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語文字?近代以來,一些苗族知識分子為了發展苗族文化教育,創制了一些方言文字,如湘西石板塘創制的方塊苗文,湘西石啟貴創制的速記苗文,貴州龍紹華運用國際音標編制的苗文課本,等等。近代,那么,苗語文字?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激返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原先無民族文字,爛拍2 0 世紀5 0 年代后期創制饑鉛羨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現今大部分人通用漢文。
苗語簡介
苗語一般認為屬于漢藏語系苗瑤語族。也有學者對苗瑤語的語系歸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苗語分三大方言:東部(湘西)、中部(黔東)、西部(川黔滇),各方言又分一些次方言,其中渝黔滇方言分為8個次方言,各個方言及次方言內部還有土語之分。各方言及次方言之間差異較大,基本上不能用各自的苗語通話。據專家考證,苗語橘悉缺各方言的共源詞達60%以上。
苗語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個主要分支:
1)湘西方言(又名東部方言)
2)黔東方言(又名中部方言)
3)川黔滇方言(又名西部方言)
其中以川黔滇方言最為復雜,可以分成19種不同的方言。
方言分類
以下為苗語的三個主要分支:
湘西方言
又名"東部方言",100萬人:
1)西部次方言 mmr (湘西方言標準語基于湘西州花垣縣吉衛鎮臘乙坪村苗語),90萬人;
第一土語,77萬人,分布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鳳凰縣(除米良鄉)、花垣縣大部、吉首市南部,懷化市的新晃侗族自治縣、麻陽苗族自治縣;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以及榕江縣、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縣的部分地區;重慶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的部分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南丹縣、都安瑤族自治縣的部分地區。 第二土語,12萬人,分布在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東部,吉首市西部、北部,保靖縣東部,古丈縣西南部,鳳凰縣米良鄉;湖北省宣恩縣的部分地區。苗:儂咧
漢:吃飯
苗:哦摘
漢:飯碗
苗:哦軸
漢:筷子
苗毀槐:普堵
漢:說敬衡話
苗:昌蒙
漢:回去
苗:哦niong(打不出那個字,照拼音就行了)
漢:男人
苗:哦帕
漢:女人
苗:啊假
漢:父親
苗:啊娘
漢:母親
苗:那勾
漢:兄弟
苗:押勾
漢:姐妹或兄弟(一男一女)
苗:儂咧
漢:吃飯
苗:哦摘
漢:飯碗
苗:哦軸
漢:筷子
苗:普堵
漢:說話
苗:昌蒙
漢:回去
苗:哦niong(打不出那個字,照拼音就行了)
漢:男人
苗:哦帕
漢:女人
苗:啊假
漢:父親
苗:啊娘
漢:母親
苗:那勾纖稿友
漢:兄弟
苗:押勾
漢:姐妹或兄弟(一男一女)
苗語我愛你一共有三種表示:
1、第一種:湘西苗語:wel jangx mongx;
2、第二種:黔東苗語:wil gangb mongx;
3、第三種伏臘:西部苗語:god nyaf gao;
苗語可以分為川黔滇(300多萬人)、湘西(100萬人)三大方言,以渝黔滇方言最為復雜。這三大方言與布努語等語言共同組成苗語支。
擴展資陵廳搭料:
苗語一般認為屬于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系歸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苗語分三大方言:東部、西部,各方言又分一些次方言,其中渝黔滇方言分為8個次方言;
各個方言及次方言內部還有土語之分。各方言及次方言之間差異較大,基本尺拿上不能用各自的苗語通話。據專家考證,苗語各方言的共源詞達60%以上。
樓上呆b,苗族過去有語言沒文字。當然,傳說苗族古代曾有文字,后來失傳,這些傳說現在已難于考證。20世紀初,在貴州威寧石門坎地區傳教的英國人坡拉德(Samuel Pollard 漢名柏格里)同苗、漢知識分子楊雅各、張武等人一道,使用部分拉丁字母和一些記音符號,以石門坎苗語為標準音,創制了一種拼音文字,稱為“坡拉大搜字母苗文”(俗稱老苗文)。
民國初年,英國傳教士胡托(M.H.Hutton)在黔東南爐山縣(今凱里市)旁海鎮傳教時,以北洋軍閥政府教育部民國七年(1918年)公布的國語注音字母為基礎,以旁海苗語為標準音,創制了一種“注音字母苗文”。
此外,石板塘、石啟貴、龍紹華等一些苗族學者也創制了不同類型的苗文。
清末民初,湘西苗族詩人石板塘運用“六書”的造字規律,借用漢字偏旁,創制了一種“方塊字形苗文”。
抗日戰爭時期,乾城(今吉首)苗族學者石啟貴運用阿拉伯字母,以乾城苗語為基礎,創制了一種“速記苗文”。同一時期,貴州松桃苗族教師龍紹華在貴陽任教時,運用國際音標編寫了東部方言的苗文課本。但是,這些苗文在當時的條件下,不可能得到普及和推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廣大苗族人民強烈要求創制滾悄歷文字。黨和國家非常關心苗族的文字問題,曾先后幾次派工作組和工作隊調查苗語。
以上就是苗語文字的全部內容,苗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苗族瑤語族苗語支。50年代初,中國科學院少數民族語主調查第二工作隊經過實地考察,對各地苗語的構詞大致相同,而語音不同的特點進行科學研究后,將苗語劃分為三大方言,即:湘西方言,黔東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