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化學方程式?1、寫:根據實驗事實寫出反應物及生成物的化學式(反應物在左,生成物在右),并在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畫短線。例如:KMnO4-K2MnO4+MnO2+O2。2、配:配平化學方程式的目的是使短線變成等號;兩邊的原子的種類和數目相等,使之遵循質量守恒定律。例如:2KMnO4-K2MnO4+MnO2+O2。3、那么,如何寫化學方程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其實總的來說,初中的化學表達式都挺簡單的
一、文字表達式
點燃
石蠟+氧氣---→二氧化碳+水
加熱
汞+氧氣---→氧化汞
加熱
氧化汞---→汞+氧氣
點燃
碳+氧氣---→二氧化碳
點燃
紅磷+氧氣---→五氧化二磷
點燃
硫+氧氣---→二氧化硫
點燃
鐵+氧氣-----→四氧化三鐵
過氧化氫--二氧化錳-→水+氧氣
二氧化錳
氯酸鉀----------→氯化鉀+氧氣
加熱
加熱
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點燃
石蠟+氧氣---→二氧化碳+水
二、符號表達式
加熱
2Hg+O2------→2HgO
加熱
2HgO-----→2Hg+O2
點燃
C+O2------→CO2
點燃
P+O2-----→P2O2
點燃
S+O2---→SO2
點燃
Fe+O2-----→Fe3O4
MnO2
H2O2---→H2O+O2
MnO2
KClO3-------→KCl+O2
加熱
加熱
KMnO4-----→K2MnO4+MnO2+O2
三、化學方程式
加熱
2Hg+O2------→2HgO
加熱
2HgO-----→2Hg+O2
點燃
C+O2------→CO2
點燃
4P+5O2-----→2P2O5
點燃
S+O2---→SO2
點燃
3Fe+2O2-----→Fe3O4
MnO2
2H2O2---→2H2O+O2
2KClO3--- MnO2-- 加熱-→2KCl+3O2
加熱
2KMnO4-----→K2MnO4+MnO2+O2
四、
常溫常壓下O2 無色無味氣體 化學性質比較活潑,支持燃燒、供給呼吸.
C 黑色固體,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高溫或點燃下具有可燃性,有還原性,可以還原金屬氧化物(與H2、CO化學性質相似)
Fe 純鐵,白色固體,常見的是鐵的合金(生鐵與鋼)在氧氣中可以燃燒生成黑色固體,在空氣中與水、氧氣會生銹.
S 淡黃色粉末,在空氣中燃燒淡藍,氧氣中藍紫火焰(注意光與焰的區別)
CO2
常溫常壓下無色無味氣體,固體叫干冰,溫室效應主要氣體(溫室氣體還有CH4),但不是污染物(這點要注意);
化學性質: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初中階段掌握此點)
和澄清石灰水的反應,生成CaCO3沉淀
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與C反應生成CO(吸熱反應)
紅磷 暗紅色,可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所以有白煙,五氧化二磷有毒
高錳酸鉀:暗紅色固體,溶于水溶液為紅色,鉀肥,
加熱后分解出氧氣,屬于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藥品之一
裝置:固+固加熱制氣體裝置
二氧化錳:黑色固體,難溶于水
初中階段只要知道是錳酸鉀和過氧化氫二種反應的催化劑即可
過氧化氫:過氧化氫溶液,無色液體,見光易分解,在催化劑二氧化錳催化下 分解出氧氣
裝置:固+液休制氣體裝置
氯酸鉀:白色固體,溶于水,鉀肥,
加熱后分解出氧氣,屬于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藥品之一
裝置:固+固加熱制氣體裝置
氯化鉀:白色固體,溶于水,鉀肥
僅供參考,詳詢 百度搜索此書
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具體步驟如下:
1、寫:根據實驗事實寫出反應物及生成物的化學式(反應物在左,生成物在右),并在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畫短線。例如:KMnO4-K2MnO4+MnO2+O2。
2、配:配平化學方程式的目的是使短線變成等號;兩邊的原子的種類和數目相等,使之遵循質量守恒定律。例如:2KMnO4-K2MnO4+MnO2+O2。
3、注:注明化學反應發生的條件(如點燃、加熱、催化劑等),標明生成物的狀態 。例如:2 KMnO4 K2MnO4+MnO2+O2↑。
4、等:把短線改成等號。
5、查:檢查化學式書寫是否正確,化學式是否配平,反應條件和物質狀態是否準確、恰當。
6、總結:首先寫出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然后配平并寫上反應條件,最后檢查。
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最小公倍數法(以氫氣與氧氣反應為例)。利用反應前后某一元素原子數的最小公倍數加以配平的方法。這是初中階段必須掌握的方法。例如H2+O2-H2O。反應前氧原子數為2,反應后氧原子數為1,兩數的最小公倍數為2。因此,在H2O分子前配上2,H2分子前相應地配上2即可。
奇偶數法(以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為例)。
一)最小公倍數法
這種方法適合常見的難度不大的化學方程式。例如,KClO3→KCl+O2↑在這個反應式中右邊氧原子個數為2,左邊是3,則最小公倍數為6,因此KClO3前系數應配2,O2前配3,式子變為:2KClO3→KCl+3O2↑,由于左邊鉀原子和氯原子數變為2個,則KCl前應配系數2,短線改為等號,標明條件即:
2KClO3==2KCl+3O2↑
[編輯本段](二)奇偶配平法
這種方法適用于化學方程式兩邊某一元素多次出現,并且兩邊的該元素原子總數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從先出現次數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內有2個氧原子,無論化學式前系數為幾,氧原子總數應為偶數。故右邊H2O的系數應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數出現分數則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變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數應為4,最后配單質O2為5,把短線改為等號,寫明條件即可:
2C2H2+5O2==4CO2+2H2O
[編輯本段](三)觀察法配平
有時方程式中會出現一種化學式比較復雜的物質,我們可通過這個復雜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學式的系數,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學式較復雜,顯然,Fe3O4中Fe來源于單質Fe,O來自于H2O,則Fe前配3,H2O前配4,則式子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數為4,寫明條件,短線改為等號即可:
3Fe+4H2O==Fe3O4+4H2
【注】本詞條的化學方程式中,未加粗體的為下腳標. 本實驗中H2O必須是氣態,所以H2不上標.
(四)歸一法:
找到化學方程式中關鍵的化學式,定其化學式前計量數為1,然后根據關鍵化學式去配平其他化學式前的化學計量數。
1、首先,要認真了解反應物的組成,即反應物的元素多少等,不能連化學式都寫錯。
2、注意反應是否能夠進行。一般有機物的反應較為復雜,應為不完全反應。反應完全用長等號,反應不完全用可逆箭頭等號。
3、注意反應發生的條件,如:點燃、加熱、常壓、Ni等等。注意用詞的嚴謹性,不能把“點燃”寫成“燃燒”,一個是反應條件,一個是狀態,二者不能混淆。
4、注意物質的狀態,如果生成了氣體或沉淀,都要添加相應的符號,即:↑或↓。但是如果反應物中本來就存在氣體或沉淀,則不需要再加此符號。
5、注意方程式兩邊是否配平。通過轉移電子數或者兩邊元素數是否相等來判斷,方程式兩邊是否配平。
關于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以化學方程式OH?+H?=H?O為例,書寫過程如下:
1、先寫方程式:Ba(OH)?+2HCl=BaCl?+2H?O。
2、然后拆開:Ba2?+2OH?+2H?+2Cl?=Ba2?+2Cl?+2H?O。
3、約去兩邊相同的離子:2OH?+2H?=2H?O。
4、兩邊同時除以2:OH?+H?=H?O。
一、易錯分析
1、所有氧化物和過氧化物一律寫化學式,這里必須清楚,像過氧化鈉、氧化鈉等活潑金屬氧化物或過氧化物,雖然是易溶的電解質但是不可拆。
2、還有像碳酸氫鈉,屬于可溶的強電解質,但是有時(例如向飽和碳酸鈉中通二氧化碳)也寫作化學式,那就要看它主要是以固態物質形式存在,還是在溶液中以離子形式存在。
3、強酸的酸式鹽如硫酸氫鈉要拆成鈉離子、氫離子和硫酸根離子(高中只有硫酸氫鹽屬此類);弱酸酸式鹽如碳酸氫鈉則拆成鈉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碳酸、磷酸、亞硫酸等的酸式鹽皆屬此類)。
4、弱電解質、非電解質、氧化物、單質、沉淀、氣體都不能拆。
二、反應條件
1、化學方程式寫反應條件。
以上就是如何寫化學方程式的全部內容,1、石蠟+氧氣(點燃)→二氧化碳+水 2、汞+氧氣(加熱)→氧化汞 3、氧化汞(加熱)→汞+氧氣 4、碳+氧氣(點燃)→二氧化碳 5、紅磷+氧氣(點燃)→五氧化二磷 6、硫+氧氣(點燃)→二氧化硫 7、鐵+氧氣(點燃)→四氧化三鐵 二、化學符號表達式 氣He、氖氣Ne、氬氣Ar、氪氣Kr、氙氣X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