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物理

初三物理公式及解釋,九年級物理重點公式

  • 物理
  • 2023-04-22
目錄
  • 九年級物理重點公式
  • 九年級物理必考公式知識點
  • 初二到初三物理公式整理
  • 物理九年級公式筆記
  • 初三物理所有公式及變形公式

  • 九年級物理重點公式

    物理九年級公式有:

    一、串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R=R1+R2、W=UIt=Pt=UQ (普適公式)。

    4、W=I2Rt=U2t/R (純電阻公式)。

    5、U1/U2=R1/R2 (分壓公式)。

    6、P1/P2=R1/R2。

    二、并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三、熱學公式。

    C水=4、2×103J/(Kg·℃)。

    1、吸熱:Q吸=Cm(t-t0)=CmΔt。

    2、放熱:Q放=Cm(t0-t)=CmΔt。

    3、熱值:q=Q/m。

    4、爐子和熱機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熱平衡方程:Q放=Q吸。

    6、昌鉛掘熱力學溫度:T=t+273K。

    7、燃料燃燒放熱公式Q吸=mq或Q吸=Vq(適用于天然氣等)。

    四、機械功。

    1、定義:功等于力跟物體在力耐核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

    2、公式:W=FS(W是功F是物理激或受到的力S是距離)。

    功率: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功率。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P=W/t(功率P功W時間t)。

    五、重力。

    1、定義: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2、公式:G=m*g(G為重力m物體質量g重力系數)。

    九年級物理必考公式知識點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壓強:p=F/S

    5、液體壓強:p=ρgh

    6、浮力:

    (1)、F浮=F’-F (壓力差)

    (2)、F浮=G-圓耐F (視重力)

    (3)、F浮=G (漂浮、懸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桿平衡條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輪:F=G/n

    10、實際滑輪:F=(G+梁耐G動)/ n (豎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體舉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機

    14、橡腔春實際機械:W總=W有+W額外

    15、機械效率: η=W有/W總

    16、滑輪組效率:

    (1)、η=G/ nF(豎直方向)

    (2)、η=G/(G+G動) (豎直方向不計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熱 學 部 分】

    1、吸熱:Q吸=Cm(t-t0)=CmΔt

    2、放熱:Q放=Cm(t0-t)=CmΔt

    3、熱值:q=Q/m

    4、爐子和熱機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熱平衡方程:Q放=Q吸

    6、熱力學溫度:T=t+273K

    【電 學 部 分】

    1、電流強度:I=Q電量/t

    2、電阻:R=ρL/S

    3、歐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適公式)

    (2)、Q=UIt=Pt=UQ電量=U2t/R (純電阻公式)

    初二到初三物理公式整理

    1、速度公式:v=v=sts總t總

    v——速度(m/s)

    v——平均速度(m/s)

    s——路程(m)卜鋒

    t——時間(s)

    2、密度公式:ρ=mv

    ρ——密度(kg/m3)

    m——質量(kg)

    v——體積(m3)

    3、重力公式:

    G=mg

    G——重碰寬力(N);

    m——質量(kg);

    g——常數(9.8N/kg)

    4、壓強公式:

    ①P=FP——壓強(Pa)

    F——壓力(N)

    S——受力面積(m2)

    ②P=ρg

    P——壓強(Pa);

    ρ——密度(kg/m3)

    h——深度(m)

    5、液壓公式:F1F2=S1S2F1—作用在小活塞上的力(N)

    S1——小活塞的橫截面積(m2)

    F2——作用在大活塞上的力(N)

    S2——大活塞的橫截面積(m2)

    力學

    重力G(N)G=mg;m:質量;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kg/m3)ρ=m/Vm:質量;V:體積

    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方向相反時,F1>F2

    浮力F浮(N)F浮=G物-G視;G視:物體在液型吵晌體的視重(測量值)

    浮力F浮(N)F浮=G物;此公式只適用物體漂浮或懸浮

    浮力F浮(N)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ρ液:液體的密度,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以上內容參考:-物理公式

    物理九年級公式筆記

    第一章 力

    1. 重力:G = mg

    2. 摩擦力:

    (1) 滑動摩擦力:f = μFN 即滑動摩擦力跟壓力成運凱正比。

    (2) 靜摩擦力:①對一般靜摩擦力的計算應該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切記不要亂用

    f =μFN;②對最大靜摩擦力的計算有公式:f = μFN (注意:這里的μ與滑動摩擦定律中的μ的區別,但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是一樣的)

    3. 力的合成與分解:

    (1) 力的合成與分解都應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2) 具體計算就是解三角形,并以直角三角形為主。

    第二章 直線運動

    1. 速度公式: vt = v0 + at ①

    2. 位移公式: s = v0t + at2 ②

    3. 速度位移關系式: vt^2 -vo^2 = 2as ③

    4. 平均速度公式: v平均=s/t ④

    v平均 = (v0 + vt)/2 ⑤

    v平均 = v(t/2) ⑥

    5. 位移差公式 : △s = aT2 ⑦

    公式說明:(1) 以上公式除④式之外,其它公式只適用于勻變速直線運動。(2)公式⑥指的是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某一段時間的平均速度之值恰好等于這段時間中間時刻的速度,這樣就在平均速度與速度之間建立了一個聯系。

    6. 對于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有下列規律成立:

    (1). 1T秒末、2T秒末、3T秒末…nT秒末的速度之比為: 1 : 2 : 3 : … : n.

    (2). 1T秒內、2T秒內、3T秒內…nT秒內的位移之比為: 12 : 22 : 32 : … : n2.

    (3). 第1T秒內、第2T秒內、第3T秒內…第nT秒內的位移之比為: 1 : 3 : 5 : … : (2 n-1).

    (4). 第1T秒內、第2T秒內、第3T秒內…第nT秒內的平均速度之比為: 1 : 3 : 5 : … : (2 n-1).

    第三章 牛頓運動定律

    1. 牛頓第二定律: F合= ma

    注意: (1)同一性: 公式中的三個量必須是同一個物體的.

    (2)同時性: F合與a必須是同一時刻的.

    (3)瞬時性: 上一公式反映的是F合與a的瞬時關系.

    (4)局限性: 只成立于慣性系中, 受制于宏觀低速.

    2. 整體法與隔離法:

    整體法不須考慮整體()內的內力作用, 用此法解題較為簡單, 用于加速度和外力的計算. 隔離法要考慮內力作用, 一般比較繁瑣, 但在求內力時必須用此法, 在選哪一個物體進行隔離時有講究, 應選取受力較少的進行隔離研究.

    3. 超重與失重:

    當物體在豎直方向存在加速度時, 便會產生超重與失重現象. 超重與失重的本質是重力的實際大小與表現出的大小不相符所致, 并不是實際重力發生了什么變化,只是表現出的重力發生了變化.

    第四章 物體平衡

    1. 物體平衡條件: F合 = 0

    2. 處理物體平衡問題常用方法有:

    (1). 在物體只受三個力時, 用合成及分解的方法是比較好的. 合成的方法就是將物體所受三個力通過合成轉化成兩個平衡力來處理; 分解的方法就是將物體所受三個力通過分解轉化成兩對平衡力來處理.

    (2). 在物體受四個力(含四個力)以上時, 就應該用正交分解的方法了. 正交分解的方法就是先分解而后再合成以轉化成兩對平衡力來處理的思想.

    第五章 勻速圓周運動

    1.對勻速圓周運動的描述:

    ①. 線速度的定義式: v =s/t (s指弧長或路程,不是位移

    ②. 角速度的定義式: =

    ③. 線速度與周期的關系:v =

    ④. 角速度與周期的關系:

    ⑤. 線速度與角速度的關系:v = r

    ⑥. 向心加速度:a = 或 a =

    2. (1)向心力公式:F = ma = m = m

    (2) 向心力就是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合外力,在源穗計算向心力時一定要取指向圓心的方向做為正方向。向心力的作用就是改變運動的方向,不改變運動的快慢。向心力總是不做功的,因此它是不能改變物體動能的,但它能改變物體的動量。

    第六章 萬有引力

    1.萬有引力存在于萬物之間,大至宇宙中的星體,小到微觀的分子、原子等。但一般物體間的萬有引力非常之小,小到我們無法察覺到它的存在。因此,我們只需要考慮物體與星體或星體與星體之間的萬有引力。

    2.萬有引力定律:F = (即兩質點間的萬有引力大小跟這兩個質點的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跟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說明:① 該定律只適用于質點或均勻球體;② G稱為萬有雹悄卜引力恒量,G = 6.67×10-11N•m2/kg2.

    3. 重力、向心力與萬有引力的關系:

    (1). 地球表面上的物體: 重力和向心力是萬有引力的兩個分力(如圖所示, 圖中F示萬有引力, G示重力, F向示向心力), 這里的向心力源于地球的自轉. 但由于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很小, 致使向心力相比萬有引力很小, 因此有下列關系成立:

    F≈G>>F向

    因此, 重力加速度與向心加速度便是加速度的兩個分量, 同樣有:

    a≈g>>a向

    切記: 地球表面上的物體所受萬有引力與重力并不是一回事.

    (2). 脫離地球表面而成了衛星的物體: 重力、向心力和萬有引力是一回事, 只是不同的說法而已.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一說到衛星就會馬上寫出下列方程的原因:

    = m = m

    4. 衛星的線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和半徑之間的關系:

    (1). v= 即: 半徑越大, 速度越小.

    (2). = 即: 半徑越大, 角速度越小.

    (3). T =2 即: 半徑越大, 周期越大.

    (4). a= 即: 半徑越大, 向心加速度越小.

    說明: 對于v、 、T、a和r 這五個量, 只要其中任意一個被確定, 其它四個量就被唯一地確定下來. 以上定量結論不要求記憶, 但必須記住定性結論.

    第七章 動量

    1. 沖量: I = Ft 沖量是矢量,方向同作用力的方向.

    2. 動量: p = mv 動量也是矢量,方向同運動方向.

    3. 動量定律: F合 = mvt – mv0

    第八章 機械能

    1. 功: (1) W = Fs cos (只能用于恒力, 物體做直線運動的情況下)

    (2) W = pt (此處的“p”必須是平均功率)

    (3) W總 = △Ek (動能定律)

    2. 功率: (1) p = W/t (只能用來算平均功率)

    (2) p = Fv (既可算平均功率,也可算瞬時功率)

    3. 動能: Ek = mv2 動能為標量.

    4. 重力勢能: Ep = mgh 重力勢能也為標量, 式中的“h”指的是物體重心到參考平面的豎直距離.

    5. 動能定理: F合s = mv - mv

    6. 機械能守恒定律: mv + mgh1 = mv + mgh2

    [解題過程]

    如上

    初三物理所有公式及變形公式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速度:V(m/S) v= S:路程/t:時間

    重力G (N) G=mg( m:質量; g:9.8N/kg或者10N/kg )

    密度:ρ (kg/m3) ρ= m/v (m:質量; V:體積 )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時,F1>F2

    浮力:F浮 (N)F浮=G物—F拉 (G視:物體在液體的重力 )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適用 物體漂浮或懸浮 )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 ;明培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 ;ρ液:液體的密度 ; 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 (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

    杠桿的平衡條件: F1L1= F2L2( F1:動力 ;L1:動力臂;激模唯F2:阻力; L2:阻力臂 )

    定滑輪: F=G物S=h(F: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體的重力; 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h:物體升高的距離)

    動滑輪: F= (G物+G輪)/2 S=2 h(G物:物體的重力; G輪:動滑輪的重力)

    滑輪組: F= (G物+G輪) S=n h(n: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

    機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

    有用功:W有 =G物h

    總功:W總 W總=Fs適用滑輪組豎直放置時

    機械效率: η=W有/W總 ×100%

    功率:P (w) P= w/t (W:功; t:時間)

    壓強p (Pa) P= F/s (F:壓力; S:受力面積)

    液體壓強:p (Pa) P=ρgh (ρ:液體的密度; h:深度【從液面到所求點的豎直距離】 )

    熱量:Q (J) Q=cm△t (c:物質的比熱容; m:質量 ;△t:溫度的變化值 )

    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Q(J) Q=mq (m:質量; q:熱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與重要知識點

    串聯電路 電流I(A) I=I1=I2=…… 電流處處相等

    串聯電路 電壓U(V) U=U1+U2+…… 串聯電路起分壓作用

    串聯電路 電阻R(Ω) R=R1+R2+……

    并聯電路 電流I(A) I=I1+I2+…… 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分流)

    并聯電路 電壓U(V) U=U1=U2=……

    并聯電路 電阻R(Ω)1/R =1/R1 +1/R2 +……

    歐姆定律: I= U/I

    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成正比,與電阻成反比

    電流碼世定義式 I= Q/t (Q:電荷量(庫侖);t:時間(S) )

    電功:W (J) W=UIt=Pt (U:電壓; I:電流; t:時間; P:電功率 )

    電功率: P=UI=I2R=U2/R (U:電壓; I:電流; R:電阻 )

    電磁波波速與波 長、頻率的關系: C=λν (C:波速(電磁波的波速是不變的,等于3×108m/s);λ:波長; ν:頻率 )

    需要記住的幾個數值:

    a.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340m/s b光在真空或空氣中的傳播速度:3×108m/s

    c.水的密度:1.0×103kg/m3 d.水的比熱容:4.2×103J/(kg?℃)

    e.一節干電池的電壓:1.5V f.家庭電路的電壓:220V

    g.安全電壓:不高于36V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精品人体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成人无码网站|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AV| 免费A级毛片无码视频| 在线无码午夜福利高潮视频| 内射人妻少妇无码一本一道|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 日本无码小泬粉嫩精品图| 永久免费AV无码国产网站| 东京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网址| 亚洲av无码偷拍在线观看| av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线|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 无码夫の前で人妻を侵犯| 亚洲情XO亚洲色XO无码| 无码国产成人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 无码人妻黑人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片软件 | 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h无码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aⅴ无码色老头| 日韩精品无码熟人妻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秋 |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电影网站 | 人妻av无码专区|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 人妻系列AV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亚洲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本二本| 在线观看无码不卡AV| 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果冻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