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歷史文化名城?邯鄲地處河北省南部,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邯鄲歷史悠久,作為趙國國都曾長達158年之久,是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趙王城是全國保存最好的戰國時期古城。邯鄲文化底蘊豐厚,那么,河北歷史文化名城?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河北,即古時候的燕趙之地、冀州,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身處幽燕的河北經歷了中華文明數千年更替,留下了許許多多的文明與古跡。河北省的著名景點讓愛旅游的游客們心向往之,著名的有:北戴河、白洋淀、避暑山莊、山海關、清西陵等,這些名勝古跡讓人一靠近即可望見浩浩蕩蕩歷史變遷的舊塵。那么今天就來細數一下,在我國河北省,有哪五個城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承德市是我國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著名的避暑山莊就位于承德市,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旅游勝地四十佳。承德有著悠久的歷史,還被譽為中國剪紙之鄉、中國攝影之鄉,它有著多民族歷史文化內涵,據文物考證,在承德一帶,早在中原龍山文化時期就有人類的活動蹤跡。
保定市在古時被稱為上谷、保州、保府,由于城池形似靴子,故又叫靴城,它位于河北中心地區,與北京、天津構成黃金三角,是“北控三關、南達九省、地連四部、雄冠中州”的“通衢之地”。抗日戰爭勝利時,中華民國河北省政府由北平遷保定。型森嘩保定市區保存有始建于元代的古荷花池、建于明清兩代的鐘樓和大慈閣,亦有戰國“燕春啟下都”遺址;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 清西陵、定州開元寺塔等文化古跡。
邯鄲市位于河北省最南部,交通便利、物產豐饒、地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截至2021年1月份,河北有六地,分別是:承德市、保定市、正定縣、邯鄲市、山海關區、蔚縣。
1、承德市
承德,是河北省地級市,河北省政府批復確定的河北國際旅游城市、連接京津遼蒙的區域性中心城市。
承德地處中國華北地區、河北省東北部,南鄰京津,北接赤峰和錫林郭勒,東西與朝陽、秦皇島、唐山、張家口相鄰,距省會石家莊435公里,距北京225公里。 是連接京津冀遼蒙的重要節點。
承德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703年清康熙修建避暑山莊,成為清王朝的第二個政治中心;民國和解放初期為原熱河盯槐高省省會;1955年,熱河省建制撤銷,承德劃歸河北省,為省轄市。
承德的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旅游勝地四十佳、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為世界文化遺產,也是國家首批世界文化遺產。
2、保定市
保定,古稱上谷、保州、保府,因城池似靴,又名靴城,位于河北省中心地帶、太行山東麓,是京津冀地區中心城市,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組成部分。
保定與北京相伴而生,保定之名取自“保衛大都,安定天下”,歷來為京畿重地和“首都南大門”;有“北控三關,南達九省,畿輔重地,都南屏翰”之稱。
河北省境內的世界遺產有承德避暑山莊、清東陵、清西陵、長城、中國大運河。
河北作為文物大省,有930個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居全國之首。有三處世界文化遺產,分別是長城、承德避暑山莊及周邊廟宇、清東陵和西陵等。擁有邯鄲、保定、承德、正定、山海關5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介紹:
1、長城位于東起渤海灣山海關,西到甘肅省嘉峪關。到了明朝(1368年到1644年),長城被繼續修建,這使得長城成為世界上最長的軍事設施。
2、清東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處,面積80平方公里。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完備、布局最合理的帝王陵墓群。
3、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縣梁各莊西的永寧山下,清西陵是規模宏大、保存最完整、陵寢建筑類型最齊全的古代皇家陵墓群。
4、大運河,全長近600公里。河段遺址路線清晰、體系完備,具有較完善的人工河岸、堤防體系,代表著我國北方大運河遺產的特色,其原生態十分明顯,是其它地區的大運河所不能比擬的。
5、游冊承德避暑山莊,位于河北省境內,是清王朝的避暑行宮,是由眾多宮殿式建筑和其它處陵磨搏理政務、舉行儀式的建筑組成的大型建筑群。
河北,即古時候的燕趙之地、冀州,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身處幽燕的河北經歷了中華文明數千年更替,留下了許許多多的文明與古跡。河北省的著名景點讓愛旅游的游客們心向往之,著名的有:北戴河、白洋淀、避暑山莊、山海關、清西陵等,這些名勝古跡讓人一靠近即可望見浩浩蕩蕩歷史變遷的舊塵。那么今天就來細數一下,在我國河北省,有哪五個城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承德市是我國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著名的避暑山莊就位于承德市,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旅游勝地四十佳。承德有著悠久的歷史,還被譽為中國剪紙之鄉、中國攝影卜行之鄉,它有著多民族歷史文化內涵,據文物考證,在承德一帶,早在中原龍山文化時期就有人類的活動蹤跡。
保定市在古時被稱為上谷、保州、保府,由于城池形似靴子春啟,故又叫靴城,它位于河北中心地區,與北京、天津構成黃金三角,是“北控三關、南達九省、地連四部、雄冠中州”的“通衢之地”。抗日戰爭勝利時,中華民國河北省政府由北平遷保定。保定市區保存有始建于元代的古荷花池、建于明清兩代的鐘樓和大慈閣,亦有戰國“燕下都”遺址;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 清西陵、定州開元寺塔等文化古跡。
邯鄲市位于河北省最南部,交通便利、物產豐饒、地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河北現在一共五斗液團座:分別為保定,邯鄲,承德,正定,山海關 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蘊涵著中國歷史的滄桑、記載著中華民族歷史的悲壯與輝煌的城市。迄今為止,我國政府已將103座城市列為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并對它們進行了重點保護,河北省內共有5座這樣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埋老
保定
保定是國家第二批(國務院1986年12月8日批準)歷史文化名城。
保定是堯帝的故鄉,有2300多年的歷史,自漢建制,后唐立州,元設路,明易府,清為直隸總督署。
保定是河北省第一文物大市,世界文化遺產清西陵、列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名單的曲陽定窯遺址、曲陽北岳廟、定州開元寺塔、滿城漢墓、定興義慈惠石柱、易縣燕下都遺址、順平腰山王氏莊園等都全國聞名。
承德
承德市是1982年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承德歷史悠久,避暑山莊是是清代皇帝避暑和從事各種政治活動的地方,占地面積約560萬平方米,相當于北京頤和園的兩倍、紫禁城的8倍。避暑山莊內水木清華,風光旖旎,眾多建筑風格各異,卻又和諧統一。
避暑山莊外圍的外八廟融漢、蒙、藏、維多民族的風格于一體。
正定
古城正定,國務院批準的第三批歷史文化名城(1994年1月4日)。
歷史上,正定曾與保定、北京并稱為“北方三雄鎮”,至今南城門還嵌有“三關雄鎮”的石額。
以上就是河北歷史文化名城的全部內容,作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河北省有五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分別是承德市、保定市、正定縣、邯鄲市、山海關區。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孕育出了一些因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發生過重大歷史事件而青史留名的城市,198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