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八年級歷史選擇題100道 初二歷史材料題及答案 八年級歷史必考題 八年級歷史選擇題及答案100 初二歷史題目
你好!
你看看是這個嗎
(一)虎門銷煙:1839年林則徐領導虎門銷煙。
(1)虎門銷煙的歷史意義:①沉重打擊英國侵略者,②振奮民族精神,③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維護民族尊嚴的堅強意志。
(背)
(2)虎門銷煙的啟示: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二)鴉片戰爭:(1)根本原因:英國為打了開中國大門和維護可恥的鴉片貿易。
(2)過程:①鴉片戰爭開始的標志:1840年英國封鎖珠江口,鴉片戰爭開始;②鴉片戰爭結束的標志:1842年8月《南京條約》簽訂。
(3)鴉片戰爭的影響:①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開端。
(背)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
1、根本原因:英法等國為了擴大侵華權益,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
2、第二次鴉片戰爭開始的標志:1856年10月英國炮轟廣州悄州。
3、火燒圓明園: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4、沙俄通過《璦琿條約》等割占中國領土最多,達150多萬平方公里。
5、1851年洪秀全領導太平天國農民革命運動。
6、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中國喪失更多的領土和 *** (背)
第3課 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年)
1、黃海戰役:“致遠號”管帶鄧世昌犧牲。
2、基激北洋艦隊全軍覆沒的標志:1895年威海衛戰役。
3、甲午中日戰爭的影響:① *** 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②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背)
第4課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年)
1、冊鋒渣八國聯軍侵華:
(1)目的:為了鎮壓義和團運動。
(2)八國聯軍的組成:英法美俄、德意日奧。
2、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危害:①清 *** 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②中國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背)
第5課 洋務運動
(一)洋務派的產生:
1、目的:為了解除內憂外患,實現強兵富國,以維護清朝的統治,
2、主張:學習和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
3、代表人物:中央: 奕。
地方:曾國藩、李鴻章、 左宗棠、 張之洞。
(二)洋務運動:
1.時間: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
2.洋務運動的內容:
(1)前期:洋務派提出“自強”的口號,創辦近代軍事工業。
典型的軍事工業有:安慶內軍械所、江南制造總局、福州船政局。
(2)后期:洋務派打出“求富”的旗號,又興辦了一批民用企業。
規模較大的有李鴻章創辦的輪船招商局和開平礦務局,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和湖北織布局等。
(3)洋務派興辦了京師同文館等一批新式學堂 (4)洋務派還籌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軍。
3. 洋務運動的評價:
(1)性質: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階級的自救運動。
(2) 洋務運動的作用:①客觀上 *** 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②對西方列強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 *** 作用。
③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1. 材料中“自強運動”、“改良主義”、“舊式的農民戰爭”以及“民主革命”分別是指中國近代史上哪些重大的歷史事件?
答:“自強運動”是指洋務運動、“改良主義”是指維新變法、“舊式的農民戰爭”是指太平天國起義、“民主革命”是指辛亥革命
2. 材料中“轎液握新的社會力量”和“先進理論” 又分別是指什么?
答:“新的社會力量”是指工人階級、“先進理論” 是指馬克思主義
3.請你概括出“中國救亡圖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得以完閉慶成的最主要原因。
答:是因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給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一個偉大的路標,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的革命埋櫻煥然一新。這一問是論述題,還是用自己的話比較好。
希望樓主好好加油!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前夜(1840——1919)
綜述 風云喊手蘆變幻的八十年
1、近代中國社會性質及社會主要矛盾。
2、為什么說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
3、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相互關系。
4、近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屈辱歷程。
1性質:半封建半殖民社會
矛盾;中華民族和外來侵略的矛盾
2從鴉片戰爭起中國開始逐步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
3反帝反封建 因為只有做到反封建才可以救亡圖存拯救中華民族危在鄭帶旦夕只薯判有在反封建的同時才能擊碎外國殖民者想通過封建帝王統治中國的陰謀。
只有同時做到反帝反封建的變革才能拯救中華民族.
4鴉片戰爭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逐步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
第二次鴉片戰爭 進一步加深了中國殖民程度
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程度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使中國最終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na~我就先給你這些...還想要的話連系我QQ948627029
沉著應對萬事俱備,人中才子舍我其誰。祝你馬到成功,金榜題名,八年級歷史期末考必勝!這是我整理的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考試題,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列強的炮聲驚醒了清王朝的美夢,中華民族的屈辱史和抗爭史—中國近代史
開始了。” 列強的炮聲指的是
A.甲午中日戰爭 B.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C.鴉片戰爭 D.第二次鴉片戰爭
2. 有人這樣評價近代史上列強的侵華:“一半是殘忍的破壞和掠奪,一半是客觀的建設和推動。”最能體現這一特點的一項是
A.割占中國大片領土 B.從中國掠走大量白銀
C.進行慘無人道的大屠殺 D.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3. 著名文化學者余秋雨說:“廢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廢墟讓我們把地理變成歷史。”
站在京郊的一處廢墟(右圖)上,
我們可以解讀到的歷史信息是
A.林則徐虎門銷煙
B.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C.太平軍抗擊洋槍隊
D.洋務運動破產
4.中國近代史是一部不斷抗爭挽救民族危亡的歷史。其中以農民階級為主體發動
的運動有
① 太平天國運動 ②虎門銷煙
③左宗棠收復x疆 ④義和團運動
A.①② B.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5.右圖反映的是
A. 鴉片戰爭
B. 第二次鴉片戰爭
C. 甲午中日戰爭
D. 八 國聯軍侵華戰爭
6.南京是近代中國的縮影.下列史實不能印證這一觀點的是
A.八國聯軍侵華 B.中華民國成立
C.日本法西斯制造屠殺慘案 D.蔣家王朝覆滅
7.辛亥革命是矗立在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座不朽的豐碑。這里“豐碑”的含義是
指
A.揭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B.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實現了完全的民族獨立 D.改變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8.表格法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李磊同學在學習了中國近代史后,繪制了下列
表格。你認為此表格的主題是
1861年 曾國藩 安慶軍械所
1898年 光緒帝 《定國是詔》
1915年 陳獨秀 《青年雜志》
A.軍事工業的興起 B.政治體制的變革
C.民主思想的傳播 D.近代化道路探索
9.1919年,中國的一位外交官在參加一次國際會議時發出這樣的感慨:“偌大一
個省份見奪于他國,這難道是中國加入協約國作戰的報酬嗎?”結合所學知識
判斷,這次會議上中國的外交失敗引發國內的
A.新文化運動 B.五四運動
C.太平天國運動 D.維新變法運動
10.8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這一節日源于1927年中國共產黨領導
的第一次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起義,該起義是
A.南昌起義 B.武昌起義
C.秋收起義 D.進軍井岡山
11.有學者吵讓認為:“隨著這些城市起義(指南昌起義、秋收起義)接連失敗,毛澤
東在農村的活動開始呈現出重要性。”此時毛澤東在農村進敗碰信行的重要活動之一
是
A.參加中共一大 B.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C.召開遵義會議 D.參加重慶談判
12.“口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傳遞著歷史信息。下列不屬于五四運動口號的是
A.“外爭國察輪權,內懲國賊” B. 廢除二十一條
C. 誓死力爭,還我青島 D.“實業救國”
13.“上海小樓,南湖游船,開天辟地,譜寫新片”描述的歷史事件是
A.中國同盟會的成立 B.中華民國的成立
C.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 D.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4.“晚上十點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動了爆炸柳條湖鐵軌的按鈕,中日延續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戰爭從此爆發。”材料指的是
A.鴉片戰爭 B.七七事變
C.甲午中日戰爭 D.九一八事變
15.“大義當前,不容反顧,只求與救亡主張貫徹,有濟于國家,為功為罪,一聽國人處置。”這表明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是為了
A.逼蔣抗日 B.炫耀武力
C.投靠日本 D.陰謀奪權
16.國家公祭日是為了紀念曾經發生過的重大民族災難而設立的國家祭日。下列事件最符合國家公祭日要求的是
A.九一八事變 B.西安事變
C.南京大屠殺 D.百團大戰
17.假期里楊陽同學觀看了以下四部影視劇,按照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鴉片戰爭》 ②《井岡山 》 ③《甲午風云 》④《血戰臺兒莊》
A. ①③②④ B. ④③①②
C. ①④②③ D. ④①②③
18.抗戰勝利后,被日本割占50年之久的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這里的“50年”
是指
A.1894—1944年 B.1895---1945年
C.1842—1892年 D.1840—1890年
19.1945年,為了奪取抗戰的最后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基礎,
我黨制定了政治路線。這一路線制定于
A.中共一大 B.八七會議 C.遵義會議 D.中共七大
20.右圖,毛澤東和蔣介石在重慶的這次合影,曾使無數國人充滿希望,當時全
國人民普遍希望
A.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B.打倒列強,鏟除軍閥
C.停止內戰,一致對外
D.團結民主,和平建國
21.學完解放戰爭這一單元,歷史興趣小組的同學們準備看一部這一時期的影視 作品,你認為下列哪一作品可以推薦給他們?
A.《秋收起義》 B.《西安事變》
C.《小兵張嘎》 D.《大決戰》
22.整理歷史結構圖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以下示意圖有助于我們了解
A.國民革命的主要進程 B.抗日戰爭的發展歷程
C.人民解放戰爭的主要進程 D.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進程
23.小林同學用百度搜索下列關鍵詞“狀元、實業救國、大生紗廠”。他要搜索的人物應是
A.林則徐 B.張謇
C.張之洞 D.詹天佑
24.“民族工業的黃金時代在近代中國發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轉瞬即逝的沒有前途的經濟奇跡。 ”材料中的“黃金時代”主要發生在
A.洋務運動期間 B.戊戌變法期間
C.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D.解放戰爭期間
25.某男征婚廣告稱:“(一)女子須不纏足者;(二)須識字者;(三)男死后,女可再婚;(四)夫婦如不相合,可離婚”。據所學知識判斷此廣告在中國最早出現應在
A.19世紀中期 B.20世紀初期
C.20世紀中期 D.21世紀初期
26.翻譯《天演論》激勵人們“自強保種”,救亡圖存的是
A.嚴復 B.林則徐 C.康有為 D.魏源
27.在1909年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首條鐵路通車典禮上,有代表充滿激情地說:“筑成此路,為中國人吐氣矣。”這條鐵路是
A.平漢鐵路 B.滇越鐵路
C.京張鐵路 D.淞滬鐵路
28.《義勇軍進行曲》是一首民族戰歌,曾經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抗戰的決心
和勇氣。這首歌的詞作者是
A.魯迅 B .冼星海 C.田漢 D.聶耳
29.中國近代史救亡圖存的探索都以思想傳播為先導,下列搭配正確的是
①維新思想——百日維新 ②三民主義——五四運動
③ “民主”“科學”—新文化運動 ④馬克思主義—中共建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0.《申報》是近代中國歷史最長、影響最大的一份報紙。這份報紙不可能報道
的新聞是
A.鄧世昌以身殉國 B.左宗棠收復x疆
C.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D.創辦京師大學堂
二、材料分析(31題10分,32題10分,共20分)
31.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清政府中……“自強”的音符日益響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間成為
中國為實現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復興之路》(上)
材料二、變著天下之公理也。
——梁啟超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同盟會革命綱領》
材料三、1915年9月15日……《青年雜志》創辦于上海黃浦江邊。……一場文化啟蒙的運動在中國展開。一年后,《青年雜志》改名為《新青年》
—— 《復興之路》上
⑴ 材料一中“實現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運動?請你寫出這場運動的兩個代表人物。(3分)
⑵ 材料二中,把梁啟超的主張變為實踐的_運動是什么?孫中山把革命綱領
闡發為什么思想?(2分)
⑶ 根據材料三寫出這場“文 化啟蒙運動”的名稱并寫出這場運動的意義。(3分)
⑷ 從這些變革中,你能體會到哪些激勵你向上的精神?(2分)
32.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井岡山上朱毛合,創建四軍建奇功。”
材料二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毛澤東詩詞《七律?長征》
材料三、西安事變結束時,美國記者史沫特萊說:“西安事變……是一次全
國性的勝利,一個統一的中國……終于在漸漸誕生。”
—— 史沫特萊關于西安事變的評論
⑴ 材料一的歌謠中的“朱毛”分別是誰?“軍隊”是指哪一支?(3分)
⑵ 材料二毛澤東形象的概括了紅軍長征的戰斗歷程,概括了長征精神,請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寫出長征勝利結束的標志。并概括長征精神。(3分)
⑶ 材料三中 為什么史沫特萊說 “西安事變是一次全國性的勝利?她所說
的“統一”是指?(4分)
三、問答題 (33題7分,34題13分,共20分)
33.根據下列簡圖回答問題
⑴ 請你仔細觀察上圖,寫出A 、B、 C、 D、 E代表的歷史事件的名稱(5分)
⑵ 簡圖中的E事件在中國抗日戰爭中的地位如何?(2分)
34. 近代百年風云變換,中華民族有屈辱的一頁,有抗爭的歷程 。國共兩黨有
合作有斗爭,書寫了近代厚重的歷史 篇章。
⑴ 請你簡述近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進程(6分)
⑵ 哪一事件顯示了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領導這場斗爭的民族英雄是誰?(2分)
⑶ 國共兩黨以推翻北洋軍閥、統一全國為目標的歷史事件是什么?(1分)
國共兩黨同仇敵愾在哪一戰爭中取得了近代史上反抗外來侵略的第一次
完全勝利?(1分)
(4) 20世紀40年代末期,國共兩黨之間發生了一場戰爭。在這場戰爭的三
大戰役中,以徐州為中心包括連云港在內,規模空前的戰役是?(1分)
(5)通過國共兩黨關系的學習與探究,你能獲得什么感悟? (2分)
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考試題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B D C A B D B A B D D D A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B D D D C B C B A C C D C
二、材料分析題(31題10分,32題10分,共20分)
31、(10分)
⑴洋務運動;左宗棠、李鴻章等(3分)
⑵戊戌變法;三民主義(2分)
⑶新文化運動(1分);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 件。(2分)
⑷勇于探索,敢于實踐,善于思考,善于學習、不怕困難等(2分)
32、(10分)
33、⑴朱德、毛澤東;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3分)
⑵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1分);不怕困難、無私奉獻、頑強拼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眾志成城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主義精神。(2分)
⑶ 和平解決、統一戰線初步形成(2 分);國共兩黨合作,一致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2分)
三.問答題(33題7分,34題13分)
33、(10分)
⑴ A:九一八事變、B:七七事變 、 C:臺兒莊戰役、 D:南京大屠殺、 E:百團大戰(5分)
⑵抗戰以來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的戰役。(2分)
34、(13分)
⑴鴉片戰爭,簽定《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甲午中日戰爭,簽定《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簽定《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6分)
⑵虎門銷煙;林則徐(2分)
⑶北伐戰爭(1分)抗日戰爭(1分)
⑷淮海戰役(1分)
⑸ 國共合則兩利、分則兩弊。加強國共合作有利于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 (2分)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C
A
A
D
C
C
B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C
D
C
B
B
B
D
A
二、材料解析題
21、(1)蔣介石是國民革命的領導人。(2分)(2)不正確。(1分)國共各自代表的階級利益不同,個人不能決定歷史,即使沒有蔣介石,國共雙方之間的斗爭也不可避免。(3分)
22、(1)抗戰勝利后共產黨努力爭取和平和民主,代表人民的愿望參加重慶談判;蔣介石內戰準備不足,邀請毛澤東到重慶談判;蔣介石真內戰,假和平等。(3分)(2)粉粹國民黨的全面和重點進攻,挺進大別山揭開戰略進攻序幕,三大戰役基本消滅國民黨主力,渡江作戰解放南京。(4分) 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人民解放軍的英勇作戰;人民群眾的支援;黨的正確決策和領導等。(4分)
三、簡答題
23、(1)洋務運動,弈欣 曾國藩 李鴻章 左宗棠 張之洞;戊戌變法,康有為 梁啟超 譚嗣同; 辛亥革命:孫中山;新文化運動:陳獨秀李大釗 魯迅 胡適。(答出禁煙運動:林則徐;收復新疆:左宗棠 ;黃海海戰:鄧世昌也可)(寫出一個重大抗爭與探索活動的名稱得1分,寫出一位代表人物得1分)
(2)啟示:農民階級、地主階級、資產階級不能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不能使革命獲得成功,中國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無產階級領導的革命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等。(2分)
24、(1)危害: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原因:這一條款讓外國資本能夠合法地在中國設廠榨取利潤,從而阻礙孫戚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2分)斗爭: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舉兩個即可。)(2分)(2)局部進攻:九一八事變。(2分)全面進攻:七七事變。(2分)國共合作領導的全民族抗戰。(2分)
25、.(1)B。(2分)(2)軍事:國民黨軍隊圍追堵截;(2分)自然:惡劣的自然環境。(2分)(3)陜西、甘肅、云南、貴州、四川和西藏。(3分)(4)需要。今天的西部地區還比較落后,因此,開發西部還需要發揚當年紅軍戰士們那種充滿理想信念,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于戰斗,頑強拼搏;求真務實,勇于創新;艱苦奮斗,善于團結長征精神。(3分)
四、探究題(10分)
26、(1)林則徐、左宗棠、鄧世昌、張學良、楊虎城、張自忠、左權等。(答出4個即給4分)(2)(3)略。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一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所選答案前的字母填入對應的括號中。每小題2分,共40分。)
1、下圖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浮雕展現的歷史事件是()
A.虎門銷煙 B.火燒圓明園 C.武昌首義 D.五四愛國運動
2、“圓明園,我為你哭泣!”同學們學習了“火燒圓明園”這段歷史后,內心充滿了悲憤和痛惜。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搶劫、燒毀了這座世界著名皇家園林的殖民強盜是()
A、英軍 B、八國聯軍 C、英法聯軍 D、美俄聯軍
3、“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渡玉關。”詩中描寫的歷史事件是()
A曾國藩鎮壓太平軍 B左寶貴英勇抗敵 C馮子材鎮南關大捷 D左宗棠收復新疆
4、清末著名詩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寫道:“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詩中“往事”是指什么戰爭的失敗
A. 鴉片戰爭 B. 第二次鴉片戰爭 C. 甲午中日戰爭D.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5、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在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這一論述屬于哪個派別的主張( )
A.洋務派 B.維新派 C.資產階級革命派 D.頑固派
6、“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不昌者也。有之,請從嗣同始。”湖南瀏陽人譚嗣同以身殉難前的這段自白表明了他的( )A.烈士精神 B.種族成見 C.浪漫性格 D.厭世心態
7、某校八年級歷史興趣小組要實地考察辛亥革命爆發的地點,他們應該去()A、北則埋陵京 B、上海液消 C、延安 D、武昌
8、中國近代史上,最能體現青年學生不怕犧牲的愛國主義精神的歷史事件是()A、義和團運動 B、新文化運動 C、五四運動 D、西安事變
9、某革命歷史題材影片中有這樣一組鏡頭:葉挺率領的第四軍獨立團正在猛攻武昌城,該影片再現的是
A.平型關大捷的戰斗情景B.遼沈戰役的戰斗情景
C.北伐戰爭的戰斗情景 D.渡江戰役的戰斗情景
10、右圖是小明在遵義考察一處革命遺址時拍攝的照片.如果讓你選擇一個與 這幅照片直接相關的歷史事件的主題詞,下列哪項最準確
A.開天辟地 黨的誕生 B.生死攸關 歷史轉折
C.革命圣地 延安精神 D.抗戰勝利 舉國歡慶
11、下列哪一事變的性質根本不同于其它三項()
A.九一八事變 B.西安事變 C.盧溝橋事變 D.八一三事變
12、下列歷史事件按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 ①九一八事變 ②七七事變 ③西安事變 ④重慶談判( )A.①④②③B.④①②③C.③①②④D.①③②④
13、下列與國共兩黨合作無關的是( )
A、黃浦軍校 B、北伐戰爭 C、五四運動 D、抗日戰爭
14、在中國有一座城市,它為近代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為抗戰時期日軍在這里屠殺三十萬中國軍民的罪行而飲恨,它就是( )A.北京 B.上海 C.廣州 D.南京
15、毛澤東曾提筆寫到“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惟我彭大將軍。”抗日戰爭期間,在“彭大將軍”的指揮下,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是()
A、臺兒莊戰役 B、平型關大捷 C、百團大戰 D、渡江戰役
16、下列現象和近代前期的社會生活有關,其中一項的敘述有知識性錯誤,它是()
A、張某在閱讀《申報》是獲知日本強占臺灣的消息,他悲憤萬分
B、劉某乘坐火車沿著中國自己設計建造第一條鐵路干線到北京參加科舉考試
C、戊戌變法期間,李某在商務印書館擔任編輯
D、《辛丑條約》簽訂后,王某一家被迫從世代居住的東交民巷搬出
17、中央電視臺播出的系列記錄片《幼童》,追述了清政府派出的詹天佑等第一批留學生的求學生涯。他們出洋留學是在()
A.鴉片戰爭時期 B.洋務運動時期C.維新變法時期 D.辛亥革命時期
18、1949年美國《生活》雜志刊登了一幅解放軍解放上海后,很多戰士睡在馬路邊上的照片,照片標題為“國民黨統治時代結束了!”下面敘述中,對這句話的理解最準確的是( )
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
B.解放軍的行動贏得了民心,國民黨統治必然被推翻
C.上海解放標志著國民黨統治被推翻 D.上海解放標志著解放戰爭的勝利
19、說“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辱,以自立于地球之上。”這句話的人的主要成就是()
A、發明了“侯氏制堿法”B、提出地質辦學的理論和方法
C、建成了錢塘江大橋D、修建了京張鐵路
20、文藝能反映時代的特征。下列文藝作品屬于抗戰時期,文藝工作者創作的優秀文藝作品有()①《屈原》②《狂人日記》③《小二黑結婚》④《黃河大合唱》⑤《太陽照在桑干河上》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④⑤ D、②③
二、材料解析題
21、閱讀下列材料:
在1925年廣東國民政府東征陳炯明的戰斗**產黨員陳賡救過蔣介石的命。后來,有人指責陳賡說:“當年如果你不救蔣介石的命,不就可以少打這么多年仗了嗎?”
(1)當時陳賡為什么要救蔣介石?(2分)
(2)此人對陳賡的“指責”正確嗎?(1分)為什么?(3分)
22、看圖回答問題
圖一: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赴重慶 圖二: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總統府”
請回答:(1)根據圖一我們可以了解哪些歷史信息?(3分)
(2)從圖一到圖二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哪些斗爭?(4分)斗爭取勝的原因有哪些?(4分)
三、簡答題
23、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在飽受列強欺凌,被迫開放的環境中不斷進行著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抗爭與探索。請寫出其中四次重大抗爭與探索活動的名稱及其相對應的一位代表人物。(8分)你從他們的抗爭與探索中得到什么啟示?(2分)
24、2005年既是清政府甲午中日戰爭戰敗110周年,也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據此回答以下問題:
(1)甲午戰爭后簽訂的《馬關條約》,哪一條款對中國社會生產造成的危害最大?為什么?舉例說明由于《馬關條約》簽訂而加劇的民族危機催生了哪些重大斗爭?(4分)
(2)20世紀三十年代日本對中國的侵略由局部進攻到全面進攻的標志事件分別是什么?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哪一點?(4分)
25、長征是中國歷史上波瀾壯闊的史詩,它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今年是工農紅軍三大主力會師七十周年,歷史興趣小組圍繞工農紅軍長征展開“主題學習活動”。
(1)下列四幅圖片記錄了長征的經過。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2分)
A 、④②①③ B 、④②③① C、 ②④①③ D 、②④③①
(2)根據上題,分析紅軍長征過程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難?(4分)
(3)紅軍長征途經的許多地點,也是今天西部大開發的省份。你能說出這些省份嗎?(3分)
(4)今天這場西部大開發,還需要發揚當年在這片土地上流血犧牲的紅軍戰士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嗎?為什么?(3分)
四、探究題(10分)
26、2006年3月4日胡錦濤總書記在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的委員們時,提出了“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熱愛祖國是“八榮八恥”的核心。
(1)請結合所學歷史知識寫出至少四位中國近代史上民族英雄。(4分)
(2)選擇其中一位你最敬佩的民族英雄,談談你為什么敬佩他(她)?(3分)
(3)在今后生活和學習中,你打算怎樣去學習他們這種熱愛祖國精神?(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