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數學課程標準?“四基”: 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八哪堋保?發現問題能力、提出問題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課程目標從"雙基"到"四基"、那么,2011版數學課程標準?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四基”: 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
“四能”: 發現粗襪粗問題能力、提出問題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課程目標從"雙基"到"四基"、從"兩能"到"四能",在原有"雙基"基礎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在原有"兩能"基礎上增加了"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擴展資料:
設計思路
1、學段劃分
為了體現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整體性,《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標準》)通盤考慮了九年的課程內容;同時,根據兒童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將九年的學習時間具體劃分為三個學段:
第一學段(1~3年級)、第二學段(4~6年級)、第三學段(7~9年級)。
2、課程目標
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結合數學教育的特點,《標準》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總目標,并從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四個方面作出了進一步的闡述。
3、課程內容
在各個學段中,《標準》安排了"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個學習領域。課程內容的學習,強調學生的數學活動,發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感、空間觀念、統計觀念,以及應用意識與推理能力。
《數學課程做好巧標準2011》中提出的純鍵10個核心概念有哪些襪瞎?
答:這10個核心概念是:
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應用意識、創新意識.
第一部分前言
一、課程性質
二、課程基本理念
三、課程設計思路
第二部分課程目標
一、總目標
二、學段目標
第三部分內容標準
第一學段(1~3年級)
一、數與代數
二、圖形與幾何
三、統計與概率
四、綜合與實踐
第二學段(4~6年級)
一、數與代數
二、圖形與幾何
三、統計與概率
四、綜合與實踐
第三學段(7~9年級)
一、數與代數
二、圖形與幾何
三、統計與概率穗鋒
四、綜合與實踐
第四部分差橡實施建議
一、教學建議
二、評價建議
三、教材編寫建議
四猜慶晌、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建議
附錄
附錄1 有關行為動詞的分類
附錄2 內容標準及實施建議中的實例
2011版數學新課標“四基”和“四能”
“四基”: 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四能”: 發現問題能力、提出問題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課棗圓程目標從"雙基"到"四基"、從"兩能"到"四能",在原有運此"雙基"基礎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在原有"旁巖迅兩能"基礎上增加了"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第一學段(1~3年級)
知識技能
1.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理解萬以內數的意義,初步認識分數和小數;理解常見的量;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必要的運算技能,能準確進行運算;在具體情境中,能選擇適當的單位,進行簡單的估算。
2.經歷從實際物體中抽象出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過程,了解一些簡單幾何體和常見的平面圖形;感受平移、旋轉、軸對稱現象;認識物體的相對位置。掌握初步的測量、識圖和畫圖的技能。
3.經歷簡單的數據收集、整理、分析的過程,了解簡單的數據處理方法。
數學思考
1.在運用數及適當的度量單位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簡單現象,以及對運算結果進行估計的過程中,發展數感;在從物體中抽象出幾何圖形、想象圖形的運動和位置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2.能對調查過程中獲得的簡單數據進行歸類,體驗數據中蘊涵著信息。
3. 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能提出一些簡單的猜想。
4.會獨立思考問題,表達自己的想法。
問題解決
1.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和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并嘗試解決。
2.了解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3.體驗與他人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
4.嘗試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
以上就是2011版數學課程標準的全部內容,《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理念如下:1、數學課程應致力于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