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知識點1 自由落體運動規(guī)律 1. 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初速度為0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常量,稱為重力加速度(g)。g=9.8m/s?2;2. 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那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第一章 運動的描述
* 1、質點 參考系和坐標系
* 2、時間和位移
* 3、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
* 4、實驗: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
* 5、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 1、實驗: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
*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 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
* 4、自由落體運動
* 5、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
*第三章 相互作用
* 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 2、彈力
* 3、摩擦力
* 4、力的合成
* 5、力的分解
*第四章 牛頓運動定律
* 1、牛頓第一定律
* 2、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 3、牛頓第二定律
* 4、力學單位制
* 5、牛頓第三定律
* 6、用牛頓定律解決問題(一)
* 7、用牛頓定律解決問題(二)
【 #高一#導語】物理學習是困擾高中學生的一個難題,我們只有掌握好高中物理必修一的知識點才能夠在考試中脫穎而出。下面是給大家?guī)淼母咧形锢肀匦?第二章知識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知識點1
自由落體運動規(guī)律
1. 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初速度為0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常量,稱為重力加速度(g)。g=9.8m/s?2;
2. 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其大小隨著緯度的增加而增加,隨著高度的增加而減少。
豎直上拋運動
處理方法:分段法(上升過程a=-g,下降過程為自由落體),整體法(a=-g,注意矢量性)
1.速度公式:vt= v0—gt
位移公式:h=v0t—gt?2;/2
2.上升到點時間t=v0/g,上升到點所用時間與回落到拋出點所用時間相等
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知識點2
1.勻變速直線運動基本公式:s=v0t+at2;/2
2.平均速度:vt= v0+at
3.推論:
(1)v= vt/2
(2)S2—S1=S3—S2=S4—S3=……=△S=aT?2;
(3)初速度為0的n個連續(xù)相等的時間內S之比:
S1:S2:S3:……:Sn=1:3:5:……:(2n—1)
(4)初速度為0的n個連續(xù)相等的位移內t之比:
t1:t2:t3:……:tn=1:(√2—1):(√3—√2):……:(√n—√n—1)
(5)a=(Sm—Sn)/(m—n)T?2;(利用上各段位移,減少誤差→逐差法)
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知識點3
汽車行駛安全
1.停車距離=反應距離(車速×反應時間)+剎車距離(勻減速)
2.安全距離≥停車距離
3.剎車距離的大小取決于車的初速度和路面的粗糙程度
4.追及/相遇問題:抓住兩物體速度相等時滿足的臨界條件,時間及位移關系,臨界狀態(tài)(勻減速至靜止)。
物理學與人類文明
第一章運動的描述
1質點參考系和坐標系
2時間和位移
3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
4實驗: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
5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1實驗: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
4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位移的關系
5自由落體運動
6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
第三章相互作用
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2彈力
3摩擦力
4力的合成
5力的分解
第四章牛頓運動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
2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3牛頓第二定律
4力學單位制
5牛頓第三定律
6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一)
7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二)
學生實驗
物理學與人類文明
第一章運動的描述
1質點參考系和坐標系
2時間和位移
3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
4實驗: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
5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1實驗: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
4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位移的關系
5自由落體運動
6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
第三章相互作用
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2彈力
3摩擦力
4力的合成
5力的分解
第四章牛頓運動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
2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3牛頓第二定律
4力學單位制
5牛頓第三定律
6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一)
7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二)
學生實驗
一、質點的運動(1)------直線運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xù)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
(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見第一冊P19〕/s--t圖、v--t圖/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見第一冊P24〕。
2)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
(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的全部內容,主要內容:牛頓第一定律,質量與慣性,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的改第一章:運動及其描述:主要內容:參照系(物),質點,時間與時刻,位移與路程,平均速度,瞬時速度,速率,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