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歷史?湖南省歷史文化]被稱為“芙蓉國”的湖南是中國著名的漁米之鄉、有色金屬之鄉和非金屬礦之鄉,是綠色大省、生態大省。湖南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張家界等山水名勝,享譽海內外,人稱“人文湘楚、山水湖南”。湖南歷史悠久,那么,湖南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遠在舊石器時代湖南境地就已有古人類活動,距今1.2萬多年前人類即在此種植稻谷,距今5000年前湖南先民開始在此過定居生活。
湖南在原始社會時為三苗、百濮與揚越之地,據寧鄉縣、安鄉縣、津市、澧縣、道縣和平江縣等地考古挖掘出土的文物證明,湖南境內在40萬年前有舊石器時期的人類活動,早在一萬多年前就有種植稻谷,早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湖南的先民就開始過定居生活。
相關信息:
湖南地處云貴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嶺山脈向江漢平原過渡的地帶,地勢呈三面環山、朝北開口的馬蹄形地貌,由平原、盆地、丘陵地、山地、河湖構成,地跨長江、珠江兩大水系,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截至2021年5月,湖南省下轄14個地級行政區,其中13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共有36個市轄區、19個縣級市、60個縣、7個自治縣,合計122個縣級區劃。403個街道、1138個鎮、309個鄉、83個民族鄉,合計1933個鄉級區劃。
湖南是什么
湖南地形復雜,地貌多樣。境內有五大山系,分別是南岳山、衡山、岳麓山、雪峰山和武陵山。湖南有眾多河流,長江、資江、湘江、沅江、澧水等都經過湖南境內。湖南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多雨少旱,年平均降水量為1300毫米左右。湖南也是中國的水稻主產區之一。
總之,湖南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豐富、地理多樣、經濟發達的省份,值得人們前往探究。
總之,湖南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豐富、地理多樣、經濟發達的省份,值得人們前往探究。
湖南,簡稱“湘”,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份,位于中國南部,地處東經108°47′—114°15′,北緯24°38′—30°08′之間。湖南東鄰江西、廣東,南接廣西,西與貴州、重慶接壤,北與湖北毗連。湖南省總面積211,800平方公里,人口約6900萬。
湖南省歷史文化]被稱為“芙蓉國”的湖南是中國著名的漁米之鄉、有色金屬之鄉和非金屬礦之鄉,是綠色大省、生態大省。
湖南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張家界等山水名勝,享譽海內外,人稱“人文湘楚、山水湖南”。
湖南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西漢古墓、三國吳簡、里耶秦簡、南方長城等考古發現,極大地豐富了湖南的歷史文化遺存寶庫;而以“經世致用,敢為人先”為精髓的湖湘文化,更是孕育和造就了中國歷史上,特別是近代史上的一代代美玉良才:魏源、曾國藩、左宗棠等有識之士開啟中國洋務運動之門;蔡鍔、黃興高舉反對帝制、倡導共和的大旗;而 *** 、 *** 等共和國的締造者,更是湖南人引以為豪的歷史偉人。
歷史:
湖南省現行行政區域在周朝為荊州南境,春秋戰國時期納入楚國版圖。秦統一中國后,實行郡縣制,湖南地區設置有黔中郡、長沙郡。
西漢實行州、郡、縣三級制,與封國并行。湖南境內設有武陵郡、桂陽郡、零陵郡和長沙國。王莽新朝曾廢長沙國改立長沙郡,桂陽郡改南平郡,武陵郡改建平郡,零陵郡改 九嶷郡。東漢時恢復原郡名,但長沙不再立國而保留長沙郡。
三國時期,湖南地區為蜀漢和東吳角逐之所,零陵、武陵郡屬蜀,長沙、桂陽郡屬吳。后零陵、武陵郡歸入東吳版圖,并增置南郡、臨賀郡、衡陽郡、湘東郡、天門郡、昭陵郡6郡。
西晉時,湖南分屬荊州、廣州。東晉偏安江左,湖南分屬荊州、湘州和江州。南朝宋、齊和梁前期,湖南分屬湘州、郢州和荊州。陳朝時湖南分屬荊州、沅州、湘州。
隋朝裁并州、縣,改州、郡、縣三級制為郡縣二級制。湖南省境設8郡:長沙郡、武 陵郡、沅陵郡、澧陽郡、巴陵郡、衡山郡、桂陽郡、零陵郡。
唐初改郡為州,武德四年置潭州總管府,管轄潭州、衡州、永州、郴州、連州、南梁州、南云州、南營州8州。武德七年改總管府為都督府,統轄潭州、衡州、永州、郴州、 連州、邵州和道州。
太宗朝始設道,道下設州(或郡),州下為縣。
湖南的歷史沿革:
1、湖南在夏、商和西周時為荊州南境。
2、春秋、戰國時代屬于楚國蒼梧,洞庭二郡。
3、秦始皇設黔中、長沙兩郡;
4、西漢初期屬于長沙國,漢武帝之后屬荊州刺史轄區,轄武陵郡、桂陽郡、零陵郡和長沙郡;
5、三國時屬吳國荊州,置昭陵郡,為荊南五郡;
6、西晉時分屬荊州和廣州;東晉時分屬荊州、湘州、江州;
7、南朝宋、齊、梁時分屬湘州、郢州和小部分荊州,南朝陳時分屬荊州、沅州;
8、隋高祖開皇九年(589年)平南陳,而統一中國后,在湖南設長沙、武陵、沅陵、澧陽、巴陵、衡山、桂陽、零陵等八郡;
9、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時分屬山南東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在衡州置湖南觀察使,從此在中國行政區劃史上開始“湖南”之名;
10、五代十國時期,馬殷據湖南,建立楚國,國都為長沙。
11、宋朝分全國為路,路下設州、府、軍、監,各轄若干縣。湖南主要在荊湖南路。
12、元代實行行省制度。湖南屬湖廣行省。
13、明朝行省設布政使司,后改為承宣布政使司。
14、清朝地方政權實行省、道、府(直隸廳、直隸州)、縣(散廳、散州)四級制。康熙三年置湖廣按察使司,湖廣右布政使、偏沅巡撫均移駐長沙。
以上就是湖南歷史的全部內容,湖南在原始社會時為三苗、百濮與揚越之地,據寧鄉縣、安鄉縣、津市、澧縣、道縣和平江縣等地考古挖掘出土的文物證明,湖南境內在40萬年前有舊石器時期的人類活動,早在一萬多年前就有種植稻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