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國卷2物理試題?2017高考理綜全國二卷難度較去年明顯上升,有出考場的學生總結:物理普遍難,化學有機難,生物選擇難。物理試題難度上升,選修3-5轉移到了必做題模塊,難度不大,2017年物理壓軸題為電磁學,難度較大。生物部分更加側重學生的應用能力。不僅考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細致程度,那么,2017全國卷2物理試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當然不一樣。
2017年高考除浙江、上海因實行高考改革變化較大外,全國其他地區保持穩定,考試模式仍與2016年保持一致。具體請看如下:
2017年各省份試卷使用情況
全國Ⅰ卷地區:
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安徽
全國Ⅱ卷地區:
甘肅、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新疆、西藏、陜西、重慶、海南
全國Ⅲ卷地區:
云南、廣西、貴州、四川
自主命題省份
自主命題:江蘇、北京、天津、上海
部分使用全國卷省份
海南省:全國Ⅱ卷(語、數、英)單獨命題(政、史、地、物、化、生)
山東卷:全國Ⅰ卷(外語、文綜、理綜)自主命題(語文、文數、理數)
這是2017年全國二卷的航天部分的選擇題,是對開普勒三定律的考查;
答案:CD
解析:由于海王星從P運動到Q點的時間為T0/2,而海王星在近日點時,速度大,所以從P到M的用時小于T0/4,所以A錯;從Q到N的階段,只有萬有引力做正功,重力勢能和動能相互轉化,機械能守恒,故B錯;從P到Q是從近日點到遠日點,所以速度逐漸減小,故C對;從M到N的過程中由M到Q萬有引力做負功,從Q到N萬有引力做正功,故D對
全國一卷與全國二卷主要區別在難度上面,兩份試卷在難度系數方面存在一些差異。全國一卷和全國二卷又叫做新課標全國卷一和新課標全國卷二。
由于各地之間的教育水平、教育資源配置存在差異,高考試卷的適用區域也有所不同。全國卷側重不同的地區,試卷一適用在我國東部和中部的部分省份;試卷二適用在我國西部的部分省份。總體算Ⅱ卷的難度略低于Ⅰ卷的難度。
區別一、主體不同
1、新課標二卷:又稱為全國甲卷。
2、新課標一卷:又稱為全國乙卷。
區別二、使用省份不同
1、新課標二卷:重慶、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海南(語文、數學、英語)。
2、新課標一卷: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廣東、山東、浙江(英語聽力部分)。
區別三、特點不同
1、新課標二卷:根據新課程的特征,分必考與選考題。
2、新課標一卷:命題以考試大綱為依據,以課本教材為依托,考察學生綜合能力。
總體來說,新課標1>新課標2,而從高考報名人數來看,可以找到原因,使用新課標1的省份多數是高考人數排名靠前的省份,集中了眾多的尖子生,而這些高考大省一本錄取率又排名靠后,對于這樣情況的省份,在命題方面有需要增加難題來增加區分度。
你忽略了一點,就是你說的這種圓周運動不是自發的!
如果水平放置一個圓環,小球不可能自發地進行圓周運動,就如你分析的那樣,小球會掉下來.而要想這個圓周運動可以進行,就必須有額外的力,比如把球和環都放在桌子上,這樣小球就多了一個桌面給的向上的支持力,和重力平衡,合力就可以是向心力了.或者用繩線吊著,也可以抵消重力.
你的問題所在就是虛構了一個不可能的物理模型.只要你的分析沒有問題,那么小球的運動就應該按照你分析的受力情況來運動,而不是憑空假定它能做圓周運動!
注意2樓和3樓的說法是錯誤的,在慣性系內,支持力的方向永遠和受力面垂直,所以環對小球的支持力是指向圓心的.2樓和3樓的朋友有辦法證明支持力是斜向上的嗎?
不一樣,試卷選用情況如下:
全國I卷(全國乙卷):河南、河北、山西、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廣東、福建、山東(注:2017年山東省僅英語、綜合兩科使用全國卷,語文、數學兩科仍自主命題)
全國II卷(全國甲卷):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青海、西藏、陜西、重慶、海南(注:2017年海南省僅語文、數學、英語三科使用全國卷,物理/政治、化學/歷史、生物/地理三科仍使用教育部為其單獨命題的分科試卷)
全國III卷(全國丙卷):貴州、廣西、云南、四川
自主命題:北京、天津、江蘇、浙江、上海、山東(僅語文、數學兩科)。
擴展資料
不得參加高考的情形:
(1)具有高等學歷教育資格的高校的在校生;或已被高等學校錄取并保留入學資格的學生;
(2)高級中等教育學校非應屆畢業的在校生;
(3)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非應屆畢業年份以弄虛作假手段報名并違規參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包括全國統考、省級統考和高校單獨組織的招生考試)的應屆畢業生;
(4)因違反國家教育考試規定,被給予暫停參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試處理且在停考期內的人員;
(5)因觸犯刑法已被有關部門采取強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以上就是2017全國卷2物理試題的全部內容,2017年全國卷理綜試題整體難度適中,覆蓋面廣,考查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首先,試題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如物理學中的力學、電學、光學等基礎知識,以及化學中的元素、化合物、化學反應等基本概念和原理。這些題目的設置,旨在檢驗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