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如懿是哪里人 乾隆與如懿的真實歷史 如懿傳中如懿的歷史原型 如懿的真實歷史情況 如懿傳給女人的啟示
如懿的原型是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輝發(fā)那拉氏。
劇情簡介:
那拉氏是滿洲正黃旗人,佐領(lǐng)訥而布之女。雍正十二年,嫁與皇四子弘歷為側(cè)福晉,乾隆皇帝即位之后,被冊封為嫻妃。之后因為受陸毀渣到乾隆帝的寵愛,晉升為貴妃、皇貴妃。在富察皇后去世以后,于乾隆十五年被冊封為皇后。
擴展資料
創(chuàng)作背景:
《如懿傳》早悄是《甄嬛傳》原余沖著作者流瀲紫歷時五年創(chuàng)作并進行劇本改編的作品。2011年,流瀲紫在完成《甄嬛傳》原著后就已經(jīng)開始著手《如懿傳》的創(chuàng)作。
在此期間,從故事架構(gòu)到內(nèi)容填充,從創(chuàng)作到劇本調(diào)整,流瀲紫幾易其稿。2015年,完成130余萬字的電視劇劇本創(chuàng)作。
原型為清高宗乾隆帝的純帝繼皇后輝發(fā)那拉氏。
輝發(fā)那拉氏:
乾隆帝繼皇后(1718年03月11日-1766年08月19日),輝發(fā)那拉氏(《清史稿》記載烏喇那拉氏為誤),滿洲正黃旗人,世襲三等承恩公、佐領(lǐng)訥爾布之女。
雍正年間,嫁與時為寶親王的愛新覺羅·弘歷,為側(cè)福晉。乾隆二年(1737年)冊封為嫻妃,乾隆十年(1745年)晉封為嫻貴妃,乾隆十三年(1748年)晉封為攝六宮事皇貴妃,乾隆十五年(1750年)冊立為皇后。
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隨駕南巡;閏二月十八日,乾隆派額駙福隆安扈從皇后那拉氏,由水路先行回京;五月十四日收繳皇后、皇貴妃、嫻貴妃、嫻妃共四份冊寶夾紙。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薨,下旨以皇貴亂春妃禮葬(實際僅相當(dāng)于嬪),不舉行國孝三年,可以說是不廢而廢。乾隆四十年,追封為皇后。葬裕陵妃園寢純惠皇貴妃地宮之東側(cè)。且不設(shè)神牌、無祭享。
擴展資料
如懿人設(shè):
烏拉那拉·如懿,流瀲紫《后宮甄嬛傳》續(xù)集《后宮如懿傳》女主角,《后宮甄嬛傳》中四阿哥側(cè)福晉、嫻妃,烏拉那拉青櫻,廢后烏拉那拉宜修侄女。
因為心高氣傲不愿做三阿哥的侍妾,受皇后之托被指給四阿哥愛新覺羅·弘歷做側(cè)福晉.
青櫻(如懿)因為是先帝烏拉那拉氏皇后的侄女而心有不安,為求自保,青櫻向太后求了新的名字“如懿”。烏拉那拉氏就是甄嬛傳里的皇后,被揭發(fā)毒害親姐姐,被幽閉冷宮的那位。
乾隆二年,封嫻妃。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上因諭曰:“烏拉那拉氏本朕青宮時皇考所賜側(cè)室福晉,孝賢皇后崩后,循序進皇貴妃。
青櫻,一位聰明、伶俐、懂事的潛邸側(cè)福晉,因為自己的表姑母的身份而受牽連,處處遭人嘲弄,卻只能忍氣吞聲。昔日的熹貴妃鈕祜祿氏,當(dāng)今的太后娘娘,顧及青櫻的為難之處,特賜名“如懿”。
弘歷登基后,后宮權(quán)勢大變。原本在青櫻位分之下的高晞月被封為慧貴妃,而青櫻只是被封為嫻妃,且住到此陪灶了偏遠的延禧宮。
烏拉那拉氏的身份曾經(jīng)為側(cè)福晉青櫻帶來無上的榮耀與地位,如今因為景仁宮姑姑廢后的原委卻讓她如芒在背。當(dāng)日在潛邸時的尊貴、恩寵早已是過眼云煙,種種疑問、委屈只有埋葬在深宮時光里。
《清史稿·后妃列傳》中記其為“皇后烏喇那拉氏”,史學(xué)界多稱其為“那拉皇后”或者“純帝繼皇后”。
那拉氏出身于滿洲鑲黃旗,是佐領(lǐng)納爾布之女,生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二月初十日,比乾隆小七歲。
入住翊坤宮之后,如懿決定要鏟除一切曾經(jīng)對付過她的仇人。皇后因為喪子之疼,日益衰弱,難以打理六宮。如懿使用計謀讓當(dāng)日怡嬪滑胎之事告白于天下。
慎嬪是主犯,因而遭受到貓刑而森扮慘死。海貴人生下一子,但因遭人算計無法侍寢,徹底失寵,如懿痛心疾首。
慧貴妃身子也逐漸變差,原是其被皇后算計而不能生育,在死前,如懿告訴其真相,慧貴妃含恨而終,被封為皇貴妃。
皇后再添一子,但不久亦夭折,皇后幾欲崩潰,后不幸墜入水中,幸得侍衛(wèi)凌云徹救助,但大勢已去,最終逝去。
參考資料:-如懿
烏拉那拉·如懿原型為清高宗乾隆帝的第二位妻子純帝繼皇后輝發(fā)那拉氏。
家道中落之繼后,惜情卻傷情之妻。出身大族,少時驕傲任性,家道中落后日漸沉穩(wěn)。入宮屢受磋磨,更習(xí)得謀略與手段,但始終不改倔強與真情。明知后宮難得一人心,仍渴望夫妻間的尊重與信任。也得乾隆珍重扶持,一路由冷宮走至繼后。
卻在位居中宮之后,與乾隆漸行漸遠,終至斷發(fā)與帝決裂,獨守青櫻弘歷的美好回憶而去。如懿看破帝家涼薄、世事紅塵,卻也是不悔一生愛一人。
擴展豎陪資料
如懿名字由來:垂眸鍵纖瞎斂凝眉,猶見青櫻弘歷,綠梅芬芳,唯盼一生一次心意動;醒來萬事空,紅墻飛雪茫茫。悔否念否?也許本來清凈還復(fù)去。
原名青櫻,與弘歷二字相對,有“青櫻紅荔”之美意。然而青櫻盛放,紅荔未見;紅荔將熟,青櫻已落。二人的青梅竹馬之情終在婚姻圍城中分崩離析。
因為自己姑母的身份而受牽連,處處遭人嘲弄稿空,卻只能忍氣吞聲。昔日的熹貴妃鈕祜祿氏,當(dāng)今的太后娘娘,顧及青櫻的為難之處,特賜名“如懿”。
懿德的懿,意為美好安靜。《后漢書》說‘林慮懿德,非禮不處’。人在影成雙,便是最美好如意之事。這世間,一動不如一靜,也只有靜,才會好。如懿,則意為世間完滿的美好太難得,所以太后為青櫻取名為如懿。
此名太后是為告誡如懿完滿難求,有時候退而求其次便是滿足。然而最后竟是一語成讖,如懿如懿,一生未能如意。
沒有如懿這個人,但是其原型是繼皇后輝發(fā)那拉氏。
雍正十二年(1734年)十一月初八日,16歲的那拉氏嫁與時為寶親王的愛新覺羅·弘歷,為側(cè)福晉。九個月后,雍正帝駕崩,乾隆登基。弘歷即位后一個月,即雍正十三年(1735)九月二十四日將她封為嫻妃。
乾隆十三年(1748)七月初一日,晉封那拉氏為攝六宮事皇貴妃;乾隆十四年(1749)四月五日,正式冊封那拉氏為攝六宮事皇貴妃。乾隆十五年(1750)八月初二日,舉行了冊立皇后之禮。從此,那拉氏登上了皇后寶座。
那拉氏自正位坤寧以后,皇帝無論江南巡幸、盛京祭祖,還是木蘭秋狝、皇陵展謁,都令皇后伴駕同行。她被立為皇后剛一年半,就于乾隆十七年(1752)四月生下了皇十二子永璂。第二年生下皇五女。乾隆二十年(1755),又生下了皇十三子永璟。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薨,下旨以皇貴妃禮葬(碼宴實際僅相當(dāng)于嬪),不舉行國孝三年,可以說是不廢而廢。
擴展資料
《清史稿 卷二百十四》記載
繼妃,納喇氏,哈達部長萬所撫族女。遇太祖寡恩,年十九,俾分居,予產(chǎn)獨薄。子一,巴雅喇。庶妃,嫌模仔李佳氏。子一,穆爾哈齊。
太祖孝慈高皇后,納喇氏,葉赫部長楊吉砮女。太祖初起兵,如葉赫,楊吉砮以后許焉。楊吉砮為明總兵李成梁所殺,子納林布祿繼為貝勒,又為成梁擊破。歲戊子秋九月,以后來歸,上率諸貝勒、大臣迎之,大宴成禮。是歲,后年十四。歲壬辰冬十月,太宗生。歲癸卯秋,后病作,思見母,上遣使迎焉,納林布祿不許。九月庚芹汪辰,后崩,年二十九。
后莊敬聰慧,詞氣婉順,得譽不喜,聞惡言,愉悅不改其常。不好諂諛,不信讒佞,耳無妄聽,口無妄言。不預(yù)外事,殫誠畢慮以事上。及崩,上深悼之,喪斂祭享有加禮,不飲酒茹葷者逾月。越三載,葬赫圖阿拉尼雅滿山岡。
天命九年,遷葬東京楊魯山。天聰三年,再遷葬沈陽石嘴頭山,是為福陵。崇德元年,上謚孝慈昭憲純德真順承天育圣武皇后。順治元年,祔太廟。康熙元年,改謚。雍正、乾隆累加謚,曰孝慈昭憲敬順仁徽懿德慶顯承天輔圣高皇后。子一,太宗。
參考資料::輝發(fā)那拉氏
沒有如懿這個人,但是其原型是繼皇后輝發(fā)那拉氏。
雍正十二年十一月初八日,16歲的那拉氏嫁與時為寶親王的愛新覺羅·弘歷,為側(cè)福晉。九個月后,雍正帝駕崩,乾隆登基。弘歷即位后一個月,即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四日將她封為嫻妃。
乾隆十三年七月初一日,晉封那拉氏為攝六宮事皇貴妃;乾隆十四年四月五日,正式冊封那拉氏為攝六宮事皇貴妃。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二日,舉行了冊立皇后之禮汪雀。從此,那拉氏登上了皇后寶座。
擴展資料:
烏拉那拉·如懿,流瀲紫《后宮甄嬛傳》續(xù)集《后宮如懿傳》女主角。原型為清高宗乾隆帝的第二位妻子純帝繼皇后輝發(fā)那拉氏。家道中落之繼后,惜情卻傷情之妻。出身大族,少時驕傲任性,家道中落后日漸沉穩(wěn)。入宮屢受磋磨,更習(xí)得謀略與手段,但始終不改倔強與真情。
明知后宮難得一人心,仍渴望夫妻間的尊重與信念尺任。也得乾隆珍重扶持,一路由冷宮走至繼后。卻在位居中宮之后,與乾隆漸行漸遠,終至斷發(fā)與帝決裂,獨守青櫻弘歷的美好回憶而去。如懿看破帝家涼薄、世事紅塵困高早,卻也是不悔一生愛一人。
參考資料:-如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