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小棒?數棒,蒙臺梭利數學教具,由 10根紅藍相間的木質長方體木棒構成,主要用于小學數學。10根紅藍相間的木質長方體木棒:第一根長10厘米,紅色;第二根長20厘米, 其中10厘米為紅色,10厘米為藍色;第三根長30厘米,那么,數學小棒?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按照擺成三角形橫向排列的方式,用31根小棒可以擺15個三角形。按照擺成的總體形狀為大三角形的方式,用30根小棒可以擺成16個小三角形,將剩余1根小棒。
解答分析:
我們可以按照以下兩種方式擺三角形,可以得到兩種結果。
1、可以按照圖中上面圖示的方式進行三角形的橫向排列,按照圖示的形式繼續添加小棒,可以發現以下規律:
當擺成1個三角形時,需要3根小棒,可以寫成1+1×2;
當擺成2個三角形時,需要5根小棒,可以寫成1+2×2;
當擺成3個三角形時,需要7根小棒,可以寫成1+3×2;…
按照數列的變化規律,可以得到:
擺n個三角形需要1+2n根小棒,目前有31根小棒,則1+2n=31,n=15.
答:用31根小棒可以擺15個三角形。
2、按照圖中下面圖示的總體形狀為大三角形的方式擺放,按照圖示的形式繼續在下層添加小棒,可以發現以下規律:
當擺成1個小三角形時,即1的平方個小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即1*3;
當擺成4個小三角形時,即2的平方個小三角形,需要9根小棒,即1*3+2*3;
當擺成9個小三角形時,即3的平方個小三角形,需要18根小棒,即1*3+2*3+3*3;
當擺成16個小三角形時,即4的平方個小三角形,需要30根小棒,即1*3+2*3+3*3+4*3;
總結數列規律,發現:
當擺成n的平方個小三角形時,需要1*3+2*3+3*3+??+n*3根小棒。
找一張硬紙板剪一個圓盤,在圓盤中間粘上一塊橡皮泥,把一根小棒豎著插在橡皮泥上,再把它放在太陽能照到的地方,如陽臺、窗臺等。要求:
1、在第一天上午8時、9時、10時、11時、12時分別標出小棒影子的位置,并記錄相應的時間。
2、在第二天上午8—12時,任意選兩個時間,看看小棒影子的位置,再根據影子的位置估計出這時的時間。 看清題,接下來就是動手了。先找來一個舊紙箱,再調好圓規。
數棒,蒙臺梭利數學教具,由 10根紅藍相間的木質長方體木棒構成,主要用于小學數學。
10根紅藍相間的木質長方體木棒:第一根長10厘米,紅色;第二根長20厘米, 其中10厘米為紅色,10厘米為藍色;第三根長30厘米,顏色為紅、藍、紅,各占10厘米。按照此規律遞增,進行顏色交替,每根遞增10厘米,第十根為1米長。
1、將假分數化為帶分數:分母不變,分子除以分母所得整數為帶分數左邊整數部分,余數作分子。
2、將帶分數化為假分數:分母不變,用整數部分與分母的乘積再加原分子的和作為分子。
3、將帶分數化為整數:被除數÷除數= 被除數/除數,除得盡的為整數。
注意事項:
1. 在教授數字名稱時,要按照順序進行。幼兒需要經過一段時期才能掌握所有數棒的名稱。數棒所展示的是整體的、緊密連接的數量概念。
2. 在介紹新的數棒之前,要先復習之前所學的內容,并從數棒1開始。
3. 可以引導幼兒利用數棒學習加法和減法,但在此之前,需要有10的合成和分解的經驗。
4. 學習數的合成與分解時,要從“10”開始。
分析: 擺一個三角形需3根小棒; 擺二個三角形需5根小棒; 擺三個三角形時需要7根小棒; 擺四個三角形時需要9根小棒; … 第一個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以后每增加1個三角形就需要增加2根小棒; 當有a個三角形時小棒的數量就是3+2(a-1),然后化簡,找
彩色小豎棒的目的通常是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和認識數學概念,比如數棒是代表連續量的教具,可以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此外,對于更小的孩子,彩色小豎棒也可以幫助他們開始學習識別和比較不同的數量,以及理解數量的概念。例如,通過將相同數量的小棒放在一起,孩子們可以開始理解數量的相等性。
而對于較大的孩子,彩色小豎棒可以用于進行更復雜的數學操作,例如加法和減法等基本運算。它們也可以幫助孩子們理解數學中的各種概念,如分數、小數和估算等。
總的來說,彩色小豎棒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孩子以一種更直觀和生動的方式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
以上就是數學小棒的全部內容,搭15間房子要用61根小棒.89根小棒可以搭22間這樣的房子。用小棒圍成長方形或者正方形,是小學三年級上冊的問題,同學們可以通過應用題進行練習。數學小棒的應用計算技巧 小棒口訣:小棒根數除以2,得數拆成兩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