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女性的代表人物?NO.7武則天。___第一女皇。唐朝(624~705)唐高宗李治皇后,后為周則天皇帝,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是中國最為家喻戶曉的女性,她是唯一一個攀上權力頂峰的女人。武則天,這個名字不僅僅意味著一個女中翹楚,那么,歷史上女性的代表人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NO.1嫘祖。____人文母祖。作為黃帝的元妃,她是炎黃子孫們可以溯源致意的第一位女性。而她卻并不只是一座象征。她開創育桑養蠶,抽絲織巾,肇造衣飾文明,著稱“蠶絲鼻祖”;是她興起“八拜成婚”,男30而婚,女20而嫁的文明婚姻禮俗,從而著稱“婚姻文明”創始者。NO.2婦好。____第一女將。她的名字并不比商朝另一個女人更為我們所知。但是她是我國歷史上,真正的第一位有據可查的女英雄。婦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即祖庚、祖甲的母輩“母辛”,生活于公元前12世紀的前半葉武丁重整商王朝時期,是我國最早的女政治家和軍事家。NO.3班昭。____后宮之師。班昭生于史學世家,是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她幫助兄長班固完成自其父親就開始攥寫的《漢書》。除漢書外,賦,頌,銘,誄,哀辭,書,論等,共十六篇。原有集三卷,大都失傳。數次被召入宮,擔任皇后貴人的老師,號曰曹大家(gū)。有《女誡》七篇,集三卷。此書成為自漢朝起,古代女性必修課程。NO.4謝道韞。__詠絮才女。《紅樓夢》第五回有“金陵十二釵正冊判詞”云:“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其中“詠絮才”用的是東晉才女謝道韞的故事。
NO.1嫘祖。____人文母祖。
作為黃帝的元妃,她是炎黃子孫們可以溯源致意的第一位女性。而她卻并不只是一座象征。
她開創育桑養蠶,抽絲織巾,肇造衣飾文明,著稱“蠶絲鼻祖”;是她興起“八拜成婚”,男30而婚,女20而嫁的文明婚姻禮俗,從而著稱“婚姻文明”創始者。
NO.2婦好。____第一女將。(約前1260---約前1248)商王武丁第一任王后
她的名字并不比商朝另一個女人更為我們所知。但是她是我國歷史上,真正的第一位有據可查的女英雄。
婦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即祖庚、祖甲的母輩“母辛”,生活于公元前12世紀的前半葉武丁重整商王朝時期,是我國最早的女政治家和軍事家。
NO.3班昭。____后宮之師。東漢 (約49—約120),
班昭生于史學世家,是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
她幫助兄長班固完成自其父親就開始攥寫的《漢書》。除漢書外,賦,頌,銘,誄,哀辭,書,論等,共十六篇。原有集三卷,大都失傳。
數次被召入宮,擔任皇后貴人的老師,號曰曹大家(gū)。有《女誡》七篇,集三卷。此書成為自漢朝起,古代女性必修課程。
NO.4謝道韞。__詠絮才女。(349—409),東晉
《紅樓夢》第五回有“金陵十二釵正冊判詞”云:“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有秦良玉、樊梨花、梁紅玉、平陽公主、冼夫人等。
1、秦良玉
秦良玉(1574年―1648年7月11日),字貞素,四川忠州(今重慶忠縣)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將。
丈夫馬千乘是漢伏波將軍馬援后人,世襲石砫宣慰使(俗稱土司),馬千乘被害后,因其子馬祥麟年幼,秦良玉于是代領夫職。
秦良玉率領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后參加抗擊清軍、奢崇明之亂、張獻忠之亂等戰役,戰功顯赫,被封為二品誥命夫人。崇禎皇帝曾作詩四首贊頌秦良玉。
秦良玉死后后世文人贊頌秦良玉所作的詩詞非常多,近代冰心、郭沫若也對秦良玉大加稱贊,愛國將領馮玉祥也曾說到:“紀念花木蘭,要學秦良玉。”明朝滅亡后,南明王朝追謚秦良玉為“忠貞侯”。
歷朝歷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記載到列女傳里,而秦良玉是歷史上唯一一位作為王朝名將被單獨立傳記載到正史將相列傳里的巾幗英雄。
2、樊梨花
樊梨花,大唐貞觀年間人,中國古代四大巾幗女英雄之一,她因與薛丁山平定西北邊亂、沙場揮戈與共的故事而家喻戶曉,在后世影響深遠。
其傳奇故事被多種形式的文藝作品所表現,尤其是電影、電視劇、歌舞戲劇等多次演繹,是中國古代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樊梨花,在我國地方史記、掌故稗史中都有記載,她是一個敢愛敢恨、胸懷寬廣的大唐奇女,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文武全才的兵馬大元帥。
1、梁紅玉(1102-1135年),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蘇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史書中不見其名,只稱梁氏。“紅玉”是其戰死后各類野史和話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見于明朝張四維所寫傳奇《雙烈記》:“奴家梁氏,小字紅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東京人也。”后結識韓世忠,兩人初次見面,是在平定方臘起義后的慶功宴上,梁紅玉感其恩義,以身相許,韓贖其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為韓世忠的正妻。
建炎三年(1129年),在平定苗傅叛亂中立下殊勛,一夜奔馳數百里召韓世忠入衛平叛,因此被封為安國夫人和護國夫人。后多次隨夫出征,在建炎四年(1130年)黃天蕩之戰中親執桴鼓,和韓世忠共同指揮作戰,將入侵的金軍阻擊在長江南岸達48天之久,從此名震天下。后獨領一軍與韓世忠轉戰各地,多次擊敗金軍,紹興五年(1135年)隨夫出鎮楚州,于當年八月二十六日死于楚州抗金前線,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韓世忠病逝,夫婦合葬于蘇州靈巖山下。
2.花木蘭(412年-502年),花木蘭的事跡流傳至今,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1婦好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據可查的女英雄。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時代最盛。武丁通過一連串戰爭將商朝的版圖擴大了數倍。而為武丁帶兵東征西討的大將就是他的王后婦好。甲骨文記載,有一年夏天,北方邊境發生戰爭,雙方相持不下,婦好自告奮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猶豫不決,占卜后才決定派婦好起兵,結果大勝。此后,武丁讓她擔任統帥,從此,她東征西討,打敗了周圍二十多個獨立的小國。婦好不但能帶兵打仗,而且還經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等各類祭典,又任占卜之官。商朝是個迷信鬼神的國家,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婦好又會打仗,又掌握了祭祀與占卜的權力,可能連武丁都要怕她三分。
2花木蘭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真正的花木蘭歷史上確有其人,生卒年不詳,魏氏女,西漢譙城(今亳州市譙城區)東魏村人。又名花弧,后稱花木蘭。其父名應,乃漢初材官騎士。木蘭秉承父志,自幼習武,尤工劍術。漢文帝前元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老上單于(冒頓單于之子,名稽粥)大舉入塞,殺掠甚眾。文帝大征天下民以御,木蘭父當往,而年已老邁,弟尚年幼。木蘭憫其父老,便替父從征。木蘭初為戎卒,以功為小校,后晉升為將軍,守燕山南麓之曲逆。馳奔沙場,塞旗斬將,攻城略地,所向輒克捷,莫有當其鋒者。
以上就是歷史上女性的代表人物的全部內容,亞歷山德拉·米哈伊洛夫娜·柯倫泰是俄國共產主義革命者,她的名字代表著20世紀20年代被擊敗的革命理想主義的精神。她是“杯水主義”的倡導者,被西方的女權主義者奉為先驅。她是最早正式擔任駐外公使的女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