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中國歷史王朝順序表圖譜 歷史各朝代時期時間表 歷朝歷代時間一覽表圖 中國歷代地圖全圖 中國的所有朝代順序表
感謝邀請
華夏文明歷經五千年,你知道先后都經歷哪些朝代嗎?
按史記的說法算起,從三皇五帝上古傳說, 黃帝炎帝,堯舜禹開始,大約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我大中國至今約有5000年的歷史老芹。其中商以前的歷史沒有文字記載,屬于傳說中的歷史,需要通過考古證實。
1、夏朝(約前2070-前1600 )第一個朝代,維持了近440年,主要活動區域是黃河中下游一帶,相當于今天的山西、河南、河北一帶。
2、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
3、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
4、秦朝(前221年—前246年)公元221年,秦滅六國,建立起第核含頌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皇朝,北方是匈奴和東胡這些民族,這時還尚未和西域接觸。
5、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漢朝也就是現在的新疆。西漢的勢力進入朝鮮半島,將其半數的領地納入中國。
6、東漢(25年—220年)漢朝和北方匈奴的戰爭一直不斷,后匈奴內部分裂,鮮卑趁虛而入占據匈奴各地。
7、三國(220年—265年)公元220年曹丕稱魏帝,221年劉備稱漢帝,222年孫權建年號,成三國鼎立之勢。這三國加起來的面積就是漢朝的面積,其中魏最強大。
8、西晉(公元266年—公元316年)西晉滅吳,結束了三國鼎立之勢。
9、東晉(317年-420年)。
10、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隋朝結束了長達400多年的分裂局面,重新統一全國。
11、唐朝(618年—907年)前唐的版圖可以看出當時唐朝的強大,西部北部疆域的開拓已經超越了任何一個朝代。唐后期版圖大為收縮,吐番達到了鼎盛時期,對唐王朝有著巨大的威脅。
12、五代十國(907年—979年 )。
13、北宋(960—1127年)在中國主要王朝中,宋朝無非是版圖最小的一個。
14、南宋(1127-1276年)南宋時期,蒙古崛起,不久后將掃平亞洲諸強,建立規模空前的蒙古帝國。鐵木真建立的王朝可以說大的沒邊了,元朝大軍的鐵蹄幾乎踏遍了整個亞洲,人類已經改鄭無法阻止元朝的腳步了。圖中的四大漢朝都聽服于元朝皇帝,歸中央管制。
中國歷史朝代主要有夏、商、周[、秦、漢、三國、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遼、西夏、金、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具體朝代年份如下:
夏朝:約公元前2029年-約公元前1559年,共計:471年
商朝: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共計:438年
周朝: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晌族、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共計: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首稱皇帝,共計: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共計:5年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漢高祖劉邦,共計:210年
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興帝王莽,共計:16年
玄漢:公元23-25年,漢更始帝劉玄,共計:3年
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共計:196年
三國: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共計:61年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共計: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淵,共計: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共計:54年
十國:公元891-979年,共計: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計: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共計:98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計: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共計:268年
中華民國:公元1912-1949,孫中山,共計:37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元1949年-至今
中國在1912年建立民國以前,最高統治權力是以家族世襲為主的,這些世襲王族的更替構成了中國朝代。各朝代以“王”或“皇帝”為最高統治者,因為世襲相承,常稱為“家天下”。
我國歷史悠久,朝代更高塵零星紛繁。每朝的創建者要首手辦的第一件事就是確立國號(朝代名稱)。國號就是一個國家的稱號。《史記·五帝本紀》:“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
擴展資料:
公元前21世紀,中國最早的國家夏朝出現。東周推進了生產力發展和社會變革,思想上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公元前221年,宴念弊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帝國—秦朝,西漢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的局面。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中國陷入分裂割據局面,五胡亂華期間,異族融于中國趨勢加強,諸多民族在分立政權的沖突中逐漸匯聚。隋唐時期,中央與邊疆少數民族聯系更為密切,經濟繁榮、科技文化高度發展。宋元時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經濟、科技發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時期,社會經濟高度發展,明末在江南地區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中國歷史悠久,自黃帝部落的姬軒轅(也稱公孫軒轅)時期算起約有5000年;從三皇五帝算起約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約有近4100年;從中國第一次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秦朝算起約有2240年。中國歷經多次政權演變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經濟、文化、科技世界矚目。
中國又是一個有著輝煌文明的古老國度。從步入文明的門檻之日起,歷代統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績在歷史舞臺上演出了內容不同的劇目,或名垂青史,或遺臭萬年。
在數千年的古代歷史上,中華民族以不屈不撓的頑強意志和勇于探索的聰明才智,譜寫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創造了同期世界歷史上極其燦爛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萬里長城、大運河、明清故宮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種出土文物,無不反映出大膽、高超的生產技術
中國人民同時在思想文化、科學技術領域產生了無數杰出的人物,創造出無比博大、深厚的業績;而包括指南針、造紙術、火藥和印刷術這四大發明在內的無數科技成就,更使全人類受益匪淺。
參考資料:-中國歷史
1、秦朝
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費是黃帝之孫顓頊的后裔,舜賜其嬴姓。秦穆公時,任賢使能,虛心納諫,滅國十二,開地千里,國力日盛。
前361年,秦孝公繼位,重用商鞅兩次變法,使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諸侯國。
秦王政先后滅韓、趙、魏、楚、燕、齊,完成統一大業。前221年,秦王政稱帝,史稱“秦始皇”。
秦朝結束了自春秋戰國以來五百年來諸侯分裂割據的局面,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權制國家。
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前210年,秦始皇巡游途中病死于沙丘(今河北省廣宗縣西北)。其子胡亥即位,為秦二世。
秦王朝雖在歷史上擁有巨大影響,但濫用民力,統一僅十余年。前209年,陳勝、吳廣斬木為兵,揭竿弊派而起,天下響應,劉邦、項羽起兵江淮共抗秦。前207年,秦亡。
2、漢朝
漢朝(前202年—8年,25年-220)是繼秦朝之后的大一統王朝,主要分為西漢、東漢時期,共歷29帝,享國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劉,故又稱劉漢,是中國較強盛的時代之一。
秦末天下大亂,劉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為漢王。公元前202年,楚漢之爭獲勝后稱帝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漢文帝、漢景帝推行休養生息國策開創“文景之治”。
漢武帝即位后開辟絲路、攘夷拓土成就“漢武盛世”;至漢宣帝時期國力達到極盛 ,史稱“孝宣中興” 。公元8年,王莽廢西漢末帝,定都常安,史稱新朝,西漢滅亡。
公元25年,劉秀稱帝建立東漢扒卜胡,定都洛陽 ,統一天下后息兵養民,史稱“光武中興”;漢明帝、漢章帝沿襲輕徭薄賦,開創“明章之治”。
漢和帝繼位后大破北匈奴、收復西域,開創“永元之隆” ,東漢國力達到極盛 。公元184年爆發黃巾起義,雖剿滅民亂卻導致地方擁兵自重,董卓之亂后東漢名存實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
3、晉朝
公元266年司馬炎篡魏,建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公元280年滅吳,完成統一。后經歷八王之亂和永嘉之禍,國勢漸衰,316年西晉被北方蠻族滅亡,北方陷于混亂,史稱五胡亂華。
317年,晉室南渡,司馬睿在建鄴建立東晉,東晉曾多次北伐。383年東晉與前秦淝水之戰后得到暫時鞏固。
兩晉時期五胡遷至中原,加強了民族融合,北人南遷,開發了江南地區。420年,劉裕建立劉宋,東晉滅亡。
4、隋朝
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大一統朝代。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于楊堅,北周覆亡。楊堅定國號為“隋”,定都大興城(今陜西西安)。
公元589年南下滅陳朝,統一中國,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公元605年,隋煬帝即位后,令宇文愷營建東都洛陽,并于606年頒布詔書遷都洛陽(今河南洛陽)。
隋文帝在位年間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政治清明,開創了開皇之治繁榮局面。隋煬帝在位時期修建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但因過度消耗國力,引發隋末民變和貴族叛變。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等人發動兵變,殺死隋煬帝。隋恭帝楊侑禪讓李淵,建立唐朝。公元619年,王世充擁立的皇泰主楊侗也被廢,隋朝覆滅,國祚38年。
5、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后的大一統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稱為李唐,是后世公認的中國強盛王朝之一。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國公李淵于晉陽起兵,次年于長安稱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繼位后開創了貞觀之治。唐春攔高宗承貞觀遺風開創永徽之治。690年,武則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陽,史稱武周。
705年,神龍革命后,唐中宗恢復唐朝國號。唐玄宗即位后勵精圖治,開創了萬邦來朝的開元盛世。 天寶末全國人口達八千萬上下。
安史之亂后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導致國力漸衰,中后期經唐憲宗元和中興、唐武宗會昌中興、唐宣宗大中之治國勢漸振。末期爆發黃巢起義破壞了唐朝統治根基。907年,朱溫篡唐,唐朝覆亡,
6、宋朝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后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趙匡胤為避免晚唐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亂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針,加強中央集權,并剝奪武將兵權。
宋太宗繼位后統一全國,宋真宗與遼國締結澶淵之盟后逐漸步入治世。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導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康王趙構于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
紹興和議后與金國以秦嶺-淮河為界,1234年聯蒙滅金,1235年爆發宋元戰爭,1276年元朝攻占臨安,崖山海戰后,南宋滅亡。
7、明朝
元末民不聊生,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 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建立西吳。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為大明 ,因皇室姓朱,又稱朱明,定都于應天府 。
1420年朱棣遷都至順天府,以應天府為陪都。明初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 ,政治清明、國力強盛。
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后經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歷中興國勢復振,晚明因東林黨爭和天災外患導致國力衰退,爆發農民起義。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殉國,明朝覆滅。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歷史朝代
中國朝代順序表如下:
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朝、西漢、新朝、東漢、三遲謹如國(曹魏、蜀漢、東吳)、西晉、(東晉、五胡十六國)、南北朝【南朝(宋、齊、梁、陳)、北朝(東魏、西魏、北齊、北周)】。
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南吳、前蜀、吳越、楚、閩、南漢、荊南、后蜀、南唐、北漢)、宋(北宋、南宋)、遼、西夏、金、元朝、明朝、清朝。
中國古代政權的最高統治權力者皆是王或皇帝,由家族世襲相承構成的“家天下”的政權稱之為“朝”或“朝廷”。此等由世襲王族所建構的政權更替構成了中國朝代。東漢末年之前,只有被視為正統之天下共主才敢稱晌迅朝。而不是隨便一個國號、政權都碼啟可以稱“朝”。
更換非本家族繼承人的中原王朝大多都會更改國號及正朔(如年號等紀年方法)。一般奉在中原的王朝為正朔,其他為割據政權。五代十國(代為正統,國為割據)是個很明顯的例子,就像把中國歷史朝代整合成朝代歌,一般稱之“唐宋元明清”,而不是“唐宋金元明清”。
中國歷代王朝歌訣
炎黃虞夏商,周到戰國亡,秦朝并六國,嬴政稱始皇。楚漢鴻溝界,最后屬劉邦,西漢孕新莽,東漢遷洛陽。末年黃巾出,三國各稱王,西晉變東晉,遷都到建康。拓跋入中原,國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國,南朝宋齊梁。南陳被隋滅,楊廣輸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則天皇。
殘皇有五代,伶官舞后莊,華歆分十國,北宋火南唐。金國俘二帝,南宋到蘇杭,蒙主稱大汗,最后被明亡。明到崇禎帝,大順立闖王,金田太平國,時適清道光。九傳至光緒,維新有康梁,換位至宣統,民國廢末皇。五四風雨驟,建國存新綱,抗日反內戰,五星紅旗揚。
夏、商、西周、東周、秦、西楚、西漢、新莽、玄漢、東漢、三國、晉朝、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
一、朝代順序列表
1、夏朝:約公元前2029年-約公元前1559年,共計:471年
2、商朝: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共計:438年
3、周朝: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共計:867年
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首稱皇帝,共計:16年
5、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共計:5年
6、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漢高祖劉邦,共計:210年
7、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興帝王莽,共計:16年
8、玄漢:公元23-25年,漢更始帝劉玄,共計:3年
9、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共計:196年
10、三國: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共計:61年
11、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6年
12、南北朝源源答:公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13、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共計:38年
14、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淵,共計:290年
15、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共計:54年
16、十國:公元891-979年,共計:89年
17、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計:320年
18、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共計:98年
19、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計:277年
20、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共計:268年
二、朝代
1、秦
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雹慧秦人的祖先大費是黃帝之孫顓頊的后裔,舜賜其嬴姓。
秦穆公時,任賢使能,虛心納諫,滅國十二,開地千里,國力日盛。前361年,秦孝公繼位,重用商鞅兩次變法,使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諸侯國裂梁。
秦王政先后滅韓、趙、魏、楚、燕、齊,完成統一大業。前221年,秦王政稱帝,史稱“秦始皇”。
秦朝在中央設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實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筑長城以拒外敵,鑿靈渠以通水系。
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國2000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中國大一統王朝的統治基礎,故稱“百代都行秦政法” 。
秦朝結束了自春秋戰國以來五百年來諸侯分裂割據的局面,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權制國家。 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前210年,秦始皇巡游途中病死于沙丘(今河北省廣宗縣西北)。其子胡亥即位,為秦二世。秦王朝雖在歷史上擁有巨大影響,但濫用民力,統一僅十余年。
前209年,陳勝、吳廣斬木為兵,揭竿而起,天下響應,劉邦、項羽起兵江淮共抗秦。前207年,秦亡。
2、晉朝
晉朝(266年-420年),中國歷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其中西晉為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之一,東晉則屬于六朝之一,兩晉共傳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公元266年司馬炎篡魏,建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公元280年滅吳,完成統一。后經歷八王之亂和永嘉之禍,國勢漸衰,316年西晉被北方蠻族滅亡。
317年,西晉皇室南渡江南,司馬睿在建鄴延續晉朝,史稱東晉,東晉曾多次北伐中原漢地。383年東晉與前秦淝水之戰后得到暫時鞏固。
兩晉時期北方南遷的漢人將先進技術帶入江南,進一步開發了江南地區。420年,劉裕建立劉宋,東晉滅亡。中國歷史進入了南北朝時期。
3、南北朝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統稱。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時期,上承東晉十六國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劉裕代東晉建立劉宋始,至公元589年隋滅陳而終。
南朝(420年—589年)有劉宋、南齊、南梁、南陳四朝。北朝(386年—581年)則包含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南北兩方雖各有朝代更迭,但長期維持對峙形勢,故稱為南北朝。
南北朝前期仍是士族政治,社會階層分為士族、齊民編戶、依附戶及奴婢,對外交流也很興旺,東到日本和朝鮮半島,西到西域、中亞、西亞,南到東南亞與南亞。
此時也出現民族大融合的趨勢,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進一步加速少數民族封建化(漢化)的步伐。
4、隋朝
隋朝(581年—61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大一統朝代。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于楊堅,北周覆亡。楊堅定國號為“隋”,定都大興城(今陜西西安)。公元589年南下滅陳朝,統一中國,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公元605年,隋煬帝即位后,令宇文愷營建東京,同年下詔遷都洛陽(今河南洛陽)。隋文帝在位年間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政治清明,開創了開皇之治繁榮局面。
隋煬帝在位時期修建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但因過度消耗國力,引發隋末民變和貴族叛變。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等人發動兵變,殺死隋煬帝。
隋恭帝楊侑禪讓李淵,建立唐朝。公元619年,王世充擁立的皇泰主楊侗也被廢,隋朝覆滅,國祚38年。
5、宋朝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后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趙匡胤為避免晚唐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亂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針,加強中央集權,并剝奪武將兵權。
宋太宗繼位后統一全國,宋真宗與遼國締結澶淵之盟后逐漸步入治世。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導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康王趙構于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
紹興和議后與金國以秦嶺-淮河為界,1234年聯蒙滅金,1235年爆發宋元戰爭,1276年元朝攻占臨安,崖山海戰后,南宋滅亡。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歷史朝代
參考資料來源:——秦朝
參考資料來源:——晉朝
參考資料來源:——南北朝
參考資料來源:——宋朝
參考資料來源:——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