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的語文?七年級下冊語文要背誦的課文如下:《童趣》《論語》《春》《古代詩歌四首》《散文兩篇——金色花、荷葉母親》。《世說新語》《郭沫若詩兩首》《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木蘭詩》《口技》。《短文兩篇——夸父逐日、那么,七年級下冊的語文?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七年級下冊語文要背誦的課文如下:
《童趣》《論語》《春》《古代詩歌四首》《散文兩篇——金色花、荷葉母親》。
《世說新語》《郭沫若詩兩首》《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木蘭詩》《口技》。
《短文兩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觸不周山》《桃花源記》《短文兩篇——陋室銘、愛蓮說》。
《核舟記》《大道之行也》《杜甫詩三首》《三峽》《短文兩篇——答謝中書書、記承天寺夜游》。
《湖心亭看雪》《詩四首》《雷電頌》《與朱元思書》《五柳先生傳》《馬說》。
《送東陽馬生序》《詩詞曲五首》《小石潭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詩五首》。
部分內容解釋如下:
一、《陋室銘》唐·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譯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龍就顯得有了靈氣。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
長到臺階上的苔痕顏色碧綠;草色青蔥,映入簾中。
求學的三個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想要提升語文水平,多做題是錯不了的,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語文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一下冊語文知識點
一、 積累與語言運用
1、 生詞:每課后“讀一讀、寫一寫”的詞語。
2、 古詩:(1)課外古詩詞(P231-240,共十首);(2)課內(木蘭詩);(3)《房
兵曹胡馬》(P228)(四種形式:上下句、理解型、運用型、積累型默寫)
3、 現代詩:(1)第四課(兩首);(2)《黃河頌》;(3)《老馬》(P229)
4、 語言運用:朗讀重音(P165)
5、課外積累:(1)名著導讀:《童年》、《魯濱孫漂流記》、《昆蟲記》。(了解作家、國別、主要內容、主題思想、作品地位影響評價);(2)書法:唐代四大書法家、顏體書法特征(P273);(3)漢語詞類表:實詞(P280-281):(4)實踐活動與綜合性學習:《黃河母親河》、《戲曲大舞臺》、《探險》、《馬的世界》。
二、 文言文閱讀
1、 課內文言文閱讀;《孫權勸學》、《口技》、《傷仲永》、《夸父逐日》、《兩小
兒辯日》、《狼》。
2、 文言文知識概講:(1)實詞:古今異義、一詞多義、通假字、詞類活用;(2)虛
詞:之、其、而等;(3)句子:省略句;(4)翻譯:增刪調留;(5)節奏:不劃破句子。
一、《山中雜詩》
吳均
山際見來煙①,竹中窺落日②。
鳥向檐③上飛,云從窗里出。
注釋
①山際:山與天相接的地方。
②窺(kuì):從縫隙中看。
③檐(yán):房檐。
譯文:
山邊飄來的煙靄,從竹林的縫隙里看到落日。
鳥兒向屋檐上飛著,遠遠看去天邊的云氣好象是從窗里流出來的一樣
題解:
本篇是《山中雜詩》的三首之一。是寫山居環境的幽靜,表現了閑適的心情。沈德潛說它“四句寫景,自成一格”。
二、《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①里,彈琴復長嘯②。
深林③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詩詞注釋:
①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②嘯:嘬口發出長而清脆的聲音, 類似于打口哨。
③深林:指“幽篁”。
譯文:
月夜,獨坐幽靜的竹林子里,
間或彈彈琴,間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靜幽深,無人知曉,
卻有明月陪伴,殷勤來相照。
三、《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譯文:
之一:
峨眉山上,半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山頭。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從清溪出發奔向三峽,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啊!
之二:
在一個秋高氣爽、月色明朗的夜里,我乘著小船,從清溪驛順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個好朋友一樣,陪伴著我。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語文要想成績提高,需要多記多看多做題,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況且勤能補拙。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七年級語文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七年級下冊知識點人教版
一、《飲酒》
1、表現這首詩思想內容的一個詞語是:心遠。詩中景物描寫突出了寧靜閑適的特點。
2、詩歌寫了詩人內心的寧靜超脫,是因為“心遠地自偏”。
3、“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兩句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置身于世外,潔身自好,保持高潔情操的思想感情。
4、“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中“車馬”是達官顯貴的代名詞。
5、“問君何能爾?心遠備族脊地自偏”中“爾”指代“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君“指代詩人自己。
6、“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請從煉字角度這兩句的妙處。
“見”字用得好,它精妙地表達出詩人看到山不是有意為之,而是采菊時山的形象無意穗世中映入眼簾,很好地表現了詩人閑適、恬靜的心情。
“悠然”形象地寫出了詩人遠離世俗后心靈的自得、閑適、恬淡。
7、“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兩句寫出了日近黃昏,飛鳥入林的景象,聯系上下文,賞析這兩句。
不僅指傍晚時分的平和景色,還寄托了詩人的寓意,表達詩人想擺脫官場的羈絆,重新回到大自然的人生理想。
一、七年級上冊:1、《朝花夕拾》:魯迅著,收錄10篇回憶性散文,主要寫了童年的生活經歷。2、《西游記》:吳承恩著,以玄奘取經的史實為藍本,加以想象,創作的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故事。
二、七年級下冊:1、《駱駝祥子》:老舍著,寫了人力車夫祥子幾番得失車子,最后被現實打敗,從一個單純善良的年輕人變為好吃懶做、偷奸耍滑的行尸走肉之人。2、《海底兩萬里》:凡爾納著,科幻類圖書,尼摩船長乘坐潛艇在海底探險的故事。
三、八年級上冊:1、《紅星照耀中國》:埃德加·斯諾著,作為美國記者,在戰爭年代親身到達紅色革命根據地,采訪了眾多紅軍領袖,向世人展示了最真實的紅軍面貌。2、《昆蟲記》:法布爾著,作者用觀察法探究小昆蟲的生活,以朋友的角度和昆蟲相處,向讀者展示了有趣的昆蟲世界。
四、八年級下冊:1、《傅雷家書》:傅雷著,作為翻譯家、教育家,他以書信的方式,在生活、藝術、理想信念方面,和孩子進行了親切的交流,給孩子最真切的鼓勵和祝愿。2、《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奧斯特洛夫斯基著,作者以自己為原型,寫了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努力奮斗、為國效力、在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后依然堅持創作的故事。
五、九年級上冊:1、《艾青詩選》:艾青著,表達了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
以上就是七年級下冊的語文的全部內容,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有《竹里館》、《春夜洛城聞笛》、《逢入京使》、《晚春》、《登幽州臺歌》、《過松源晨炊漆公店》等。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 1.《竹里館》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