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冊數學?1.高一上學期數學知識點歸納 篇一 集合的運算 1.交集的定義:一般地,由所有屬于A且屬于B的元素所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 記作A∩B(讀作”A交B”),即A∩B={x|x∈A,且x∈B}. 2、那么,高一上冊數學?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一數學上學期要學哪些內容如下:
高中數學主要學習數列、函數、幾何、概率、統計、微積分和邏輯推理等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是進一步學習和理解數學科學的基礎,也是實際應用中不可或缺的技能。
1、數列:數列是高中數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主要涉及數列的概念、分類、性質、表示方法以及一些特殊的數列,如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學生需要掌握數列的通項公式、遞推公式和求和公式等。
2、函數:函數是高中數學中的一個核心概念,包括函數的概念、表示方法、性質、圖像以及常見的初等函數,如冪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和三角函數等。學生需要掌握函數的解析式、定義域、值域、圖像以及函數的單調性、奇偶性等性質。
3、幾何:幾何是高中數學中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涉及平面幾何、立體幾何和解析幾何等方面。學生需要掌握基本圖形的性質、面積和體積的求法、以及向量和坐標在幾何中的應用。
4、概率:概率是高中數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主要涉及概率的基本概念、事件的獨立性和互斥性、隨機變量的分布和數字特征等方面。學生需要掌握概率的加法、乘法原理,掌握分布函數和密度函數的求解和應用。
5、統計:統計是高中數學中的另一個重要分支,主要涉及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等方面。
總結好數學的知識點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我網絡收集整理的高一上數學知識點總結以供大家學習。
高一上數學知識點總結(一)
一、集合有關概念
1、集合的含義: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為一個集合,其中每一個對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個特性:
1.元素的確定性;2.元素的互異性;3.元素的無序性
說明:(1)對于一個給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確定的,任何一個對象或者是或者不是這個給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個給定的集合中,任何兩個元素都是不同的對象,相同的對象歸入一個集合時,僅算一個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沒有先后順序,因此判定兩個集合是否一樣,僅需比較它們的元素是否一樣,不需考查排列順序是否一樣。
(4)集合元素的三個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確定性和整體性。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籃球隊員},{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籃球隊員},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舉法與描述法。
二、集合間的基本關系
1.“包含”關系—子集
注意:有兩種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與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記作AB或BA
2.“相等”關系(5≥5,且5≤5,則5=5)
實例:設A={x|x2-1=0}B={-1,1}“元素相同”
結論:對于兩個集合A與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個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時,集合B的任何一個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們就說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
①任何一個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1.高一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總結
行列式運算法則
1、三角形行列式的值,等于對角線元素的乘積。計算時,一般需要多次運算來把行列式轉換為上三角型或下三角型。
2、交換行列式中的兩行(列),行列式變號。
3、行列式中某行(列)的公因子,可以提出放到行列式之外。
4、行列式的某行乘以a,加到另外一行,行列式不變,常用于消去某些元素。
5、若行列式中,兩行(列)完全一樣,則行列式為0;可以推論,如果兩行(列)成比例,行列式為0。
6、行列式展開:行列式的值,等于其中某一行(列)的每個元素與其代數余子式乘積的和;但若是另一行(列)的元素與本行(列)的代數余子式乘積求和,則其和為0。
7、在求解代數余子式相關問題時,可以對行列式進行值替代。
8、克拉默法則:利用線性方程組的系數行列式求解方程。
9、齊次線性方程組:在線性方程組等式右側的常數項全部為0時,該方程組稱為齊次線性方程組,否則為非齊次線性方程組。齊次線性方程組一定有零解,但不一定有非零解。當D=0時,有非零解;當D!=0時,方程組無非零解。
2.高一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總結
直角三角形的面積求法
直角三角形面積常用公式S=1/2ab(公式中a,b分別為直角三角形的兩直角邊長)。
1.高一年級上學期數學知識點整理
多面體的結構特征
(1)棱柱有兩個面相互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邊形,每相鄰兩個四邊形的公共邊平行。
正棱柱:側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叫做直棱柱,底面是正多邊形的直棱柱叫做正棱柱。反之,正棱柱的底面是正多邊形,側棱垂直于底面,側面是矩形。
(2)棱錐的底面是任意多邊形,側面是有一個公共頂點的三角形。
正棱錐:底面是正多邊形,頂點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正多邊形的中心的棱錐叫做正棱錐,特別地,各棱均相等的正三棱錐叫正四面體,反過來,正棱錐的底面是正多邊形,且頂點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正多邊形的中心。
(3)棱臺可由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棱錐得到,其上下底面是相似多邊形。
2.高一年級上學期數學知識點整理
方程的根與函數的零點
1、函數零點的概念:對于函數,把使成立的實數叫做函數的零點。
2、函數零點的意義:函數的零點就是方程實數根,亦即函數的圖象與軸交點的橫坐標。即:方程有實數根,函數的圖象與坐標軸有交點,函數有零點。
3、函數零點的求法:
(1)(代數法)求方程的實數根;
(2)(幾何法)對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將它與函數的圖象聯系起來,并利用函數的性質找出零點。
【 #高一#導語】高一新生要根據自己的條件,以及高中階段學科知識交叉多、綜合性強,以及考查的知識和思維觸點廣的特點,找尋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一數學上學期知識點歸納》,希望對您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一數學上學期知識點歸納
函數的概念
設A、B是非空的數集,如果按照某個確定的對應關系f,使對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個數x,在集合B中都有確定的數f(x)和它對應,那么就稱f:A→B為從集合A到集合B的一個函數.記作:y=f(x),x∈A.其中,x叫做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A叫做函數的定義域;與x的值相對應的y值叫做函數值,函數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數的值域.
注意:如果只給出解析式y=f(x),而沒有指明它的定義域,則函數的定義域即是指能使這個式子有意義的實數的集合;函數的定義域、值域要寫成集合或區間的形式.
2.高一數學上學期知識點歸納
1、拋物線是軸對稱圖形。對稱軸為直線
x=—b/2a。
對稱軸與拋物線的交點為拋物線的頂點P。
特別地,當b=0時,拋物線的對稱軸是y軸(即直線x=0)
2、拋物線有一個頂點P,坐標為
P(—b/2a,(4ac—b’2)/4a)
當—b/2a=0時,P在y軸上;當Δ=b’2—4ac=0時,P在x軸上。
以上就是高一上冊數學的全部內容,正棱錐:底面是正多邊形,頂點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正多邊形的中心的棱錐叫做正棱錐,特別地,各棱均相等的正三棱錐叫正四面體,反過來,正棱錐的底面是正多邊形,且頂點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正多邊形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