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古城的歷史?平遙古城的文化遺產價值那么,平遙古城的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平遙古城是位于中國山西省中部的一座古老城市,其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這座古城在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進行了擴建,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
平遙古城最初是在西周宣王時期由西周大將尹吉甫駐軍而建。春秋時期,平遙屬于晉國,戰國時期則歸屬趙國。秦朝時,這個地方被設置為平陶縣,到了漢朝時,則改為中都縣,并成為了宗親代王的都城。北魏時期,這個地方的名稱被改為平遙縣。
明朝初年,為了防御外族的侵擾,平遙開始建造城墻。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舊墻垣的基礎上重筑擴修,并全面包磚。此后,景泰、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歷各代對城墻進行了多次的補修和修葺,更新了城樓,增設了敵臺。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皇帝西巡路經平遙,于是筑了四面大城樓,使得城池更加壯觀。
在清朝時期,平遙成為了金融中心,擁有眾多貿易行會和商業機構。當時,平遙古城內有20多家票號,占據了全國總數的一半以上,因此也被稱作“古代中國的華爾街”。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創建于清道光年間的“日升昌”票號,它以“匯通天下”而聞名于世,是中國第一座票號。
1986年,中國指定平遙古城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2004年,部分南墻倒塌,后來已經重建。2015年,平遙古城成為國家5A級旅游景點。2017年11月19日,獲得年度旅游目的地聲譽獎。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以上就是平遙古城的歷史的全部內容,平遙古城的文化遺產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