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中考題?那么,初中歷史中考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1)“桓公九合諸侯”指葵丘會盟。公元前7世紀中期,齊桓公召集諸侯在葵丘會盟,周天子派人送去禮物表示慰問,齊桓公成為霸主。得益于管仲“尊王攘夷”的策略,即尊敬周王和阻止周邊民族對中原侵犯的旗號,團結一些諸侯國,在北方阻止了山戎和北狄對中原的侵擾;在南方出兵阻止了楚軍的北進。(2)啟示:一個國家要利用其有利的地理條件并抓住機遇,實行改革,實現富強,改革是強大的根本,而尊重知識和人才是強盛的必要條件。 二、D 2、諸侯爭霸使諸侯國數目減少,這是結果,不是原因。1、3、4是原因。
面對文化的差異,我們應該平等對待.我們要抱有溝通的態度.既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主張平等交流,相互學習.同時,又要抱揚棄的態度,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使我們自己的文化體現民族性,突出時代性.
一,單項選擇
1~5acbdd
6~10abcdc
11銅陵銅官山;漿染液;馬鋼
12杜甫;蘇軾;《紅樓夢》
13開辟新航路;交通、通訊;聯合國
14×《人權宣言》改為獨立宣言
葡萄牙改為西班牙
√
×蘇伊士改為巴拿馬
1820到1829年 首先看前兩位,19世紀的年份就是18**年,考試時就這樣想,現在是21世紀,年份是2009年,所以前兩位就用世紀數減一 再看后兩位,20年代就是指十位是2的數,由此可得出年代是182*年這樣就得出19世紀20年代是1820-1829年了
2013河南省中考歷史試題,較去年試卷的難度略有降低,知識點分布較為均勻,中國史(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世界史(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涉及均勻,試題難度適中,符合《考試說明與檢測》的難度設計以及課標的考察范圍,體現出了時代性和選拔性特征。
1、選擇題方面,充分體現出命題人的細致,考察角度新穎,切入點巧妙。中國近代史、現代史,世界近代史、現代史涵蓋非常平均,難度不大,考生作答起來應該比較容易。
2、材料解析題方面:中西方文明的交流和問題,融合;近代化探索;科技革命及德國史;美國史;難度不大,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也較清晰,考生作答起來可以說較為容易,但如果粗心,就會失分。
以上就是初中歷史中考題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