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數學

高中數學必修二公式總結,高中數學必修二立體幾何公式

  • 數學
  • 2023-07-19

高中數學必修二公式總結?(2)通項公式:an=a1×q^(n-1);推廣式:an=am×q^(n-m);(3)求和公式:sn=n×a1(q=1)sn=a1(1-q^n)/(1-q)=(a1-an×q)/(1-q)(q≠1)(q為公比,n為項數)(4)性質:①若m、n、p、q∈n,那么,高中數學必修二公式總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中數學必修二知識點歸納

高一數學必修二公式同學們總結過嗎,如果沒有,快來我這里瞧瞧。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一數學必修二公式總結大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一數學必修二公式總結大全

高一必修二數學公式知識總結篇一

公式一:

設α為任意角,終邊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數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cos(2kπ+α)=cosα

tan(2kπ+α)=tanα

cot(2kπ+α)=cotα

公式二:

設α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數值與α的三角函數值之間的關系:

sin(π+α)=-sinα

者絕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與 -α的三角函數值之間的關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與α的三角函數值之間的關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與α的三角函數值之間的關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與α的三角函數值之間的關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規律總結

上面這些誘導公式可以概括為:

對于k·π/2±α(k∈Z)的個三角函數值,

①當k是偶數時,雀嫌豎得到α的同名函數值,即函數名不改變;

②當k是奇數時,得到α相應的余函數值,即sin→cos;cos→sin;tan→cot,cot→tan.

(奇變偶不變)

然后在前面加上把α看成銳角時原函數值的符號。

高中數學必修二公式整理

第三章,直線與方程。

直線方程五中形式:

①點斜睜森式:y-y。=k(x-x。)

②斜截式:y=kx b

③兩點式:(y-y1)/(y2-y1)=(x-x1)/(x2-x1)

④截距式:x/a y/b=1

⑤一般式:Ax By C=0

求斜率:k=(y2-y1)/(x2-x1)=tanx=-A/B=f’(x)

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d等于|Ax。 By。 C|/√(A2 B2)

注明:點P(x。,y。) 直線l:Ax減 By C=0

兩點間距離公式:d=√(x2-x1)2 (y2-y1)2

兩平行線間距離公式:d=|C1-C2|/√(A2 B2)

注明:Ax By C1=0,

Ax By C2=0

還需要悉陸畝什么公式可以追問。

手打了好久,要采納呢!!!(⊙o⊙悉脊)

高一數學必修二冊全部公式

很多同學在復習高中數學必修二的知識點時,因為沒有做過的總結,導致復習效率不高。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數學必修二知識歸納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數學必修二的知識點總結

一、直線與方程

(1)直線的傾斜角

定義:x軸正向與直線向上方向之間所成的角叫直線的傾斜角。特別地,當直線與x軸平行或重合時,我們規定它的傾斜角為0度。因此,傾斜角的取值范圍是0°≤α<180°

(2)直線的斜率

①定義:傾斜角不是90°的直線,它的傾斜角的正切叫做這條直線的斜率。直線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斜率反映直線與軸的傾斜程度。

②過兩點的直線的斜率公式:

注意下面四點:(1)當時,公式右邊無意義,直線的斜率不存在,傾斜角為90°;

(2)k與P1、P2的順序無關;(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過傾斜角而由直線上兩點的坐標直接求得;

(3)求直線的傾斜角可由直線上兩點的坐標先求斜率得到。

(4)直線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質的直線

(一)平行直線系

平行于已知直線(是不全為0的常數)的直線系:(C為常數)

(二)垂直直線系

垂直于已知直線(是不全為0的常數)的直線系:(C為常數)

(三)過定點的直線系

(ⅰ)斜率為k的直線系:,直線過定點;

(ⅱ)過兩條直線,的交點的直線系方程為

(為參數),其中直線不在直線系中。

新高一數學必修二知識點梳理

公式是學習高中數學必備的重要,也是學習數學的基礎。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關于高一數學必修2公式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一數學必修2公式總結

立體幾何中有4個公理:

公理1 如果一條直線上的兩點在一個平面內,那么這條直線在此平面內.

公理2 過不在一條直線上的三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公理3 如果兩個不重合的平面有一個公共點,那么它們有且只有一條過該點的公共直線.

公理4 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

立方圖形

立體幾何公式

名稱 符號 面積S 體積V

正方體 a——邊長 S=6a^2 V=a^3

長方體 a——長 S=2(ab+ac+bc) V=abc

b——寬

c——高

棱柱 S——底面積 V=Sh

h——高

棱錐 S——底面積 V=Sh/3

h——高

棱臺 S1和S2——上、下底面積 V=h〔S1+S2+√(S1^2)/2〕/3

h——高

擬柱體 S1——上底面積 V=h(S1+S2+4S0)/6

S2——下底面積

S0——中截面積

h——高

圓柱 r——底半徑 C=2πr V=S底h=∏rh

h——高

C——底面周長

S底——底面積 S底=πR^2

S側——側面積 S側=Ch

S表——表面積 S表=Ch+2S底

S底=πr^2

空心圓柱 R——外圓半徑

r——內圓半徑

h——高 V=πh(R^2-r^2)

直圓錐 r——底半徑

h——高 V=πr^2h/3

圓臺 r——上底半徑

R——下底半徑

h——高 V=πh(R^2+Rr+r^2)/3

球 r——半徑

d——直徑 V=4/3πr^3=πd^2/6

球缺 h——球缺高

r——球半徑

a——球缺底半徑 a^2=h(2r-h) V=πh(3a^2+h^2)/6 =πh2(3r-h)/3

球臺 r1和r2——球臺上、下底半徑

h——高 V=πh[3(r12+r22)+h2]/6

圓環體 R——環體半徑

D——環體直徑

r——環體截面半徑

d——伏攜搏環體截面直徑 V=2π^2Rr^2 =π^2Dd^2/4

桶狀體 D——桶腹直徑

d——桶底直徑

h——桶高 V=πh(2D^2+d2^)/12 (母線是圓弧形,圓心是桶的中心)

V=πh(2D^2+Dd+3d^2/4)/15 (母線是拋物線形)

平面解析幾何包含一下幾部分:

一 直角坐標

1.1 有向線段

1.2 直線上的點的直角坐標

1.3 幾個基本公式

1.4 平面上的點的直角坐標

1.5 射影的基本原理

1.6 幾個基本公式

二 曲線與議程

2.1 曲線的直解坐標方程的定義

缺祥2.2 已各曲線,求它的方程

2.3 已知曲線的方程,描繪曲線

2.4 曲線的交點

三 直線

3.1 直線的傾斜角和斜率

3.2 直線的方程

Y=kx+b

3.3 直線到點的有向距離隱沖

3.4 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區域

3.5 兩條直線的相關位置

3.6 二元二方程表示兩條直線的條件

3.7 三條直線的相關位置

3.8 直線系

四 圓

4.1 圓的定義

4.2 圓的方程

4.3 點和圓的相關位置

4.4 圓的切線

4.5 點關于圓的切點弦與極線

4.6 共軸圓系

4.7 平面上的反演變換

五 橢圓

5.1 橢圓的定義

5.2 用平面截直圓錐面可以得到橢圓

5.3 橢圓的標準方程

5.4 橢圓的基本性質及有關概念

5.5 點和橢圓的相關位置

5.6 橢圓的切線與法線

5.7 點關于橢圓的切點弦與極線

5.8 橢圓的面積

六 雙曲線

6.1 雙曲線的定義

6.2 用平面截直圓錐面可以得到雙曲線

6.3 雙曲線的標準方程

6.4 雙曲線的基本性質及有關概念

6.5 等軸雙曲線

6.6 共軛雙曲線

6.7 點和雙曲線的相關位置

6.8 雙曲線的切線與法線

6.9 點關于雙曲線的切點弦與極線

七 拋物線

7.1 拋物線的定義

7.2 用平面截直圓錐面可以得到拋物線

7.3 拋物線的標準方程

7.4 拋物線的基本性質及有關概念

7.5 點和拋物線的相關位置

7.6 拋物線的切線與法線

7.7 點關于拋物線的切點弦與極線

7.8 拋物線弓形的面積

八 坐標變換·二次曲線的一般理論

8.1 坐標變換的概念

8.2 坐標軸的平移

8.3 利用平移化簡曲線方程

8.4 圓錐曲線的更一般的標準方程

8.5 坐標軸的旋轉

8.6 坐標變換的一般公式

8.7 曲線的分類

8.8 二次曲線在直角坐標變換下的不變量

8.9 二元二次方程的曲線

8.10 二次曲線方程的化簡

8.11 確定一條二次曲線的條件

8.12 二次曲線系

九 參數方程

十 極坐標

高中數學選擇性必修二的公式

高中數學合集

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1234

簡介:高中數學優質資料,包括:試頃攜題試卷雀皮伏、課件、教材、、各大名師網握滲校合集。

以上就是高中數學必修二公式總結的全部內容,2.高三年級必修二數學知識點整理 篇二 等腰直角三角形面積公式:S=a2/2,S=ch/2=c2/4(其中a為直角邊,c為斜邊,h為斜邊上的高)。若假設等腰直角三角形兩腰分別為a,b,底為c,則可得其面積:S=ab/2。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日本精品XXXXXXXXX| 东京热HEYZO无码专区| 日韩人妻无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无码区二区三区| 东京热加勒比无码视频|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片老|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免费| 亚洲区日韩区无码区| 人妻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午夜无码性爽快影院6080| 久久久久亚洲?V成人无码|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亚洲AV无码久久| 大桥久未无码吹潮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人妻夜夜添夜夜无码AV|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第一页 | 亚洲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亚欧无码精品无码有性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 粉嫩高中生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 亚洲大尺度无码专区尤物|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免费|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无码| 国产aⅴ激情无码久久久无码| 午夜爽喷水无码成人18禁三级|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片在线播放| 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老熟妇| 日韩欧精品无码视频无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