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歷史大事記?(1)230年,吳王孫權派衛溫率船隊抵達夷州,即今臺灣。開創了臺灣與大陸的聯系;(2)隋煬帝三次派人到流求(今臺灣);(3)元朝設澎湖巡檢司,管轄臺澎;(4)明朝后期,荷蘭殖民者侵占臺灣,那么,臺灣歷史大事記?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基本資料
行政區劃
臺灣位于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地處東經119°18′03″至124°34′30″,北緯20°45′ 寶島臺灣
25″至25°56′30″之間。面積3.6萬平方公里,包括臺灣島(面積3.58萬平方公里)、澎湖列島、綠島、釣魚島、蘭嶼、彭佳嶼、赤尾嶼。 在行政區劃上,臺灣省全省原本共轄基隆、新竹、臺中、嘉義、臺南5個省轄市,臺北、宜蘭、桃園、新竹、苗栗、臺中、彰化、南投、云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臺東、花蓮、澎湖16個縣。后來臺灣當局于1967年將臺北市定為“行政院院轄市”。之后,在1979年又將高雄設為行政院院轄市。此外,還設有所謂“福建省政府”,轄金門、連江(馬祖)2個縣。
名稱由來
在有據可查的史料上,“臺灣”這一名稱的出現不過300多年。但是史書證明兩岸人民對臺灣寶島早有稱呼,歷史上對臺灣的稱呼有近十個,不同的稱呼卻反映了中華民族對臺灣寶島的關心和期待。 在古老的中國出現國家機器時,就把中國劃分為九州管理,記載這一史實的是中國最早的史書之一《尚書·禹貢篇》。九州中的揚州管轄范圍北至淮河,東面至海。書中的“島夷卉服”就是指臺灣。康熙33年(1642年)高拱乾主修的《臺灣府志》中表示,夏商時期的揚州包括臺灣。
臺灣(Taiwan)位于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 東北鄰琉球群島, 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總面積約3.6萬平方千米,包括臺灣島及蘭嶼、綠島、釣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64個島嶼。臺灣島面積35882.6258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一大島,7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主要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由于地處熱帶及亞熱帶氣候之交界,自然景觀與生態資源豐富多元。
原住民族(高山族)在17世紀漢族移入前即已在此定居;自明末清初始有較顯著之福建南部和廣東東部人民移墾,最終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社會。南宋澎湖屬福建路;元、明在澎湖設巡檢司;明末被荷蘭和西班牙侵占; 1662年鄭成功收復;清代1684年置臺灣府,屬福建省,1885年建省; 1895年清政府余棗大以《馬關條約》割讓與日本; 1945年抗戰勝利后光復;1949年國民黨政府在內戰失利中退守臺灣,海峽兩岸分治至今。
臺灣自1960年代起推行出口導向型工業化戰略,經濟社會發展突飛猛進,締造了舉世矚目的臺灣經濟奇跡, 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于1990年代躋身發達經濟體之列。臺灣制造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發達,半導體、IT、通訊、電子精密制造等領域全球領先。
臺灣是中國神圣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歷史上,臺灣曾被西班牙、荷蘭、日本先后占領過。抗日戰爭勝利后,臺灣重歸中國的版圖。1949年后,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臺灣與祖國大陸處于分離的狀態。50多年來,臺灣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發生了巨大變化。臺灣島是中國的第一大島,位于祖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臺灣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國與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
行政區劃
臺灣位于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地處東經119°18′03″至124°34′30″,北緯20°45′ 寶島臺灣
25″至25°56′30″之間。面積3.6萬平方公里,包括臺灣島(面積3.58萬平方公里)、澎湖列島、綠島、釣魚島、蘭嶼、彭佳嶼、赤尾嶼。 在行政區劃上,臺灣省全省原本共轄基隆、新竹、臺中、嘉義、臺南5個省轄市,臺北、宜蘭、桃園、新竹、苗栗、臺中、彰化、南投、云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臺東、花蓮、澎湖16個縣。后來臺灣當局于1967年將臺北市定為“行政院院轄市”。之后,在1979年又將高雄設為行政院院轄市。此外,還設有所謂“福建省政府”,轄金門、連江(馬祖)2個縣。
旅游資源
其地貌復雜,處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又有喀斯特地貌與海蝕地貌,故多山水勝境、火山群與溫泉群。
臺灣是中國神圣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歷史上,臺灣曾被西班牙、荷蘭、日本先后占領過。抗日戰爭勝利后,臺灣重歸中國的版圖。1949年后,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臺灣與祖國大陸處于分離的狀態。50多年來,臺灣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發生了巨大變化。臺灣島是中國的第一大島,位于祖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臺灣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國與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
行政區劃
臺灣位于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地處東經119°18′03″至124°34′30″,北緯20°45′ 寶島臺灣
25″至25°56′30″之間。面積3.6萬平方公里,包括臺灣島(面積3.58萬平方公里)、澎湖列島、綠島、釣魚島、蘭嶼、彭佳嶼、赤尾嶼。 在行政區劃上,臺灣省全省原本共轄基隆、新竹、臺中、嘉義、臺南5個省轄市,臺北、宜蘭、桃園、新竹、苗栗、臺中、彰化、南投、云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臺東、花蓮、澎湖16個縣。后來臺灣當局于1967年將臺北市定為“行政院院轄市”。之后,在1979年又將高雄設為行政院院轄市。此外,還設有所謂“福建省政府”,轄金門、連江(馬祖)2個縣。
旅游資源
其地貌復雜,處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又有喀斯特地貌與海蝕地貌,故多山水勝境、火山群與溫泉群。
網友推薦答案遠古時代,臺灣與大陸相連,后來因地殼運動,相連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峽,出現臺灣島。
臺灣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從中國大陸直接或間接移居而來的。1971年和1974年,兩次在臺南縣左鎮鄉發現了迄今為止臺灣最早的人類化石,被命名為“左鎮人”。考古學家認為,“左鎮人”是在3萬年前從大陸到臺灣的,與福建考古發現的“清流人”、“東山人”同屬中國舊石器時代南部地區的晚期智人,有著共同的起源,都繼承了中國直立人的一些特性。臺灣早期住民中,還有少部屬于尼格利陀人種的矮黑人和屬于疏球人種的瑯嶠人。上述臺灣早期住民是現今臺灣少數民族的祖先。
臺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當時三國吳王孫權派1萬官兵到達“夷洲”(臺灣),吳人沈某(此字打不出來)的《臨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對臺灣最早的記述。隋唐時期(公元589—618年)稱臺灣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師臺灣。據史籍記載,610年(隋大業六年)漢族人民開始移居澎湖地區。到宋元時期(公元960一1368年),漢族人民在澎湖地區已有相當數量。漢人開拓澎湖以后,開始向臺灣發展,帶去了當時先進的生產技術。公元12世紀,宋朝將澎湖劃歸福建泉州晉江縣管轄,并派兵戍守。
以上就是臺灣歷史大事記的全部內容,上述臺灣早期住民是現今臺灣少數民族的祖先。 臺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當時三國吳王孫權派1萬官兵到達“夷洲”(臺灣),《臨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對臺灣最早的記述。隋唐時期(公元589—618年)稱臺灣為“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