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八年級上冊新版?《天上的街市》是新編九年義務教育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個新詩單元,教材編者稱之為“詩海徜徉”。單獨設立一個“新詩單元”,這在初中語文教材我還是第一次。這反映了人們對詩歌,尤其是對新詩在觀念上的一些變化。那么,語文八年級上冊新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篇一】西部地平線上的落日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充分利用自然中的審美元素,激發學生潛在的審美意識,激發學生對自然的感悟。
②對悲劇式美麗的感性體驗;英雄情感的體驗與認同。
2、知識與技能:
①掌握文中景物描寫的手法,學會虛實相生的表現手法,能做到恰當地安排線索與結構。
②培養學生的文本整體感知和概括能力,鑒賞評價能力
3、內化與遷移:
萃取、體驗文本中歷史典故所體現的人文思想,在審美中思考自然,思考歷史,并能形諸文字。做到既能進行審美體驗戚賣,又能進行審美表達。
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欣賞和表達自然之美的能力。
2、體驗幾次日落內容的不同所反映的精神內涵。
教學難點:
1、品味和評價文本由自然之美的表述轉向人文思想表現的語言藝術。
2、分析文中對羅曼羅蘭塑造約翰?克利斯朵夫這一典故的使用所表現出來的思想。
教具準備:課件、音樂歌曲、錄音機。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播放音樂《我心永恒》
2、學生回顧劉亮程散文《今生今世的證據》里關于村莊外景的描寫內容;教師點出幾個帶“大”字的詞語,引出西部曠遠廣博的特點。
3、教師抒情性導入:用課件播放大西北的曠遠、遼闊、蒼涼、岑寂、廣漠、蠻荒……無不體現一個“大”字。
【望岳】(杜甫 唐)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春望】(杜甫 唐)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攜斗濺淚,恨別櫻隱頃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石壕吏】(杜甫 唐)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歸園田居 (其三)】(陶淵明 東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使至塞上】(王維 唐)脊陸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好的目錄能盡可能展現出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材的體系,有助于教師和學生盡快地掌握課本大體內容,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編的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的目錄,感謝欣賞。
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目錄
第一單元
1 新聞兩則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2 蘆花蕩
3* 蠟燭
4*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5* 親愛的爸爸媽媽
寫作 學習寫消息
第二單元游冊
6 阿長與《山海經》
7 背影
8* 臺階
9 老王
10* 信客
寫作 敘事要詳略得當
綜合性學習 讓世界充滿愛
第三單元
11 中國石拱橋
12* 橋之美
13 蘇州園林
14 故宮博物院
15* 說“屏”
寫作 說明要抓住特征
第四單元
16 大自然的語言
17 奇妙的克隆
18*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
恐龍無處不在
被壓扁的沙子
19* 生物的入侵者
20* 落日的幻覺
寫作 走上辯論臺
第五單元
21 桃花源記
22 短文兩篇
陋室銘鬧磨搜
愛蓮說
23* 核舟記
24* 大道之行也
25 杜甫詩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寫作 學會說點兒道理
第六單元
26 三峽
27 短文兩篇
答謝中書書
記承天寺夜游
28* 觀潮
29* 湖心亭看雪
30 詩四首
歸園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
渡荊門送別
登岳陽樓(其一)
寫作 怎樣搜集資料
課外古詩詞背誦
長歌行
野望
早寒江上有懷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黃鶴樓
送友人
秋詞
魯山山行
浣溪沙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名著導讀
《朝花夕拾》:溫馨的回憶與理性的批判
《駱駝祥子》:舊北京人力車夫的心酸故事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液歷》:理想主義的旗幟與人生的教科書
附錄 欣賞王羲之書法
漢語詞類表(虛詞)
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jiā)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shè)儼(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qiān)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zhuó),悉如外人,黃發垂髫(tiáo),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yāo)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備禪時亂,率妻子邑(yì)人來此絕境, 不復出焉,遂(suì)與外人間(jiàn)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wéi)具言所聞,皆嘆惋(wǎn)。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yù)云:“不足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jùn)下,詣(yì)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jì),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 后遂無問津者。
岳陽樓記
原文: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最新人教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語文唐詩五首如下:
1、《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意思是:過去的仙人已經駕著黃鶴飛走了,這里只留下一座空蕩蕩的黃鶴樓。黃鶴一去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只看見悠悠的白云陽光照耀下的漢陽樹木清晰可見,鸚鵡洲上有一片碧綠的芳草覆蓋。天色已晚,眺望遠方,故鄉在哪兒呢?眼前只見一片霧靄籠罩江面,給人帶來深深的愁緒。
2、《使至塞上》
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意思是:乘單車想去慰問邊關,路經的屬國已過居延。千里飛蓬也飄出漢塞,北歸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落日渾圓。到蕭關遇到偵候騎士,告訴我都護已在燕然。
3、《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意思是:我乘舟渡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來到戰國時期楚國的境內游覽。山隨著低平的原野地出現逐漸消失,江水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中奔流。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飛來的明鏡,云層締構城外幻出海市蜃樓。
以上就是語文八年級上冊新版的全部內容,每年(陰歷八月),京都臨安府長官來到浙江亭校閱水軍,數百條戰船分列兩岸;然后演習五陣的陣勢,忽而疾駛,忽而騰起,忽而分,忽而合,極盡種種變化,同時有在水面上騎馬、舞旗、舉槍、揮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