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習題?解:這兩題都是初中物理浮力一章的習題,在做題之前先給你補充一下知識點:下沉 懸浮 上浮 漂浮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3)、說明:① 密度均勻的物體懸?。ɑ蚱。┰谀骋后w中,那么,物理習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解:(1)把r=acosωt i+bsinωt j 對時間t求導得(一看就知道這是個橢圓運動,且機械能守恒)
速度矢量v=-aωsinωt i+bωcosωt j
動能Ek=0.5mv^2=0.5m[a^2ω^2sin^2ωt+b^2ω^2cos^2ωt]
代入(a,0)即此時r=a,ωt=0、2π、4π……,故Ek=0.5mb^2ω^2
代入(0,b)即此時r=b,ωt=π/2、2π+π/2、4π+π/2……,故Ek=0.5ma^2ω^2。
(2)質點加速度矢量 a=-aω^2cosωt i-bω^2sinωt j ,故合外力矢量由牛頓第二定律知
F=ma=-mω^2[acosωt i+bsinωt j ]=-mω^2r
質點:A到B過程,分力Fx做的功為:微分方程為,
dwx=Fxdx=(-mω^2acosωt)d(acosωt)]=-mω^2a^2cosωtd(cosωt)
積分為wx=-mω^2a^2∫cosωtd(cosωt)],
解得:wx=-0.5ma^2ω^2cos^2ωt,cosωt由1積到0,得wx=0.5ma^2ω^2
同理,分力Fy做的功為:微分方程為,
dwy=Fydy=(-mω^2bsinωt)d(bsinωt)]=-mω^2b^2sinωtd(sinωt)
積分為wy=-mω^2a^2∫sinωtd(sinωt)],
解得:wy=-0.5mb^2ω^2sin^2ωt,sinωt由0積到1,得wy=-0.5mb^2ω^2
第七章
考點一力
1. 力是__物體___對__物體___的相互作用.國際單位是___牛頓____,簡稱__牛_____,用符號____N___表示。有力存在,必有受力物體與__施力___物體,找不到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的力是___不存在____的.
力的產生與是否接觸無關.相互接觸的物體不一定發生力的作用,沒有接觸的物體之間也不一定無力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形狀(即發生形變)_______,也可以改變物體的__運動狀態___.
3.力的__大小___、__方向___和___作用點____稱為力的三要素.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力,線段的___長度__表示力的大小,箭頭的方向表示力的__方向___,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這種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示意圖.
4.物體之間力的作用是__相互___的.一個物體施力的同時,它也受到另一個物體對它的力的作用.因此,一個施力物體同時又是__受力物體___物體.
考點二彈力
1.彈性的概念:物體受力時發生_形變____,不受力時又恢復原來形狀的性質叫做___彈性______.
2.物體由于發生___彈性形變___而產生的力叫做彈力,拉力、壓力都屬于彈力.彈力的大小與發生____形變程度_____程度的大小有關.
3.測量力的大小的儀器是__彈簧測力計_____,實驗室中常用的測力計是彈簧測力計.在一定范圍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伸長就__越長___,彈簧測力計就是依據這個特性制成的.
考點三重力
1.由于__地球___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__地球___,重力的方向總是____豎直向下_____,與物體的運動狀態沒有關系.
2.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__質量_成正比.用公式表示為G=____m________g取____9.8m/s^2_____,它的物理意義:________質量為1kg的物體所受到的重力大小為9.8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力的大小叫做___重量____
3.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__重心___,形狀規則、質量分布均勻的物體的重心在它的____幾何中心_____上.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體上也可以不在物體上.
【溫馨提示】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不能說成垂直向下.“豎直向下”是指垂直于當地的地球表面向下,因此在地球各處重力的方向都指向地心附近
二、歐姆定律及其應用課堂同步練習
1、歐姆定律是 國物理學家 在19世紀初期經過大量實驗得出的,它的內容是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 成正比,跟導體的成反比。
2、電阻 =4 , =6 ,它們串聯總電阻為,它們并聯總電阻為。
3、小剛學習了“歐姆定律”之后,為了了解鉛筆芯電阻大小,他在一支鉛筆芯兩端加了3V的電壓,測出通過鉛筆芯的電流是150mA,則該鉛筆芯的電阻為;當加在這支鉛筆芯兩端的電壓增大到6V時,通過它的電流是mA。
4、對于歐姆定律公式I=U/R,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B.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其兩端的電阻成正比
C.導體的電阻與加在其兩端的電壓成正比D.導體的電阻與通過其中的電流成反比
5、某導體兩端電壓為6V時,通過它的電流為0.5A,當它兩端的電壓為12V,通過它的電流為( )
A.1A B.0.25AC.1.5AD.5A
6、關于學校的教室電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學校的燈都開時總電阻最大 B.學校的燈都不開時總電阻最大
C.每多一個教室開燈,學校的干路總電流會變大
D.每多一個教室開燈,學校的干路總電流就會變小
7、有兩個電阻, =4 , =6 ,如果把它們串聯在電路中,通過它們的電流分別為 , ,它們兩端的電壓分別為 , ;則 : ,: 分別為( )
A.1:12:3B.2:3 1:1 C.1:11:1D. 2:32:3
8、通過導體a、b的電流隨電壓的變化情況如圖8所示,則導體a、b的電阻相比較()
A. >Rb B. =RbC. <Rb D.無法確定
9、一段均勻的電阻線,接在6V的電源上,通過它們的電流為200mA.若將這段電阻線等分成3段后,并聯接在原電源上,則此時電路中的總電流為( )
A.600mA B.0.18 A C.1.8 AD.1.2A
圖8圖10圖11
10、如圖10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不變,閉合開關S,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動時( )
A.電流表示數變大,電壓表示數變大 B.電流表示數變小,電壓表示數變小
C.電流表示數變大,電壓表示數變小 D.電流表示數變小,電壓表示數變大
11、在圖11電路中, =10 , =20 ,閉合開關后,電流表的示數為0.3A,求:
(1) 電阻 兩端的電壓是多少?
(2)通過 的電流是多少?
二、歐姆定律及其應用課堂同步練習課堂同步練習(答案)
1、德 ; 歐姆 ; 電壓 ; 電阻
2、10 ; 2.4
3、20 ; 300
4、A5、A6、BC7、A8、C9、C10、A
11、(1)3V(2)0.15A
初三物理第一章《機械能》練習題
一.填空題:
1. 如果一個物體能夠做功,我們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
2. 一個物體具有的動能大小與它的質量和速度有關。一個物體具有的重力勢能大小與它的質量和高度有關。
3. 甲乙兩人同時登上山頂,甲的體重大于乙的體重,則甲的勢能大于乙的勢能。
4. 一只乒乓球和一只體育用的鉛球從相同高度自由落下到地面時的速度相同,那么乒乓球落地時動能較大。
5. 在空氣中勻速下落的降落傘受到方向向上的推力和方向向下的重力作用,在下落過程中,它的動能不變,勢能減小,機械能減小。
6. 質量相等的正方體銅塊和鋁塊(ρ銅>ρ鋁),放在水平桌面上,則銅塊重力勢能大于鋁塊的重力勢能。
7. 托在手上的乒乓球有動能,當它離開手落向地板時,動能轉化為勢能。當它撞擊地板時發生彈性形變,勢能轉化為動能。在它恢復原狀過程中,動能轉化為勢能。它向上彈跳過程中勢能歷裂轉化為動能。
8. 跳高運動員越過橫桿后向下落,在下落過程中勢能增大,動能減小。
9. 在空氣中斜向上拋出的小球在上升過程中受重力和空氣阻力作用,小球的動能不變,勢能減小,機械能減小。
10. 空中飛行的鋼球,若客觀存在在某一時刻重力勢能是30焦,動能是20焦,則鋼球的機械能是50焦。
6、v=m/ρ=5.4kg/2700kg/m3=0.002m3
F浮=ρ液gV排=1000kg/m3×10N/kg×0.002m3=20N
練習1
F浮=G-F1=25N-10N=15N
V排=F浮/ρ液g=15N/1000kg/m3×10N/kg=0.0015m3
2、V排=F浮/ρ液g=40N/1000kg/m3×10N/kg=0.004m3
V物=0.004m3×4=0.016m3
3、F浮=G-F1=40N-10N=30N
V物=V排=F浮/ρ液g=30N/1000kg/m3×10N/kg=0.003m3
m=G/g=40N/10N/kg=4kg
ρ=m/v=4kg/0.003m3=1.3×103kg/m3
☆希望對你有幫助☆
☆請及時點擊【采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手機提問的朋友請在客戶端右上角點評價的【滿意】☆
☆你的采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以上就是物理習題的全部內容,6、v=m/ρ=5.4kg/2700kg/m3=0.002m3F浮=ρ液gV排=1000kg/m3×10N/kg×0.002m3=20N 練習1 F浮=G-F1=25N-10N=15N V排=F浮/ρ液g=15N/1000kg/m3×10N/kg=0.0015m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