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音樂?道教音樂名曲有:《蓬萊仙韻凈天地神咒》《南清宮》《玉皇贊》《二郎曲》《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jīng)》《三清勝境》《仙家樂》《白鶴飛》《鴻雁贊》《迎仙客》等。道家音樂開始于南北朝時期,是道教進行齋醮儀式時,那么,道教音樂?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大明御制玄教樂章
全真正韻 各地道教音樂 北京白云觀 蘇州 龍虎山
武當山 茅山 上海 嶗山
三秦 四川 東北 臺灣 香港
道教音樂分為由人聲唱誦的「聲樂」和由樂器、法器演奏的「器樂」兩種形式。道教內(nèi)部對上述兩種形式有自己的慣有稱謂,稱聲樂形式為「韻」、「韻腔」、「韻子」等;稱器樂形式為「曲牌」、「牌子」等。在以上兩種形式中,因各自的運用場合和接受對象不同,聲樂部分又有「陰韻」、「陽韻」,器樂部分有「正曲」、「耍曲」之分。
目錄
1聲樂1.1韻腔1.2陰韻與陽韻2器樂聲樂
韻腔
韻腔形式有獨唱、齊唱、散板式吟唱等,體裁包括「頌」、「贊」、「步虛」、「偈」等格式。頌、贊、步虛和偈,單一使用備豎時,它是結(jié)構(gòu)短小的分上下句式或起承轉(zhuǎn)合的四句式歌曲;若將某一曲調(diào)配上若干段不同的經(jīng)文,便可構(gòu)成大型的更復雜的曲式結(jié)構(gòu),運用這種一腔多用的組合變化手法,與經(jīng)文念白、誦經(jīng)、禹步等合用在法事中,根據(jù)法事情節(jié)需要,組合串聯(lián)各種頌、贊、步虛、偈等道曲,形成既有著千變?nèi)f化,卻又萬變不離其宗的聲樂唱誦形式。
陰韻與陽韻
「陰韻」為用于外壇齋正州醮的「韻腔」,多在「賑濟」、「放施食(焰口)」等戶外或在齋主家中舉行的科范儀式中唱誦。
老子說“大音希聲”,這恐怕是對音樂之美最好的概括了。“希聲”乃至“無聲”,但卻有“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內(nèi)涵,因此“希聲”才能謂之“大音”?!按笠簟笔翘鞓?,也就是合乎天地自然之道的最美好的聲音; 而之所以“希聲”,是因為最美的音樂不是用耳朵去聽,而是用心靈去感悟?!按笠粝B暋保鋵嵰簿褪侨藗円眯撵`去領(lǐng)略的自然內(nèi)在的無為大旨,也就是與“道”的交流。道教音樂,無疑是對老子這種思想的具象升銷表達。 道教音樂有清醮音樂和亡靈音樂之分,清醮音樂用于祭雷保苗消災(zāi)祈福,亡靈音樂用于禳兇祈吉清生利死。 主要用于諸如開啟預(yù)告、攝召亡魂、取水豎幡、簽押總召、正搭纖一發(fā)奏、三府請圣、啟師接駕、午朝謁圣、賑濟施食、圓滿回駕等齋醮儀式,民間也俗稱“經(jīng)韻”。 演奏時可根據(jù)法事情節(jié)需要,組合串聯(lián)各種道曲,法事不同,音樂的組合也相應(yīng)發(fā)生變化。演唱形式有獨唱(通常為高功)、齊唱、散板式吟唱和鼓樂、吹打以及合奏。 道教音樂經(jīng)歷世代傳承有其獨特的社會教化作用,道士通過特殊的表現(xiàn)方式或祈求國泰民安,乞求神靈保佑民生安康,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或超度亡靈,以獲得生死同安,或修身養(yǎng)性,追求純凈雅致的心里狀態(tài)。 道教認為音樂對于人具有重要的作用。
1、道教音樂就是在道教活動中所使用的音樂,它包括道教科儀音樂以及道士在宣道、布道和修身養(yǎng)性時所使用的音樂。道教的外在形態(tài)是它的科范儀式,而道教音樂又是各種科儀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見,道教音樂也是道士養(yǎng)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2、在道教經(jīng)典與文獻中,有關(guān)道樂與養(yǎng)生的論述屢見不鮮。在《太平經(jīng)》卷一百一十三中有:“樂,小具小得其意者,以樂人;中具中得其意者,以樂治;上具上得其意 者,以樂天地。得樂人法者,人為其悅喜;得樂治法者,治為其平安;得樂天地法者,天地為其和……故上士治樂,以作無為以度世;中士治樂,乃以和樂俗人以調(diào)治;下士治樂,裁以樂人以召食……夫樂者致樂指緩,刑者致刑,猶影響之驗,不失銖分也?!边@里認為音樂對人是有教育作用的,并且可以用來陶冶人的情操。
3、音樂能使人延年益仿神壽,也已為現(xiàn)代科學所證明。而道教音樂自然融合,更能使歌者在詠唱的狀態(tài)下猶如進入清虛之境而得到心靈的凈化,這也是道教徒進行養(yǎng)生的最好途徑之一。
4、歷史上對修道之人要求十分嚴格,一般道士要會“琴、棋、書、畫”;資深道士要會“琴、棋、書、畫,吹、拉、彈、唱”;高道則須“琴、棋、書、畫,吹、拉、彈、唱,醫(yī)、卜、星、相”。
5、因此,音樂不僅是道士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備逗虧要內(nèi)容,更在道士的修持中占有重要地位,因為道家認為“樂可以調(diào)氣息、和陰陽”,因而道教徒利用音樂的這一特性而創(chuàng)作了玄門獨有的音樂來修持自己。
道教百科全書網(wǎng)站 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已有5,317 篇中文條目 ■ 中心簡介 ■ 資料庫簡介 ■ 網(wǎng)站指南 ■ 聯(lián)系我們 ■ 支持發(fā)展 ■ 常見問題 新聞|歷史|人物|信仰|經(jīng)典|神仙|宮觀|修持|儀式|藝術(shù)| 音樂|文學|研究
道教音樂
道教音樂是道教齋醮活動中使用的音樂,又叫道場音樂。它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與古代祭祀音樂及各地民間音樂有密切關(guān)系,因而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宗教音樂,是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中一個重要的部份。
起源 | 文化特色 | 功能 | 地域性特色 | 藝術(shù)表演與展示
音樂欣賞:香港道樂團
道教音樂分類與形式
道教音樂分類與形配悄饑式 聲培返樂 器樂 道教音樂樂器道教音樂流派
道教音樂流派 正運旅一道音樂 全真道音樂道教音樂譜輯
玉音法事 大明御制玄教樂章 全真正韻道教十大經(jīng)典歌曲如下:
1、《道跡模情》
道情并非刻板的宗教儀軌,所以在民間得到迅速的發(fā)展,甚至成為了民間曲種。道教歌曲的創(chuàng)作可以簡潔明了的對應(yīng)大眾。白云黃鶴道人家,一琴一劍一杯茶;羽衣常帶煙霞色,不亂賀染人間桃李花。
2、《道緣》
皆隨緣皈依在你身邊,把心放在爐鼎修煉成丹;縱然化身貼近你的香煙一縷,也是我祈求長生不老的信念。
3、《道心》
上善若水道人家,道德經(jīng)卷伴香茶。齋醮不為名和利,笑看紅塵如煙霞。
4、《花開慈悲》
誰生來誤入紅塵,動乾坤;誰懂得大地之母,寸草心;檀木飄香驚醒夢中姿陪緩人,持經(jīng)感念母恩敬至親。
5、愿做天尊那朵蓮
愿做天尊那朵蓮,修煉心法永無雜念;花開花落在你身邊,做前世今生的水蓮。
6、菩提本無樹
菩提本無樹音樂:徐清原-在一天的開始。
7、無根樹
無根樹音樂:趙凈頤-無根樹。
8、風入松
風入松音樂:中國電影樂團民族樂團-中國道教音樂。
9、步虛韻
步虛韻音樂:中國電影樂團民族樂團-中國道教音樂。
10、四季春
四季春音樂:中國電影樂團民族樂團-中國道教音樂。
道教
在我國五大宗教中,道教是唯一發(fā)源于中國、由中國人創(chuàng)立的宗教,所以又被稱為本土宗教。
以上就是道教音樂的全部內(nèi)容,菩提本無樹音樂:徐清原-在一天的開始。7、無根樹 無根樹音樂:趙凈頤-無根樹。8、風入松 風入松音樂:中國電影樂團民族樂團-中國道教音樂。9、步虛韻 步虛韻音樂:中國電影樂團民族樂團-中國道教音樂。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