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三年級上冊語文書全部古詩 三年級上冊的古詩全部古詩 三年級語文書上古詩大全 三年級古詩上冊26首 三年級全閱讀古詩10首上冊
下面的內容就是三年級上冊全冊的古詩文和日積月累:
第一單元
語文園地一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蕩;回蕩。說明牧童的歌聲嘹亮。
林樾(yuè):指道旁成陰的樹。
欲:想要。
捕:捉。
鳴:叫。
立:站立。
譯文: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樹林里回蕩。
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于是馬上停止唱歌,靜悄悄地站立在樹旁。
第二單元
課文 4 《古詩三首》
山行
【唐】 杜牧
遠上寒凳宏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注釋:
寒山:深秋時節的山。
生:產生,生出。
坐:因為。
譯文: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頂,在白云飄浮的地方有幾戶人家。
停下來欣賞這楓林的景色,那火紅的楓葉比江南二月的花還要紅。指隱
贈劉景文
【宋】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注釋:
劉景文:詩人的好朋友。
擎:舉,向上托。
君:對對方的尊稱,相當于“您”。
譯文: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記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秋末冬初的時節啊。
夜書所見
【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注釋:
蕭蕭:風聲
挑:用細長的物件逗引。
促織:俗稱蟋蟀,也叫蛐蛐。
籬落:籬笆。
譯文:瑟瑟的秋風吹動梧桐樹葉,送來陣陣寒意,江上吹來秋風,使出門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家中幾個小孩還在興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靜了還亮著燈不肯睡眠。
第三單元
語文園地三
燈不撥不亮,理不辯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一時強弱在于力,萬古勝負在于理。
第四單元
語文園地四
人心齊,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第六單元
課文17 《古詩三首》
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注釋:
天門山:今安徽省東梁山與西梁山的棗逗冊合稱。兩山隔江相對,像天然的門戶,天門由此得名。
楚江:即長江。長江中游地帶在古代屬于楚地,所以叫楚
夜衫斗書所見
(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一燈明。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碰敗。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門山
(唐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飲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蘇 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笑塌顫淡妝濃抹總相宜。
小兒垂釣(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搖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小兒垂釣(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搖招手,
怕得魚搭汪驚不應人。
夜書所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
只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一燈明。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凳鎮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門山(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飲湖上初晴后雨(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1)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
(2)江碧鳥逾白,知粗仔山青花欲然。--杜甫
(3)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
(4)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
(5)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前山后處處梅。--王安石
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小學一年級】
上冊:《靜夜思》李白
靜夜思
李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舉 頭 望 明 月,
低 頭 思 故 鄉。
春 曉
(孟 浩 然)
春 眠 不 覺 曉,
處 處 聞 啼 鳥。
夜 來 風兆告 雨 聲,
花 落 知 多 少。
村居
(高鼎)
草 長 鶯 飛 二 月 天,
拂 堤 揚 柳 醉 青 煙。
兒 童 放 學 歸 來 早,
忙 趁 東 風 放 紙 鳶。
所 見
(袁 枚)
牧 童 騎 黃 牛,
歌 聲 振 林 樾。
意 欲 捕 鳴 蟬,
忽 然 閉 口 立。
小池
( 楊萬里)
泉 眼 無 聲 惜 細 流,
樹 陰 照 水 愛 晴 柔。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頭。
【渣猜悔小學二年級 】
上冊:
贈劉景文
(蘇 軾)
荷 盡 已 無 擎 雨 蓋,
菊 殘 猶 有 傲 霜 枝 。
一 年 好 景 君 須 記,
最 是 橙 黃 橘 綠 時。
山行
(杜 牧)
遠 上 寒 山 石 徑 斜,
白 云 生 處 有 人 家。
停 車 坐 愛 楓 林 晚,
霜 葉 紅 于 二 月 花。
回鄉偶書
(賀知章)
離 別 家 鄉 歲 月 多,
如正近 來 人 事 半 消 磨。
唯 有 門 前 鏡 湖 水,
春 風 不 改 舊 時 波。
贈汪倫
(李白)
李 白 乘 舟 將 欲 行,
忽 聞 岸 上 踏 歌 聲。
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 ,
不 及 汪 倫 送 我 情 。
下冊: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 離 原 上 草 ,
一 歲 一 枯 榮 。
野 火 燒 不 盡,
春 風 吹 又 生。
遠 芳 侵 古 道,
晴 翠 接 荒 城
又 送 王 孫 去,
萋 萋 滿 別 情。
宿新市徐公店
楊萬里
籬 落 疏 疏 一 徑 深 ,
樹 頭 花 落 未 成 陰。
兒 童 急 走 追 黃蝶 ,
飛 入 菜 花 無 處 尋。
望廬山瀑布
李 白
日 照 香 爐 生 紫 煙,
遙 看 瀑 布 掛 前 川。
飛 流直 下 三 千 尺,
疑 是 銀 河 落九 天。
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小學三年級 】
上冊:《
夜書所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一燈明。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門山
唐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飲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蘇 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小學一年級】
上冊:《靜夜思》李白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下冊:《春曉》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見》袁枚,《小池》楊萬里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村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揚柳醉青煙。 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所見 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小學二年級 】
上冊:《贈劉景文》蘇軾,《山行》杜牧,《回鄉偶書》賀知章,《贈汪倫》李白野旦
贈劉景文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回鄉偶書 賀知章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下冊:《草》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楊萬里,《望廬山瀑布》李白,《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杜甫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宿新市徐公店 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望廬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態脊塌吳萬里船。
【小學三年級 】
上冊:《夜書所見》葉紹翁,《九月九憶山東兄弟》王維,《望天門山》李白,《飲湖上初晴后雨》蘇軾
夜書所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門山 唐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飲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蘇 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帆圓相宜。
下冊:《詠柳》賀知章,《春日》朱熹,《乞巧》林杰,《嫦娥》李商隱