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生物鐘?1. 生物鐘是生命體內的一種生理機制,它能夠控制時間、空間發(fā)生發(fā)展的質和量。這種機制在地球上的所有動物中都存在,它使得動物的晝夜節(jié)律與地球的24小時自轉周期相吻合。2. 人類的大腦中有一個特定的區(qū)域,位于口腔上腭上方,稱為下丘腦的"視交叉上核"(簡稱SCN),它是生物鐘的控制中心。那么,人體生物鐘?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人體生物鐘是生命節(jié)律的一種表現,它遵循24小時、7天、4周、12個月和365天的周期性規(guī)律。人體的溫度在24小時內并非完全一致,通常早上4點最低,下午6點最高,相差約1℃。當人體正常的生理節(jié)律發(fā)生改變時,往往預示著疾病或危險信號。通過調整節(jié)律,可以預防和治療某些疾病。
許多學者指出,按照人的心理、智力和體力活動的生物節(jié)律,安排一天、一周、一月、一年的作息制度,能顯著提高工作效率和學習成績,減輕疲勞,預防疾病。反之,如果突然不遵循體內生物鐘的規(guī)律進行作息,人會感到身體上的疲勞和精神上的不適。
有趣的是,許多生物都存在生物鐘現象。例如,危地馬拉的第納鳥每30分鐘會叫一陣子,誤差僅為15秒,居民們用它們的叫聲推算時間;非洲密林中的報時蟲每小時變換顏色,家家戶戶捉回家,通過觀察顏色變化推算時間。在植物界,南非的大葉樹每兩小時翻動一次葉子,被稱為“活樹鐘”;阿根廷的野花在每年初夏晚上8點左右開放,被稱為“花鐘”。細菌體內也存在生物鐘,某些單細胞生物的生物鐘非常精確。
人體內存在一種決定睡眠和覺醒的生物鐘,它根據大腦的指令調節(jié)全身器官,以24小時為周期發(fā)揮作用。早在19世紀末,科學家就注意到了生物體具有生命節(jié)律的現象。
天地有四時,人體和天地一樣也有四時,各個臟器對應著不用的時辰。我們經常說的生物鐘就是這個,要健康就要順應生物鐘起居,這樣就血氣平和,神安體健了。
具體來說,人體生物鐘:
1時(凌晨):容易催醒的淺睡階段,此時,人對痛覺特別敏感。
2時:體內的大部分器官工作節(jié)律極慢。肝臟加緊把代謝后的有毒、有害物質排出體外。
3時:全身休息,骨骼、肌肉和關節(jié)完全放松。
4時:血壓更低,腦部的供血量極少,聽覺卻很靈敏。
5時:腎臟停止分泌工作。
6時:血壓升高,心率加快。
7時:人體免疫系統(tǒng)功能特別強。
8時:肝內的有毒、有害物質全部清除,肝臟正處于休整狀態(tài)。
9-12時:精力充沛,是人體一天中最佳狀態(tài)。
13時:肝臟休息,需要調整。
14時:這是24小時中人體第二個情緒、體力的最低點,反應遲鈍。
15時:人體器官最為敏感時間,特別是嗅覺和味覺。身體工作能力逐漸恢復。
16時:血液中的糖分增加,醫(yī)學上稱為“飯后糖尿癥”。
17時:工作效率高,積極主動性也高。
18時:痛感又下降,神經活性降低。
19時:血壓增高,情緒不穩(wěn)定。
20時:體重達到一天中最大值。
21時:人體的記憶力處于全天最好的狀態(tài)。
22時:血液進行免疫“大掃除”。
23-24時:人體進入休息狀態(tài)。
人體生物鐘指的是人體內部的一系列生理活動周期性節(jié)律,它影響著我們的睡眠、情緒、體溫和激素水平等。這些周期性節(jié)律通常與24小時的晝夜周期相匹配,但它們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季節(jié)變化或工作時間表。人體生物鐘的存在,使我們的身體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和條件,維持生理和心理的穩(wěn)定狀態(tài)。
人體生物鐘的核心是由一組被稱為晝夜節(jié)律基因的特殊基因組成的,這些基因能夠調控其他基因的表達,進而影響我們的生理活動。科學家們發(fā)現,人體生物鐘受到光線的影響,當光線進入眼睛時,會通過視網膜中的特殊細胞傳遞信號給大腦的松果體,松果體再根據這些信號調整體內的激素水平,如褪黑素的分泌,從而影響我們的睡眠和清醒周期。此外,飲食、運動、社會互動等外部因素也會對生物鐘產生影響。
生物鐘的失調可能導致一系列健康問題,包括睡眠障礙、情緒波動、代謝紊亂和免疫功能下降等。長期的晝夜節(jié)律失調還與某些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類型的癌癥有關。因此,保持規(guī)律的生活作息,如定時作息、合理飲食和適量運動,對于維護人體生物鐘的正常運行至關重要。
研究表明,人體生物鐘還與學習和記憶有關。晝夜節(jié)律基因的表達模式會影響神經元的功能,進而影響學習和記憶的效率。
生物鐘是受大腦的下丘腦"視交叉上核"(簡稱SCN)控制的,和所有的哺乳動物一樣,人類大腦中SCN所在的那片區(qū)域也正處在口腔上腭上方,我們有晝夜節(jié)律的睡眠,清醒和飲食行為都歸因于生物鐘作用。
生物鐘有四點功能:提示時間、提示事件、維持狀態(tài)和禁止功能。
提示時間:是指你在一定的時間必須做某事,到了這個時間,你就自動會想起這件事來,比如你想明天早上6點起床,到時你會自動起來。現實生活中有大部分事物都是時間提示起作用的,比如幾點上班、某時會見某人、愛人生日的獻花、愚人節(jié)、趕某趟車等等。
提示事件:是指當你遇到某事時,生物鐘可以自動提示另外一個事件的出現。比如有人拜托你將一件東西給甲,當你遇到甲時,生物鐘這一功能就會自動起作用,使你馬上想到這個托付的東西來。用得最多的是看到某事時,在你的大腦里所依次產生的那些“憶塊”(回憶的一種),比如看到熊貓,你就會想到:它是中國的國寶、它喜歡吃竹子、它是中國作為友好象征出使國外的使者等等憶塊。再比如當你看到一道難題時,你就會調動很多憶塊,在一些規(guī)則的組合下,去求解它,這一連串的事情必須啟動你過去很多年時間里所學到的知識,這些知識是不會平白無故地出現在你的大腦的,它們必須在生物鐘的該功能作用下才可依次出現在你的大腦里。
對于人體來說,24 小時節(jié)律生物鐘發(fā)揮著很多重要的功能,例如:睡眠和覺醒、體溫節(jié)律、體液平衡、其他生理功能,比如到了吃飯時間就會有饑餓感。
一、生物鐘會影響睡眠嗎?
當然會,生物鐘通過褪黑素來影響我們的睡眠。
褪黑素是一種人體內分泌的激素,有助于身體入睡和維持睡眠狀態(tài)。褪黑素的分泌是有晝夜節(jié)律的,夜晚分泌較多。
在白天,明亮的光線會向身體發(fā)出信號,使褪黑激素的分泌減少。不過,如果晚上在人造光下工作,身體分泌的褪黑素受光線影響也會減少。
有些人的晝夜節(jié)律與大多數人不太一樣,他們要么喜歡熬夜,必須等到深夜才能入睡。要么很早就上床睡覺。也有些人的晝夜節(jié)律雖然正常,但如果碰上要值夜班這類特殊情況,也需要調整生物鐘,來適應新作息。
二、哪些原因會影響生物鐘?
1、時差。
跨越不同的時區(qū)會擾亂生物鐘。長途飛行后,身體已經到了一個新的時區(qū),可生物鐘卻還停留在原來的時區(qū),沒有及時調整,因而產生各種睡眠問題。
舉個例子,如果你從北京飛紐約,你將跨越 13 個時區(qū),這就意味著北京時間比紐約要早 13 個小時(冬令時)。
以上就是人體生物鐘的全部內容,當然會,生物鐘通過褪黑素來影響我們的睡眠。褪黑素是一種人體內分泌的激素,有助于身體入睡和維持睡眠狀態(tài)。褪黑素的分泌是有晝夜節(jié)律的,夜晚分泌較多。在白天,明亮的光線會向身體發(fā)出信號,使褪黑激素的分泌減少。不過,如果晚上在人造光下工作,身體分泌的褪黑素受光線影響也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