫敗感、異化恐懼及厭倦。”換句話說,“粉絲”對偶像“評論”,為其爭取人氣,照亮星途,既能獲得一種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滿足,也是另一種形式的自我實現。
關注機構微博和權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實粉絲”雖然不像其他“粉絲”那樣狂熱,但也是為了滿足自身對信息的需求而成為“粉絲”的。我國幾個門戶網站微博開通以來,吸引了很多機構的入駐,這些微博上的信息無疑為關注它們的“粉絲”提供了更為便捷的信息獲取渠道,同時也為“粉絲”節省了購買此類信息的人力和財力,而一些具有休閑娛樂特色的微博也為大眾“粉絲”提供了茶余飯后的談資。
傳統的“粉絲”群體和社團要獲得有關“粉絲”客體的信息,通常需由第三方提供,例如借助電視娛樂節目、廣播和報紙的娛樂板塊,或者是“粉絲”團能夠接觸到的明星的領導層提供的消息。微博的產生無疑舍棄了第三方這一環節,“粉絲”只需通過關注名人微博,就可以即時接收明星發布的所有消息,甚至可以在明星微博下進行“評論”,這就給“粉絲”創造出一種與名人直接互動交流的錯覺。“粉絲”在這種錯覺之下認為自己與名人多了一層社會關系,是熟悉的雙方的彼此關注。
8.下列對本文有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微博粉絲”通過關注明星偶像的微博,接收信息或發表評論,可以得到貌似直接交流的其實是建立在心理錯覺之上的快感體驗。
B.“微博粉絲”精通現代媒體技術,熱衷于使用微博、關注微博,以此降低獲取信息的成本。
C.關注機構微博和權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實粉絲”對“粉絲”客體的態度,通常比專門追星的“微博粉絲”要冷靜務實。
D.根據勞倫斯克羅斯伯格的觀點,“粉絲”對偶像的關注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調控自我情感的`作用。
9.根據本文內容,下列推斷不合理的一項是
A.微博正在逐漸改變人們的信息傳播與接受方式,它對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會產生一定影響。
B.與傳統“粉絲”相比,“微博粉絲”明星造勢的手段和途徑更為多樣,他們的力量與作用也會日益受到明星的重視。
C.目前我國許多機構入駐著名門戶網站,開通微博,表明已注意利用微博來擴大自身影響,促進社會信息及時發布。
D.“微博粉絲”到某明星的音樂新專輯發布會現場與明星面對面互動交流,有別于傳統“粉絲”與偶像的交流方式。
10.概括“粉絲”關注微博的原因。(3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題。(20分)
小鳥
[法國] 吉·塞斯勃隆
在巴黎法蘭西學院的一個院子里,長滿了葡萄藤,這讓整個院子看起來像個秘密花園。這些葡萄藤在陽光下,慢悠悠地爬上院子的紅墻,有的還延伸到了窗戶,把窗臺裝扮得清新怡人。正對著窗戶,從葡萄藤中間露出一段管子,正好有一握粗,那純白的外殼隱藏在深綠的葡萄藤中,遠望去像碧天里的一顆星星。總之,它悄悄地藏在葡萄藤中,誰也不知道它通到哪兒,用來干什么。可是,有一只小鳥每年都來這兒做窩,它待在里面剛剛合適,就像一粒子彈裝在槍膛里似的。它仿佛呆在它自己的王國里,感到很安全,很清凈,還常常探出腦袋,用嘴玩弄一下葡萄藤,然后試試嗓子,接著就從早到晚都放開嗓子唱起歌來。附近一間辦公室里有個年老的辦事員,總開著窗戶諦聽。每天上午,他第一件事就是開窗,而下班前,他最后一句話就是對鳥兒說聲再見。
可是,有一天,工人來修理滑落在墻上的檐溝。“您爬上去以后,把那段管子給拔下來,它什么用也沒有!”于是,鳥兒飛到別的地方藏身去了。在窗子邊辦公的那個老頭兒覺得很不舒服,工作沒精打采。過了好幾天,他俯身到窗外,用手撥弄葡萄藤,才明白為什么自己這么難受,這么陰郁……
“見鬼!見鬼!”
他擦了擦腦門子。“見鬼!見鬼!”他在這里工作四十年了。四十個春秋,一切都按部就班,有條不紊:每天要寫同樣多的公文,每天有同樣多的記錄要歸檔,同樣多文件要研究……四十年啦,而今天……
他摘下眼鏡、小圓帽和套袖,沒有對他的同事們解釋(他怕一提起來就發火),徑自下了樓,打算去管理處訴苦。可是,走到半路他覺得自己心中的委屈似乎有些孩子氣,而且這么做也決不會使他再聽到小鳥的歌聲。他又從原路返回辦公室。一整天都壓著一股火,還早退了二十分鐘——四十年來,這還是第一次。
過了不久,老公務員再也忍受不了這漫長、無聊的日子,便要求退休。不巧的是,只有他認識同辦公室的那位女同事的筆跡。在發生了幾次差錯以后,那位女職員也不得不辭職。可是,二十年來,她說什么話都變成了習慣,對面那位職員雖然耳聾,只要看看她的嘴唇怎么動就知道她說什么。現在聾子失去了唯一的翻譯,不能繼續工作了,只得接著告退。
然而,只有聾子一個人知道檔案的分類法。他走了之后,檔案出現了混亂,接手的人因此被解雇——當然并不是沒有爭吵,而是在這古老的房頂下發生了一起最為激烈的口角——該辦事員工作效率很高,可是性情暴躁。他哥哥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也一起離職了,因為他們是科西嘉人。
那位老兄十分高傲,說走就走,完全沒有把工作交代一下。他本來是負責檢查學士院房屋維修情況的。這幢房子年久失修,已經破舊不堪了。十月下雨的時候,房頂的檐溝壞了,雨水從天花板滲了進來,地板塌了,墻壁裂了縫。從外表看,并沒有什么變化,要不是一個人得病死了,一切還都看不出來。
房屋破壞的情況發現時,已經來不及彌補。于是,人們扛來一個大型腳手架,靠在不太結實的墻上,把快塌的墻都推倒了。
經過了幾個世紀的冷遇,的建筑師忽然發現樓里有許多閣樓間、貯藏室和秘室——按他們的說法有許多“浪費了的地方”。文化部認為自己的房子太擠,揚言要把這座大樓撥歸他們使用,法蘭西學士院當然不答應。一大群法學家和典籍學家紛紛研究大樓的所有權,撰寫回憶錄。另一方面,人們又畫了許多平面圖,就這一爭執交換了各種顏色封面的公文。也就在這個時候,維修工作中斷,連腳手架也開始搖晃起來了。
官司一直打到內閣。內閣聲稱若干年之后才宣布判決。有時候,夜里有幾塊隔板掉了下來,幾段不結實的墻坍塌。
也有時候,一位很老的老先生——看門的仿佛還能認出他——走進院子里,一面搖著頭,一面長時間地觀察這座破敗的大樓。還有時候,一只非常小的鳥兒,唱著歌從這堆廢墟上飛過。
(選自《世界微型名家名作百家經典》有刪改)
11.第一段中的場景描寫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2.請簡要分析中老公務員的形象。(3分)
13.小鳥飛走后,發生了一系列事情,請賞析這部分情節設計的妙處。(4分)
14.結尾頗有意蘊,請作賞析。(5分)
15.這篇帶給你哪些思考?請結合作品,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你的看法。(5分)
三、古代詩文閱讀(共37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題。(19分)
邪正辨
曾鞏
正者一,邪者十,烏知正者之為正,邪者之為邪歟?曰:考其實焉爾。言者曰:“某,正人也。”必考焉,其言與行果正也,猶曰無乃其跡然歟?必也本其情,情果正也,斯正人也。曰:“某邪人也。”必考焉,其言與行果邪也,亦曰無乃其跡然歟?必也本其情,情果邪也,斯邪人也。
抑未盡于是也。孰謂未盡?任與責之之謂也。正者曰:“天下未治也。”以天下之事考之,見未治焉,安得不任之以救其未治也?邪者曰:“已治矣。”則思曰:我之天下未治也。正者曰:“用是策可以治。”以先王之道、人之情考之,見可以治焉,安得不用其策邪?邪者曰:“彼策也,不可用。”則思曰:我考之可用也,必也待其終而質其效。不戾于其始也有賞,戾則有咎。未至于其終而質其效,賞與咎無所委焉。不茍然而易也,任與責之之術如是也。故正者得盡其道,邪者不得其間于冥冥之間,于計也素定,于信用也不輕以蔽,于號令也一,于賞罰也明,于治也幾矣。考之其實爾,此之謂也。
不知正者之為正,邪者之為邪,豈異焉?不此之尚而已。……正者曰:“天下未治也。”邪者曰:“已治也。”邪者勝正者十常八九。以天下之事考之耶?則未嘗也。任正者之策,邪者曰“可置”,則必置之。以先王之道、人之情考之,待其終而質其效。正者賞與咎耶?則未嘗也,其于是非用舍茍焉而已也。夫然,故正者不得盡其道,邪者得間之于冥冥之間。于計無必定也,于信用輕以蔽也,于號令也二,于賞罰也不明,于治也疏矣。正與邪兩尊焉,一日而有敗,烏有職其責者歟?
或曰:“大賢大佞之不可以考其實也。”曰:子之言不可以考其實者,不以大賢之為賢,大佞之為佞,或無其跡歟?吾固言之也,無其跡則孰由而知之歟?必也本其情之謂也。本其情是亦考其實矣豈不可歟知不循其跡又不本其情而欲知其賢與佞顧非不可歟?然則子之言者,惡其跡之難知也。吾云爾者,以其情而知之也,其意易者鮮矣。
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戾于其始也有賞 戾:妨害
B.賞與咎無所委焉 委:依托
C.則必置之 置:放棄
D.烏有職其責者歟 職:職責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烏知正者之為正 此天之亡我
B.安得不任之以救其未治也 則譴從事以一少牢告廟
C.必也待其終而質其效 見其所著帽,方聳而高
D.于信用也不輕以蔽 良庖歲更刀,割也
18.下列對原文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主要論證辨明邪人、正人的方法和對待邪人、正人的態度,認為要確定一個人的正邪時,一定要注意既不輕信別人的論斷,也不輕信其外在的言行。
B.作者認為不知道方正的人方正在什么地方,奸邪的人奸邪在什么地方,在本質上都是因為不善于去考察分辨罷了。
C.作者認為既能明辨邪正,就應當善于任用方正的人,并責成他治理好國家。而做到這點并不難,正者往往取勝。
D.文章采用了正、反兩方面重復論述的形式,從而使其觀點得到了反復強調。在論述過程中,又時時以問句點明其所論之旨。
1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本 其 情 是 亦 考 其實 矣 豈 不 可 歟 知 不 循 其 跡 又 不 本 其 情 而 欲 知其 賢 與 佞 顧 非 不 可 歟?
2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7分)
⑴必也本其情,情果正也,斯正人也。(3分)
⑵或曰:“大賢大佞之不可以考其實也。”(4分)
(二)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21-22題。(7分)
清 明 ① 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②,士③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 注】①此詩作于詩人被貶宜州期間。②《孟子》中有一則寓言。說齊國有一人每天出外向掃墓者乞討祭祀后留下的酒飯,回家后卻向妻妾夸耀是別人請自己吃飯。③士:指介之推,春秋時晉人。從晉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絕做官,隱居綿山被燒死。
21.請結合詩歌首聯、頷聯哪些內容體現出“清明”時節的特征?(3分)
22.詩歌的頸聯主要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請簡要分析(4分)
(三)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題。(5分)
①孟 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章句下》)
②孟子曰:“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
23.兩則材料都體現孟子怎樣的政治思想。(2分)
24.簡述兩則材料哪些內容對當代政治還有借鑒意義。(3分)
(四)古詩文默寫。(6分)
2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選3小題)
(1)五步一樓,十步一閣;________________,檐牙高啄;各抱地勢,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宮賦》)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3)故其為聲也,凄凄切切,呼號憤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歐陽修《秋聲賦》)
(4)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
。(王勃《滕王閣序》)
(5)仆竊不遜,近自托于無能之辭,________________,考之行事,________________。(司馬遷《報任安書》)
四、作文(60分)
26.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最近,一篇題為“原來這些名言還有后半句”的文章在網上引起了熱議。文中列出了許多常掛在人們嘴邊的名言的完整句,還原了這些名言原本的意思,顛覆了很多網友以前的認識。
比如愛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其實后面還有半句:“當然,沒有那1%的靈感,世界上所有的汗水加在一起也只不過是汗水而已。”
又如盧梭的名言“人是生而自由的”,其實后面還有半句:“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自以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隸。”
又如《論語》中的名言“三思而后行”,其實原文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孔子認為做事不能過于謹慎多思,考慮兩次就可以行動了。
綜合上述材料,結合你的所感所思,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