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題型及解析?【解析】試題分析:小球在水平位置靜止,由共點力的平衡可知,F電sinθ=mg; 小球從最初始位置移到最低點時,電場力所做的功W電=-EqL(cosθ+sinθ),因電場力做負功,故電勢能增加,那么,高一物理必修一題型及解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選擇題
1.有關慣性大小的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物體跟接觸面間的摩擦力越小,其慣性就越大
B.物體所受的合力越大,其慣性就越大
C.物體的質量越大,其慣性就越大
D.物體的速度越大,其慣性就越大
解析:物體的慣性只由物體的質量決定,和物體受力情況、速度大小無關,故A、B、D錯誤,C正確.
答案:C
2.
(2011?撫順六校聯考)如右圖所示,A、B兩物體疊放在一起,用手托住,讓它們靜止靠在墻邊,然后釋放,使它們同時沿豎直墻面下滑,已知mA>mB,則物體B()
A.只受一個重力
B.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個
C.受到重力、彈力、摩擦力各一個
D.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個,彈力兩個
解析:物體A、B將一起做自由落體運動,所以A、B之間無相互作用力,物體B與墻面有接觸而無擠壓,所以與墻面無彈力,當然也沒有摩擦力,所以物體B只受重力,選A.
答案:A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游泳運動員仰臥在水面靜止不動時處于失重狀態
B.蹦床運動員在空中上升和下落過程中 都處于失重狀態
C.舉重運動員在舉起杠鈴后不 動的那段時間內處于超重狀態
D.體操運動員雙手握住單杠吊在空中不動時處于失重狀態
解析:由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概念可知,在加速度向下時處于失重狀態.在加速度向上時處于超重狀態,故正確答案為B.
答案:B
4.
(2011?廣州聯考)用一根輕質彈簧豎直懸掛一小球,小球和彈簧的 受力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1的施力物體是彈簧
B.F2的反襪兆作用力是F3
C.F 3的施力物體是小球
D.F4的反作用力是F1
解析:F1的施力物體是地球,所以A錯誤;F3的施力物體是小球,C正確;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知F2的反作用力是F3,B正確;F4的反作用力是彈簧對天花板的拉力,D錯誤.
答案:BC
5.如右
圖所示,重10 N的物體以速度v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左運動,物體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1,現給物體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其大小為20 N,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和加速度大小分別為(取g=10 m/s2)()
A.1 N,20 m/s2B.0,21 m/s2
C.1 N,21 m/s2 D.條件不足,無法計算
解析: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Ff=μFN=μmg=0.1×10 N=1 N,水平方向上的合外力為F+Ff=ma,則a=F+Ffm=20+11 m/s2=21 m/s2.
答案:C
6.
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物體在粗糙斜面上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現加一個豎直向下的力F作用在物體上,則施加恒力F后物體的加速度將()
A.增大 B.減小
C.不變 D.無法判斷
解析:施加力F前,mgsin θ-μmgcos θ=ma①
施加力F后,(mg+F)sin θ-μ(mg+F)cos θ=ma′②
①②得aa′=mgmg+F<1,故a′>a.
答案:A
7.如下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質量分別為m1和m2的木塊A和B之間用輕彈簧相連,在拉力F作用下,以加速度a做勻告弊租加速直線運動,某時刻突然撤去拉力F,此瞬時A和B的加速度為a1和a2,則()
A.a1=a2=0
B.a1=a,a2=0
C.a1=m1m1+m2a,a2=m2m1+m2a
D.a1=a,a2=-m1m2a
解析:兩物體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起以加速度a向右勻卜行加速運動時,彈簧的彈力F彈=m1a.在力F撤去的瞬間,彈簧的彈力來不及改變,大小仍為m1a,因此對A來講,加速度此時仍為a;對B物體取向右為正方向,-m1a=m2a2,a2=-m1m2a,所以只有D項正確.
答案:D
10.“如散物體做勻加渣或氏速直線運動”什么叫勻加速?就是加速度和初速度方向相同!相對 勻加速的團扒是勻減速,加速度和初速度相反
回頭好好看會懂的
望采納。
進入高中,開始了物理的學習后,最讓同學們頭疼的大概就是物理試卷上的多選題了,那么如何才能更快更好的掌握多選題呢?下面是我為您整理的物理必修一多選題的經典例題,一起來學習下吧!
高一物理必修一多選題經典例題
1.一個固定的光滑斜面,傾角為θ,其空間存在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如圖所示,一個質量為m的帶電滑塊沿光滑斜面勻速下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塊一定帶正電
B.物塊受到的電場力大小是mgtanθ
C.物塊受到的支持力是mgcosθ
D.物塊向下運動過程中其電勢增大,電勢能減小
【答案】AB
【解析】試題分析:物體受空中力如圖所示,所受電場力水平向右,因此帶正電,故A正確;
物體勻速下滑因此有,沿斜面:mgsinθ=Eqcosθ,垂直斜面:FN=mgcosθ+Eqsinθ,
所以有:Eq=mgtanθ,
,故B正確,C錯誤;
下滑過程中電場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大,故D錯誤.
故選AB.
2.如圖所示,勻強電場場強大小為E,方向與水平方向夾角為θ=30°,場中有一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電小球,用長為L的細線懸掛于O點。當小球靜止時,細線恰好水平。現用一外力將小球沿圓弧緩慢拉到豎直方向最低點,小球電荷量不變,則在此過程中
SHAPE \* MERGEFORMAT
mgL B.外力所做的功為
C.帶電小球的重力勢能減小mgL
D.帶電小球的電勢能增加
【答案】ACD
【解析】試題分析:小球在水平位置靜止,由共點力的平衡可知,F電sinθ=mg; 小球從最初始位置移到最低點時,電場力所做的功W電=-EqL(cosθ+sinθ),因電場力做負功,故電勢能增加,電勢能增加量為:△EP=EqL(cosθ+sinθ)=
,故D正確,重力勢能減小量為△EP=mgL ,故C正確;由動能定理可知,W外+W電+WG=0; W外=-(W電+WG)=EqL
(cosθ+sinθ)-mgL=mgcotθ=
mgL;故A正確,B錯誤;故選ACD.
資*源%庫 ziyuanku.com考點:共點力的平衡;動能定理的應用
【名師點睛】本題考查了動能定理的應用及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的關系,在解題中要注意理解重力做功及電場力做功的特點,正確求得兩種功的表達式;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勢能的變化量;電場力做功等于電勢能的變化量.
3.一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運動,運動過程中先保持某一恒定加速度,后保持恒定的牽引功率,其牽引力和速度的圖象如圖所示.若已知汽車的質量m,牽引力F1 和速度v1及該車所能達到的最大速度v3.則根據圖象所給的信息,能求出的物理量是( )
資*源%庫 ziyuanku.com
A.汽車運動中的最大功率為F1v1
B.速度為v2時的加速度大小為
C.汽車行駛中所受的阻力為
D.恒定加速時,加速度扒磨為
【答案】AC
【解析】試題分析:汽車先做勻加速運動,再以恒定功率運動,對汽車受力分析后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再結合圖象進行分析即可.
解:A、根據牽引力和速度的圖象和功率P=Fv得汽車運動中的最大功率為F1v1,故A正確.
B、汽車運動過程中先保持斗此山某一恒定加速度,后保持恒定的牽引功率,所以速度為v2時的功率是F1 v1,
根據功率P=Fv得
速度為v2時的牽引力是
,
對汽車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牽引力和阻力,
該車所能達到的最大速度時加速度為零,所以此時阻力等于牽引力,所以阻力f=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速度為v2時加速度大小為a=
,故B錯誤,C正確. D、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恒定加速時,加速度a′=
,故D錯誤.
故選AC.
【點評】本題關鍵對汽車受力分析后,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列出加速度與速度關系的表達式,再結合圖象進行分析求解.
4.如圖,位于水平面的圓盤繞過圓心O的豎直轉軸做圓周運動,在圓盤上有一質量為m的小木塊,距圓心的距離為r,木塊與圓盤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壓力的k倍,在圓盤轉速緩慢增大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Ziyuanku.com
A.摩擦力對小木塊做正功,其機械能增加
B.小木塊獲得的最大動能為
QUOTE
\* MERGEFORMAT
C.小木塊所受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始終指向圓心,故不對其做功
D.小木塊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
【答案】A
【解析】試題分析: D、對隨著圓盤轉動的滑塊受力分析,它受重力,支持力,靜摩擦力,向心力是個效果力,選項D錯誤;A、C、圓盤的轉速增大的瞬間,滑塊受的靜摩擦力與線速度成銳角,一個分力指向圓心提供向心力,另一分力沿線速度方向做正功,使得滑塊的速度增大,滿足它跟著圓盤繼續轉動,而當圓盤穩定的轉動時,滑塊的靜摩擦力又垂直于速度,全部充當向心力不做功,選項A正確,選項C錯誤。
題1在同一高度處間隔時間t先后自由釋放兩小球A和B,不計空氣阻力()
A. 兩球落地時間間隔為t
B. 在空中運動時兩球速度差越來越大
C. 在空中運動時兩球間距越來越大
D. 在空中運動時兩球間距保持不變
亮點涉及兩球在空中的相對運動,是一道可采用多種解法的運動學問題。
解析這里提供三種解法。
解法一(公式法,以地面為參考系):
B球釋放后t時刻,A球已運動時間t+t0,此時A、B兩球的速度和位移分別為 , , , 。
所以,恒量; ,與t有關。
故在空中運動時,兩球速度差不變而距離增大。由于高度一樣,落地所需時間一樣,故落地時間間隔為t。正確選項為A、C。
解法二(圖象法):
作出兩球的速度粗納圖象如圖2-34所示,兩球加速度相等,故兩直線平行。由圖線可以看出,在t0~t時間段,兩球速度差恒定。由于起點位置不同,各時刻vA>vB。t0~t時間段內兩圖線間包圍面積越來越大,即兩球間距離越來越大。顯然,下落高度相同,兩圖線與t軸包圍面積應相等,落地時間間隔為t0。正確選項為A、C。
解法三(公式法,以B為參考系):
以B為參考系,則在兩球運動過程中,A球的相對加速度
,
相對速度 ,不變。
即A相對于B做勻速運動,相對位移越來越大。
想要學好物理這啟扒鬧門學科是沒有所謂的捷徑的,只有不停地做題和練習來鞏固自己所學的知識,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下面是我為您整理的高一物理必修一測試題,好好練習一下吧!
高一物理必修一測試題
一、選擇題
1.甲、乙兩質點在同一直線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如圖所示,在3s末兩質點在途中相遇,兩質點位置關系是
A.相遇前甲、乙兩質點的最遠距離為2m
B.相遇前甲、乙兩質點的最遠距離為4m
C.兩質點出發點間的距離是乙在甲之前4m
D.兩質點出發點間的距離是甲在乙之前2m
【答案】B
【解析】試題分析:相遇前任意時刻乙的速度都大于甲的速度,也即相遇前,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而兩質點在3s時刻相遇,可知相遇前乙在后,甲在前,出發時兩質點相距最遠。最遠距離為:,B對,ACD錯。
考點:速度時間圖像、追擊與相遇。
【名師點睛】從常見的三種追及、相遇問題看一個條件——兩者速度相等。
(1)初速度為零(或較小)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追勻速運動的物體,在速度相等時二者間距最大;
(2)勻減速直線運動的物體追勻速運動的物體,若在速度相等之前未追上,則在速度相等時二者間距最小;
(3)勻速運動的物體追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若在速度相等之前未追上,則在速度相等時二者間距最小.
2.如圖所示,物體A、B由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
以上就是高一物理必修一題型及解析的全部內容,【解析】試題分析:加速度表示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故A正確;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時做加速運動,相反時做減速運動,故B正確;加速度由物體所受的合力和物體的質量共同決定,與速度沒有直接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