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我與數學作文1000字高中 我和數學作文400字 數學與生活論文3000字 我與數學相遇作文 我與數學的相愛相殺作文
1
我是一條地地道道的“小書蟲”,說起讀書來,我的話就多了。
小時候,爸爸總在睡前給我念故事。可是,他常常到了他覺得困了時,就把一整頁密密麻麻的故事“濃縮”成一句或者兩句。我十分不高興,就讓媽媽給我講睡前故事。可媽媽經常干家務干到夜深,她還沒講故事,我已經呼呼地睡著了。
從那以后,我開始讀一些注音讀物,如果在沒有注音的讀物里,我遇到了不懂的字我就讀它的一半或者它的形近字。有一次,我覺得一個叫“玫瑰小姐”的故事很好聽,就讀給爸爸聽,我讀起來:“‘什么’‘局敬鬼’小姐。從前,……“我剛讀完題目,爸爸就笑得前仰后合。我卻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大概到了一二年級吧,我漸漸學會了查字典。一口氣讀完了《格林童話備舉》和《安徒生童話》。一次,我在吃烤面包時,說:“今天我烤面包,明天我做酒,仿臘碧后天王后孩子到我手,我姓盧薩卡江東多幅鑼鼓里根,這樣的姓最少有!”
到了三四年級,我已經在語文課本中讀了不少科幻故事,如:《院子里的悄悄話》、《紙奶奶過生日》、《萬能膠水發明記》等。我不再僅僅向往童話世界,我漸漸喜歡上了《十萬個為什么》等科普書籍,成了現代科技課上的活躍分子。
現在,我又喜歡上了楊紅櫻阿姨寫的“淘氣包馬小跳系列”。我從書中學到了許多道理,比如說人不能有妒忌心,對每一個生命都要賦予愛,人不能記仇等。
我喜歡讀書,我心中始終銘記著冰心奶奶說過的九個字: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2
書,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沒有了書,我的生活便枯燥無味,沒有了書,就像沒有了生活中的樂趣,讓我再也開心不起來。書,是和我有了不解之緣的良師益友。
記得我9歲那一年,我開始并不喜歡讀書,一看到書便頭昏腦脹。直到有一天,我10歲的姐姐在看《安徒生童話》看得入迷時,我很好奇,便走過去看那本書,雖然只看一個故事便被那本書深深地吸引住了,仿佛那本書是一塊磁石,我被那本書緊緊地吸引住了。當我的姐姐看完時,我便急沖沖地跑過去,如癡如醉地看著那本書,直到媽媽叫我出來吃飯時,我才發現,我已經坐在那里讀了二個多鐘頭了,我呆呆地去吃中午飯,吃完飯了又去繼續看書,一直把書看完了。到了小學三年級時,我買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那時,我并不喜歡看這類書,可是。當爸爸給我講了魯迅先生的故事后,我改變了觀點,鼓起勇氣去看那本書,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我終于把那本書讀完了,可是,我并不感到累,反而感到非常開心,非常快樂,因為我學到了許多知識。以后,我從四年級開始,便開始讀作文選了,并且養成了做筆記的習慣。我讀了好幾本作文選,積累了許多好詞好句,寫作能力也稍有提高。
讀書使我增長知識,書是我的最愛,我永遠與書為伴。
3
小時候我就喜歡看書,一碰到新書,就會津津有味地讀個沒完。幼兒園時讀插圖書,學會了拼讀后,我就讀注音故事。什么《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等故事集里面的故事一個也不放過。到了十歲時,我就開始讀名著了。我的書架上也擺滿了中外名著,除了中國四大古典名著外還有《冰心作品選》《朱自清散文集》《愛的教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
記得有一次,媽媽單位發了200元書券,我非常高興,這意味著我又可以讀許多新書了。媽媽塞給我100元書券,我迫不及待趕往新華書店,可已經晚了,我夢寐以求的《感動小學生的一百個母親》已經被銷售一空,我懊惱地回到了家,整天耷拉著腦袋。媽媽的一句親切的問候,終于讓我那憂傷的堤壩決口了,我放聲大哭,眼淚噴涌而出:“《感動小學生的一百個母親》那本書已經賣完了,我以后再也讀不到了!”媽媽則在一旁笑嘻嘻地說:“原來為這哭鼻子呢,別哭了,媽媽給你搞定!”
第二天,媽媽下班回來了,手里多了一個包裹,媽媽把包裹擱在我面前,一臉輕松地說:“打開看看。”啊!竟然是《感動小學生的一百個母親》!媽媽真是說話算話,立竿見影!我張開雙臂和媽媽擁在一起。隨即,我就捧起書本,甜甜地讀了起來。
讀書是甜的,讓這種甜甜的滋味伴隨我的一生吧!
【篇一:我與數學圖書】
我有許多書,有文學類的、科普類的、漫畫……由于我對數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也有不少的數學書,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數學故事》這本書了。
打開《數學故事》,你就拿到了打開數學王國大門的鑰匙。這本書緊密聯系生活,從數字、運算、計量等方面講述了一個個精彩的小故事。其中有幾個小故事特別有趣,如:《+、-、×、÷的由來》,這個故事講述了阿凡提鄰居的孩子們通過阿凡提的解釋知道了怎樣使用“+、-、×、÷”。還有《怎樣維持數字王國的秩序》,它講了很久以前數字王國沒有秩序,數學天使知道了,就派出“>”、“<”、“=”三個小天使到數字王國安排秩序,從此數字們找到各自的位置,開始了平和、快樂的生活。再如《拿破侖巧殲敵軍》的故事,寫的是拿破侖精通數學,他常把數學空族知識應用到戰爭中去,從而扭轉戰局,取得勝利。除了這些故事以外,*的故事也一樣生動、有趣。它讓喜歡數學的人愛不釋手;讓從懼怕數學的人感到親切;讓厭惡數學的人愛上數學。
一口氣讀完了《數學故事》,讓我懂得了許多的數學知識,更激發了我對數學的興趣,書中也有一些無法解釋的問題和現象,留給我很多想象的空間,我希望自己像書中的阿基米德、華羅庚、祖沖之等數學家一樣能解開數學的未解之謎。
【篇二:我和數學交朋友】
我有不少朋友,我有一個特別的朋友,它的名字和其它朋友的名字與眾不同,它的名字叫“數學”。
我第一次跟你見面時,就覺得你特別神奇,肆虧鏈特別吸引人。每當媽媽一遍一遍地教我讀1234時我總會讀地那么投入,那么認真,媽媽燒飯時,我還是要讀,媽媽就只能一只手包著我,一只手抄菜,媽媽只讀一遍我就讀四五遍。爸爸叫媽媽把學的都寫在一張大紙上我每天起床,我都會讀一遍。
六七歲時,媽媽給我買來了一年級的口算天天練,我每天練一張,我就是覺的挺簡單的。
一天,媽媽讓我去買火腿長,順便讓我去聯系生活。火腿腸3元錢三根,2+2+2=6元,我給他了10元,10-6=4。回到家時我對媽媽說;媽媽媽媽我回來了媽媽高興的說我的女兒長大了。
數學是生活中必須用得著的。我們一定要學好數學,語文也不能放棄哦語文也很重要。
【篇三:我與數學那些事作文】
嗨呀!這個……和數學的事情嘛!我可是有很多經歷的噢!掰著指頭數來數去,總也數不完,不過,光說可不行,總要有點實事來證明吧!嘿!正好,我最近可是碰上了一條大大的“攔路虎”……
回到家,我取出數學作業,準備就緒,然后“抽出寶刀”“跨上戰馬”開始了我的題林戰斗。
“哎呀!怎么這么難呀!”做著困難的數學題,我的臉憋成了一張苦瓜臉,真不想做啊!可是這是老師的作業,不做完就要罰更多的題呢!我只好使勁捏捏筆,繼續往下做,突然,我一愣,在作業本上發現了一只龐大的“攔路虎”,天哪,我頓時頭暈眼花,那只大大的“攔路虎”猛地朝我撲過來,就快要把我吃掉了,我轉身準備“逃跑”可轉念一想,不行,一遇困難,自己不先試一下就去“搬救兵”那樣,不是顯得我太軟弱了么?于是,我又回頭舉起了“寶刀”向“攔路虎”發出了猛烈的進攻……
我仔細地觀察著那只“攔路虎”,想找到他的弱點,然后一舉殲滅,“刷刷刷!”鋼筆飛快地在紙上飛快的上下演算著,突破了一個又一個困難的關卡,到了決戰時刻,空氣里透著濃濃的火藥味,我用筆墨噴灑著“攔路虎”,而他也不甘示弱,向我扔來一個又一個的“紙老虎”,不過是“紙老虎”嘛!太好打了,終于,“攔路虎”的部下全部被我殲滅,“攔路虎”也繳械投降了。
哈哈!終于把最困難的那只“攔路虎”給打敗了,其實只要認真觀察,所有的“攔路虎”都不在話下,都變成了最軟弱的“紙老虎”!
【篇四:我與數學的故事】
想必大家都認識數學,接觸過數學吧?數學處處都可以用。不覺得數學很有趣嗎?
數學,在買菜的時候可以用,買衣服時候可以用,買東西時候可以用。就連魔方也可以用到數學,因為,轉魔方要用數學公式呀!還有國家經濟發展也要用到裂孫數學……
我與數學的故事:小的時候,爸爸經常教我數學,都是學數字,比如,1-10,如果有人問我十一,我就問:“十一是什么?十月一日嗎?”爸爸在紙上寫,口頭上問我:三大,還是四大?我看著紙上的兩個數字,當然,我是看筆畫的,認為哪個大就哪個大。我說是三,爸爸捧腹大笑,笑完之后說:“傻孩子,是四大呀!”爸爸又教我減法和加法,當然,是不進位的,也是十以內的。那以后,我就分辨得出哪個比較大,哪個比較小。有一次,媽媽給爸爸3個蘋果,卻給我2個蘋果,我生氣地說:“不公平!我比爸爸少。”無奈,媽媽只好再給我一個蘋果。
上了一年級,我們學了進位,也學會了買東西應該學的東西。有一次,我去買雪糕吃,我給了老板五十元,雪糕8元,老板卻找我四十四元,我用減法算了算,是四十二元,我馬上跑回去,說:“老板,是四十二元,不四十四元啊!”老板算算說:“對啊。謝謝你。”我笑了笑。
我學了很多知識,都關于數學,也聯系生活實際,讓我感覺數學很有用,你不覺得嗎?
【篇五:我和數學的故事】
從小我和數學就是友好的朋友,數學真讓我歡喜讓我憂。
在幼兒園時,神奇的阿拉伯數字1、2、3、4……。最難讀的“4”讓我讀成了“是”,最難寫的“8”字,我把它寫成了躺著的“8”字,就像波浪線。我還認識了“+”、“-”“*”、運算符號。
每次口算過關的時候老師說:“再過幾天,我們就要口算比賽了。你們要到家里去苦練。”我們聽了老師的話非常緊張,于是我回到家刻苦的練習,終于到了口算比賽的時刻,我的心跳得飛快,開始比賽了,我做得像劉翔奔跑的速度一樣快。最后我過關了,而且還得了獎狀,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媽媽還獎勵了我一個文具盒。后來,我學了乘法口訣后,我的計算速度比計算機還快。
有一次,我在一個文具店買了5本7元的本子交給小店的老板,他不知道5本本子需要幾元就用了計算機。這是我想起了五七三十五就說要三十五元,老板聽了說:“你的計算比我的計算機還要快。真是一個聰明的孩子。
一天,老師要讓我們考試,我認真地審題忽然一道題把我給難倒了,我刻苦鉆研終于想出了,考試結束后老師告訴我考了100分,我別提有多高興!
有一次數學考試我考雜了,我對不起老師和爸爸媽媽,眼淚直流,憂愁是難題做了半天也做不出,心里很郁悶。
學數學最大的敵人就是粗心,有時100分會與我失之交臂,我后悔,但世上沒有后悔藥的。
后來,我牢記老師的話,改掉了粗心馬虎的毛病,數學成績有進步了,我自豪地說:“數學我愛你!”
【篇六:我與數學】
我什么作業都不想寫,只想在心情不好時寫寫數學題。
數學習題精選和作業本都寫好了,可見我這兩天的心情也不太好。
在淡淡的墨香中我與數學題成了朋友。這又是一個煩惱,今天本來是興致勃勃去老師的辦公室打水喝,沒想到他們正在改上次社會考試的試卷,我無意瞄到了我考了一個十分不理想的分數。我獨自一人拿著水杯,低總頭,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在走廊里,停住了腳步。站在了教室門口,呆呆地望著那似乎變成黑色了的天花板。只有悲傷,憂郁,看不到一絲光明。
打開桌板后,似乎看到一縷光,直射入我的眼里。我又看到了那一本數學習題精選。不由自由的雙手在光的背引下打開了那本被我排得像草稿本一樣的本子。
抽出鋼筆,又排起了龍飛鳳舞的草稿,我發現了一道我做得十分熟練的數學題,就被引入了思維天空。在這一片蔚藍的天宇下,我自由翱翔。時而飛入云霄,時入掠過海面,雖然天上下前雨滴,但我深信,雨水是擋不住太陽光的熱的。我向在數學方面有成就的“學者”請教這題,又拼命思考那題,漸漸地我發現太陽出了,我只剩那幾個全班沒有幾個人會做的題了。
回想上節課,我沒有精神光芒而垂頭喪氣,經過“教學”這位老師的指引,我看見了希望,我們視未來,其實要自己把握自己的未來。
其實在未來,人人都可以成功,未來是光明的,也許過去是黑暗的,但只有在黑暗中反思過去的人成能看到光明。作文
【篇七:我與數學】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已從那個懵懂的'小女孩成長為對數學充滿興趣的少女了!五年來,數學給了我莫大的快樂!
以前,我對數學也可以說是如癡如醉!但是由于剛開使我的數學成績并不太理想,促使我對數學失去了信心。最差的還考過83分呢!所以我對數學也沒有抱太大的希望,曾想過,度一日是一日。差就差了,不是我不想學,是我沒有這種天分,學不好也不怪我。
但從我上三年級時,由曾老師兼我們班數學老師,我的成績就上升了許多。剛開始,我對曾老師的印象不是很好:黑黑的皮膚,額上長滿了皺紋,兩只眼睛深深的凹了進去,薄薄的嘴唇,黃黃的牙齒,嘴巴總叼著一根煙。
但曾老師卻不像我們想的那樣。他對我們倍加關心。在課后,我們有什么不懂的都問曾老師,曾老師不厭其煩的給我們講解。一次又一次的,直到我們懂得了。曾老師有時還給我們講一些課外知識,這時讓我們體會到了數學的廣博。一次,曾老師上數學課時講一個“連乘”的應用題,班上有好多同學都不懂,曾老師一次次地講解給我們聽,可我們還是不太明白。
曾老師就買了三條煙,在課堂上測驗給我們看。曾老師先把這三條煙拆成包,每條10包煙,告訴我們每一包煙有24支煙,列成綜合算式:24*10*3=720(支)。這下,我們都懂了。
我漸漸地迷上了數學。對數學又有了信心。我不僅學習課內的知識,還在研究奧數。在學校三年級數學競賽中榮獲二等獎。今年暑假我與班上的四位同學在曾老師家里補習奧數,在2005年秋季,我參加學區數學競賽,幸不辱命,獲得學區數學競賽一等獎。
我與數學可謂是緣分未盡啊!五年來,我與數學若影若離。是曾老師讓我又對數學充滿了興趣!現在看曾老師也不是像個“壞人”似的,而是和藹可親,慈祥的面龐讓我享受了數學的海洋里的廣博!
【篇八:我與數學共成長】
我剛懂事的時候,媽媽不光教我識字,還指著盤中的蘋果讓我數數,讓我知道什么是數字。進入小學一年級,老師教我用加減法來算數,我才發現數學是那么的有趣。
現在我進入四年級,不光發現數學有趣,還發現數學在生活中還能解決許多問題呢?
有一天,爸爸的朋友李叔叔到我家來了,他說他想考考我,讓我猜猜他的兒子今年幾歲。李叔叔說:“今年我比我的兒子大33歲,5年后我的年齡是我兒子的4倍,你能猜出我兒子今年幾歲嗎?”“您兒子今年是6歲。”我脫口而出。李叔叔驚訝的問我:“你是怎么算出來的呀?”我說:“根據您今年比兒子大33歲和5年后您的年齡是兒子的4倍,可知5年后您的年齡比您兒子的大(4-1=3)倍,這3倍就是33歲由年齡差和年齡倍數差可求出5年后您兒子的年齡,從而可求出您兒子今年的年齡。”李叔叔聽了連聲夸夸我聰明。
通過這次考驗,我明白了生活中有許多地方要用到數學,只要你用心去觀察,數學無處不在。
在現代社會的學習中,創建了許許多多的科目,如信息技術、美術、體育等。這些科目都非常有趣。但是,我仍對數學情有獨鐘。
數學是由一些有趣的運算與奇妙的公式組成。我自從開始學習數學,便酷愛這奇妙的科目。它的魅力與學習它而得到的成就使我產生學習數學的動力。
記得小學一年級,我開始接受教育。最初,我只學習語文與數學。當初的語文雖然簡單至極,單以我當初的知識,也不能得到滿分。而數學,我大多數測驗都能的滿分。因此,老師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同學們都向我發出羨慕的贊嘆。這使我更加努力學習數學。
升上二年級,老師開始教授我奧林匹克數學的知識,我當初認為數學只不過是一些簡單的計算。然而它的難度,它的奧妙,使我更想去攻破它。我經過學習,終于解出了一道又一道難題,使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到了三年級,我對數學的喜愛與我努力學習,使我的數學已超出三年級的水平。這時,老師推薦我去參加市級比賽,我也不負所望取得了一等獎。這是我第一次在數學中取得獎項。為此,我十分高興,我感受到數學給我帶來的榮譽。
到了四年級,我仍參加比賽,我從沒在數學中遇到搓折。但是這一次,我尤如被利劍插傷我竟然沒有取得名次。經歷這次失敗,我并沒有灰心喪氣,而是更加努力學習。終于在五年級與六年級的競賽中再次登上領獎臺。
眨眼就到了初一,我到了優秀的學校讀書。在這,我又遇到了挫折——我沒被選上去參加“希望杯”數學競賽。但我并沒有放棄,我主動去爭取,我的行動終于感動了老師。我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并在這次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數學已伴隨我七年的學習生活,它使我變的堅強,變的成熟。時間在流逝,我對數學的心永遠不變,我將來定要登上數學界的高峰,成為數學界的頂尖人物。
上學伊始就對數學情有獨鐘,而它帶給我的光環更增強了我學習它的動力,高考完我很現實的選擇了這門引以為豪的學科,就這樣我的人生有了它的密切相伴。
曾經,我會聽到“你怎么會學數學呢,除了買菜時體現一下還能用在什么地方?”聽完后最初也對自己的選擇懷疑,可思考后我認為自己是幸運的,對自己的選擇更加肯定更有信心了。
因為數學不僅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而且對我們的思維和習慣有重要影響:
一方面,數學在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有涉及并起到積極推進作用。我們商品質量檢測、各種數據分析要用統計,進行精確的預測要用到概率,作測量要用幾何,做優化要用到最值等等所到之處都有數學的影子和貢獻。
另一方面,通過數學學習我們可以更敏銳地觀察,更條理地思維,更高效的完成任務,更理性的思考人生!
數學與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息息相關,而將這份關聯加強優化是我們每個人所渴望期待的,也是我們作為數學教師所致力的方向和義不容辭的責任!
篇一:我和數學
數學似乎與我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從一年級開始就愛上了數學這門在別人眼里枯燥而又無趣的學科。說起我和數學,還真是有故事。
三年級時,我十分酷愛閱讀數學著作。每一次去書店,其他書我看都不看一眼,直奔專賣數學書的柜臺,拿起一本數學書便津津有味兒地讀了起來。但因為我才三年級,許多知識還不懂,所以幾乎都是囫圇吞棗的讀。沒看完的書,我還要買回家繼續看。什么張蒼的《九章算術》呀,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呀,都是我愛不釋手的寶貝,別人碰都不能碰一下。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五年級時,我正在上下午的奧數院團課,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兒。潘老師首先出了幾道稍微有點難度的奧數題,其他同學多做出來了,而我卻對這幾道“冰冷冷”的奧數題無從下手,完全沒有思路。后來,潘老師出了一道極其難的奧數題。有的同學陷入了沉思;有的同學眉頭擰成了疙瘩,可謂是絞盡腦汁地在思考;有的同學會了幾下筆桿,但還是以失敗告終。而我不知為什么,腦袋里想蹦出來了解題思路一樣。不到五分鐘,我便攻克下了這道題。經過潘老師檢查,我是完全做對了的。
我和數學的不解之緣不僅有正面效果,還有負面效果。
一天下午,我去便利店購買零食。我買了一包薯片,兩包餅干,一瓶綠茶。付錢時,我默默地算著這筆小賬目。“一包薯片四元錢,兩包餅干十二元六角,一瓶綠茶三元錢,總共……十八元六角!”不知為什么,當時滿腦子都是十八元六角。于是我付了錢,便準備離開。我剛往大門走,收銀員阿姨便大聲喊道:“小伙子,你還差一元錢沒付呢!”我聽后,頓時面紅耳赤,心想:呀!出大丑了。于是我立即返回收銀臺付了一元錢,然后就匆匆地溜之大吉了。
我不知該如何解釋這種現象,這也許就是我和數學的不解之緣吧!
篇二:我和數學的故事
數學,是萬物的精髓;數學,是幫助科學進步的階梯;數學,是人生的哲理;數學,是我們成長的助力。
最開始接觸數學時,我還是一個拖著鼻涕的小男孩。那時的我,連一加一等于幾都不知道,可是偏偏對這數學起了興趣,便對數學結下了不解之緣,也不知道為什么,可能是喜歡是沒有理由的吧。后來,我從剛好羨野剛開始學數數的中班一下子調到了學前班。學前班都開始學十以上的.加減法了,雖然我腦子還是行,可是我畢竟只是一個剛剛學會一加一等于二的小孩啊,于是我的數學成績就徘徊在倒數幾名。于是我整天找爸爸嚷嚷著要學數學,爸爸在我的強烈攻勢下敗下陣來,只好有耐心的交起我數學來。由于我很努力,所以在班上的成績突飛猛進,很快拿下了班級第一。
上小學時,剛開始一年級和幼兒園的內容差不多,于是我并沒有怎么學就成了每次考試的全班第一,可是由于知識的缺乏,而我又驕傲自大,所以在二年級的數學掉到了全班三十幾名。我很氣餒,然后媽媽語重心長地我說:“你數學差是因為缺乏知識的積累,還有你太驕傲了,要收斂一點,這樣才能學好數學”于是我重視起數學來。每天下課,操場上都看不到我的身影,而在教室的課桌上,卻多了一個翻閱各種數學資料的人來,之后,我的成績如果不粗心,那全年級前十是沒問題的。但是,由于學數學太著迷,曾經還派鍵有因為半夜忽然有了一道題的思路而從床上起來用手機光照著做題而被爸爸發現以為我玩游戲而手機被沒收一個月的經歷。現在想起爸爸的那高高的呵斥聲就毛骨悚然啊!
現在啊,我來到了一所名校,那里高手如云,我不得不努力學習,每天都拿著各種資料書在看。可這還是和其他人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要一直努力的認真學習。為了成為一個用數學為祖國做出貢獻的人,我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
數學,是一個奇妙的東西,只要我們認真學,用心學,那我們一定友喊會學道有成,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的!
篇三:我和數學
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古老的學科。數學是個奇妙的東西,我以前卻認為它是一個枯燥乏味的東西。我以前的數學成績并不好,總在80多70多徘徊,很少上90分。華羅庚曾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說明它在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生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
我與數學的故事:小的時候,爸爸經常教我數學,都是學數字,比如,1-10,如果有人問我十一,我就問:“十一是什么?十月一日嗎?”爸爸在紙上寫,口頭上問我:三大,還是四大?我看著紙上的兩個數字,當然,我是看筆畫的,認為哪個大就哪個大。我說是三,爸爸捧腹大笑,笑完之后說:“傻孩子,是四大呀!”爸爸又教我減法和加法,當然,是不進位的,也是十以內的。那以后,我就分辨得出哪個比較大,哪個比較小。有一次,媽媽給爸爸3個蘋果,卻給我2個蘋果,我生氣地說:“不公平!我比爸爸少。”無奈,媽媽只好再給我一個蘋果。
從六年級開始,我下定決心要提高我的數學成績,我的學習時間變成了5+2,白加黑,周內在學校學,周末在家里和我的專屬“名師”——媽媽一起學。
在家里,一開始有些不習慣,媽媽給我出的題我一個也想不出來,數學它總是和我作對,讓我猜不透,之后我就從簡單的題開始做,腳踏實地,慢慢來。連續幾周以后,果然有效果,周考成績也上升了,上課也能積極回答問題。
就這樣,一學期下來,我取得了不小的進步,期末考試,也能達到95以上,我與數學也結成了朋友。
學數學也要有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要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數學上才能把數學學好,只有興趣才能讓我們做到這一點。
數學是一座美妙的大花園,里面永遠藏著驚喜,就看我們能不能挖到寶藏了!
篇四:我和數學
用媽媽和哥哥的話來說,數學這一門學科,對我來說簡直是糟糕透了,就像一位病入膏肓的人,即使是華佗在世,恐怕也無力回天了。面對這些枯燥、乏味的數學題時,本來已經下定了決心要起死回生的我惰性和畏難又萌發出嫩芽,再一次選擇了逃避。
數學中的每一個數字、每一個分率、每一個比、每一個分數計算、、分數的基本性質、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我都做錯過。就是相同的題,我做完后,算出來的結果不但跟正確答案截然不同,甚至跟同學的答案都沾不上一點兒邊,成了一個無洞可鉆的“小丑”。真是的,我眼睛吃了萵蔴菜——微小的細節,總是會看漏。
我還經常因為數學而不斷鬧笑話。這不?正是數學課的高潮。老師教我們如何計算分數除法,并在黑板上舉了幾個例子,還叫了幾個人上黑板去做,其中就有我。我的心里五味雜陳,說不出的一種滋味。這次,又會鬧出什么笑話呢?管他三七二十一,我快步走上講臺,捏緊粉筆,迅速掃描了試題,原來這么簡單,真是小菜一碟——“3/2÷750/2=?”。我彈指一揮間,很快便完成了,還暗自高興,回到座位上等待老師的稱贊。老師一道一道的評講了過來,我的臉顯得更加燦爛。終于評講到了我做的這道題。這時,全班同學異口同聲地說:“二百五!二百五!”我當時詫異萬分,這是為什么呢?難道?然后,我自己再驗算一遍,才發現,啊!少了一個零,原來,我當時心急只寫了個“25”,而正確答案是“250”。我羞愧不已,背比牛角還彎,心里很不是滋味,灰溜溜的,就是因為那一個“0”,我成了一個真的二百五。
還記得九歲買方便面的那個教訓。“額,收銀員阿姨,問一下,這個方便面多少錢?”我問。收銀員笑了笑:“這個2。3元一袋。”“哦!謝謝。”我低下了頭,心里想“媽媽說,這十元錢全部買方便面,我得算算可以買多少袋。10先除2。3約等于5,那么就買5袋了!”我拿好5袋方便面,走向收銀臺,付給收銀員10元錢,收銀員疑惑地說:“咦?小朋友,買5袋,10元錢是不夠呀。”我趕緊放回兩袋,重新來到收銀臺,付給了收銀員10元錢,收銀員本來打算找零,我說:“阿姨,10元剛好,我計算了的,不用補錢吧?”收銀員恍惚了,等她反應過來,我早已大步流星的離開超市了。回到家,媽媽看見我才買3袋方便面,便問我:“咦?婷婷,你怎么10元錢才買3袋方便面啊?”我將這件事一字不漏的告訴了媽媽,媽媽說:“哎!婷婷,現在我來教你,十除二點三等于多少?就等于4。347826086……那么再變成整數,就等于4袋,也不是3袋,如果是3袋的話,至少還要補3.1元錢,你想想,3.1元錢,可以買那些東西?又是怎么掙來的?”聽了媽媽的話,我后悔不已,又是因為數學,讓這“心血”——3.1元錢付之東流了。
關于我和數學的故事不勝枚舉。從中,我吸取了教訓,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題目的每一部分、每一個字,都是關鍵的,不可少,也不可添,否則就會一錯再錯。
迎著新學期曙光,我相信,天道酬勤,只要我冬寒抱冰,夏熱握火,我一定能站在數學舞臺的中央!
篇五:我和數學
從三年級開始,我最喜歡的科目是數學,因為數學是多么的奇妙啊,而我對數學成績也是最在意的。
今天要發數學期中考試的成績你,心里真是好緊張啊。
中午,開始發數學試卷的時候,我的心里開始坎坷不安。數學試卷發到了我的桌子上的時候,我的心看是砰砰的跳,生怕考試考不好。我的心里開始糾結,最終我還是選擇翻開。“見正奇跡”的時候到了,我把試卷翻開來一看,我激動的心情頓時下降到極點。‘97’分離我想象中要考的‘100’分還差‘3’分。我想;因該是難一點的題目錯了。沒想到我一看竟然是簡單的畫圖題錯了。我的心情再一次失落到極點。我千算萬算都沒算到是畫圖題錯了。畫圖題是數學老師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沒想到我會從這而‘摔倒’。
我的心里再一次坎坷不安,因為回家告訴爸爸媽媽,他們肯定會大發雷霆的,真想時間過的慢一點,讓我可以晚一點回家。可是時間好像跟我對著干一樣,光陰似箭般的‘流失’著。回到家,我吞吞吐吐的把考試成績告訴了爸爸媽媽,心里想;這次肯定會受到懲罰了。爸爸媽媽好像看出我的心思,不但沒有懲罰我,還安慰了我。這使我很快的從悲傷中走出來。從哪兒
摔倒,就從哪兒站起來。為了使我的數學成績提高,我訂了《數學報》和《天天練》。
我相信,只要我認真聽課。努力的學習,就一定會在下一次的數學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我和數學作文,歡迎大念肆此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和數學作文1
我和數學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以前最怕數學。從小,數學對我就不太友好,也可能是因為我沒有對它付出“真情”吧!
從一年級開始,我學數學就很吃力:最基本的加減乘除都得算上半天,遇到“解決問題”或是“數學小博士”之類的提高題就更是一籌莫展了。一二年級因為題目難度不大,學得不太深,我還能在班級中上游水平。但是三四年級,學習內容稍微加深了一點,學的范圍也廣了,我就吃不消了。加之自己也沒有找到有效的學習方法,又不好意思問老師和同學,久而久之,一到數學課就緊張,也聽不進去多少,慢慢地成績就下降了一些。每天晚上做作業也是先做完語文才做數學,反正就是從心里上覺得能拖就拖。關心我學習的姑姑知道后跟我講了數學的重要性,也分享了她曾經學習數學的心得。但是,數學仍然沒有真正走進我的心里——我數學成績還是那樣不好不壞。
轉眼,上五年級了,我的數學成績依然沒有任何進步,甚至還有下滑的趨勢。我在錯題、難題面前越來越自卑,感覺數學就像一盤難以下咽的苦瓜。記得有一個課時是學習解方程。頭天預習我就覺得像看天書一樣難,心里就開始忐忑不安了。第二天一上課,我怎么都進入不了聽課狀態,東張西望,胡思亂想,一節課下來,什么也沒有聽懂。結果,作業完成的一塌糊涂。當天下午,沐老師問我是不是不會做,我不敢說,就紅著臉回答:“會的,只是粗心了。”沐老師便叮囑我要細心,端正學習態度。我點點頭答應后就趕快走開了。
第二天的練習課,我還是不會做,錯的很多。下課后,沐老師把我叫到了他的辦公室,和顏悅色地問我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我搖搖頭低下了臉。沐老師耐心地開導我,我想到他如此顧及我的自尊,沒有在全班面前批評我,心里雹梁很溫暖,就緩緩地開口說:“我其實不會做。課前預習時就覺得很難,上課也沒好好聽,又不好意思請教別人,所以……”沐老師聽了點點頭,用商量的口吻對我說:“我先給你講題吧!你現仔迅在愿意聽嗎?”我馬上笑著點點頭。就這樣,沐老師耐心的給我講了兩個例題,我頓時就豁然開朗了!他又隨手出了兩題,我快速地解對了!沐老師趁熱打鐵說:“我每天放學后會在教室里多待一節課輔導后進生,你愿意的話就留下來一起學習吧!”我又羞又愧,但是看著沐老師的眼神,突然就有了力量:我無論如何不能辜負這位誨人不倦的好老師!我一定能學好!我鄭重地說:“好的!謝謝老師!”
接下來的日子,我暗下決心放開了學:用心預習,認真聽講,仔細答題。關鍵是我會不懂就問了!每周進步一點點的我,在期末幾次模擬檢測中,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有一次還考了全班第二的99分!我也越來越自信:數學,你也不是那么不可親近嘛!
“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也;不學,則易者亦難矣!”同學們,清代的彭端淑早就告訴我們,態度決定成敗。只要你肯去學、去做,就沒有學不好做不成的事兒!
加油!像我曾經那樣正在害怕學習數學的你;謝謝您!春風化雨教導我們的沐老師;數學,請接著出招吧!我時刻準備著!
我和數學作文2
用媽媽和哥哥的話來說,數學這一門學科,對我來說簡直是糟糕透了,就像一位病入膏肓的人,即使是華佗在世,恐怕也無力回天了。面對這些枯燥、乏味的數學題時,本來已經下定了決心要起死回生的我惰性和畏難又萌發出嫩芽,再一次選擇了逃避。
數學中的每一個數字、每一個分率、每一個比、每一個分數計算、、分數的基本性質、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我都做錯過。就是相同的題,我做完后,算出來的結果不但跟正確答案截然不同,甚至跟同學的答案都沾不上一點兒邊,成了一個無洞可鉆的“小丑”。真是的,我眼睛吃了萵蔴菜——微小的細節,總是會看漏。
我還經常因為數學而不斷鬧笑話。這不?正是數學課的高潮。老師教我們如何計算分數除法,并在黑板上舉了幾個例子,還叫了幾個人上黑板去做,其中就有我。我的心里五味雜陳,說不出的一種滋味。這次,又會鬧出什么笑話呢?管他三七二十一,我快步走上講臺,捏緊粉筆,迅速掃描了試題,原來這么簡單,真是小菜一碟——“3/2÷750/2=?”。我彈指一揮間,很快便完成了,還暗自高興,回到座位上等待老師的'稱贊。老師一道一道的評講了過來,我的臉顯得更加燦爛。終于評講到了我做的這道題。這時,全班同學異口同聲地說:“二百五!二百五!”我當時詫異萬分,這是為什么呢?難道?然后,我自己再驗算一遍,才發現,啊!少了一個零,原來,我當時心急只寫了個“25”,而正確答案是“250”。我羞愧不已,背比牛角還彎,心里很不是滋味,灰溜溜的,就是因為那一個“0”,我成了一個真的二百五。
還記得九歲買方便面的那個教訓。“額,收銀員阿姨,問一下,這個方便面多少錢?”我問。收銀員笑了笑:“這個2。3元一袋。”“哦!謝謝。”我低下了頭,心里想“媽媽說,這十元錢全部買方便面,我得算算可以買多少袋。10先除2。3約等于5,那么就買5袋了!”我拿好5袋方便面,走向收銀臺,付給收銀員10元錢,收銀員疑惑地說:“咦?小朋友,買5袋,10元錢是不夠呀。”我趕緊放回兩袋,重新來到收銀臺,付給了收銀員10元錢,收銀員本來打算找零,我說:“阿姨,10元剛好,我計算了的,不用補錢吧?”收銀員恍惚了,等她反應過來,我早已大步流星的離開超市了。回到家,媽媽看見我才買3袋方便面,便問我:“咦?婷婷,你怎么10元錢才買3袋方便面啊?”我將這件事一字不漏的告訴了媽媽,媽媽說:“哎!婷婷,現在我來教你,十除二點三等于多少?就等于4。347826086……那么再變成整數,就等于4袋,也不是3袋,如果是3袋的話,至少還要補3。1元錢,你想想,3。1元錢,可以買那些東西?又是怎么掙來的?”聽了媽媽的話,我后悔不已,又是因為數學,讓這“心血”——3。1元錢付之東流了。
關于我和數學的故事不勝枚舉。從中,我吸取了教訓,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題目的每一部分、每一個字,都是關鍵的,不可少,也不可添,否則就會一錯再錯。
迎著新學期曙光,我相信,天道酬勤,只要我冬寒抱冰,夏熱握火,我一定能站在數學舞臺的中央!
我與數學
數學似乎與我結下了不解之緣,一直想擺脫它糾纏的我最后不得不宣布:計劃失敗。
回顧我的數學學習歷程,小學時還未感到它有多么的困難,那時候各門學科都挺棒的,數學成績也是高高的,一百分的題不得滿分也總是在九十多分左右。初一時,我當了數學科代表,當時數學成績雖然不是很突出圓雹轎,但也是相當不錯的,從沒考過太差的成績以致于當時所有的親人和朋友都認為我上一中公費沒問題。等到了初二時我發現數學成績開始漸漸下滑,那時我的心很浮躁,雖然夠不上差生,但也很難真正踏下心來學習,雖然我也參加數學競賽輔導,但那并沒有激起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本來星期天是該休息的時間,卻被強迫來參加什么輔導,你說這讓一個天性愛玩兒的孩子怎么能安下心來學習。在一次考試中。有好幾道幾何證明題我都無從下手,在那兒面對試卷愣愣地發呆,成績當然不理想。我看昔日一位成績與我相當的同學,他的成績依然是棒棒的,表面上實質上都是我無法認真學習的結果,但日漸我卻慢慢感覺到自己根本沒有理科頭腦,雖然自己也常在理科方面取得不錯的成績。那時是習慣跟著感覺走的,所以對理科自然會有些恐懼心理。初三時數理化開始呈現明顯的整體下滑趨勢,于是我更加確信自己不夠聰明。因為社會上似乎一直有一種不成文的標準:理科好的人喜歡理科的人是聰明的學生。我也感覺也是這樣。那時我便有了上高中時選文科的想法。因為,之于我,初中畢業、九年義務教育便完事還遠不是我學習生涯的終點站。父母是對我寄予了很大期望的,他們希望我考上一中,然后直奔大學(當時一中的威望是很高的,人們都以為只要進了一中,一只腳就踏進了大學的校門)。以我初三時的成績想上二中公費都有困難,更別說一中公費了。父母甚至想過要讓我休一年學,因為我肆滾家沒有經濟實力去上一中或二中的自費,但我是非常的不情愿的,后來覺得一直沒有主見的我那時的決定竟是那么的明智:我沒有再浪費一年。那時之所以反對父母的意見也沒什么別的原因,就是覺得自己與自己下屆的學生一起學習是件很難堪的,是件很沒面子的事,盡管也有自己昔日的好伙伴,可越是有熟人越是覺得難堪。
初三時數學學習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一件事:
一天早上我醒來之后便做數學題。一道幾何題我怎么想也不知道該如何做,正當我想放棄的時候,不知是靈感突現還是自己確實有做出它的能力(這兩者有時是不是可以等同呢,有時候很難分清的),總之我知道了該如何去解它。我在日記中興奮地寫到:“我并不笨,只是耐心不夠。”那似乎是為了鼓勵一下自己吧,但偶爾成功的感覺所帶來的自信會被經常出現的失敗感輕易地擊敗,自卑感自然也會隨之會越來越重。坦白地講,我并不知道自卑具體是怎樣的一種感覺。雖然沒有根據,但我向來覺得自己都是很重要的。也許正是因為沒有根據,所以我又會常常忽略了自己。要讓我說出自己的優點,我還真是數不出幾個來,也許是國人的通病影響了我吧。優點與優勢不同,有時我卻會錯誤地以為優勢才是優點。我常懷疑自己是不是有點思維混亂,就像許多人共有的毛病那樣。
帶著一身的遺憾和滿心的傷痛我邁入了高三的門檻,這是最關鍵的一年了。形勢逼著我去學數學,學啊學,學啊學,可就是不見一點起色。由于我總成績還算可以,數學老師對我也是十分地關照,所以無論如何我都要感激他的,盡管我不知道他給我開的“小灶”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 ,但我想那作用一定是不小的。在當時的形勢下,學習與考試成了我們的全部,它們充斥在教室的每一個角落,也塞滿了每個人的心靈 。對于數學,我也顧不得討厭了,學唄,不學就沒成績,沒成績上大學就免談。經過不斷的努力,我終于看到了一絲希望的曙光:我的數學成績偶爾也能及格了!雖然及格的概率不會超過百分之五十,但這也可以讓我笑一笑了。要不怎么說現橘肆實是殘酷的呢,它竟能讓我對數學變得麻木。對于數學,反正就是學唄,不學上不了大學。高三一年使我度過了有生以來最最“充實”的一年,但我再也不想那樣“充實”地生活了。那樣活下去的話,本該到一百歲才壽終正寢的我,估計只能活到五六十歲,最后給我來個美名:“勤勞至死”。多么光榮的稱號!但我不想要,誰愛爭誰爭去,反正我是不要。其實如果高三僅僅是勞累那還沒什么,那種滋味遠非勞累能概括的。
在邁進大學校門的一剎那,我就發現我得意的太早了,數學早在那里等我了:老天安排我到廣告專業學習,又把數學放到了我身邊,說什么我們必須互相陪伴,否則將來我就很難賺錢。現實總是殘酷的,它又要逼著我去學數學了;接受現實總是痛苦的,我又要不得不去學數學了。數學伴我走過這么多年的風雨歷程之后,我終于明白了一個道理:習慣了痛苦之后便不會再有疼痛的感覺。對于數學,我也回習慣的,我會的,一定會的,因為不學它,考試就不過關,不過關就要交許多錢才能完事,盡管金錢不是萬能的,但在考試不及格的時候沒它確是萬萬不能的,而我又根本沒這種錢;不學它,就搞不好專業課,搞不好專業課,就很難賺到錢,賺不到錢,我怎么去生活,如果連最基本的生活問題都無法解決,我又怎么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仔細想想,這么多年過去了,許多曾經以為是至愛親朋那種關系的人如今都不知身在何方了,而數學卻始終沒離開過我,雖然我很少正眼看它。不容易呀,它真是不容易呀。為了彌補我多年來對它的虧欠,我在本文將要結束的時候要大聲的喊一句:數學,我愛你,我真的愛你,我保證今生今世我們都不會再分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