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在等量的橡皮泥上印制“餅干”其數量的多少與印制餅干用的模具的大小,排列的疏密以及橡皮泥底板厚薄之間的關系。 2、體驗數學操作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那么,幼兒園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老師的教案要結合本地區的特點,因材施教,不能千篇一律,要發揮每一個老師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希望大家喜歡!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在等量的橡皮泥上印制“餅干”其數量的多少與印制餅干用的模具的大小,排列的疏密以及橡皮泥底板厚薄之間的關系。
2、體驗數學操作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塊同樣大小的橡皮泥,泥工板
2、印制餅干用的大小模具(瓶蓋)若干
3、幼兒記錄用的紙和筆人手一份,自制桂冠一頂。
【活動過程】
1、出示橡皮泥引起幼兒操作興趣。
2、教師示范用模具(小瓶蓋)印制餅干并講述印制餅干的要求。
老師:今天老師要教小朋友用模具來印餅干。先看老師是怎樣印的:先將一塊橡皮泥放在大瓶蓋內壓平鋪滿,然后選擇一個小模具(小瓶蓋)在橡皮泥上面印壓餅干。要求印的時候每個餅干不重疊,不交叉要餅干是完整的。印壓3次后提問:你們印了幾塊餅干?
幼兒:3塊
老師:猜猜看繼續印下去還能印幾塊餅干?
幼兒:5塊也有的說7塊,
3、幼兒第一次嘗試操作:探索同樣大的橡皮泥在同一底板中,用小模具印制餅干的數量與餅干排列疏密的關系。
老師:我給你們準備了和我一樣大的橡皮泥,一樣大的底板和小模具,請小朋友來印餅干,并將數量寫在記錄紙上“第一次操作”格子里。
關于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要借助教案開展教學活動,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希望大家喜歡!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精選篇1
【教案目的】
1、在看看找找中,認識橢圓形,并感知其基本特征。
2、感受春天萬物變化的喜悅。
【教案準備】
1、春天背景墻、春姑娘圖片、圖形蝴蝶、電話亭、腳印貼紙。
2、音樂《春天在哪里》。
【教案流程】
一、春天的秘密(價值:關注周圍環境的變化,感受春天萬物變化的喜悅。)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位客人,瞧!(出示春姑娘的圖片)她是誰呀?
春天到了,春姑娘回來了,開了一個春天電話亭。每天通過打電話把春天的秘密告訴身邊的人。歡迎你來打電話,把更多春天秘密告訴身邊的人。(幼兒自由模仿打電話)
教師小結:春天真是個美麗的季節。
二、蝴蝶的秘密(價值:通過觀察、比較,感知橢圓形的特征。)
1、師:春姑娘說呀:你們的眼睛可真亮,謝謝你們打電話講了這么多春天的秘密。我今天來還帶來了一位朋友,請你猜猜她是誰。
謎語:頭上兩根須,身穿花衣裳,飛舞花從中,快樂又逍遙。
2、師:(模仿蝴蝶)我有個問題要考考你們。你們認識我身上的哪些圖形呢?(幼兒自由交流)
師:那你知道我的身體是什么圖形嗎?和圓形比一比,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幼兒將兩個圖形重疊在一起進行比較,證實橢圓形比圓形長。
幼兒園大班優質公開課教案8篇
在數學里,分辨何是重要,何事不重要,知所選擇是很重要的。數學——科學不可動搖的基石,促進人類事業進步的豐富源泉 。下面我給大家帶來關于幼兒園大班優質公開課教案8篇,方便大家學習。
幼兒園大班優質公開課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七巧板,初步了解七巧板的拼搭規則。
2.借助課件,嘗試以多種方式用七巧板拼搭相關圖案,感受七巧板的有趣。
3.提高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了解七巧板的拼搭規則。
活動難點:能夠嘗試以多種方式用七巧板拼搭相關圖案。
活動方法
1.演示法:動畫激發興趣。活動通過動畫,小熊借助七巧板的幫助,克服困難,得到了魔法棒,童話的故事情節,激發了幼兒的興趣。
2.操作法:操作體驗樂趣。在課件演示的過程中,引導幼兒親自動手操作,在動手、動腦中,嘗試以多種方式用七巧板拼搭圖案來幫助小熊尋寶。
活動準備:
1.《小熊尋寶記》課件。
2.七巧板(每人一份)。
3.教師七巧板操作卡片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認識七巧板
1.(出示課件)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朋友,看看是誰?(小熊)它有一套心愛的玩具——七巧板。
2.七巧板里有哪些圖形?數一數,一共有幾個三角形?認識正方形、平行四邊形。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1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不同組合形式的方塊拼出九方格圖案。
2、學習多角度思考問題,進行多種組合,尋求多種答案。
3、能在記錄單上記錄并拼出多種組合方法。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三)九方格圖案1張,各種顏色,不同組合形式的方塊拼圖板若干,圖板上有不同的數字。
2、幼兒用書的操作材料。與幼兒人數相等的九方格圖案若干,記錄單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比較各種方塊拼圖板。
1、教師出示各種方塊拼圖板,引導幼兒觀察每塊拼圖板上的正方形是否相同?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2、教師出示九方格圖底板。
3、請個別幼兒運用圖形重疊的方法,證明就放個圖上的每個正方形與拼圖板上的每個正方形大小相同。
4、引導幼兒討論:你能用這些方塊拼圖板拼出九方格圖案嗎?
二、幼兒操作活動,嘗試拼出九方格圖案。
1、與同伴相互交流自己的拼法。
【 #親子教育#導語】一堂精彩的課離不開一篇優秀的教案。它是教師為組織和指導教學活動精心設計的施教藍圖,而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就是實際教學活動的每個環節、每個步驟在教師頭腦中的預演過程。下面是由為大家整理的“實用的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十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1.實用的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
活動目標:
1、學習2、3、4的分解組成。
2、通過觀察,尋找發現數的組成規律。
3、繼續體驗總數與兩個部分數之間的關系。
4、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南瓜圖片若干,藍綠色的籃子圖片各一張,4以內數字卡片若干,分合符號。
活動過程:
一、游戲:碰球--教師交代游戲規則和要求--集體,小組,個人練習
二、學習4的分解組成
1、認識南瓜出示南瓜圖片--這是什么?數一數有幾個?
2、分南瓜出示藍綠色的籃子圖片--請把南瓜分給藍綠色的籃子,可以怎么分?(個別幼兒操作)--誰還有不一樣的分法?
3、記一記--誰有好辦法把分南瓜的事記錄下來?
請幼兒用數字和分合符號記錄在黑板上
4、念一念--幼兒認讀分合式,先說分后說合
三、出示操作紙,師幼共同了解操作要求--給弟弟妹妹分蔬菜,注意不遺漏,不重復
四、根據幼兒完成情況講評。
以上就是幼兒園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的全部內容,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2、3、4的分解組成。 2、通過觀察,尋找發現數的組成規律。 3、繼續體驗總數與兩個部分數之間的關系。 4、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