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古鎮的歷史介紹?五、三河古鎮的歷史沿革 1、春秋戰國時,小鎮已初具雛型,稱為“鵲岸”(記載于《左傳》),漢、晉時期稱“鵲尾渚”,南北朝后期稱“三汊河”,至明代《大明一統志》始稱三河鎮;2、1949年1月25日三河解放。那么,三河古鎮的歷史介紹?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三河古鎮景區地處合肥市肥西縣境內,位于巢湖之濱,與廬江縣、舒城縣相鄰,素有一步跨三縣,三縣聞雞鳴之稱,已有2500多年歷史的三河鎮因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條河流貫其間而得名。
三河古鎮景區以水鄉古鎮為特色,薈萃了豐富的人文觀景,形成了江淮地區獨有的“八古”景觀,即古河、古橋、古圩、古街、古居、古茶樓、古廟臺和古戰場。歷史上既是灶檔世兵家必爭之地,又是商家云集之地。
2015年10月15日,國家旅游局批準三河古鎮景區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三河古鎮的基本格局是:外環兩岸,中峙三洲。臨水建房、沿河延伸,呈狹長型、蠢世四周環水,三水環繞三河,河湖通航、河圩相連,所謂“枝津回互,萬艘可藏。”豐樂河、小南河和杭埠河三條河流成“口”字形布局環抱古鎮,街區的基本格局是以小南河為中軸,沿河成街,以碼頭為端點、河道為邊沿,輻射狀衍生成數條古商業街。以“街巷”為骨架,連接眾多窄巷,串起成片民宅,隱肢街巷宅院相對規整,有中心軸,邊緣界定明確。
三河地處巢湖之濱,距今已氏掘有2000多年歷史,是典殲胡核型的水鄉古鎮。
《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曰:“三河鎮在安徽合肥縣 三河鎮
南八十里,外環兩岸,中峙三洲,三水貫其間,故曰三河”。做春
據傳,此地原是巢湖中的高洲,故有“江中之洲”之稱。
春秋時稱鵲岸;晉以前叫鵲尾。
晉后稱鵲渚鎮;南北朝后期稱三漢河;明清置三河鎮(《三河鎮歷史變遷考》)。
民國前后一度稱肥南,三河在歷史上多屬廬州府合肥縣。
1949年元月24日設立三河市,直屬皖北行署巢湖專區,市轄1區、6鄉、62村;1950年下半年撤市設置三河區,轄3鄉、5鎮;1956年撤區成立三河鎮人民委員會;1960年改稱三河人民公社;1961年復稱三河鎮人民委員會;1968年成立三河鎮革命委員會;1981年12月建立三河鎮人民 *** 。
自1950年下半年起一直隸屬合肥市肥西縣。
三河鎮是一個典型的水鄉顫陪古鎮,古稱“鵲渚”,地處肥西縣境內,位于巢湖之濱,距合肥40公里,是安徽著名大鎮之一。由于位于肥西、舒城、廬江三縣交界處,也處于合肥、巢湖、六安三市的接合部,故有“一步跨三縣,雞鳴三縣聞”之說,如今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和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古鎮已有2500多年歷史,是由豐樂河、杭埠河、小巖胡南河三水交匯的一個水埠碼頭發展起來的。公元前537年,吳楚之爭的“鵲岸之戰”在史粗洞攔書上確定了三河鎮歷史的起點,1858年太平天國打敗湘軍的“三河大捷”使三河成為中國近現代歷史的重要節點。
1、春秋戰國時,小鎮已初具雛型,稱為“鵲岸”(記載于《左傳》),漢、晉時期稱“鵲尾渚”,南北朝后期稱“三汊河”,至明代《大明一統志》始稱三河鎮;
2、1949年1月25日三河解放。
2月,設三河縣,3月,改設三河市(縣級市),1950年3月撤市改區,隸屬肥西縣,轄五星鄉、太平鄉、東鎮、南鎮、西鎮;
3、1956年1月,撤區建鎮;
4、1987年12月,合(肥)銅(陵)公路三河段竣工,自此形成北連合肥,南接黃山的便捷交通;
5、1991年7月11日,三河遭受百年一遇的華東大水,23分鐘全鎮淹沒;
6、1991年12月28日,中央電視臺、安徽人民廣播電視臺分別錄制三河災后恢復重建的音像,春節期間在全國播放;
7、1995年,國家建設部批準三河鎮為“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
8、1999年12月,被國務院體改辦批準為“全國綜合改革試點鎮”;
9、1999年12月,被國家建設部批準為“全國村鎮建設試點鎮”;
10、2001年8月8日,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貫通”,萬人空巷,爭睹“圓夢”;
11、2001年9月22日,舉辦盛大的“災后十年看三河”活動;“十一黃金周”,正式啟動旅游項目,實現開門紅;
12、2001年10月24日,80歲高齡的楊振寧在闊別63年后重回三河;
13、2002年10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14、2004年3月22日,被國家建設部、民政部、科技部、農業部、發改委、國土資源部聯合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15、2005年10月,安徽省戲曲家協會授予三河鎮“廬劇之鄉”榮譽稱號;
16、2005年12月27日,全國口杯協會在三河成立,確定了三河富光口杯在全國口杯產業的領先地位;
17、2006年10月,安徽省人民 *** 授予三河鎮“安徽省歷史文化名鎮”榮譽稱號;
18、2007年4月,安徽省人民 *** 授予三河鎮“安徽省最佳旅游鄉鎮”榮譽稱號;
19、2007年5月31日,國家建設部、國家文明委授予三河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榮譽稱號;8月14日,在三河鎮舉行盛大的授牌儀式.
20、2007年8月20日,全國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批準三河古鎮風景區為國家級AAAA級旅游風景區。
1.合肥三河古鎮的歷史
三河地處巢湖之濱,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是典型的水鄉古鎮。
《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曰:“三河鎮在安徽合肥縣 三河鎮南八十里,外環兩岸,中峙三洲,游悄三水貫其間,故曰三河”。據傳,此地原是巢湖中的高洲,故有“江中之洲”之稱。
春秋時稱鵲岸;晉以前叫鵲尾。晉后稱鵲渚鎮;南北朝后期稱三漢河;明清置三河鎮(《三河鎮歷史變遷考》)。
民國前后一度稱肥南,三河在歷史上多屬廬州府合肥縣。1949年元月24日設立三河市,直屬皖北行署巢湖專區,市轄1區、6鄉、62村;1950年下半年撤市設置三河區,轄3鄉、5鎮;1956年撤區成立三河鎮人民委員會;1960年改稱三河人民公社;1961年復稱三河鎮人民委員會;1968年成立三河鎮革命委員會;1981年12月建立三河鎮人民 *** 。
自1950年下半年起一直隸屬合肥市肥西縣。
2.三河鎮的歷史文化
三河鎮,地處合肥、六安二市交界處,與廬江縣、舒城縣(屬六安市)相鄰,有2500多年歷史,為肥西經濟重鎮,先后被確定為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全國創建文明村鎮示范點、全國綜合改革試點鎮,省小城鎮建設中心鎮、示范鎮,省級星火技術密集區建設單位,合肥市新一輪小城鎮建設試點鎮,1999年被國家建設部評為全國小城鎮建設先進單位、合肥市“六個好”鄉鎮黨委,被省委授予“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以上就是三河古鎮的歷史介紹的全部內容,三河地處巢湖之濱,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是典型的水鄉古鎮。《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曰:“三河鎮在安徽合肥縣 三河鎮 南八十里,外環兩岸,中峙三洲,三水貫其間,故曰三河”。據傳,此地原是巢湖中的高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