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六年級解方程100道難題 六年級解方程帶答案(帶過程) 六年級解方程300題 小學六年級數學解方程公式法 六年級方程題大題
知識點:
用字母表示數
1、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運算定律和性質、幾何形體的計算公式。
(1)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 路程用s表示,速度v用表示,時間用t表示,三者之間的關系: s=vt v=s/t t=s/v
總價用a表示,單價用b表示,數量用c表示,三者之間的關系: a=bc b=a/c c=a/b
(2) 運算定律和性質
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減法的性質:a-(b+c) =a-b-c
(3)表示幾何形體的公式長方形的長用a表示,寬用b表示,周長用c表示,面積用s表示:
c=2(a+b)s=ab
正方形的邊長a用宏饑表示,周長用c表示,面積用s 表示:
c=4as=a
平行四邊形的底a用表示,高用h表示,面積用s表示:
s=ah
三角形的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面積用s表示: s=ah/2
梯形的上底用a表示,下底b用蔽兆返表示,高用h表示,面積用s表示:s= (a+b)h/2圓的半徑用r表示,直徑用d表示,周長用c表示,面積用s表示:
c=2πrd=2rs=π2r
長方體的長用a表示,寬用b表示,高用h表示,表面積用s表示,體積用v表示:
v=sh ;s=2(ab+ah+bh) ;v=abh
正方體的棱長用a表示,底面周長c用表示,底面積用s表示,體積用v表示: s=6a;v=3a
圓柱的高用h表示,底面周長用c表示,底面積用s表示,體積用v表示:
s側=ch ;s表=s側+2s底;v=sh圓錐的高用h 表示,底面積用s表示,體積用v表示:v=sh/32
用字母表示數的寫法
(1)數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時,乘號可以記作“.”,或者省略不寫,數字要寫在字母的前面。
(2)當“1”與任何字母相乘時,“1”省略不寫
(3)將猜搜數值代入式子求值把具體的數代入式子求值時,要注意書寫格式:先寫出字母等于幾,然后寫出原式,再把數代入式子求值。字母表示的是數,后面不寫單位名稱。簡易方程簡易方程簡易方程簡易方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1) 3X-(1/2+1/4)=7/好游12
3X=7/12+3/4
3X=4/3
X=4/9
(2) 6.6-5X=3/4-4X
6.6-0.75=-4X+5X
X=5.85
(3) 1.1X+2.2=5.5-3.3X
1.1X+3.3X=5.5-2.2
4.4X=3.3
X=3/譽襪蠢4=4/3
還有阿
(0.5+x)+x=9.8÷2
2(X+X+0.5)=9.8
25000+x=6x
3200=450+5X+X
X-0.8X=6
12x-8x=4.8
7.5*2X=15
1.2x=81.6
x+5.6=9.4
52-x =15
91÷x =1.3
X+8.3=10.7
15x =3
3x-8=16
7(x-2)=2x+3
3x+9=2718(x-2)=270
12x=300-4x
7x+5.3=7.4
3x÷5=4.8
30÷x+25=85
1.4×8-2x=6
6x-12.8×3=0.06
410-3x=170
3(x+0.5)=21
0.5x+8=43
6x-3x=18
1.5x+18=3x
5×3-x÷2=8
0.273÷x=0.35
1.8x=0.972
x÷0.756=90
9x-40=5
x÷5+9=21
48-27+5x=31
10.5+x+21=56
x+2x+18=78
(200-x)÷5=30
(x-140)÷70=4
0.1(x+6)=3.3×0.4
4(x-5.6)=1.6
7(6.5+x)=87.5
(27.5-3.5)÷x=4
x+19.8=25.8
5.6x=33.6
9.8-x=3.8
75.6÷x=12.6
5x+12.5=32.3
5(x+8)=102
x+3x+10=70
3(x+3)=50-x+3
5x+15=60
3.5-5x=2
0.3×7+4x=12.5
x÷1.5-1.25=0.75
4x-1.3×6=2.6
20-9x=1.2×6.25
6x+12.8=15.8
150×2+3x=690
2x-20=4
3x+6=18
2(2.8+x)=10.4
(x-3)÷2=7.5
13.2x+9x=33.3
3x=x+100
x+4.8=7.2
6x+18=48
3(x+2.1)=10.5
12x-9x=8.7
13(x+5)=169
2x-97=34.2
3.4x-48=26.8
42x+25x=134
1.5(x+1.6)=3.6
2(x-3)=5.8
65x+7=42
9x+4×2.5=91
4.2 x+2.5x=134
10.5x+6.5x=51
89x-43x=9.2
5x-45=100
1.2x-0.5x=6.3
23.4=2x=56
4x-x=48.6
4.5x-x=28
X-5.7=2.15
15 5X-2X=18
3X+0.7=5
3.5×2= 4.2+x
26×1.5= 2x+10
0.5×16―16×0.2=4x
13 9.25-X=0.403
16.9÷X=0.3
X÷0.5=2.6
x+13=慶陪33
3 - 5x=80
1.8 +6x=54
6.7x -60.3=6.7
9 +4x =40
2x+8=16
x/5=10
x+7x=8
9x-3x=6
6x-8=4
5x+x=9
x-8=6x
4/5x=20
2x-6=12
7x+7=14
6x-6=0
5x+6=11
2x-8=10
1/2x-8=4
x-5/6=7
3x+7=28
3x-7=26
9x-x=16
24x+x=50
6/7x-8=4
3x-8=30
6x+6=12
3x-3=1
5x-3x=4
2x+16=19
5x+8=19
14-6x=8
15+6x=27
5-8x=4
7x+8=15
9-2x=1
4+5x=9
10-x=8
8x+9=17
9+6x=14
x+9x=4+7
2x+9=17
8-4x=6
6x-7=12
7x-9=8
x-56=1
8-7x=1
x-30=12
6x-21=21
6x-3=6
9x=18
4x-18=13
5x+9=11
6-2x=11
x+4+8=23
7x-12=8
X-5.7=2.15
15 5X-2X=18
3X 0.7=5
3.5×2= 4.2 x
26×1.5= 2x
0.5×16―16×0.2=4x
9.25-X=0.403
16.9÷X=0.3
X÷0.5=2.6
3-5x=80
1.8-6x=54
6.7x-60.3=6.7
9 +4x=40
0.2x-0.4+0.5=3.7
9.4x-0.4x=16.2
12-4x=20
1/3x+5/6x=1.4
12x+34x=1
18x-14x=12
23 x-5×14=14
12+34x=56
22-14x=12
23x-14x=14
x+14x=65
23x=14x+14
30x12x-14x=1
x-0.7x=3.6
比如:
1x+2x=3
解:
3x=3
x=3/3
x=1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方程。解方程旁啟碰首先要寫“解:”這是非常重要!不寫要扣分。等號左邊的數如果都旁瞎有x的話(像上面的那題!),就直接相加或相減,然后除以幾x的數。若果是有一個x的話,那就運談用等號右邊的數減掉左邊的數,然后所得的結果除以幾x的數矗丹避柑篆紡遍尸撥建,就得出結果。
總之,左邊的數前面的符號是+,換到左邊就要變成-,×也是一樣變成÷,÷就變成×!
用字母表示數
1、在一個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數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時,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也可以省略不寫。在省略數字與字母之間的乘號時,要把數字寫在字母的前面。
2、2a與a2意義不同:2a表示兩個a相加,a2表示兩個a相乘。即:2a=a+a,a2= a×a。
3、用字母表示數:
(1)用字母表示任意數:如X=4 a=6
(2)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如s=vt
(3)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如a+b=b+a
(4)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S=ah
方程與等式
1、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2、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4、方程和等式的聯系與區別:
方程
等式
聯 系臘扒肆
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區 別
含有未知數
不一定含有未知數
5、等式的基本性質(一)
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一個相同的數,所得輪轎結果仍然是等式。
6、等式的基本性質(二)
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一個不等于零的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
7、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1)弄清題意,找出未知數并用X表示。
(2)找出應用題中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并列出方程。
(3)求出方程的解。
(4)檢驗或驗算,寫出此輪答案。
1. 甲船載油595噸,乙船載油225噸,要使甲船的載油量為乙船的4倍,必須從乙船抽多少噸油給甲船?設從乙船抽出x噸油,則595+x=(225-x)×4595+x=900-4x4x+x=900-5955x=305x=61答:必須從乙船抽出61噸油給甲船.2.甲、乙兩人騎自行車同時從西鎮出發去東鎮,甲每小時行15千米,乙每小時行10千米.甲行30分鐘后,因事用原速返回西鎮,在西鎮耽擱了半小時,又以原速去東鎮,結果比乙晚到30分鐘,試求兩鎮間的距離. 解:設甲第二次從西鎮出發到東鎮所用的時間為x小時,則15x=10×(0.5×3)+10(x-0.5)15x=15+10x-515x-10x=15-55x=10x=2代入15x=15×2=30答:東西兩鎮的距離是30千米.3.哥哥現在的虛型年齡是弟弟當年年齡的3倍,哥哥當年的年齡與弟弟現在的年齡相同,哥哥與弟弟現在的年齡和為30歲,問哥哥、弟弟現在多少歲?彎橘 解:設哥哥現在的年齡為x,則 方程兩邊同乘以3,得6x-90=90-3x-x6x+4x=90+9010x=180x=18代入30-x=30-18=12答:哥哥現在的年齡是18歲,弟弟現在的年齡是12歲.4.小紅、小麗、小強三位同學,各用同樣多的錢買了一些練習本.小紅買的每本是0.6元,比小強少2本,小麗買的每本是0.4元,比小強多3本,問小強買了多少個練習本?每本的價格是多少? 解:設小強買了x個練習本,則0.6×(x-2)=0.4×(x+3)0.6x-1.2=0.4x+1.20.6x-0.4x=1.2+1.20.2x=2.4x=12代入0.6×(x-2)=0.6×(12-2)=66÷12=0.5答:小強買了12個練習本,每本價格0.5元.5.糧庫內存有大米若干包,第一次運出庫存大米的一半多20包,第二次運出剩下的一半少10包,第三次運進200包,糧庫還有260包,求糧庫原有大米多少包?解:設糧庫里原有大米x包,則x=240答:糧庫原有大米240包.6.李鋼騎自行車從甲地到乙地,先騎一段上坡路,再騎一段平坦路,他到乙地后,就立即返回甲地,來回共用了3小時,李鋼在平坦路上比上坡路每小時多騎6千米,下坡路比平坦路每小時多騎3千米.已知第一小時比第二小時少騎5千米(第二小時騎了一段差鬧猜上坡路,一段平坦路),第二小時比第三小時少騎3千米,那么:(1)李鋼上坡路上用了多少分鐘?(2)下坡路上用了多少分鐘?(3)甲乙兩地的距離是多少千米? 解:(1)因為上坡路比平坦路每小時少騎6千米,而第一小時比第二 小時,所以上坡路共用時間: (2)設第三小時走了x小時平坦路,則下坡路走了1—x小時,所以6x+(6+3)(1-x)=86x+9(1-x)=86x+9-9x=89-3x=83x=9-8所以下坡路共用60-20=40(分鐘).(3)設上坡路每小時走x千米,則平坦路每小時走x+6千米,下坡路每小時走x+6+3千米,于是:方程兩邊同乘以6,則7x=4(x+9)7x=4x+363x=36x=12(小時) (千米答:上坡路共用70分鐘,下坡路共用40分鐘,甲乙兩地相距24.5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